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星,中共黨員,華中科技大學管理學院管理科學與工程博士,曾先後在美國紐約州立大學、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學習和研究,教授、博士生導師。承擔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以及省市自然、社科基金以及地方政府及機構委託項目,發表相關專著及論文80餘篇。2013年受聘創建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經濟學院,任院長。
勤奮進取,做時間的主人
落花之美可以造就泥土的芬芳,微風搖曳能夠鋪展一席清涼,辛勤耕耘可以換來桃李芬芳。在教學管理上,楊星採用「及時處理,及時解決」的方式,深入課堂旁敲側擊,用心記錄教師們在學習工作中遇到的挫折與難題,並針對不同難易程度的課程設置提出整合措施,類似於經濟學體制下的專業門類和非專業門類。同時,她還加入了自己的創新思維以此提高經濟學識的應用性和課程的新穎性。
每當晨露剛拂曉黎明,楊星就已經在思考新一天的工作意義;每當傍晚日暮時分,她依舊沉浸在相關的教學研討當中。在她的教學過程中,她也總是更傾向於將熱情投身於新知識和新課題;在學院事務性工作的統籌上,她知人善任,根據工作人員的性格特點及能力,合理地分配工作。
楊星受邀中國能源環境與氣候變化經濟學者論壇
潛心科研,做碳金融之路的先行者
對碳金融體系專業不懈研究,發表諸多碳金融相關論文著作;
在學校金融工程專業裡成功開設了碳金融方向,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成為全國第一個開設碳金融方向的高校;
面對信息技術、數位技術的蓬勃發展,2020年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經濟學院成功開設金融科技方向;
主持編著全國首套碳金融教學叢書,獲廣東省第十屆優秀金融科研成果著作一等獎!
諸葛亮曾說:「志當存高遠。」楊星在碳金融領域所做出的不俗成績恰恰證明了她對金融創新的用心潛研以及迎難而上的精神。
楊星主持編著的碳金融系列叢書
追求創新,在多元與自由中尋找靈感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堅強的人,才能到達彼岸。」回憶起當初自己在美國紐約州立大學、英國倫敦經濟學院任高級訪問學者的經歷,楊星表示,國外的視野開拓很美,這份美不僅存在於自我理念和多層學科的交界碰撞,還存於能走近自己夢想、提升了認知。比如說,在出了18個諾貝爾獎得主的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楊星聽了一場首相布萊克爾的講座,讓她得到了關於如何用市場化手段來治理環境的有效價值觀點,這一點啟示萌發了她專注於做碳金融研究。
心若向陽,溫暖花開。一次次的國內外走訪帶給楊星的不僅是學術視野的開拓,還有育人心態的進一步升華。基於此,她發表專著論文80餘篇,筆下的每一個新課題都具有靈魂力和創新力。她說,「雖然做研究是件比較困難的事情,尤其是涉及到一些用自然科學研究方法來研究經濟領域,就勢必要使許多東西重新學習與思考,但是這個研究的過程,讓我很快樂,因為運用新的創作靈感去解決難題,就是對自己的一種提升。」
楊星在紐約州立大學
仰望星空,開創經濟學院美好未來
經濟學院自2013年成立以來,秉承「經邦濟世、服務社會」的辦學宗旨,致力於打造「中國獨立學院省內一流、國內知名」高水平經濟學科的教學建設。在楊星的帶領和不懈努力下,經濟學院已形成「五專業兩中心」的完備經濟學科體系。為滿足國家、地區產業發展需求,經濟學院五大學科涵蓋的領域面分設出十一大特色方向。
星空的魅力不僅來自於自身所閃耀的光芒,其周邊的繁星點點,微風掠影都足以添彩印記的高格。為了管理層面的示範突出,楊星夜以繼日對經濟學院的學科結構提出優弊的羅列與歸納;為了打造「中國獨立學院省內一流、國內知名」高水平經濟學科,她遍訪優秀企事業單位、國內外知名高校。此外,她還開拓就業與實習基地,提高學院科研能力及學子應用能力;提出與國外高校共建本碩直通車的有效舉措;與華南理工大學開展聯合培養金融專業碩士項目。
楊星赴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研究院洽談「產學研」合作
良師益友,是春種桃李三千載的園丁
朱熹曾說:「習於智長,優於心成。」楊星作為從教38年的高校教師,以其高格的教育情懷,言傳身教了一屆又一屆的大學學子。正因著其博愛的胸襟、淵博的學識、嚴謹的教風、雷厲風行的作風、在造就時代教育的同時,也造就著屬於經濟學院向上嚴謹的學風。在工作中,她對待同事總是毫無保留。在後輩青年不斷崛起的當下社會,她用自己最熱忱的態度指導、引領著這些年輕教師,鼓勵他們,支持他們,與他們分享工作、科研經驗。
她認真對待每一件事情,無論過程、無論結果。一做、二提、三爭取是她的處事名言。做,就要實在的做,不含糊每個細節;提,就要提在關鍵點,絕不做無謂的功夫;爭取,就要竭盡全力地指出,而不是猶豫不前,畏首畏尾。正是秉承著這種處事精神,經濟學院老師們的科研項目總是能頻頻取得碩果,青年教師總是能夠得到快速成長。
良師益友,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親和於學生的日常生活。教室、宿舍、食堂、操場……總是能看到楊星和學生一同散步或運動的身影。她對於學生的發展,總是本著全面發展的理念去教育、去協助。在她的人生觀裡,學生時代的青年人應是富有家國情懷,有著遠大志向,並懂得感恩的同時能夠信守誠信,做好中國人,做好後世敬仰的榜樣作用。正因在學生心裡,楊院長沒有架子,沒有脾氣,是知心好友,是能夠淳淳教導自己的和藹長輩。
楊星身上的崢嶸歲月,充滿了堅守和博愛。是她的堅守,造就了經濟學院輝煌的今天;是她的智慧,灌溉了教育徵途的百花爭豔;是她的博愛,澆鑄了校園美麗的風景。
「學高為師,德高為範」,在楊星的教學、科研與管理道路上,用心潛研、勇於開拓是她的標誌;愛崗敬業、大膽創新是她的精神;勤奮進取,無私奉獻是她的責任擔當所在。 (張全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