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大鼎應該叫什麼名字

2020-12-23 人民網

原標題:中國第一大鼎應該叫什麼名字

  后母戊青銅方鼎

  后母戊鼎銘文

  兔

  「後 母」圓尊和方尊

  編者按

  11月1日本報第33版發表了記者專訪《司母戊鼎名稱不容置疑》,引起讀者的廣泛關注。作為國家博物館最重要的藏品之一,已被收入到中小學教科書中的國寶重器,「后母戊鼎」的定名經歷了怎樣的認識過程,又是如何一步步論證的?國家博物館研究館員孫機先生特撰寫此文,幫助讀者撥開迷霧……

  孫 機

  陳列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裡的一件商代青銅方鼎,高一米多,重量近一千七百斤,1939年出土於河南安陽武官村,是我國現存最大的古銅鼎。此鼎以其宏偉的體量、端莊的造型、瑰麗的花紋、堂皇的氣勢,雄踞於我國古代青銅禮器之巔。鼎內壁鑄有三字銘文,應代表器主。這三個字有人釋為「司母戊」,故大鼎曾名「司母戊鼎」。可是從1983年以來,在中國歷史博物館的「中國通史陳列」中,經過進一步研究,已將大鼎的銘文改釋為「后母戊」;此鼎遂定名為「后母戊鼎」。在博物館中此名稱一直沿用至今。不過仍有稱之為「司母戊鼎」的。對於如此重要、受到萬眾矚目的國寶,不應該沒有一個準確的、統一的叫法,那麼,國博的定名對不對呢?看來有必要對這個問題加以探討。

  在大鼎的銘文中,「後」字寫成反文,作「 」。本來甲骨文中許多字的寫法左右無別,如 (,明705——此為甲骨文出處,下同,編者注)或作 (綴23); (臣,乙696)或作 (粹1152); (尹,續6.17.1)或作 (丙71); (旬,甲2410)或作 (鄴1.35.1); (好,乙3164)或作 (庫237); (朕,甲2304)或作 (丙128)等,例子很多。這些字讀起來從未引起誤解,因為無論向左向右,都是同一個字。大鼎上之反書的「後」字亦同此例。殷墟婦好墓出土的圓尊和方尊上都有「後 母」銘文,其中的「後」字在兩個尊上的寫法就一反一正,卻不能認為它們不是同一個字。現代書法家偶爾把「秋」字寫成「」,還保留著這種寫法的遺意。

  上古時代中,「後」泛指君上。《尚書·仲虺之誥》說:「徯予後,後來其蘇。」這裡的「後」指商湯。所以《爾雅》就說:「後,君也。」在古文獻中,後益、后稷、后羿等君主之名屢見不鮮。連帶而及,「後」字亦訓后妃之後。比如婦好是武丁的法定配偶之一,卜辭中就稱她為「後帚好」(合集2672)。母戊也應是武丁的配偶,鼎銘中稱她為「後」,正是合情合理的。這種稱謂甚至可以追溯到夏代,《左傳·哀公元年》說過澆殺了國君夏後相。「後緡方娠,逃出自竇,歸於有仍,生少康焉。」 後緡是相的配偶,她也被稱為「後」。

  商代稱呼貴族,習慣在私名之前加上爵稱,如「侯虎」(前4.44.6)、「白(伯)) 」(丙52)、「亞」(亞鐃)等,和「後戊」的詞序一致。不過後戊的地位更為尊崇,所以鼎銘中未直呼其名,而用了「戊」的廟號。至於「母」,則指她的輩分。在甲骨文中,祖母一輩的稱「妣」,母親一輩的則稱「母」。「后母戊」三個字將器主的爵稱、輩分、名號都包括進來了,堪稱實至名歸,文從字順。

  不過和一般左右無別的字不同的是,「後」字的反文不僅是寫法上的變化,它還代表另一個字,即「司」。「後」、「司」兩字互不相干。在甲骨文中,這種情況很少見,但問題恰恰出在這裡。甲骨文中有「司工」(存1.70),「司」指職司。《說文》說「司」是「臣司事於外者」。那麼「司母戊」豈不成了一位辦事人員,這當然講不通。於是有的研究者乃將「司」解釋為「祀」。商代有時以「司」字代「祀」,如言「王廿司」(前2.14.4),但這裡指的是年份,不是祭祀。甲骨文中祭祀的「祀」字作「 」,是個常用字,如言「祀於河」(乙2587)、「祀祖乙」(存1.257)等,但在這類詞句中,沒有一處是用「司」字來代替「祀」的。青銅器銘文中更絕未見過「祀母戊」、「祀母辛」之類寫法。或以為「司」字與「祀」字讀音相近,便可通假。但漢語中的同音字數量巨大,好些字的讀音雖相同或相近,用意卻毫無關聯。而將大鼎銘文的首字釋「後」,卻既有出土的金文為證,又有傳世文獻作依據。在這些證據面前,釋「司」就全然站不住腳了。

