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京都旅遊局:中國遊客不文明現象並不突出

2020-12-22 中國青年網

  【環球時報英文版記者 於金翠】隨著中國出境旅遊人數的增加,中國遊客在海外的不文明行為成為眾矢之的,並頻頻為中外媒體所詬病。日前,據日本媒體報導,一名疑似中國籍遊客跳進日本名泉接水,此事再次引發輿論對中國遊客是否素質低的熱議。事件發生在日本京都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清水寺寺中,一隊遊客在「音羽之瀧」(音羽の滝)排隊接水,有一名說著普通話的疑似中國遊客無視長長的排隊人群,徑直走進「音羽之瀧」池中,用大瓶接取從上方湧出的泉水。

  對此,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京都市產業觀光局官員福田敏男表示說,雖然有各種報導,但中國遊客數量多,基數大,不僅是中國,素質比較差的遊客各個國家都有,不覺得中國遊客在京都的不文明現象非常突出和明顯。

  近年來,由於籤證放鬆和日元貶值等因素,中國人赴日旅遊人數大大增加。報告顯示,京都是中國遊客赴日旅遊排名第三的城市,第一二位分別是東京,大阪。據京都市產業觀光局,中國大陸赴京都遊覽人數自2013年起激增並不斷持續攀升。目前,臺灣和大陸是京都的主要遊客來源地。美國作為京都傳統的主要遊客來源國赴日旅遊自日本2011年大地震後大幅減少,恢復緩慢。

