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應對失控,折射出一個日益撕裂和混亂的美國

2020-12-15 中原新聞網

新華社北京11月23日電 綜述:撕裂的社會 混亂的美國  新華社記者柳絲

截至21日,美國累計新冠確診病例超過1200萬例,累計死亡病例超過25.5萬例。「但是,這個分裂的國家卻仍未團結在一起。」面對這一觸目驚心的數字,《紐約時報》如此感嘆。

在大選年背景下,美國社會被重重矛盾裹挾:種族衝突、政治極化、社會動蕩……而新冠疫情應對失控,更折射出一個日益撕裂和混亂的美國。

深陷不安

商鋪紛紛用木板封閉門窗,投票站示威活動不斷,槍枝銷售大幅增加,居民人心惶惶……美國大選投票日前後,美國多地爆發遊行示威,不同政治立場的團體紛紛上街發洩不滿,甚至演變成暴力衝突。

美國媒體指出,沿街商鋪的這些木板正在提醒美國人「現實有多糟糕」,「這場選舉增加了人們的恐懼和不安」。

今年以來,受新冠疫情衝擊,美國經濟衰退,失業率高企,種族對立加劇,全美各地發生大規模抗議活動,不少商家的經營和民眾生活至今未能恢復正常。近些天來,華盛頓、紐約、芝加哥等地的多所大學提醒學生為可能的持續社會動蕩做好準備,囤積必要物資,「就像應對颶風或暴風雪一樣」。

《華盛頓郵報》刊文說,美國零售商今年因財產破壞和盜竊而蒙受的損失估計已達10億美元,今年的各類抗議活動已成為「美國歷史上代價最高昂的騷亂」。

《紐約時報》指出,這是一個失業率近8%、20多萬人死於新冠病毒、五分之四的民眾對未來感到不安的國家。「分歧和焦慮都顯而易見。」

深度撕裂

英國《經濟學人》周刊網站日前刊登了這樣一幅漫畫:在美國大選投票時,共和黨陣營和民主黨陣營的支持者都深感焦慮,一方急得咬指甲,一方急得揪頭髮。配圖說明稱:「這場選舉已經令美國人深度分裂。」

美國皮尤研究中心主席麥可·迪莫克撰文指出,美國人很少像今天這樣兩極分化。過去幾年的研究表明,共和黨和民主黨在經濟政策、種族矛盾、氣候變化等一長串問題上分歧日益嚴重。該中心日前發布的一項民調結果還顯示,兩黨支持者之間的深刻分歧不限於政治和政策,更是價值觀層面的撕裂。

西班牙環球網站發表文章認為,這幾年,這種區分輸贏、敵友、「支持我」還是「反對我」的二分法始終主宰著美國政治。

美國國會圖書館國會研究服務部歷史專家史蒂芬·斯塔西斯說,兩極分化已經佔據了美國生活的方方面面,正在影響到家庭、友誼、愛情、婚姻、社區、職場、學校,甚至是醫療領域。

深刻缺陷

美國社會深度撕裂的背後,是多年來社會貧富鴻溝拉大、不平等不公正問題突出、系統性種族歧視根深蒂固、基於身份認同的極端情緒瀰漫等重重矛盾。而在新冠疫情衝擊下,這些「功能失調」更加嚴重,地域、社會、種族、性別等層面的裂痕日益加深。

據美聯儲估計,美國最富有的10%家庭掌握著美國財富總額的70%,比上世紀80年代上升了10個百分點。種族之間的貧富差異同樣驚人,白人掌握著美國84%的財富,而黑人只擁有4.1%。

在政治極化、政策民粹化以及政客的刻意煽動下,美國社會的撕裂有愈演愈烈之勢,種族、階層對立情緒嚴重。法國《快報》周刊網站說:「美國目前的氛圍就像一個火藥桶。」美國公眾對政府的信任處於歷史低點。今年9月一項民調顯示,只有20%的美國成年人相信政府會「做正確的事情」。

