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考試因為粗心丟分的情況普遍存在,也是讓家長很頭疼的問題之一,有些是常識性的甚至很簡單的孩子也會做錯,就好比2+2等於4這樣的問題,孩子會寫成3。
而且讓他反覆檢查還沒檢查到的問題,讓父母抓狂,其實粗心不一定是孩子不夠認真導致的,也可能是孩子對於基礎知識的不牢固掌握導致的,還有考試的氛圍和環境,緊張狀態下都是有可能出現這樣的問題。
每一次考試,家長關注最多的問題是孩子的學習成績,可能細節的一些做題的思路沒有過多地關注,但是深入進去看孩子的考卷,會發現孩子很多都錯在基礎的題目上,也就是像家長說的粗心,覺得孩子都會,閉著眼睛都可以做的為什麼會錯呢?這個也是讓家長覺得很難解決的問題。
但是其實孩子的問題在平常的日常中可能都已經在體現了,只是父母沒有發現,細節決定成敗,不注重細節的父母孩子的粗心也就見怪不怪了。
所以孩子的粗心有一部分是因為父母造成的,所以一味地指責孩子的父母,其實也得自我反省,是不是自己在教孩子的過程中就犯了這樣的錯誤。所以很多時候孩子的粗心也是因為孩子在忽略細節的過程中造成的。
父母對於孩子無微不至地照顧,甚至孩子已經達到自立的年齡卻還是幫著孩子做這種他們生活中應該自己做的事情,孩子過度地依賴父母,也會造成孩子失去了觀察的能力,還有動手和自理的能力,這些過多的包辦,孩子自然也會忽略細節,所以也就養成了孩子丟三落四,馬虎的情況了,因此父母在面對粗心孩子的時候,首先要做好自己,然後再去教導孩子怎麼從生活的細節中去做好每一件事。
那麼作為父母,應該如何幫助孩子改掉粗心的問題呢?
1、讓孩子自立,獨立地處理自己的事情
從孩子身邊的小事做起,小到一塊橡皮擦,大到做家務,整理房間等,凡是孩子可以自己完成的事情都讓他們自己完成。
每天自己檢查書包,自己檢查文具,作業等,哪怕是寫一個字,寫完也得自己檢查,這些父母都不要去幫忙,讓他們自己去做,學會觀察和體驗生活微小事情的能力。
2、學會反覆檢驗自己的勞動成果
這裡的勞動成果包括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整理好了房間,自己要去檢查一遍,哪裡沒做好,自己換好了衣服,要看下哪裡沒折騰平整,自己做完考卷自檢查一遍,寫完的字都得認真地檢查看下是否有問題,這些生活中微小的事情做起,改變他們粗心大意的毛病,日復一日地堅持。
3、給孩子立規矩
當孩子有了規矩意識的時候,就會知道要是違背了這些規矩,相對應的懲罰也會等著他們,因此在立規矩之前告訴孩子,規矩需要如何遵守,嚴格遵守會有相對應的獎勵,但是如果違背了就會有一定的懲罰措施,讓孩子敬畏規則,並且知道規則的效力。
因此對於孩子的粗心需要家長嚴格地要求,幫助孩子從小養成認真反覆檢查的習慣,並且在細小的事情中讓孩子注重細節,幫助孩子不斷地進步和成長,這些好習慣都需要家長從小培養,才能讓孩子成長過程中遇到問題的時候不斷地反思和進步,並且在日積月累中,慢慢地養成習慣。
細節決定成敗,讓孩子做一個細心的人,留意身邊的每一個細節,認認真真地對待每一件事情,從態度上轉變,從行為上重視,幫助孩子克服粗心的問題,成為更好的自己。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刪除,謝謝)
☆ 我是「彩彩育兒」的彩彩,兩個孩子的媽媽,同時也是一個學習成長型的寶媽,專注孕產育兒類知識分享,希望我的一點小小建議,能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孩子更好更快樂的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