相關焦點

  • 日本的「西安」,為什麼中國遊客很熱衷?京都旅遊應該怎麼玩?
    在中國,無論你是北京人還是南京人,或者廣州人、成都人,基本都有一個共識,那就是陝西西安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十三朝古都)、時間最久(3000年)、影響力最大(絲綢之路起點)的古城,更是中華文明和漢文化最重要的發祥地之一。而我們的海上鄰國日本,也有一個被1.2億島國人奉為「神聖古都」的地方,它就是京都。
  • 多國反思遊客行為 韓媒:應學中國重罰不文明遊客
    馬克說,讓他印象深刻的不僅僅是中國人不計較一個盤子賣5英鎊還是10英鎊,而是絕大多數中國顧客會特別小心輕放這些物品,讓他感到很開心,覺得中國遊客素質不錯。  但也有英國人看不慣中國遊客的一些習慣。在倫敦唐人街附近一家咖啡館工作的露西說,這些年中國遊客隨地吐痰的現象是少了,但讓她不解的是,一些中國遊客走到唐人街就有些故態復萌,不僅毫不顧忌地大聲說話,還隨地扔菸頭。
  • 京都多景點禁止遊客拍照,違者罰款一萬日元…
    因《灌籃高手》而出名的日本鎌倉高校前站,很多粉絲會慕名前來打卡,但鎌倉市旅遊局局長日前宣布,4月1日起禁止遊客在人潮多的地方拍照,也禁止遊客邊走邊吃,並表示這些規定沒有法律效力
  • 中國遊客不文明行為 文化風俗習慣差異不容忽視
    中國網9月8日訊 近年,隨著越來越多的中國公民選擇出國旅遊,一些中國遊客的不文明的行為也在影響著民族、祖國的形象。消息稱,因不文明行為而給國人丟臉的事情屢屢發生,問題的嚴重性已經受到中央領導的關注。有關文件也顯示,中央領導同志近日就我國公民出外旅遊存在的不文明行為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加強宣傳教育,引導促進公民提升道德素質。
  • 日本將京都名勝「搬」到廣州,急盼中國遊客疫情後重返!
    隨著經濟的發展,現如今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人們在閒暇之餘會選擇外出旅遊,近年來掀起了一波出國旅遊小浪潮,尤其是周邊的一些國家,比如說日本韓國和東南亞國家。12月24日消息,受日本疫情影響,赴新冠肺炎旅遊受到限制,日本各地旅遊業受到打擊令當地政府頭疼不已。日前,日本當地政府將京都、奈良等中國遊客喜聞樂見的熱門旅遊目的地「搬」到中國廣州,向暫時不能出國旅遊的人宣傳日本文化,並呼籲旅遊重開後到當地觀光。
  • 賓語:不要什麼屎盆子都往中國遊客頭上扣
    (10月05日鳳凰衛視)  這是又一起中國遊客在國外不文明行為的「鐵證」。事情的起因來源於網上流傳的中國遊客在日本京都故意「碰瓷」的網帖照片。照片上的日文帖子說,「8月21日下午5點前,某餐廳女主人開車路過祇園歌舞練場前,車速很慢,1名中國遊客(老人)倒向汽車的後視鏡,之後大聲喊「疼!疼!腿很疼!」 叫了救護車,在醫院診治,診斷結果是「根本沒受傷」。
  • 日本京都櫻花季遊客銳減
    4月1日,在日本東京,一名戴口罩的女子騎自行車經過櫻花樹。新華社/美聯新華社北京5月26日電(記者楊舒怡)每年三四月份的櫻花季,日本京都吸引世界各國遊客前往賞櫻,大小旅館也做好準備迎接一年中旅遊最旺的季節。
  • 不光中國遊客,日本女生都排隊打卡,京都這些神社有什麼不一樣
    去日本旅行的時候,不經意就遇見一兩個神社。沒辦法,日本相信萬物皆有靈萬物皆可拜,神社實在是太多了。尤其在京都,遊客觀光起來也是容易懵圈,到底該從哪一個逛起呢?下面要說的這幾個,是專門和女孩子相關的,不光中國遊客中極為有人氣,日本姑娘們也是排隊去拜的。
  • 日本京都嵐山竹林遭亂刻亂畫 多半為外國遊客所寫「到此一遊」
    【環球網報導 實習記者 楊子晴】日本京都風景名勝、嵐山竹林小徑附近百餘根竹子遭尖銳物亂刻亂畫。塗刻痕跡幾乎都是以英文、韓文等外國文字刻畫的遊覽日期、姓名等,甚至還出現了中文的「到此一遊」。京都市政府在加大力度呼籲外國遊客文明觀光的同時,擬報警請求警方調查此事。據日本《讀賣新聞》5月17日報導,嵐山竹林小徑是京都「歷史風土特別保護區」,遊人可在其中散步或乘坐人力車遊覽竹林風光。自2018年2月起,竹子遭亂刻亂畫現象增多,景區運營方隨即向政府報知這一情況。
  • 為招攬中國遊客,日本將京都名勝「搬」到廣州
    圖源/NHK電視臺受新冠疫情影響,赴日旅遊受限,日本各地旅遊業也因此遭受打擊,令當地政府十分頭疼。日前,日本地方政府將京都、奈良等廣受中國遊客歡迎的人氣旅遊勝地「搬」到中國廣州,向暫不能出國旅遊的人們宣傳日本文化,呼籲等旅遊再次開放後赴當地觀光。圖源/NHK電視臺據日本NHK電視臺24日報導,活動主會場設在廣州的購物中心,並搭建了京都伏見稻荷大社的千本鳥居、奈良的平城宮遺址等,這些都是在中國遊客圈中知名的旅遊勝地。
  • 遊客9類「不文明行為」將入黑名單
