闢謠特工隊 | 警惕這些關於寶寶睡覺的謠言

2020-10-15 闢謠特工隊

嬰兒期的寶寶是一個家庭的關注焦點,也是生活的重心,照顧好寶寶的日常起居顯得尤為重要,因為這極有可能影響著寶寶今後的生長發育。可寶寶並不能直接說出他的需求,大人只能根據個人判斷給予寶寶照顧。

很多新手爸爸媽媽缺乏經驗,往往會向有經驗的前輩請教,這就有可能使得一些謠言得以長期流傳,以寶寶的睡覺為例,很多謠言一直被家長們奉為代代傳承的「育兒經」。闢謠特工隊就將帶你正確認識一下寶寶的睡覺問題,一一打破關於寶寶睡覺的那些謠言。

打呼嚕說明寶寶睡得香?

有可能是身體隱患的表徵!

寶寶睡覺打呼嚕需要家長的重視。如果寶寶在感冒期間有睡覺打呼嚕的情況,那麼家長可以等到寶寶感冒痊癒後再對其進行觀察。

但如果寶寶在非感冒期間一直存在著睡覺打呼嚕、張口呼吸等現象,家長就需要帶寶寶去醫院耳鼻喉科檢查一下。寶寶在睡眠過程中打呼嚕這一現象,表明寶寶有可能存在一些身體隱患,如大腦缺氧、胸廓負壓大等。

寶寶睡覺一有動靜就得拍一拍?

不是!

嬰兒的睡眠和成人一樣,擁有深層睡眠和淺層睡眠,二者的比例大致相同並且不斷交替。淺層睡眠中的寶寶經常會手腳活動,臉上也可能出現各種奇奇怪怪的表情。出現上述情況時,家長不要輕易去拍拍寶寶進行安撫,可以先觀察寶寶是否過段時間就可以回到正常睡眠中。

如果在寶寶正處於深、淺層睡眠的交替中,家長貿然的輕拍可能會打擾到寶寶,那麼就很有可能會破壞寶寶的睡眠規律,不利於寶寶的生長發育。

不睡覺就是不困,累到不行自然就睡了?

實屬謬誤!

「累到不行自然就睡了」,這某種程度上符合成人自身的睡眠經歷,但套用到嬰兒上卻是謬誤。過於疲倦的兒童多表現得興奮、易怒、急躁、難以入睡,這是因為體內的化學物質在對抗疲勞。

缺乏睡眠會導致中樞神經系統高度清醒,疲倦會讓孩子總處於興奮狀態而無法放鬆。對嬰兒來說越缺覺越是敏感度高、睡不實。孩子很累的時候,是很難入睡的,往往會出現「鬧覺」的情況。

在這種情況下,家長不得不想盡辦法哄寶寶睡覺。有的家長可能會發現:寶寶鬧到最後突然一下子睡著了,而這樣突然發生的入眠,其實是一種不健康的崩潰式入眠。所以各位家長在照顧寶寶的時候要幫助寶寶養成規律的作息習慣,不能放任寶寶一直玩耍。

白天不睡留著晚上睡?

行不通!

睡眠促進睡眠,寶寶越是睡得少,就越容易因為缺覺導致神經緊張興奮,從而無法安睡,入睡後很快醒來。嬰兒尤其是出生頭幾個月,所需要的睡眠量甚至高達成人兩倍之多,但寶寶白天的睡眠不能留到晚上去補。而且,白天不睡或少睡,寶寶晚上的睡眠可能更糟糕。

寶寶睡眠時間不夠,一定會影響生長發育?

因人而異!

嬰兒睡眠時間是否充足確實影響著寶寶的生長發育,但具體情況因人而異,存在著個體差異性,寶寶的睡眠時間可以在標準睡眠時間附近有限地上下浮動。

但如果自家寶寶精神狀態特別好,食慾、消化能力都正常,那麼寶寶每天睡眠14個小時也是可以的。但要注意的是,嬰兒睡眠時間不要偏離寶寶標準睡眠時間太多,否則家長就需要儘快諮詢醫生,去醫院檢查寶寶的發育情況。

聰明的寶寶睡得少?

沒有科學依據!

