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引領助提升 潛心科研促成長——沙田學校開展教師科研能力提升...

2021-01-10 瀟湘晨報

教育科研需要教師的潛心研究,更需要專家的引領提升。為推動學校科研工作發展,提升我校教師科研能力,指導教師們申報課題立項。近日,沙田學校邀請普陀區教育學院科研室陳進老師開展了一堂教師科研能力提升培訓講座,全校教職工參與了本次科研培訓。

陳進老師以《教師研究——課題研究的過程要求》為題,帶領老師們從認識規範的課題研究開始,明晰了從申請課題到完成結題過程中的核心要素。對於一個課題的「課題之眼」——題目,陳老師則列舉了大量真實的課題題目,通過嚴謹細緻的邏輯分析,引領老師們共同參與選題的評價與修改,幫助大家在實踐中掌握「選題的標準」「題目的表達」「多概念關係的理清」中的九大注意點,學會使用「題目擬寫的通用格式」,保證了題目語言的規範與精煉。

整個講座深入淺出,內容詳實,案例豐富,既解決了部分老師實際課題研究中的一些困惑,又啟發了更多老師認識與走進科研的思路,在場的老師們全情參與,提升了科研能力。

最後,汪燕萍副校長表示學校將繼續為老師提供專業的科研指導與服務。希望我校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能積極申報各級各類課題,主動開展課題研究,共同開創我校教育科研的新局面。