  至於甲骨文、金文中有時以「毓」代「後」,這兩個字可以兩存,本無足怪,不過它們的側重尚有區別。卜辭中常用「高」字和「毓」字代表世代的先後,如言「高且(祖)」、「毓且(祖)」(均見粹401);「高妣庚」(前1.36.5)、「毓妣辛」(遺363)等,則「毓」有先後之後的含義,與上述「後」字的用法不盡相同。

  當代研究古文字的學者多稱大鼎為「后母戊鼎」。唐蘭先生力主此說,並指出:「春秋時『叔夷鎛』講成湯伐夏後,『後』字也寫成『司』」(見《考古》雜誌1977年第5期),他舉出的是一條很有力的證據。李學勤先生在討論婦好墓出土器物中的「後母辛」銘文時,也明確指出「後」是身份(見《文物》雜誌1977年第11期),這些論斷不容忽視。

  總之,在「后母戊」銘文中,「後」是爵稱,也是指她的地位和身份,用意非常明確,故此鼎仍以稱「后母戊鼎」為是。

(責編:歐興榮、陳苑)

推薦閱讀

第十次文代會和第九次作代會開幕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文運同國運相牽,文脈同國脈相連。廣大文藝工作者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詳細】

習近平總書記文藝座談會講話兩周年兩年來,文藝戰線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乘勢前進、變化喜人,湧現出一批優秀文藝作品。我們收集刊登習近平講述過的他熟讀文學經典、心系文藝工作的一些故事,以饗讀者。從中能感受到重要的思想力量,體會到那份深深的文學情緣。【詳細】

