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戰國時代,大名徵伐,本願寺是如何進入歷史舞臺的

2020-12-22 騰訊網

日本戰國時代的本願寺雖然屬於宗教勢力,但實際上更像是一國大名。那麼,日本戰國時代,本願寺是如何進入歷史舞臺並參與到大名間的徵伐殺戮的呢?

儘管有說法認為,在本願寺九代目證如之前,本願寺並不願意幹涉世俗事務的,對大名間的徵伐殺戮也多是置身事外的態度。但實際上並非如此。日本戰國時代群雄徵伐,本願寺為了保護寺院財產,甚至建立自己的武裝部隊,所以根本不可能完全置身事外。

1471年越前吉崎道場建立之後,蓮如表面上三申五令讓信徒不要齊聚越前,甚至寫了《御文》教育信徒,但騎士,根據1475年的蓮如御文,早在八代目蓮如的時候,本願寺就和加賀一向一揆的重要指導者洲崎和泉入道慶覺有密切關係。

1488年加賀民亂的時候,守護富樫氏內部也發生爭鬥,爭鬥雙方分別是富樫政親和富樫幸千代。雙方都邀請本願寺在內的宗教勢力介入。本願寺不僅沒有拒絕,而且還聯手加賀國人終結了富樫氏的統治。家和國由此成為戰國時代唯一一個由一向一揆控制的百姓持有之國,也是一個以金澤御坊為政治中心的本願寺王國。有人認為,這件事是本願寺名僧下間蓮崇和蓮如的兒子們聯手所為,蓮如對此持默認態度。

九代目證如時代儘管沒有發動宗教戰爭,但本願寺本部在戰國時代的第1場大戰就是在這一時期爆發的。1531年,細川晴元拉攏細川家猛將木澤長政,對此不滿的細川家悍將三好元長聯合足利義維、畠山義堯、細川晴國(細川高國之子)等人對抗。細川晴元和木澤長政眼看支撐不住,就像本願寺求助,本願寺正式以武裝勢力的身份打入戰國舞臺。

這場內亂最終以細川晴元的勝利告終,三好元長、畠山義堯被逼自殺,足利義維慘遭軟禁。細川晴元隨後和本願寺翻臉,聯合法華宗對付本願寺,導致細川氏的覆滅,終結細川氏的是三好長慶。

日本戰國時代,越前、加賀、伊勢長島等一向宗較為繁盛的地區,都有一向宗寺院,都和一向宗的代表本願寺有緊密關係。不過身處亂是,本願寺也不可能置身事外,他們曾經為了建立所謂佛國在各地煽動民眾造反,對抗各路大名,也難怪織田信長容不下他們。而當本願寺顯如歸順信長後,曾經聲勢浩大的本願寺武裝勢力也宣告終結,各地的一揆紛紛投降。

日本戰國時代,大名徵伐,本願寺是如何進入歷史舞臺的?

