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末20世紀初,我國社會環境正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當時在中國領土上寄居者大量的歐洲殖民者;當時的中國,或派遣,或自費,大量的留學生前往歐洲學習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如今的中國,已經走上了大國崛起的道路,整體的社會經濟實力不斷提升,已經在世界名列前茅。
因此,現如今大量的外國留學生開始到我國來學習交流,大量的外國遊客湧入我國進行旅遊度假,我國已經是亞洲最大的留學目的地。但是,只要你細心留意,你就會發現,在我國龐大的外國留學生群體中,基本都是美國、印度、俄羅斯、日本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留學生,很少有歐洲人,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而且,近年來,我國旅遊業持續上升,大量的外國遊客到我國各大著名景點遊覽,有時候,我們雖認不出來究竟是哪國人?但是大多以黑人居多,韓國、美國、日本其次。針對這種現象,有網友特意調查了一下,看看歐洲本地人是如何解釋的?
首要原因,就是一個字「遠」。不錯,歐洲距離我國實在是太遠了,以法國為例,法國到北京飛機都要飛10個小時,一路旅途勞頓,還要倒時差,怪不得歐洲人,寧願在歐洲大陸重複觀光,也不願意出遠門了。
其次,就是「缺錢」。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提高,我國不再像以前那樣,物價低廉,外國人來了,可以隨意消費。我國的整體消費水平在提高,再加上來回機票可不便宜,算下來,歐洲人來旅遊一趟花錢巨大。對於,現如今歐洲低迷的經濟形勢下,想來中國一趟,恐怕攢錢都要攢很久。
最後一點,我們自己更會「玩」了。隨著大眾旅遊時代的來臨,我國節假日有著龐大的旅遊人口外出遊玩,直接降低了旅遊景點的可觀賞度,而歐洲人又不喜歡人潮洶湧的畫面,他們更喜歡的是人少景美的旅遊目的地。
當然,這只是一部人歐洲人的答案,或許,他們有更充分的理由不到我國來遊學或者旅遊,但隨著我國民眾都美好生活的嚮往不斷提升,我國的本土遊客會越來越多,這些都是推動我國旅遊業持續向前發展的不竭動力!
你認為,歐洲人為什麼不喜歡到中國來留學,或者旅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