寶寶的大腦在嬰兒期快速發育,睡覺是他們的生理需求。只有保證充足的睡眠,才能滿足寶寶的生長需要,並幫助他們恢復體力。而且寶寶的學習行為也主要是在清醒的時候發生的。寶寶在需要清醒的時間昏睡,這對他學習能力的培養和學習效果的提升都有負面的影響。

另外,爸爸媽媽需要特別留意,如果寶寶的睡眠時間過短,請儘快諮詢醫生,不可相信這種沒有科學依據的謠言。

抱著寶寶睡覺,寶寶睡得更有安全感?

小心影響寶寶的骨骼發育!

如果爸爸媽媽抱著寶寶睡覺,確實會令寶寶心理上感受到父母的愛。但是,處於嬰幼兒期的寶寶的骨骼還未發育完全,抱著寶寶睡覺會讓寶寶的脊柱長期處於彎曲的狀態,時間長了就會有駝背的危險。

另外,寶寶如果習慣了爸爸媽媽抱著自己睡覺,很容易形成依賴心理,如果沒有爸爸媽媽的懷抱寶寶再次入睡可能會變得會困難。出於這兩點考慮,建議家長不要抱著寶寶睡覺,應該訓練寶寶自小養成獨立入睡的習慣。

把寶寶放在父母中間,睡覺更安全?

結果可能相反!

雖然寶寶睡在父母中間,滿足了父母對於寶寶愛的需要,也減少了夜間護理寶寶的走動,但是寶寶睡在父母中間是非常危險的。

不僅寶寶在睡眠中會呼吸到父母在睡眠中所呼出的氣體,如果爸爸媽媽在夜晚睡眠中不小心將被子蓋住寶寶的頭部,還有可能會造成寶寶窒息死亡。嬰兒睡眠期間,還是讓寶寶待在嬰兒床中比較安全。如果不放心,爸爸媽媽只要將嬰兒床放在自己的床邊就可以了。

互動環節

你還聽過哪些關於寶寶睡覺的謠言呢?歡迎在評論區補充哦~

參考文獻

[1] 郭芯.寶寶睡覺的認識誤區[J].人人健康,2014(24):33.

[2] 本刊編輯部,姜靜璐,Cookie.聰明睡出來 保障寶寶夜間熟睡的38個技巧[J].時尚育兒,2013(01):80-88.

[3] 本刊編輯部.0~2歲寶寶最讓媽媽操心的17個睡眠難題[J].時尚育兒,2011(09):26+28-34.

[4] 華大基因醫學.有關寶寶睡覺的14條謠言!90%的媽媽至少中了一槍.

https://mp.weixin.qq.com/s/zMo2HjRZxDHJvI8JxOInYA

[5] 親子育兒小課堂.寶寶睡眠的8大謠言,寶媽們要記住.