    5月30日,國家旅遊局向各地區旅遊局下發了修訂後的《國家旅遊局關於旅遊不文明行為記錄管理暫行辦法》,2015年4月印發的《遊客不文明行為記錄管理暫行辦法》停止實施。新《辦法》將「旅遊不文明行為記錄」從6條增至9條。同時,記錄時間從最長的1年至2年,增加到1年至5年。同時,增加了針對旅遊從業人員違規的規定,同樣列入不文明記錄。
  • 中國遊客最喜愛的日本城市,竟是「山寨版」的河南洛陽
    日本京都一直以來都深受中國遊客的喜愛,這裡不僅有最具日本民族特色的景點,也保留了很多中國唐朝時期的痕跡。若是在遊覽京都的過程中仔細研究這座城市的歷史,就會發現它與唐朝的兩座京城——長安和洛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而保存至今的京都古城,更是全盤仿造洛陽修建。圖為京都東本願寺大門。
  • 日本人的傲慢?京都餐館:不歡迎您的光臨
    一般來說,無論你是第幾次到訪京都,作為一個遊客都不太可能是某店的「熟客」,因此,有網友就吐槽京都這些餐館的風氣:外地人與狗不得內進。今年5月,一名韓國遊客在京都一家餐館前自拍,被不明男子用英語辱罵驅趕,此事差點引起了日韓之間的國際爭議。
  • 宣傳日本文化,京都名勝被「搬」到廣州
    【環球時報報導記者 宋艾】因為新冠疫情,日本各地旅遊業受到不同程度的打擊。據日本NHK電視臺24日報導,近日,為了能在疫情期間向暫時不能出國旅行的人們宣傳日本文化,日本地方政府將京都、奈良等深受中國遊客喜愛的度假勝地「搬」到中國廣州,希望人們等到疫情好轉、旅遊開放後再次赴日觀光。
  • 日本人有多熱愛中國文化?看看京都的古建築和文字就知道了!
    近年,隨著國人經濟水平的提高和籤證程序的簡化,近鄰日本成為很多中國遊客的旅行目的地,位於關西地區的京都更是必打卡城市,因為它在1868年東京成為事實首都之前做了一千多年的國都,歷史非常悠久。在京都,部分名勝古蹟還有專門提供給華人群體的純漢字簡介,一些主要地鐵線路、電車線路、公交線路上設有普通話廣播,少數公交車的顯示屏有日文、韓文、英文、簡體漢字、繁體漢字多字種顯示。因為這些便利,中國遊客在多數場合都不需要開口問路,當然最理想的做法是在出國前購買一張西瓜卡之類日本多功能卡,可以省去購買單程車票或購物找零的麻煩。
  • 中國遊客順走日本一酒店馬桶蓋 該遊客已歸還物品
    【環球時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藍雅歌】一則「中國遊客在日本拿走酒店馬桶蓋」的傳聞19日在朋友圈刷屏。這令中國網民為之汗顏的同時,也成為一些日本網民批評「中國人素質低」的新把柄。當晚,《環球時報》記者致電涉事酒店核實,對方以總經理不在為由,未對此事作答。有在日分析人士對記者說,雖然日本國內存在對一些中國遊客不當行為的「怨氣」,但業界並不願意「得罪」這一重要客源。
  • 青州市文化和旅遊局獲評「全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突出貢獻單位」!
    12月4日上午,在全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獎勵大會上,青州市文化和旅遊局榮獲「突出貢獻單位」!召開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文明旅遊綜合提升行動動員會議,對全市旅遊行業文明城市創建工作進行安排部署及業務培訓,多次召開局機關內部調度會議,傳達貫徹全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調度會議精神,對文明城市創建國家迎測工作進行安排部署。
  • 中國遊客順走日本一酒店馬桶蓋 涉事遊客已歸還物品並道歉
    【環球時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藍雅歌】一則「中國遊客在日本拿走酒店馬桶蓋」的傳聞19日在朋友圈刷屏。這令中國網民為之汗顏的同時,也成為一些日本網民批評「中國人素質低」的新把柄。當晚,《環球時報》記者致電涉事酒店核實,對方以總經理不在為由,未對此事作答。
  • 日本京都藝伎發源地,建築古樸雅致,隨處可見穿和服的外國遊客
    到日本旅遊,很多遊客都會前往京都觀光,這座城市在東京成為現實首都之前,擁有長達一千多年的都城史。對於京都,很多遊客充滿好奇,我也不例外。這裡保留了全日本最多的佛寺和神社,很多建築擁有數百年到上千年的歷史。
  • 日本將京都名勝「搬」到廣州 急盼中國遊客疫情後重返
    來源:海外網圖源/NHK電視臺海外網12月24日電受新冠疫情影響,赴日旅遊受限,日本各地旅遊業也因此遭受打擊,令當地政府十分頭疼。日前,日本地方政府將京都、奈良等廣受中國遊客歡迎的人氣旅遊勝地「搬」到中國廣州,向暫不能出國旅遊的人們宣傳日本文化,呼籲等旅遊再次開放後赴當地觀光。圖源/NHK電視臺據日本NHK電視臺24日報導,活動主會場設在廣州的購物中心,並搭建了京都伏見稻荷大社的千本鳥居、奈良的平城宮遺址等,這些都是在中國遊客圈中知名的旅遊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