相關焦點

  • 本願寺家——不可忽略的戰國大名
    引言:石山本願寺被織田信長燒毀;西本願寺為豐臣秀吉所重建;東本願寺為德川家康增建。為什麼戰國三傑在對待本願寺這個問題上會有如此不同的做法?它的根源在於本願寺的身後有一股不可忽視的強大力量,我們稱之為本願寺家。
  • 石山本願寺之戰:中世信仰和戰國大名的十年激戰
    按:同中國的三國時期一樣,日本的戰國時代是一個戰事跌宕、英雄輩出的時代。戰國三英傑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先後登上歷史舞臺,最終以德川氏建立江戶幕府結束了紛亂戰局。江戶幕府一直持續至150年前的明治維新,奠定了近代東京,乃至整個日本的形態和發展的基礎。
  • 佛門大咖,華麗的貴族,京都本願寺建築欣賞
    日本京都最大的寺院西本願寺,是日本佛教淨土真宗本願寺派的本山(總寺院)。西本願寺和幾條街外的東本願寺都是免費開放,規模十分龐大。今天就來說說他的歷史。淨土宗原本由善導大師創立於中國,專念阿彌陀佛名號,念念相續不斷,以往生淨土為期。
  • 日本戰國時代,是在這裡上演了開幕式
    1483年,淨土真宗第8代座主蓮如把大本營遷到京都東邊的山科,建立了山科本願寺。本願寺的勢力從此開始急劇膨脹,逐漸成為可與各地大名分庭抗禮的巨大力量。而擁有5位夫人和27個孩子的蓮如上人,從一開始就把山科本願寺建設成了難攻不落的堅固城堡,顯露了這位法號慧燈大師的高僧慈悲外表下深遠的權謀。 儘管戰亂讓幕府蒙羞,讓百姓受苦,卻也給了許多下級武士出人頭地的機會。
  • 日本戰國:本願寺教徒肆虐,晴元與證如決裂,煽動法華寺剷除異端
    這些擅自行動的教徒之中混雜了一些雜信不同佛教宗派及土俗信仰的遊民,他們之中大多為了生計和解除拖欠給非本願寺派系寺廟的債務,藉機趁火打劫。因此,這次部分本願寺教徒引發的戰後混亂,其背後包含著非常複雜的社會問題。無論如何,晴元陣營低估了請出本願寺教徒助戰的「成本」及「代價」是顯見的事實,他們也終於面對「求人容易送人難」的尷尬局面。
  • 日本戰國時代,為了家族存續,父子演出一場鬧劇,卻仍走上絕路
    摘要:日本戰國時代,為了家族存續,父子演出一場鬧劇,卻仍走上絕路日本戰國時代,以伊勢志摩為根據地的大名——九鬼嘉隆、守隆父子,在慶長五年(公元1600)這場決定日本大勢的戰役中,和前田家一樣,為了延續自身血脈而遊走於敵我雙方之間。但是跟其他例子不同,他們是父子相鬥。
  • 日本戰國「一向一揆」主要為一向宗,那什麼是在「一向宗」呢?
    日本戰國大名—上杉政虎應仁之亂之後,整個日本踏入了「日本戰國」,這段歷史正式開始,上至公卿、大名,下至黎民百姓、底層各界人士,都陷入其中。日本本願寺大將—下間賴廉其中由唐朝時期傳入日本的「天台宗」分離出來的「日連宗」和「淨土宗」就是一向宗的前身。
  • 東本願寺(京都)
    前文書講過,日本的淨土宗來自中國,始祖是北魏時期的一位叫曇鸞的法師。13世紀後期有位叫親鸞的日本僧人創立了淨土真宗本願寺派。日本戰國後期的1591年,豐臣秀吉為了利用淨土宗的基礎優勢,出錢將大阪的天滿本願寺遷移到現在的西本願寺。
  • 日本戰國時代——窺視當代日本文化的歷史窗口
    就這樣,原先為了穩定地方的大名領主制,便開始向戰國大名領國制不斷發展,朝廷及幕府對此現狀又無能為力,這才最終開啟了日本歷史上紛爭的戰國時代。日本戰國時代群雄割據勢力分布情況然而,儘管日本戰國時代所流傳下來的種種傳奇,迄今為止仍舊為不少人所津津樂道,刀光劍影之中的兒女情長也好,陰雲密布之下的義膽忠肝也罷,在諸多遊戲和小說中,那段充滿了紛爭的歷史,似乎也變得有血有肉了起來,再加上日本戰國時期,又出現了諸如織田信長這般異軍突起的新秀實力,更使歷史同幻想相結合,從而誕生了一大批優秀的文藝作品
  • 西本願寺——京都時光
    在京都小住四天,離開京都晚上,忙裡偷閒去了趟西本願寺。因為時間晚參觀時間已過,只是在外面環繞了一圈。 西本願寺和東本願寺是京都中心的兩大寺廟。作為日本最大的佛教宗系淨土真宗的兩大派系的大本山總寺,西本願寺和東本願寺兩寺並列為日本國寶,而西寺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東本願寺被認為是兩座本願寺中更壯觀的一座。 為什麼還分了東西兩個本願寺?
  • 「日本戰國時代」與「中國三國時期」相差千年,為何總被拿來比較
