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香拜佛就有福報?南懷瑾老師說了兩個字,真是醍醐灌頂

2021-01-08 海客談文化

每到陰曆的初一十五,或者重大節日,各地的寺院都香火旺盛,燒香拜佛的人絡繹不絕,有的為了表達自己的「誠意」,還專門燒高香,在北京還有一個民俗,就是去雍和宮搶燒頭香,因為據說燒頭炷香預示著好的彩頭,在新的一年中可以取得不錯的運勢。據報導,今年一名男子,從大年三十除夕夜晚上十點多開始,就在雍和宮門前等待著大年初一第一天燒頭炷香。一直等到第二天雍和宮開門,等待的時間長達十個小時。這名搶到頭柱香的男子說,祈福的人都相信有誠則靈,自己徹夜排隊就是為了能來進個頭香,就是圖個好彩頭,希望來年自己的事業、生意順順利利。

人們為什麼燒香拜佛呢?很多人都把佛菩薩當成財神爺了,跑到佛像前點幾支香,然後在佛像前求:「我要發財,我要發財……」還有求子的,求功名的,求姻緣的等等,這不是敬佛,這是在糊弄、賄賂佛菩薩。你可以向佛菩薩求,但是佛早就說過:「你可以求我,雖然我不能讓你直接發財,但是我可以教你發財的方法。」什麼是發財的方法?就是做布施。你到廟裡拜佛像,他不會和你說話,也不可能教你方法——那是佛像,不是佛。真正的佛在兩千五百多年前示現時就告訴過我們答案——布施。

南懷瑾老師說,佛對布施下了這樣一個定義:「既布施已,自食自淨,施已報轉,故名布施。」布施必須是把自己的並且自己也需要的東西施於他人,才會有布施的果報。拿衣服、錢財、醫藥送給人家,是外布施;把自己的煩惱完全清淨掉,是內布施;給人以精神上的,乃至生命上的安慰和支持,是無畏布施。布施的信心一生起,就必須馬上實行。

什麼樣的人才稱得上是施主,為什麼有的人並未直接送東西給人,卻是施主;而有的人明明送東西給人了,卻算不上施主?這就要看上面布施的定義了,必須是自己的東西,而且自己也需要,但看到別人更需要,就無條件地布施出去,這才是施主。

要自己真有心幫助人,而不挾帶任何別的思想。真正的布施是不揀擇對象的,這就是「不簡福田」。不管被布施的對象怎麼樣,我幫助了你,內心非常快樂,也就是我們中國文化所講的「為善最樂」四個字。你是一塊田地,我在你身上做了功德,就把福德種子種在你這塊田上了,這就叫種福田。

因此,樂善才能好施,對一切人充滿著愛心、同情心,做一切自己認為應當做的事。「心信開眼,生愛念已,舍物施與,心常普緣一切眾生。」具有這種博愛精神,不考慮任何附帶條件的,才稱得上是施主。

可見,一個人有多少福報,是由自己決定的。《阿含經》記載,有一位小沙彌,本來應該夭壽的,因為一念慈悲,救了許多受困水塘的螞蟻而延壽。一念善心,可以消除罪業;一念慈悲,能夠增加功德。有人「拾金不昧」而獲得福報,有人「不貪不義之財」而得到善緣,有人「救苦救難」而消災免難,比如,中國的道教,必須「三千功滿,八百行圓」。救人一命,就是一件大好事,如此一條條做去,才能證得神仙的果報,這也是一種布施,是大功德,否則,什麼奇經八脈處處打通都沒有用,功德不圓滿,不能成仙。