相關焦點

  • 它在中國叫「荷蘭豆」,在荷蘭卻叫「中國豆」,到底應該叫什麼?
    它在中國叫「荷蘭豆」,在荷蘭卻叫「中國豆」,到底應該叫什麼?豆的種類有很多,外形、顏色、大小也是多樣化。而且吃法也是大不一樣,有的只能吃豆子,有的只能吃豆莢,也有的都可以吃。今天給大家介紹一種豌豆,非常有意思。
  • 淳化出土西周最重的大鼎,苦心研究的專家,就是搞不清此鼎的主人
    他趕緊把父親叫來,許村民的父親當時是村黨支部書記,一看這東西,立刻意識到這是文物,毫不猶豫地讓兒子去縣文化館報告。就這樣,一件古代青銅藝術寶庫中的瑰寶,我國首批禁止出國展覽的重型國寶--淳化大鼎就此出現在世人面前。淳化大鼎,也叫獸面紋五耳鼎。它擁有西周時期鼎的典型特徵,平沿,方唇,腹壁較直,有粗壯的三足。
  • 大鼎博藝簡介
    大鼎博藝共囊括4大板塊業務:電影、微電影、TVC、活動策劃及執行。各大板塊人員結構完整,相對獨立且相互協作,為大鼎博藝的「一站式」服務提供人員、技術及資源支持。大鼎博藝以精良的製作衍生文化傳遞,在銀幕上創造直觀的形象,再現生活,表現生活......微電影板塊web3.0發展的需要、「碎片化」信息接收方式的形成、廣告營銷新陣地的需要、影視技術的更新和普及、網絡視頻平臺競爭的推動都是微電影誕生的催化劑。
  • ...大師新作景泰藍《中國牛轉乾坤》、《千秋偉業》百年大鼎在京首發
    全球服務,互惠共享,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在京火熱舉行。9月6日,由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指導,北京工藝美術行業發展促進中心、北京工藝美術行業協會聯合主辦,北京榮會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張同祿琺瑯藝術中心承辦的「『天耀中華·鼎成大業』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張同祿八秩之慶藝術啟幕展暨景泰藍《中國牛轉乾坤》&《千秋偉業》百年大鼎全國首發式」在中國大飯店隆重舉行。
  • 五花八門 蘋果平板電腦應該叫什麼名字
    不過關注該產品的用戶應該會發現,傳言中該產品的名字已經幾經變動。    綜合之前的報導,我們可以發現,對於蘋果平板電腦的命名多種多樣。比如: iSlate、iPad、iBook、MacBook touch、MacTablet、iTablet等等。
  • 中國第一所大學:什麼時候建立的,叫什麼名字,後又出現哪些大學
    中國第一所大學:什麼時候建立的,叫什麼名字,後又出現哪些大學嗨,大家好,我是曉蕊。我們從記事起就開始在學校學習知識文化,而真正讓我們走上社會的就是大學,你們可曾想過自己大學的歷史和起源,還記得中國古代的學堂叫私塾,所學的都是詩詞歌賦,大概是後期跟西方國家接觸的比較頻繁,才慢慢的引進了西方文化,所以才讓我們的文化教育越來越全面化和細分化,推進了我國發展的步伐,接下來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中國第一所現代大學是怎麼演變而來的。
  • 美國第一顆原子彈叫什麼?中國的原子彈叫什麼?名字讓人意想不到
    很多人都知道當年扔到日本的兩顆原子彈一個叫做「胖子」,另一個叫做「小男孩」,「胖子」就是體型稍微大一些,另一個為什麼叫「小男孩」呢?因為美國原本造出來三顆原子彈,還有一枚比較瘦長,也是第一枚試爆的叫「瘦子」,「小男孩」是因為它相比「瘦子」體型要小一些。其實後來研究出來原子彈的國家,都給它們起過一些讓人難以想像的名稱。
  • 聖鬥士漫畫翻譯變遷:天獸星的名字到底應該叫什麼?
    比如冥鬥士第二獄的守護者天獸星,一般約定俗成的翻譯都叫法拉奧,其日文名為ファラオ,英文名為Pharaoh。其實,Pharaoh就是法老的意思,也就是埃及統治者的稱號。按理說,冥鬥士天獸星的名字直譯就應該叫法老,但是國內翻譯一般都叫做法拉奧。這是為什麼呢?
  • 圖文:「天下第一大鼎」落戶嶺南
    肇慶市旅遊委員會是次注資逾千萬元人民幣、歷時數月建成鼎湖山寶鼎園,向人們展示中國大鼎的特殊風貌。該鼎三足而立,鼎足高達一點八米,遊人可從鼎下穿鼎而過;鼎身和鼎足共鑄有九條金龍,勢貌若騰雲駕霧;鼎身連續不斷的環帶紋飾,線條粗獷,象徵中國連綿不斷的江山,氣勢宏偉。九龍寶鼎古樸、莊重,專家稱其具有西周時期鼎形制最為穩定雄健和質樸莊嚴的特點。
  • 為何大家對大鼎重量感興趣