https://mp.weixin.qq.com/s/2AR0uzsExqqoKEPXWTt2vw

作者 | 李涵

編輯 | 王穎

插圖 | 陳燁錚

音頻 | 陳奕伊

初審 | 劉茜子

審核 | 何凌南

終審 | 黃毅

相關焦點

  • 闢謠特工隊|警惕這些關於寶寶睡覺的謠言
    嬰兒期的寶寶是一個家庭的關注焦點,也是生活的重心,照顧好寶寶的日常起居顯得尤為重要,因為這極有可能影響著寶寶今後的生長發育。可寶寶並不能直接說出他的需求,大人只能根據個人判斷給予寶寶照顧。很多新手爸爸媽媽缺乏經驗,往往會向有經驗的前輩請教,這就有可能使得一些謠言得以長期流傳,以寶寶的睡覺為例,很多謠言一直被家長們奉為代代傳承的「育兒經」。
  • 闢謠特工隊 | 2020.08.31-09.06謠言合輯
    謠言:2020年是最後一年非師範生可考教師資格證。闢謠:多為培訓機構為擴大招生的宣傳手段!關於教師資格考試及認定相關政策,請以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http://www.moe.gov.cn)、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網(http://ntce.neea.edu.cn)、中國教師資格網(http://www.jszg.edu.cn)發布的信息為準。請申請人通過正規渠道參加教師資格考試、認定,切勿輕信虛假消息,警惕考試詐騙。
  • 關於「新冠肺炎」,這些謠言已被官方闢謠
    值得一提的是,針對近日網絡上流傳的有關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各種謠言,多部門紛紛闢謠回應。截至目前,界面新聞共整理了以下14條已被官方闢謠的謠言。謠言1:中國武漢爆發的神秘疾病已被證實為新型SARS病毒闢謠:中國疾控中心闢謠稱,引起武漢「神秘疾病」的病原體確定為一種新型冠狀病毒,不是SARS病毒。
  • 闢謠特工隊 | DHA、EPA、DPA到底是什麼鬼?
    此外文章所稱的我們體內外充滿「毒素」其實是危言聳聽,因為不論是瘦肉精還是三聚氰胺,也不論是蘇丹紅或是地溝油等,這些物質其實其實並不是我們體內的主要「毒素」,以上物質是法律明確禁止的有毒物質,我們日常生活中真正接觸到這些有毒物質的機會其實並不多,為排這些「毒素」而去吃所謂的「排毒保健品」大可不必,如果真是因上述有毒物質中毒,光吃「排毒保健品」估計也於事無補了吧,到時還得去看醫生接受正規治療
  • 闢謠特工隊 | 2020.08.03-08.09謠言合輯
    新的一周出現了各種新的謠言,一起來看看有哪些謠言需要攻破吧!足球被教育部列入全國2021年中考項目?假消息!最近,一種新型的「護膚神器」在網上熱賣——「玻尿酸」被子,其廣告宣稱,只要在睡覺時蓋上這種被子,就能實現對皮膚的深層補水,達到「睡睡更美麗」的效果。這個產品究竟是新型黑科技還是譁眾取寵的智商稅呢?玻尿酸確實可以幫皮膚吸收水分,達到保溼效果。目前,一些專家也確實在嘗試將護膚品與衣物、床上用品等結合在一起,但尚無資料表明這一技術取得實質性進展。
  • 「闢謠」這些關於孩子的謠言,千萬別信
    中國網際網路聯合闢謠平臺為大家提供和孩子健康成長相關的闢謠信息,希望各位家長了解真相,陪伴孩子快快樂樂、健健康康地成長。1. 長高=補鈣?其實,鈣補充過多反而對身體不利,不僅可能導致骨骼的鈣化程度過高,骨垢線提前閉合,影響寶寶長高,還容易導致泌尿繫結石、便秘等不良作用,從而給患兒造成病痛。2. 個兒大的草莓導致兒童性早熟、肥胖?
  • 闢謠|多喝水能治血壓高?警惕關於飲用水的八個謠言
    「多喝水能治血壓高、血糖高等慢性病」「自來水中含有避孕藥」「塑料瓶裝水經過暴曬會致癌」……水,是人們日常不可或缺的必需品,關於飲用水的謠言也層出不窮,不免讓人陷入困擾。長期以來,對於飲用水存在很多誤解,今天小編就來帶大家來細數,那些關於飲用水的謠言!
  • 【網絡謠言粉碎機】科學防艾,這些關於愛滋病的謠言別輕信!
    感染愛滋病不能生寶寶?......科學防艾,這些關於愛滋病的謠言別輕信!在世界範圍內,愛滋病的傳播途徑有三種:性接觸傳播、血液傳播、母嬰傳播,其中性接觸是愛滋病最主要的傳播途徑。來源:四川網際網路聯合闢謠平臺
  • 【網絡闢謠】這幾個關於寵物的謠言,你信了嗎?
    【網絡闢謠】這幾個關於寵物的謠言,你信了嗎? 點藍色字關注「網信豐潤」- END來源:網際網路聯合闢謠平臺
  • 【網絡謠言粉碎機】這些關於英語的消息不實