    雖然日本戰國時期經常被我們國內的網友譏諷為「村與村、縣與縣之間的械鬥」,但客觀來說,除了戰爭規模較小以外,日本的戰國時期的歷史確實算得上精彩紛呈,並且與中國的三國時代有很多相似之處。日本戰國時代的開始也是源於一次內亂——應仁之亂,不過應仁之亂並不是農民起義,而是當時日本的實際掌權者室町幕府統治下的各個守護大名(大名是古代對日本封建領主的稱呼,可以理解為中國古代的諸侯。而所謂守護大名,則是指被幕府將軍封為守護職的封建領主,相當於幕府將軍的直屬大名。)之間的內鬥。
  • 日本戰國大名的主要來源之一的「守護代」究竟是什麼東西?
    戰國大名是日本戰國時代歷史舞臺的主角,而戰國大名的主要來源基本分為四種:一是守護、二是守護代、三是國人豪族、四是下層武士。那麼日本戰國大名的主要來源之一的「守護代」究竟是什麼東西呢?室町幕府在日本地方上每個令制國中任命一名守護,負責所在令制國的裁判訴訟、領地分配、徵收稅賦、管理兵役等事務。除了幾個設立不長的探題和鎌倉府之外,守護是室町幕府權力最大的地方官職。不過由於室町幕府本質上是個領主聯盟,地方上的強力守護往往也在幕府中央擔任要職,有些大家族甚至還會兼任多個守護。
  • 日本最黑暗的一百四十八年,誕生了四位超一流軍事名將
    同中國一樣,日本也擁有自己的戰國時代,在應仁之亂後,日本各地的大名紛紛崛起,其中以織田信長實力最為雄厚,一度將要統一整個日本,本能寺之變後,織田信長被殺,豐臣秀吉趁勢而起,通過四國徵伐戰、九州徵伐戰等各項戰役後,重新將日本統一在天皇麾下,甚至入侵朝鮮,並佔領朝鮮王國首都,在與大明軍馬作戰時遭到失利,豐臣秀吉死後,日本重新陷入混亂當中,德川家康通過兩次大阪之戰消滅豐臣家的殘餘勢力
  • 日本戰國時代的海盜世界:從海盜變成信長水軍的真鍋氏
    在天文十六年(1547)七月的攝津舍利寺合戰中,貞成的祖父真鍋貞行曾作為三好軍出戰,創下了號稱「八百本之一番槍」的戰功。到了永祿十一年(1568),織田信長入京,以守護代松浦氏為首的和泉國眾便歸降信長。在與大坂本願寺進入敵對狀態後,織田信長為了封鎖大坂灣而青睞於真鍋氏。
  • 閒逛東京汐留地區,宮崎駿大時鐘挺有意境,築地本願寺探索
    本次行程:Caretta汐留→日本電視臺大廈→濱離宮恩賜庭園→築地本願寺Caretta汐留地址:東京都港區東新橋1丁目82交通:地鐵大江戶線、海鷗號汐留站下車步行5分鐘濱離宮恩賜庭園地址:東京都中央區浜離宮庭園11交通:地鐵大江戶線、海鷗號汐留站下車步行5分鐘推薦指數:4.2/5德川將軍家的庭院,這裡擁有海水引入池中的潮入之池和兩個鴨場,是代表江戶時代的大名庭園
  • 網友發現疑似偽滿時西本願寺 「主廟」成倉庫
    於鑫是一名年輕的網友,他最近在群內發布了一組老建築照片,並初步考證這棟建築是偽滿時期新京的西本願寺。  珠江路附近的老建築  於鑫,在老長春群內以勤奮著稱,當他得知珠江路附近應該還有一些日本人留下來的房子後,就準備前往踏訪。在踏訪前,他認真地查閱了「康德七年一月一日」發行的地圖。在地圖上面,於鑫發現了西本願寺的舊址所在。
  • 圍攻本願寺:織田信長與毛利水軍的兩次海戰
    引言:1543年左右,火繩槍傳入日本,最早接受火繩槍的正是海盜的大本營瀨戶內海。火繩槍的殺傷力,遠遠超過了弓箭。一時之間,那些擁有水軍的西國大名都迅速使用起火繩槍,這些西國大名中最強大的是毛利氏。1576年,織田信長開始了為期四年的本願寺圍城戰。圍困石山的缺口在海上,毛利家開始利用海上運輸支援本願寺。信長命令真鍋貞友、沼間氏等和泉國眾部署在大坂灣的要害之地,共同切斷大坂本願寺的補給路線。負責運糧的村上、毛利水軍遭遇了封鎖大坂灣的織田水軍,此時擔任指揮織田水軍的是九鬼嘉隆。
  • 考韓國國際駕照暢遊日本-東本願寺
    在韓國DE駕校拿到韓國國際駕照後,我在日本準備的14天自駕遊在進行,看過清水寺跟伏見稻荷神社的繁華,東本願寺要冷清許多。東本願寺跟西本願寺原來是一體的,後來因為歷史政治矛盾而分開,由於時代的原因,京都的建築物都是盛唐遺風。
  • 東本願寺滿洲別院,何去何從
    大家或許都知道日本有一座著名的東本願寺,但是大家知道在中國的長春也有一座東本願寺麼?並且極其的美麗。拋開各種不友好,單單就這座建築來說還是特別美麗的,長春的鳴放宮,東本願寺和建國忠靈廟應該是為數不多的。
  • 信長攻滅本願寺家始末
    引言:織田信長自1568年擁立足利義昭上洛,以此為藉口向本願寺徵收軍費。剛開始的時候,信長出的難題是要求徵收軍費五千貫,很快本願寺就上交了這筆錢。織田信長很早就認識到本願寺家將是自己統一全國的重大障礙,遍布全國各地的信徒,而且是難以被控制的那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