燒香拜佛固然有一份誠心在內,但慈悲喜舍,做真正的施主,福報才會到來。

相關焦點

  • 燒香拜佛沒感應,記得說這兩個字,自然有感應
    經常有人到寺廟去拜佛,與其說是拜佛不如說是在求佛,很多是在求福,求財富、求長壽等等。還有一部分人,認為拜佛能改變自己的心態,能保佑家庭、生活、事業一帆風順。當然按佛教的說法,佛事門中有求必應,我們所求的福報的確可以得到,但是要明白一句話,深信因果,拜佛是向內求,而不是向外求。
  • 燒香拜佛,想要菩薩保佑增財增福,請記得說這兩個字!
    大多數人拜佛,與其說是拜佛不如說是求佛——求福,求財富、求長壽等等。很多人到廟裡去拜佛,供養一些錢,就要求佛菩薩保佑自己,保佑生意發財,保佑在單位升遷一切順利,不久後就和人抱怨說拜佛根本就一點感應都沒有,但實際上根本就沒有發心祈求佛菩薩的幫助,而把這個當成交易在和佛菩薩做,這怎麼可能會有感應呢?
  • 到寺廟中燒香拜佛,有4條「禁忌」,說這兩個字,心想事成!
    在中國古代,人們都非常相信鬼神說,每當遇到點什麼事情或者是困難,他們都會選擇到寺廟裡燒香拜佛,祈求保佑。有這樣的現象出現,也是因為當時人們的生活並不是那麼的富足,科技也不是很發達,所以人們也希望能夠通過燒香拜佛,也得到神靈的保佑,幫助自己能夠逢兇化吉,消除磨難。拜佛成了人們的心理寄託。
  • 101歲老僧說:燒香拜佛,牢記這兩個字,離佛會越來越近!
    「燒三炷戒定香,敬一片真誠心」,與眾多虔誠的佛弟子一樣,每次去外地出差,我總會利用工作之餘的時間,探訪當地的寺院,燒香禮佛,同時拜訪佛門高僧。相信對佛法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香」作為信使,傳達的是我們對佛菩薩的感念、恭敬之情。
  • 燒香拜佛時,要記住說這兩個字,種下善因,才會有善果
    很多人喜歡逢年過節或者周末沒事的時候去寺廟燒香拜佛,拜觀世音 菩薩。但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在寺廟拜觀世音菩薩時,要對蒲說兩個字 。很多人都會忘了說這兩個字,而是直接求菩薩,這樣很難如願。佛教的理念就是教人向善,要相信因果。
  • 去寺院拜佛,謹記兩句話,福報不求自來
    福德、福報和功德在佛教中它們的概念是差不多的,隨著佛法的盛行,很多人為了讓自己的福報有所增進,就喜歡到寺廟中燒香拜佛。拜佛已經不是老一輩人的專屬活動,現在的一些年輕人也喜歡上寺院拜佛,一個是想滿足自己內心的所求,另外一個就是希望能夠與佛結緣,在未來能夠走入佛門修行。
  • 去寺廟燒香拜佛時儘量別說這些話了,菩薩不喜歡聽
    從古至今,都有很多人喜歡燒香拜佛。這也是人們對自己的某些心願的嚮往,是一種心靈意願的表達。但是你知道嗎?在燒香拜佛時,這些話不要說哦,因為菩薩,佛不需要聽。這些話就是求菩薩賜給自己金錢,財富,功名利祿,福報等等。
  • 燒香拜佛到底有沒有用?梁宏達2個字解釋了原因,果然精闢
    燒香拜佛到底有沒有用?梁宏達2個字解釋了原因,果然精闢前言:「燒香拜佛」這樣的事情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在古代的時期裡就有發生,就在推崇著。許多的人們都為了謀得好姻緣,為了能讓自己的生意變得更好,往往都會前往到寺廟內燒香拜佛,那麼問題也就隨之迎來了,我們在生活之中的燒香拜佛,真得有用嗎?兩字形容燒香拜佛通俗來說,大家在燒香拜佛的時候,都是在進行著一種舉動,但是心裡想到的,就是希望自己的夢想能被佛祖們知道。
  • 燒香拜佛,牢記3句話,福報自然來
    大家去寺廟裡燒香拜佛,一般的目的是祈福求財求健康等等,這些都是人之常情,本無可厚非。但是燒香拜佛就能得到這些結果嗎?燒香拜佛就能得到一切所想要的嗎?燒香拜佛前,我們要明白這三句話,理解拜佛的真正意義,這樣再去拜佛時運氣就會越來越好,福報就會自然來。
  • 燒香時有這兩種念頭,不用拜佛,佛也會保佑你