    【網絡謠言粉碎機】這些關於英語的消息不實 2020-07-07 16: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闢謠!南京機場勸返成都旅客是P圖 這些謠言需注意→
    對此,南京祿口國際機場官方微博發布闢謠聲明↓不少網友對此事表示無語:疫情期間謠言頻發 需警惕近期一些地區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零星出現,做好疫情防控依然是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但總有個別人故意捏造並傳播謠言,造成了一定的社會恐慌。下面這些謠言已闢謠,請留意↓↓↓謠言:成都建方艙醫院?
  • 網悅闢謠 | 白糖加入工業酸,吃糖等於吃石灰? 這些關於白糖的謠言...
    網悅闢謠 | 白糖加入工業酸,吃糖等於吃石灰?這些關於白糖的謠言真別信 2020-07-29 16: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奶粉智庫專業破解關於嬰幼兒奶粉的10大謠言
    粉哥導讀:近來,筆者聽到了一些關於嬰幼兒奶粉的不實說法,網絡上這些不實的言論也很多,比如:奶粉配料表上只要寫了生牛乳,那就代表是用溼法工藝生產的,溼法工藝的奶粉營養更均衡更新鮮、用脫脂乳粉粉生產的奶粉質量不好........這導致很多的家長看到之後心裡產生恐慌,一度認為自己給寶寶吃的奶粉是不好的,也更不知道要如何為寶寶挑選奶粉了。
  • 【闢謠】「2020年是非師範生報考教師資格證最後一年」?謠言
    【闢謠】「2020年是非師範生報考教師資格證最後一年」? 自2016年以來,每當到教師資格證考試報名前夕,網上就會出現關於「非師範生將不能報考教師資格證」「今年是非師範生報考教師資格證的最後一年」「報考相關學科教師資格證的考生須為相關學科專業,不可跨專業報考」的傳言。
  • 闢謠丨囤菜季來了,關於蔬菜的這些謠言,你信了幾個?
    囤菜好過冬,然而謠言可不能「囤」,不要因為相信這些謠言而影響你的囤菜計劃。今天我們就把關於蔬菜的謠言一網打盡。 吃醃菜真的致癌? 關於苦瓜素,動物實驗的證據較為充分,但並未有人體的臨床試驗。關於多肽P,試驗表明其不具有明顯的功效,且在苦瓜中的含量微乎其微,很難對其準確定量。因此,單吃苦瓜也很難達到明顯降低血糖的效果。 目前,關於苦瓜對於降低血糖究竟能起到多大作用還沒有定論,糖尿病患者應該對類似的說法保持謹慎,嚴格遵循醫囑服藥和控制血糖,不要輕易相信網上或民間流傳的偏方。
  • @東營人 關於疫情,這些都是謠言!
    東營市委網信辦 東營市公安局關於依法依規堅決打擊網絡謠言的通告當前,全市上下正在緊張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3、網傳仙河鎮孤東佳苑等小區有武漢回來的孩子發燒懷疑是肺炎,並給予「封樓」,此系謠言。當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正處於關鍵期大家在做好防護的同時還要注意下面這些謠言千萬不要信!
  • 這些育兒謠言,你信了幾個?今天就幫新手爸媽們一一闢謠
    但是網絡上各種信息魚龍混雜,難辨真偽,許多育兒謠言在各大朋友圈、微信群傳播,新手爸媽常常沒有辨別真偽就跟風行動。根據有關調查,有80%的年輕媽媽通過朋友圈與微信群中接收過的信息進行過相關行動。今天,雷氏普愛就幫各位新手爸媽挨個闢謠,多一個科學的育兒知識,就少一個寶寶遭殃哦,快轉起來吧~
  • 這些關於試管嬰兒的謠言,你都聽過嗎?
    試管嬰兒技術被人們所知曉以來,就一直存在著各種各樣的說法和傳言,這其中有不少存在很大誤解的謠言,今天我們就來詳細的盤點盤點關於試管嬰兒的常見謠言。一、試管嬰兒可以為所有人治療闢謠:試管嬰兒的治療也是有一定的條件要求的,在不符合條件的情況下,夫妻雙方不能進周接受治療。所以在試管前期,男女雙方都要接受必要的檢查和評估。
  • 【網絡闢謠說高考】這些關於英語的消息不實
    【網絡闢謠說高考】這些關於英語的消息不實 2020-07-07 12: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關於2020高考招錄的這些謠言,千萬別信!
    以往這個時段,也是各類涉高考招生謠言的高發期。「花錢就能進名校」「內部有指標」「提前發獎學金」等各式謠言和騙局輪番上演。在此整理出關於高考錄取、改分、志願填報等招錄謠言和防範貼士,提醒大家時刻保持頭腦清醒,切勿輕信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