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臺灣網8月7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當局「交通部」研議對將臺灣更名的外籍航空公司祭出反制措施,手段包括不許停靠空橋、調整時間帶等,消息曝光後引來各界激烈反彈,罵聲不絕於耳,臺當局「交通部長」吳宏謀在12小時後改口說,這是內部同仁提出的構想,仍在研議中,不會貿然實施,更否認自己說過要祭出相關措施等強硬談話。
吳宏謀。
臺當局「交通部」擬定的反制措施,引起航空界錯愕,許多人直言是「雙面刃不可實施」。吳宏謀昨(6日)解釋,國際旅客搭飛機到臺灣,來到哪個地方是很明確的事,不應該被混淆,當局要讓對方了解,更名的舉動不好,「很多外籍業者屈服於壓力」,乘客來來往往,應該讓大家知道這個城市屬於哪裡。
他說,禁停空橋等措施是不成熟的方案,討論過程有些人會提出激烈的作法,但要考慮後遺症,不能貿然去實施,部分人也沒有考慮整體的影響,「一切都還沒定案」。
吳宏謀強調,臺當局必須考慮消費者權益,尤其臺灣要跟全世界交流,不少面向都要斟酌,這些方案一定要經過嚴謹討論。他表示,現在要和每家業者細心溝通,內部不只提出懲罰方案,對於友善的業者,也可能提供獎勵方法,例如降落費優惠。但有外籍業者忍不住抱怨,吳宏謀是為個人政治生涯喊話,「真的做出來,對所有人都不好。」
吳宏謀態度大轉彎,已引來島內網友一片罵聲,「最後候機樓往外只能看到滿滿的接駁車,都看不到飛機了」「桃機接駁車僅有12輛,共載送840人」。還有網友氣憤地說,「這是懲罰自己人?」「『交通部』根本是提油救火。」(完)
編輯:圈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