美國外交學會會長理察·哈斯日前撰文指出,美國現有的體系存在嚴重缺陷,所有人都承認這一點,卻無法對改革達成共識,今天的美國陷入了堪稱「一國兩民」的境地。

相關焦點

  • 政治裂痕加大、新冠疫情失控 美國政府治理亂象多
    新華社華盛頓11月24日電綜述:美國政府治理呈現多重亂象  新華社記者鄧仙來 孫丁 徐劍梅  2020年美國大選被視為美國歷史上最尖銳和最分裂的選舉之一,其膠著與反常所折射出的是過去4年、甚至更長時間以來美國政府的治理之亂。政治裂痕加大、新冠疫情失控、經濟發展失衡正是治理之亂的幾個主要表現。
  • 大選折射美國政府治理之亂:制度失調、經濟失衡、疫情失控
    入夜後,極右和極左團體發生激烈衝突,造成1人被刺傷、20餘人被捕。2020年美國大選被視為美國歷史上最尖銳和最分裂的選舉之一,其膠著與反常所折射出的是過去4年——甚至更長時間以來——美國政府的治理之亂,主要體現在政治制度失調、經濟發展失衡和新冠疫情失控等三個方面。
  • 美國新冠失控|紐約心理學家擔憂:疫情引發心理疾患將提升自殺率
    導讀:美國新冠疫情失控,美國人民不怕嗎?美國新冠疫情肆虐,每天都在制高點上刷新新的記錄。根據Worldometer實時統計數據,截至北京時間12月17日6時30分左右,美國累計確診新冠肺炎病例17351886例,累計死亡病例314141例[1](如圖1所示)。
  • 美國新冠失控|紐約心理學家擔憂:疫情引發心理疾患將提升自殺率
    導讀:美國新冠疫情失控,美國人民不怕嗎?美國新冠疫情肆虐,每天都在制高點上刷新新的記錄。根據Worldometer實時統計數據,截至北京時間12月17日6時30分左右,美國累計確診新冠肺炎病例17351886例,累計死亡病例314141例[1](如圖1所示)。
  • 成都推出應對新冠疫情防控社區社會工作案例集
    10月16日,成都市社會組織社區和社工人才服務中心、成都市社會工作協會聯合成都市愛有戲社區發展中心推出《成都市應對新冠疫情防控社區社會工作案例集》,旨在貫徹落實《四川省民政廳關於做好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精神,按照"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體防控策略,進一步引導我市廣大社會工作服務機構、社會工作者做好疫情防控應急準備,積極開展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
  • 戴雨瀟:​新冠疫情失控,美國怎麼走到了今天這一步?
    包括紐約州州長科默在內的很多人認為美國疫情早已失控,現在確診數量低不過是因為美國的檢測能力不足,真實的數字比公開的數字還要糟糕數倍。 然而在美國新冠確診病例數日新月異不斷攀升的同時,總統川普和副總統彭斯依然在對公眾的講話中不斷宣稱,」對於絕大多數的美國人來說,新冠肺炎的風險非常非常低」。 美國的情況究竟如何,川普有沒有對公眾說實話,故事還要從最早發現疫情的地方講起。
  • 《紐約客》6萬字紀事:川普治下的美國疫情如何失控
    他在文章中稱,美國政府在疫情面前呈現的混亂程度令人咋舌。對疫情的漠視、跟不上節奏的檢測、撕裂的口罩議題……美國由此錯失了控制危機蔓延的數次機會,而如此多的痛苦、死亡、貧困和悲傷本可以避免。據萊特總結,兩個因素決定了抗疫的成敗。一是經驗,一些曾受過疾病折磨的地方更善於應對當前的疫情,比如沙烏地阿拉伯比許多國家做得更好,可能是因為該國曾經有過應對MERS(中東呼吸症候群)的歷史。
  • 國際權威醫學期刊:美國應對新冠疫情幾乎每一步都失敗
    新華社華盛頓10月9日電 世界醫療領域頂級學術期刊、美國《新英格蘭醫學雜誌》8日刊文說,新冠疫情給全球帶來危機,也給領導力帶來巨大考驗,但美國領導人沒有經受住考驗,使這場危機變成了悲劇。這篇評論文章說,美國在應對疫情過程中,幾乎每一步都是失敗的。
  • 五分之三的人說,新冠疫情在美國暴發前,他們也未能感到自己的財務...
    美國銀行利率網站一項最新調查結果顯示,將近三分之一的調查對象說,自川普2017年1月入主白宮後,他們的財務狀況變得更差。45%的人認為,自己的財務狀況跟以前差不多。調查結果顯示,新冠疫情僅是美國人財務狀況未獲改善的部分原因。五分之三的人說,新冠疫情在美國暴發前,他們也未能感到自己的財務狀況有任何改善。銀行利率網站資深經濟分析師馬克·哈姆裡克說:「現在看來,(新冠疫情前)長達128個月的經濟擴張期內,儘管失業率較低,但收入增長同樣緩慢。我們國家財富階梯攀登難度更大了。」
  • 美國政府治理呈現多重亂象
