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是粗心大意怎麼辦?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有父母抱怨自己的孩子做事很粗心,不是考試馬虎就是東西丟三落四……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孩子竟然養成了這個壞毛病。這讓許多家長非常擔心孩子的情況,那麼,如何幫助孩子克服粗心的毛病呢?
鄰居家豔豔就是其中一個。前段時間和她媽媽聊天時,她說每次接豔豔放學,豔豔都是第一個出來,最後一個走的。原因是豔豔一會兒到教室拿杯子,一會兒又到教室拿帽子,來來回回,竟成了最後一個走的。
豔豔媽媽無奈地說:你這孩子,真是一個馬大哈!
孩子的粗心確實是一個讓人很頭疼的問題,很多父母也對此感到擔憂。
如今,我們發現越來越多的孩子也都出現了做事忽略細節、粗心大意的現象。
其實,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有很多種,比如:
注意力不集中、視覺分辨能力差、缺乏責任心等,其表現形式也是多種多樣,如做錯題、忽略做事的細節、丟東西等。
任何一件大事都是由小事和細節組成的。細節雖不起眼,但往往卻是成敗的關鍵,所以就有人提出「細節決定成敗」。
因此,我們一定要幫助孩子克服粗心的毛病,培養他做事細心的好習慣。
那麼,孩子總是粗心大意怎麼辦,如何幫助孩子克服粗心的毛病呢。以下是睿智燈塔導師給出的建議和方法,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如何幫助孩子克服粗心的毛病:從日常生活中細節出發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只要考試不粗心,其它時候粗心也無所謂了,其實這是非常錯誤的想法。如果孩子平時做事沒有條理、注意力也不集中,怎麼能保證在考試中超常發揮,取得好成績?
因此,父母應該從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可以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比如,自己玩完玩具後要放回原處,自己穿衣吃飯等等,讓孩子儘量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通過這種方式,不僅可以培養孩子的責任感,而且還可以讓孩子改掉做事粗心的壞習慣。
2、如何幫助孩子克服粗心的毛病:培養孩子有序的生活習慣
孩子的粗心常常表現在生活的很多方面。如果孩子生活在一個雜亂無章的家庭,他們就會養成粗心、懶散無序的生活習慣。
因此,家長應該給孩子做好榜樣,首先自己要先學會細心起來。家長可以教會孩子列清單的方法,比如什麼時間該做什麼事,一旦按計劃執行,會讓孩子變得有計劃性,即使有遺漏也能及時發現。
培養孩子有序的生活習慣,孩子也會逐漸慢慢細心起來。
3、如何幫助孩子克服粗心的毛病:給孩子細心的心理暗示
如果孩子因為粗心而做錯了事,家長不要總是對他說「怎麼這麼粗心」之類的話,也不要一直批評孩子,否則很可能會讓孩子對粗心產生強化作用,反而不利於他克服這一毛病。
相反,我們可以多給孩子心理暗示,在孩子粗心的時候,提醒他做事要細心,相信你能做到。
當孩子能夠很好地完成某件事,家長要及時地給予孩子鼓勵,加強孩子細心地表現,讓孩子產生自己非常細心的心理暗示,這樣孩子就會有克服粗心的主觀能動性,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孩子總是粗心大意怎麼辦?其實,孩子的粗心與心理發展水平相適應的,因此,家長在對待孩子的粗心問題,一定要有一個正確的態度,要有耐心,不能過多地指責和批評。希望以上教育方法對各位父母有所幫助。
更多精彩內容盡在睿智燈塔APP,歡迎各位朋友登錄查看,跟睿智燈塔專家學習更多育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