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天地」名師引領促發展,精準培訓共成長——嶗山區第二實驗小學「五型」教師教育教學管理能力提升培訓

2020-09-11 青島微城事

為提升我校「五型」教師教育教學管理能力,建設一支既有豐富理論知識又有較強實踐動手能力的教師隊伍,我校於2020年9月9日開展了以「名師引領促發展,精準培訓共成長」為主題的教育教學管理能力提升培訓活動,三十餘名青年教師、新上崗教師共同參加了本次培訓。本次活動特邀嶗山區優秀教師、嶗山區第二實驗小學優秀教師封相彩老師進行此次專業化的培訓。

封老師首先介紹了她帶領的名班主任工作室的創建和成長過程,凸顯了「攜手同行、共促成長」的發展理念;

接著,封老師結合具體的案例,為在場的每一位老師詳細講解了工作室開展的各類活動,如帶領工作室成員讀名著,奠定班級管理的理論基礎;榜樣示範、分享促成長,從實踐層面上促進管理經驗的平行傳遞;聆聽專家講座、與其他名班主任工作室聯誼互動,促進提升;積極參加課題研究,真正使班級管理專業化、學術化。

最後,封老師結合本班的實際情況,藉助於一幅幅精美的圖片、一幀幀生動的視頻,詳細講述了如何構建班級文化,並分別從班名、班徽、班訓、班歌、教室的布置、公眾號和公益實踐活動等多層面為我們展示了班級文化的具體構建與實施。與會的教師專心聆聽,認真記錄,不時報以熱烈掌聲。

隨後,在分享環節,二年級2班、3班班主任秦小紅老師,姜雅君老師就「如何藉助班級文化提升教育教學管理能力」與在場的各位班主任老師進行實地分享。兩位老師根據班級特點,精心布置,為同學們營造出了主題鮮明、溫馨和諧的班級文化氛圍。一盆盆向陽生長的綠植,一幅幅精心展出的學生作品,一句句師生共同確立的班訓、班級公約,以及一份份與教學內容緊密銜接的櫥貼,真正踐行了「讓牆壁說話,讓環境育人」的育人理念,對孩子們的健康成長發揮著潛移默化的作用。

最後,李莉副校長為本次培訓交流進行了總結講話。她向在座的全體參訓老師提出了幾點建議:第一、做好教育的點滴小事,成就人生的偉大。希望在座的每一位老師關注小事,及時總結,時時歸納,修煉提升。二、她結合二小「五型教師」培養,號召老師們立足崗位,加強自身建設,發揮輻射帶動作用,在各自的崗位上創造性地開展教育教學工作,推動自身教學能力的發展和學校教學質量的提升。

此次培訓交流讓班主任對教育教學管理能力提升,特別是班級文化建設有了更清晰的思路和明確的方法。全體教師將不忘初心,砥礪前行,且學且思!

撰稿:張杰、王寧 攝影:仇東華 責任編輯:楊淑芬

學校網站:www.lssyex.qdedu.net

喜歡我們就分享吧!