    就要問問大鼎有多重了!當年楚莊王就曾經問過周天子的九鼎重量,也就是問鼎中原的意思。不過楚莊王問了,周天子也沒給個確切的答案,以至於後人還真不知道大鼎到底有多重。更何況,你怎麼可以認為,項羽能扛起來的大鼎,和九州鼎一樣重呢?所以說我們壓根無法從這句話裡,得知大鼎究竟有多重。一、從目前出土的大鼎來看,項羽的力氣的確不小。
  • 你叫什麼名字
    今天相見,男孩突然問我:「叔叔,你叫什麼名字?」我說:「你忘了,我叫嚴叔叔。」他停了停,又大聲對我說:「叔叔,我今天不開心。」他母親衝著我笑笑,臉上的汗水也似乎笑著落下。我慢下來,靠近他,問為啥,他卻又搖搖頭。接著就騎上車,走了。自行車的「吱呀吱呀」聲迅速消逝在行走中。男孩叫林子。
  • 小龍女應該叫什麼名字?金庸:這3個字應該可以,很完美
    (第1026回 文/令狐衝的劍)金庸先生筆下的女主角,很多都擁有一個非常優雅的名字,比如王語嫣、周芷若、黃蓉等等。金庸先生也因為這一專注點,在江湖上備受讚譽。但是,在眾多的女主角中,卻有一個最是特殊。為何?
  • 葉羅麗cp結婚後,孩子的名字叫什麼?「顏冰」這個名字非常好聽
    其中很多角色之間都有著很深的糾葛,因此組成了幾對cp,本期來聊聊這幾對cp走到一起之後,他們生下來的孩子又會是什麼名字。第一對,水王子與王默,這對戀人是典型的灰姑娘的故事,劇中王默是一個平凡無奇的女孩,在與羅麗籤訂了契約之後,得到了可以施展魔法的神奇能力。水王子是仙境中擁有千年之力的聖級仙子,兩人相遇後很快陷入了愛河。
  • 上海博物館擺兩個西周大鼎,兩鼎體積巨大驚人,在西周也是罕見
    上海市的上海博物館陳列室,擺著兩個西周時代的大鼎,一個叫「大盂鼎」,一個叫「大克鼎」。它們分貯在兩個大玻璃櫥內,驟然看起來,真是兩件龐然大物。這兩件重器是中國最著名的文物,為研究古代史和美術考古學的珍貴資料。
  • 如果將C羅的職業生涯拍成一部電影,應該叫什麼名字
    如果將C羅的職業生涯拍成一部電影,應該叫什麼名字 哈嘍各位大家好,我是大家體育界的老朋友,退役體育人的作者
  • 項羽能舉起千斤大鼎,換成現在的重量單位是多少?答案讓人驚訝
    眾所周知,在中國秦朝末年,諸侯混戰,六國勢力紛紛崛起,其中最具有實力的就是項羽和劉邦,項羽是楚國貴族項燕的孫子,從小就熟讀兵法,有萬人敵的本事,小時候他的叔叔項梁讓他學習武功,
  • 日本曾叫過哪些名字,為啥叫日本?與中國漢字關係很大!
    在歷史上,日本的名字很多的,但是最後選擇了日本作為國名。那麼,日本曾叫過哪些名字,為啥叫日本?與中國漢字關係很大!在漢代的時候,中國將日本封為倭國。根據《後漢書》記載,公元57年,日本島建立了100個左右的小國,其中一個島國派遣使臣來中國進獻貢品。因為使者又矮又瘦又小,東漢光武帝劉秀就冊封其國為倭國,為當時中國附屬國,冊封其皇帝為倭王,並頒發給倭奴國國王「印綬」。後來的1954年,日本政府將這枚出土的金印,指定為一級國寶。三國、兩晉、南北朝時代,我們一直稱日本國為「倭奴國」,稱日本人為「倭人」。
  • 中國電視劇在日本叫什麼名字?前3個不算啥,最後一部笑出豬叫!
    像是日本韓國泰國這些都會把國內,比較火爆的一些電視劇引進到他們國家,尤其是日本,它們給國內的一些電視劇取的名字簡直太搞笑太中二了,惹的眾人都笑到頭掉下來。第一部劇是趙麗穎和張翰主演的《杉杉來了》,這部電視劇講述的是普通女孩子和霸道總裁的故事,後來這部劇在日本播出了,並且改名為《中午12點的灰姑娘》,很多人其實都沒反應過來,難道是因為這倆人每天中午準時吃飯,所以這樣改名的嗎?
  • 專家發掘古墓,不僅出土了「大鼎」,還有11個化妝盒,作用有意思
    就在上世紀70年代,十餘個陌生人來到「東陽村」,並多次向當地人打聽不遠的「大雲山」;說起這座山,當地人都知道是這裡古墓最多的地方,基本可以斷定,這群人應該也是衝著山中古墓去的。果然,有人發現這些人進山足足有一個多月都沒出來;一個月後的某天夜裡就聽「轟」的一聲巨響,當地人看到 「大雲山」上冒出了一團火光。
  • 德國超市叫麥德龍,法國超市叫家樂福超市,中國超市叫什麼名字
    德國有家超市叫麥德龍,法國有家超市叫家樂福超市,中國的超市叫什麼名字小的時候大家非常喜愛跟父母一起去超市。在日常生活中,去超市也是大伙兒不可或缺的,在超市裡,我們可以購到自身要想的物品。中國的象徵性超市是什麼呢?讓我們一起看來一下吧。說到麥德龍,想來大伙兒都是知道麥德龍。麥德龍是德國的一家超市品牌,創立時間1964年,迄今也是好多年了,另外它也是全球500強之一,在32個國家都是有分店的,在中國也是常常會見到麥德龍這一知名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