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想找個角落 打個大哈~~~欠!
最近,麥當勞旗下品牌麥咖啡盯上了「睡不醒」的年輕人,為「犯困人」推出一系列海報和活動,讓「犯困人」都想去麥當勞店裡打呵欠。
麥當勞盯上「犯困人」
常言說得好: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
現代社會緊張忙碌的生活裡,幾乎個個年輕人都愛晚上不睡,白天犯困,打哈欠、打盹是常態。
麥當勞旗下品牌麥咖啡最近推出一組海報,圍繞「困」為主題,以#醒醒吧犯困人#為話題,將「犯困人」的真實現狀通過海報和文案的形式加以呈現,讓人非常有共鳴了。
在哪裡犯困
就在哪裡躺平
困意總比公車先到
不僅有座位還免票
說好出門走走
我卻困成了狗
生活
有時是很多個必須要熬的夜
一般情況打工人
特殊情況睡美人
是誰?!
在我的精神食糧裡
下了「蒙汗藥」
這組文案,看著看著,就讓人犯起了困,簡直是「犯困人」的真實寫照。
打哈欠送咖啡
上述海報雖然寫實,但要吸引「犯困人」統統湧向麥當勞店裡買咖啡,又還差了點意思。
麥當勞非常聰明地將這些海報指向了一項活動——打哈欠,送拿鐵。
因為看到這些犯困人的海報,我們也忍不住犯困,人一犯困就容易打哈欠。麥當勞表示,在活動期間,只要你走到有麥咖啡的麥當勞門店裡,在保持安全社交距離的情況下,對著店員打個哈欠,就可以免費拿走一杯拿鐵。
目前,該活動已經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廈門、福州、佛山、武漢、南京、蘇州、大連、瀋陽、東莞、成都、天津和濟南這 17 座城市展開。
微博上已經有不少網友前去打卡,有的動員起了身邊的人一起參與,有的則打起了外賣小哥的主意。
臉皮厚的企業後勤部人員,生生打了十幾個哈欠給公司湊了一頓免費下午茶。
可以預見的是,一大波薅羊毛愛好者即將湧向麥當勞狂打哈欠,麥咖啡也將隨著這些哈欠聲變得知名度更高。
麥當勞為何「捆綁」打哈欠?
從品牌營銷的角度來看,麥當勞的這一步走得非常明智。
品牌採用了一個低門檻的參與活動方式——打哈欠,這個方式是萬千「打工人」「熬夜人」常常做出的舉動,具有強烈的行動指向——犯困,需要提神。
提神需要喝咖啡等提神飲料,麥當勞就直接送咖啡。相當於是直接把產品嫁接在了「打哈欠」這樣一個常人無法抗拒的生理活動上,利用人人熟悉的打哈欠行為,消除消費者對麥咖啡的陌生感,在情感上一下子成為消費者的朋友。
從傳播的角度來看,就是麥當勞利用「打哈欠」這類超級符號,完成了超級傳播。就像紅綠燈、男女廁所標誌那樣的超級符號,幾乎沒有理解門檻,也就是消除了巨大傳播成本,並被人牢牢記住。
以前,我們很難把喝咖啡與麥當勞聯繫起來,雖然麥咖啡已經售賣了很多年。但一提到咖啡,我們想起的還是星巴克、瑞幸、三頓半和雀巢這些品牌,在麥當勞裡買咖啡,很多時候不過是買快餐時的添頭。
這一次,麥當勞進行的「打哈欠 送拿鐵」活動,雖然不能讓麥咖啡馬上擁有拳打瑞幸、腳踢星巴克的水平,但卻也讓不少消費者能夠將咖啡和麥當勞建立聯繫了。在品牌形象裡面,這一點聯繫非常關鍵。
希望麥當勞這個「打哈欠 送咖啡」的活動可以繼續擴大,讓打哈欠能成為麥咖啡的文化輸出載體(絕對不是因為POPPY想免費喝咖啡)。從長遠的角度來看,麥當勞還可以將此變成每年都有的活動,讓品牌與「打哈欠」這一超級符號牢牢捆綁,說不定就有了在中國市場與星巴克一決雌雄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