① 點擊右上角→點擊「朋友圈」

【來源:青島市嶗山區第二實驗小學】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嶗山區第二實驗小學「生活教育」現場會成功舉行
    近日,青島市小學語文名師班、青年骨幹教師培訓暨嶗山區第二實驗小學「生活教育」現場會在嶗山區第二實驗小學舉行。華東師範大學戚業國教授、青島市語文教研員張興堂、嶗山區語文教研員韓玉蘭及各區市小學語文教研員,青島市小學語文青年教師骨幹班、名師班學員,嶗山區小學語文骨幹教師參加活動。
  • 名師專家引領 助推教研發展——懷鐵一小舉行2020秋季開學教師教育教研能力培訓活動
    為一步進提高教師的業務素養,提升教育理念和教研水平,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2020年8月30日下午,懷化市鐵路第一小學特邀懷化市教科院劉勇、李重瑩、唐美蓉三位專家到我校對全體教師進行專業培訓。劉勇老師圍繞《中小學教師如何做課題研究》這一主題,從教師如何進行教育科學研究、如何選擇教育科研課題、如何制定課題研究方案、教育科學研究方法、教育科研課題成果的總結和呈現等方面做了詳實的介紹。
  • 「眉州名師」送培送教共學習 專家引領助成長
    天府七中校長、化學教研組長分別對學校的教學管理情況、教學改革、信息技術的應用、化學教學教研活動、教師發展等作了交流展示。工作室成員認真聆聽,虛心學習,盡力將新理念好方法帶回去應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成都高新區化學教研員李小龍將成德眉資中考化學試題結構和分值作了詳細對比,並將2020年成都市中考化學試卷進行了分析。
  • 學科培訓促成長 專家引領放光芒——太星小學成功承辦榆社縣鄉村教師課堂教學能力提升(英語、科學)培訓活動
    為進一步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全面提升我縣鄉村小學教師隊伍素質,建設一支業務精湛的創新型教師隊伍,在中國福利、體育彩票公益金的支持下,榆社縣教科局師資股在太星小學組織小學鄉村教師進行了課堂教學能力提升培訓活動
  • 專家引領教育理念 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國培計劃(2020)」—銅仁市六小學與沿河自治縣「一對一」精準幫扶培訓第二期集中培暨「東西部牽手扶貧協作,共築沿河教育新課堂」培訓活動正式啟動。銅仁市教師教育學校張瀚同志校長、沿河自治縣人民政府副科級督學魯學崇同志在萬忙中出席了開幕式,並對參訓的學校的領導及老師提出了培訓要求和希望,銅仁市第六小學校長舒新黨親自護送授課專家和授課老師到達培訓場地,崑山市柏廬實驗小學黨政辦主任劉堅、銅仁市第六小學副校長滕樹清等18位專家擔任主講老師,曉景完小、甘溪完小、淇灘完小及毗連鄉鎮的教師80餘人參訓。
  • 「抓學校管理 強教育質量」育才中學:促教師成長 推學校發展
    的辦學理念,制定一系列舉措,推動教師專業成長,促進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整體提高,推動學校發展。集體備課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一環,可以增強教師的團結互助意識,提高教師的教科研能力,起到「以老帶新,以優促新」的作用,成為了教師專業化成長的「助推器」。
  • 先行先試,教研培訓邁出第一步
    如何先行先試,教研培訓走出了第一步。為貫徹黨中央作出的全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大決策部署,做好「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教育扶貧工作,進一步落實好《理縣民族教育發展先行實驗區建設規劃》,提升理縣教師的教研能力與教學水平,2019年4月22日-26日,教育部民族教育發展中心主辦了以「精準扶貧——民族教研在行動」為主題的理縣學科教師教材及課程標準教研培訓活動。
  • 忠縣2020年小學校級幹部提升培訓紀實:精準培訓,助推成長
    忠縣2020年小學領導幹部能力提升培訓校級幹部培訓進入第3天,三位導師精準培訓,學員沙龍熱火朝天,全班35名學員收穫理論、積累經驗,在教育管理和專業成長方面受益匪淺。》,介紹了學習型組織構建方法、教師專業發展路徑,強調狠抓教師四大素養:理念引領,關注教師知識素養;教學研究,提升教師能力素養;科研推動,發展教師專業素養;課改反思,培養教師實踐素養。
  • 創新教研求突破 凝心聚力謀發展,——平壩區2021年教研工作專題培訓活動第三日培訓
    面對阻礙教育發展的一座座「山頭」「堡壘」,我們選擇——堅守初心,踏平坎坷!我們堅信——道阻且長,行則將至!學習感言實驗小學  蔡汝梅學習,是為了改變!改變,是為了提升!在為期三天的教研專題培訓中,學習專業知識,改變教研觀念,提升業務素質,感觸頗深,受益匪淺!
  • 創新培養培訓機制引領教師專業化成長
