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8 16:48 |浙江新聞客戶端 上虞區融媒體中心 通訊員 丁百元 記者 成波
「請問丁主任,學校的五彩飯是什麼配料?怎麼燒的?」這是一通來自一位小越街道中心小學四年級學生家長的電話,希望能向學校食堂師傅取經,燒出學校食堂一樣的口味來。像這樣的電話,近期,食堂負責人每個星期都會收到好幾通,這一現象的出現得益於學校開展的飲食優質服務月活動。
據悉,小越街道中心小學食堂從11月初開始開展「優質服務月」活動,根據安排和部署,苦練內功,強化內部管理,外樹形象,徵詢各方意見,終於在優質服務月活動中,每一次食堂供餐都變成了學生的「美食嘉年華」。
食堂飯菜質量一貫以來都是各校的老大難問題,學生眾口難調,很難做到讓每一個孩子都滿意,但是現在,這裡的食堂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
小越街道中心小學是怎麼做的呢?原來,食堂將每天的廚餘垃圾桶變成了探尋學生味蕾的風向標。工作人員通過學生剩菜,採集終端反饋,如了解到學生們普遍不喜歡吃葉菜,食堂就及時調整方案,將原先的葉菜從主材調整為配菜。
根據營養學要求,食堂還依據學生口味,積極開發新菜品。「粽香排骨」、「宮廷稻香肉」、「古法辣火醬」等新菜式格外受學生歡迎。在開發新菜之餘,基於原來一些菜品的傳統做法無法滿足學生口味需求的新形勢,食堂開發了「五彩飯」、「揚州蛋炒飯」、「乾菜蛋炒飯」等新吃法,每當這些菜品送到教室門口,樓道經常排起長長的加菜隊伍,蔚為壯觀。許多教師拍照感嘆:「這是遊園活動的節奏嘛!」
與此同時,學校重視服務延伸,努力將服務延續到教室門口。每天就餐時,食堂阿姨就會在教室走廊等待,為學生加菜加飯,替孩子們收拾掉落的剩菜,有時為了讓孩子們吃好吃飽,寧可把自己的菜省下來,先滿足學生需要。
俗話說: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小越街道中心小學的食堂已然成為學校行風建設的排頭兵,讓每一個孩子都滿意不只是口號,更是紮實的行動。來吧,讓開飯成為一種期待,這也是學校優質服務的追求之一!
16082812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