列印本頁 關閉窗口

【來源:上海市普陀區人民政府網站】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提升科研能力,促進青年教師專業成長
    2020年12月,梅隴中學科研室為促進教師科研能力提升,分別邀請了《上海教育科研》雜誌副主編張肇豐、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普通教育研究所研究中心副主任李金釗以及中國知網上海分公司的劉玲鈺老師對我校青年教師進行了三次科研能力培訓。
  • 雲南育才教育集團舉行提升教育科研能力專題培訓 提高教師科研能力提升集團辦學水平
    8月20日至24日,雲南育才教育集團舉行為期5天的2020年暑期幹部培訓,其間,集團進行了提升教育科研能力專題培訓專題培訓邀請了博士生導師、原雲南師範大學民族教育信息化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雲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與管理學院院長王凌做《提升教育科研能力
  • 曾軍良:教育科研年會促教師專業成長
    「魅力教育」開啟了「北京實驗學校」幼、小、初、高十五年一貫基礎教育全面綜合改革,通過立足規範求精細、立足深化求質量、立足創新求效益、立足科研求發展,運用集體智慧科研引領教師的專業化成長。有人說學習是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途徑,也有人說反思是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途徑, 而教科研年會則是將學習與反思有機結合的重要方式。
  • 努力提升高校教師對學生的思想引領能力
    高校教師承載著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時代重任,在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進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的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必須努力提升高校教師對學生進行思想引領的能力。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以學科優勢強化對學生的思想引領。
  • 科研引領時代 探究走向未來——解放教育集團豔春校區全體教師參加解放教育集團「教科研與教師專業發展」專題培訓活動
    隨著疫情的緩解,寒假也接近尾聲,在新學期即將來臨之際,解放教育集團豔春校區的全體教師們在校領導班子的帶領下來到解放教育集團解放校區參加專題培訓活動,聆聽來自吉林省教育學院教導處的趙準勝處長帶來的「教科研與教師專業發展」專題培訓活動。
  • 蘇州工業園區方洲小學做科研先鋒,促專業成長
    蘇州工業園區方洲小學自2010年9月建校以來就組建了「科研先鋒隊」這支隊伍,通過教育科研引領教師專業素養的提升。10年來,通過不斷地拓展科研先鋒隊活動形式,豐富活動主題,讓每名隊員都能夠「成吸納的樹,做分享的源」。
  • 多措並舉 華僑大學努力提升轉崗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教學科研能力
    為貫徹落實教育部下發的《新時代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規定》等文件精神,華僑大學積極探索新思路、新方案,將符合條件的黨政管理幹部吸納進思政課專職教師隊伍中,並採取多項措施助力轉崗教師提升教學科研能力。「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
  • 課題引領新篇章,科研興教在路上——紀雅省級教育科研立項課題開題報告會
    「科研興校」、「科研強校」,是紀雅在「科教興國」及素質教育背景下的不懈追求,為此,紀雅高度重視教育科研工作,鼓勵全體教師積極開展以課題研究為引領的教育教學。繼2020年12月24號下午舉行的市級課題開題,紀雅申報的3個省級課題也已獲批並於2021年1月8號上午開題,這是學校在「以研興校、以研促教」的辦學路上的一個新的起點,是學校教育科研工作中的一件大喜事!
  • 最美紅燭先鋒評選·教育科研先鋒︱10號參評教師:張鳳娟
    她熱愛教育科研,潛心教育科研,始終把科研與教研工作有機結合,扎紮實實開展學校的教科研工作,以科研促教研,以科研促「課改」,使學校科研活動有序開展,也使自己在教科研活動中不斷完善、不斷提升、不斷超越、不斷成長。2001年開始,國家提出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課程改革,在上大學期間她就對此格外關注。2009年8月,她有幸成為新課改中的一員。
  • 湘潭市十六中:教學視導促發展 專家引領促提升
    在周大明院長的帶領下,全體教研員對學校14個學科進行了全方位的集體教學視導。本次視導活動分領導班子座談、聽課調研、學科交流和集體反饋四個環節,旨在總結經驗、發現問題,高位引領,科學指導,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進一步提升學校的業務管理水平和辦學質量。一、班子座談座談會上,市教科院的領導、教研員們聽取了湘潭市十六中校長朱修才和教學副校長張靜的工作匯報。
  • 經開區錦程小學:靜心教學 潛心科研
    小學教師研究的選題應該直接來自一線教育教學實踐,直面現實中的實際問題,選擇的研究問題切實來自一線教育教學情景,是必須解決的;題目的特點應該微小、具體,具有可行性,而不能一味地求大、求全。在研究方法的選擇上,任何教育研究方法都可以為一線教師開展研究所用。但具體方法選擇必須依據研究的內容、研究者的能力來決定。
  • 樂山新橋幼教育集團總園:開題論證明思路,專家引領促科研
    會議邀請了樂山市教育科學研究所副書記高遠才、理論室專家高德全、幼教教研員戈文麗,市中區教師發展中心課題教研員費汪洋到場指導,新橋幼課題組成員參加。 活動前,專家組一行實地參觀了幼兒園的園所環境、戶外場地,觀摩了晨間活動及早操,了解了課題研究工作開展情況。通過參觀查看,專家組對園所環境、豐富的運動器材、教師的精神面貌、晨間及早操活動的有效開展給予肯定。
  • 「教研天地」名師引領促發展,精準培訓共成長——嶗山區第二實驗小學「五型」教師教育教學管理能力提升培訓
    為提升我校「五型」教師教育教學管理能力,建設一支既有豐富理論知識又有較強實踐動手能力的教師隊伍,我校於2020年9月9日開展了以「名師引領促發展,精準培訓共成長」為主題的教育教學管理能力提升培訓活動,三十餘名青年教師、新上崗教師共同參加了本次培訓。本次活動特邀嶗山區優秀教師、嶗山區第二實驗小學優秀教師封相彩老師進行此次專業化的培訓。
  • 東興區外國語小學校:夯實科研工作,提升學校品質
    四川新聞網消息(周怡昕)為貫徹以「課題研究為主線,以創新教育為核心,以學生全面發展為目的」的科研思路,進一步強化教育科研規範化管理,落實「以課題規範科研,以科研指導教改,以教改促進教學」的辦學理念,12月8日,內江市東興區外國語小學校2020年在研課題暨年度總結匯報會在外小成功舉辦。
  • 濰坊光正實驗學校初中部:丹桂飄香收穫季,專業引領促成長
    9月15日下午,濰城區教科研培訓中心的專家走進濰坊光正實驗學校,對學校初中部的教學工作進行了指導。聽課專家認真聽課,詳細記錄,並在課後開展評課交流,對老師們的課堂教學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時也提出了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 學習、指導、創新 | 濱江區有了一批基層學校科研指導專家
    ,並在成立儀式上強調,一是希望科研指導專家全體成員加強自身學習,積極主持或參與重大課題研究,在實踐中不斷提升自身科研綜合素養,夯實「打鐵須自身硬」科研底氣。二是切實發揮科研指導專家對一線教師立項課題的指導、服務和引領功能,幫助教師進一步釐清課題研究思路、創新研究路徑、提升研究質量、培育精品成果。
  • 「眉州名師」送培送教共學習 專家引領助成長
    會上工作室成員觀摩了由天府七中教師彭蜀主講的研究課《二氧化碳製取的研究》。課後工作室成員毛鴻老師代表眉山市與成都、德陽、資陽的各位專家一起對本堂課作了精彩的點評。毛鴻老師肯定了本節課在把握教材定位、提升學生學科素養、融合信息技術恰當等方面的成功之處,也指出問題,並給出合理的建議。
  • 校本教研提質量 專家引領促提升——南平市樟湖中心開展校本教研
    新學期學校認真貫徹落實池濟寧主任在全區學校工作會議的精神。開學伊始教學教研始終緊扣「課程、課堂、課時」為核心加強校本教研,加大教研力度,狠抓教學常規。繼9月7日教學專題研討會後,9月15日緊接著開展「校本教研提質量,專家引領促提升」的教研活動。根據本學年學校數學學科教師年輕化的校情,課題研究比較薄弱以及「後疫情」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等問題。學校進行集中會診,聘請專家指導,制定措施認真落實。
  • 科研育人·立德鑄魂|經濟與管理學院科研育人團隊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中強調,要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堅持教書和育人相統一,堅持言傳和身教相統一,堅持潛心問道和關注社會相統一,堅持學術自由和學術規範相統一,引導廣大教師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
  • 全面提升科研原創能力,建設新型研究型大學!《人民日報》刊登復旦...
    全面提升科研原創能力,建設新型研究型大學!科技自立自強依靠科研原創能力的持續提升。高校作為學科和人才聚集地、育人高地、創新策源地,必須主動承擔歷史責任,擔當攻關重任,建設新型研究型大學,全面提升科研原創能力,服務國家發展重大需求。建設新型研究型大學,提升科研原創能力,要聚焦於實現「從0到1」的突破,切實解決國家發展和人類進步中的實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