    新華社華盛頓11月24日電(記者鄧仙來 孫丁 徐劍梅)2020年美國大選被視為美國歷史上最尖銳和最分裂的選舉之一,其膠著與反常所折射出的是過去4年、甚至更長時間以來美國政府的治理之亂。政治裂痕加大、新冠疫情失控、經濟發展失衡正是治理之亂的幾個主要表現。
  • 前線視野|新冠疫情給世界的啟示:我們如何應對未來的危機
    Gonzalo Fuentes攝隨著全球各國開始逐步放鬆為防控新冠疫情而採取的封城之策,哪些關鍵政策的變化可以推動經濟重啟,哪些經驗教訓值得我們學習,以至於幫助我們應對另一個重要的危機——氣候變化做好準備呢?
  • 北美觀察丨「不尋常」颶風季碰撞新冠疫情 美國民眾:兩難之下如何...
    每年6月,美國都會迎來大西洋颶風季。6月7日,美國正式進入2020年度大西洋颶風季。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預測,2020年大西洋颶風季的活躍度很可能「高於正常水平」。但對於居住在颶風高發地區的美國民眾來說,現在還面臨著另外一個大問題——仍在全美大流行的新冠肺炎疫情。是選擇躲避颶風前往避難所,還是為了避免感染新冠肺炎病毒拒絕撤離?現在的他們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 復旦EMBA供應鏈協會走進螞蟻必達|新冠疫情下企業的轉型與應對
    雖然貨代是一個歷史悠久到絕對傳統的行業,但是,新的挑戰總是突如其來,要求著從業者以絕對的敏捷與智慧做出響應。尤其在疫情突發的2020年,當時代的浪潮莫測湧動,供應鏈應何去何從,成為了每一個協會成員急於理清的問題。
  • 英國首相首次承諾未來將對新冠疫情應對情況進行獨立調查
    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15日在英國議會下院接受首相每周例行答問時首次承諾,未來將會對英國的新冠疫情應對情況進行獨立調查。△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在議會下院答問詹森當天是在回答在野黨自由民主黨領袖的質詢時首次作出這一承諾的,此前,他已經多次拒絕了多個在野黨提出的對英國政府就新冠疫情的應對進行徹底調查的要求。
  • 經濟優先應對混亂 多項因素影響下的加拿大疫情告急
    11月,多個省份先後出現數百位醫生聯名上書省政府,要求採取嚴格的限制措施應對疫情的過快惡化。11月,加拿大全國所有省份先後宣布在全省或部分地區實施「封鎖」措施,以應對急速增加的新冠病例。11月,因新冠病毒感染者的住院人數暴增,地方政府即艾伯塔省政府向聯邦政府和紅十字會提出援建野戰醫院。……
  • 傅瑩:新冠疫情後的中美關係
    他們顯然是協調了共和黨和民主黨的一致立場,把如何應對「中國崛起的威脅」作為與會的主打話題,污衊華為產品是「中國情報系統安置在西方內部的特洛伊木馬」。他們指責中國奉行「脅迫性的海洋政策」,運用軍事和外交力量挑釁他國等等,同時宣稱「西方沒有沒落」「西方價值觀將戰勝俄羅斯和中國對『帝國』的渴望」,要求歐洲與美國共同應對「中共不斷增強的進攻性」。
  • 外媒:中印應對新冠疫情舉措不同 結果大相逕庭
    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臺報導截圖據印度衛生部9月3日公布的最新數據,印度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升至3853407例。在過去24小時內,印度新增確診病例83883例,為單日最大增幅,連續36天日增超5萬例。新增死亡病例1043例,累計死亡67376例。
  • 新冠疫情將加劇意外懷孕風險 封鎖期間無法獲得避孕藥等衛生用品
    新冠疫情將加劇意外懷孕風險 封鎖期間無法獲得避孕藥等衛生用品  Emma Chou • 2020-07-11 17:04:
  • 全球養老金指數揭示新冠疫情對未來養老金的影響
    日前美世CFA協會全球養老金(Mercer CFA Institute Global Pension Index)指數是第12年發布,該報告顯示新冠疫情造成的廣泛經濟影響加劇了退休人員當前和未來的財務壓力。
  • 全球大流行是哪裡出了問題?科學界作者出版新書探究新冠疫情成因
    英國《金融時報》網站7月18日刊載題為《新冠肺炎:哪裡出了問題——以及如何阻止下一次大流行》的文章。文章探究了新冠疫情成因及預防下一次傳染病的可能辦法。文章編譯如下:新冠肺炎在世界各地肆虐,在一些地區有所減弱,在另一些地區則日益猖獗。隨著全球死亡人數超過60萬,要求探究和調查災難成因,為未來的大流行總結教訓的呼聲越來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