    一、摘要堅持以山東省「網際網路+教師專業發展」平臺為引領,以市教師教育中心、特崗教師工作室、教師實訓基地為帶動,深入實施校本培訓、訂單式培訓、名校掛職培訓、薄弱學科教師專業技能培訓、青年骨幹教師培訓、名師提升培訓、新教師入職培訓「七大培訓工程」,引領教師專業發展,全面提升教師業務素質,為教育持續健康發展卯足後勁。
  • 引領專業教師成長 助推英語教學改革——包頭市英語小班化教學改革實驗學校師資培訓圓滿結束
    點擊上方藍字「包頭教育在線」一鍵關注包頭市教育局唯一官方微信平臺
  • 營造濃鬱教研氛圍,為教師專業發展添翼
    據悉,縣際間教學交流活動為期一周,活動中,講座、論壇、同課異構等輪番登場,金鄉、任城、曲阜的校長和教師們共話教學、共研課堂、共謀發展。金鄉·曲阜教學聯誼活動在金鄉縣王傑中學舉辦。聆聽名校長講座,教師們受益匪淺與名校同上一堂課,互融互通促學習職業是安身所依,專業是立身之本,此次活動,是該縣教育系統逐步克服疫情影響、全力抓教學的一個縮影,旨在引領廣大教師、校長開拓眼界、轉變思維、更新觀念,提升育人能力和教學質量,形成相互學習、相互幫助的良好教學教研氛圍。「高品位、精內涵、強特色」,是本次活動的目標定位。
  • 樹立品牌 示範引領——通化市紮實有效開展教師培訓工作
    一條主線,即全員教師培訓逐步推行「學分制」管理模式,以提升我市中小學教師培訓專業化水平;兩個項目,即「國培和省培」計劃項目,以促進全市鄉村教師能力提高;三級梯隊,即名師、市級骨幹和縣級骨幹教師培養,以實現自身成長並有效發揮引領作用。以此工作思路,市教育學院設計了年度各項培訓活動,並建立相應保障制度,確保全市教師培訓的方向性、引領性和實效性。
  • 培訓學習促提升專業引領共成長——暑期教師培訓會 二十三中轉場
    8月29日,安陽市第二十三中學多功能室濟濟一堂,暑期教師培訓學習之旅開啟,共同追求教育的專業發展,樹立德為先、育人為本、引領發展、能力為重、終身學習的目標。,重視學習,不斷提升專業水平是教師成長的必經之路,希望培訓推動二十三中教育教學工作邁上新的臺階。
  • 創新培訓方式,提升業務能力——沿河縣開展中小學集中培訓活動
    金秋八月,天氣異常的炎熱,卻阻擋不住我縣教師集中培訓學習的步伐。2020年8月18至26日,由省級名校長蘭顯亮智庫專家工作室,安正武、姜妮等名校長工作室及全國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網和我縣各教育集團承辦,先後對我縣中小學校長、教師等進行分門別類集中培訓,共6800餘人參與。
  • 黔西南州教育信息化應用能力提升培訓結束
    ,培養教育信息化應用學科骨幹, 4月29日,黔西南州教育信息化應用能力提升培訓落下帷幕。本次培訓採取線下+線上遠程會議同步進行,「金州教育雲」信息化名師工作室主持人、助理、成員及學員共1400餘人參加培訓。培訓會由教育信息化王剛名師工作室成員付修方主持。
  • 在線培訓提升校外教師專業能力
    多層次是指培訓對象分為公辦、民辦校外活動場所的管理人員、一線教師、骨幹教師,公辦、民辦的中小學、學齡前教育機構的管理人員及教師等。北京市教委從2007年10月份開始,正式把校外教師的繼續教育專業培訓作為師資培訓系列的重要分支剝離出來,分層分類開始了針對校外教育教學特點的教師專業提升和隊伍建設工程。多形式指多種培訓方式並舉,如微課、直播課、網絡教研、虛擬課堂等。
  • 浸潤式教研 助力教師成長
    為了提高學校的整體教育教學水平,提升教師的教學實踐能力,積累教學經驗,加快教師專業成長步伐,海德小學多措並舉,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匯報課、過關課、達標課、公開課」等等幫助他們儘快掌握教學理論和教學方法,完成角色轉換,更好地履行教師崗位職責,勝任教育教學工作,學校利用課餘時間組織青年教師進行教育教學及業務理論學習,從知識理論上武裝他們,並通過紮實高效的教研活動的開展,讓他們在活動中鍛鍊自己;重視和加強教師的外出培訓工作,切實提高教師的業務能力,促進教學工作的更好發展;學校實施不提前通知的推門聽課,掌控教師的課堂教學,強調向課堂
  • 構建教師成長生態,聚力教育內涵發展,康巴什教育質量開啟新篇章
    ,實現教育事業持續、健康、協調發展,促使教育質量水平達到新品質,學科教學改革出現新局面,育人模式創新取得新突破,教師隊伍層次與能力結構得到全面優化,基本建成一支有鮮明時代特徵、助推康巴什區品質教育轉型發展與人民需要的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
  • 金安區精準實施教師培訓助力教育新發展
    金安區教師進修學校不斷總結教師培訓工作,與時俱進、改革創新,拓展新思路、探索新方法,助力教育新發展。一是分層分類、精準施訓。針對教師與校(園)長類別、教師專業發展的不同階段和學科特點,大力推進分層分類、分科分段的教師和校(園)長培訓,將「精準」落實到底;二是程序嚴謹,組織周密,管理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