    佛家常說:欲知過去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將來果,今生作者是。如果你信佛、學佛,就一定要相信因果,如果你經常去寺廟燒香拜佛,一定要對菩薩說兩句話,福報自然來。我們去寺廟拜佛,一定要讓自己種下善因才行,只有善因才能感召到福報和好運,如果去寺廟拜佛,只是求一求菩薩保佑,自己卻沒有種下善因,這樣很難得到善果。經常去寺廟拜佛之人,首先要了解什麼是佛教?
  • 燒香拜佛可信嗎?為什麼會不靈驗?
    每逢初一十五,寺院香火旺盛,燒香拜佛的人絡繹不絕,在生活中也經常看到很多人將佛菩薩視為自己的精神寄託,見到佛菩薩都會跪拜行禮,念誦經咒;但也有的人說了,為什麼天天燒香拜佛都不見佛祖顯靈?其實關於燒香拜佛靈驗與否,多數人都存在著誤解,今天先生就來談談燒香拜佛到底靈不靈驗?
  • 拜佛燒香時,該用左手上香還是右手?
    在民間對燒香拜佛這件事,有很多不同的聲音出現,有人認為燒香拜佛應該用左手,因為右手常造惡業,也有人認為應該用右手,更有人說,應該是男左女右。不僅燒香拜佛上香這一件事出現過分歧,甚至連進入寺廟該先邁哪只腳,也有不同的聲音。
  • 燒香拜佛,到底能不能得到佛菩薩的「保佑」?
    很多人喜歡到寺院中做燒香拜佛的事,因為佛教中講「供養」,只要你供養佛菩薩,就能得到佛菩薩的「保佑」。但是很多人「供養」多年,燒香拜佛多年,卻並未得到佛菩薩的「保佑」。有人說,這是因為你的心不誠。俗話說得好,心誠則靈。
  • 「燒香拜佛」是什麼意思?
    在我們平常生活中,時常都能看到一些「燒香拜佛」的情景,不少人一看到「燒香」就聯想到「拜佛」,就聯想到迷信,這是有失偏頗的。其實,燒香是燒香,拜佛是拜佛,只有關聯起來的時候,才算所謂的「燒香拜佛,這時往往被誤認為多少都帶有一些迷信的成分。
  • 去寺廟燒香拜佛,默念三個拜佛原則,好運隨之而來
    隨著佛教的廣泛傳播,燒香禮佛,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也越來越流行。許多人去寺廟燒香拜佛都會遞上自己的供奉,在佛前嘮叨幾句,向佛菩薩禱告自己的願望。然而很多時候人們不了解,其實拜佛也是有講究有學問的。如果在拜佛時犯下原則性的錯誤,那麼自己許再多願,供再多香油錢,那也於事無補,是得不到佛菩薩回應的。
  • 燒香拜佛時,不懂這幾點,再拜也無用!
    燒香拜佛是佛教中結緣的一種方法,後來應用到俗世中來,有人聽說佛菩薩「有求必應」,或孤身前行,或拖家帶口,一起去做燒香拜佛的事情。特別是一些山區大廟,以及各大菩薩的道場,一到該菩薩聖誕,前來燒香拜佛的人,絡繹不絕。
  • 燒香拜佛時,是先燒香還是先拜佛?來看看修佛人怎麼說
    其實這個順序也不難,有位老修佛人這麼說到"手持香,先三拜,上完香再三拜"。有就是先上香後拜佛。現在大家知道怎麼做了,但是知道為什麼這麼操作嗎?一位老修佛人說出讓大家感到信服,有理有據。下面就讓大家來跟小編一起看看這位老修佛人對順序的看法吧!
  • 怎麼拜佛念經?南懷瑾老師講得很透徹,南無阿彌陀佛
    無論是凡夫俗子,還是高僧大德,禮佛的時候都會拜佛念經,有人就會有疑問:「看見他們拜佛念經很辛苦,那拜佛念經的意義是什麼?應該怎樣拜佛念經呢?」那人們為什麼要拜佛呢?拜佛的意義又是什麼呢?南懷瑾老師講,四個字,「因我禮汝」。「因我禮汝」四個字的意思是見佛如見我,起恭敬心而拜,其實就是拜自己。拜自己的什麼?自己的心,自己的誠敬。做人做事就是一個恭敬的敬,就是儒家所講的敬。一個人能夠敬己,然後才可以敬人;敬別人,恭敬別人,也就是可以敬自己。
  • 佛教:這樣做燒香拜佛的事,才會靈驗!
    但是有些人,似乎一燒香、一拜佛,他求什麼,真的是「有求必應」。似乎佛菩薩對待不同的人,真是天差地別。按照佛教中說,眾生平等。佛菩薩對待所有人都是一樣的,為什麼不同的人,去拜佛,會有不同的結果呢?也就是說,燒香拜佛,到底有用,還是沒有用呢?
  • 花冤枉錢燒香拜佛的人請注意!先要做好一件事,否則拜佛無益!
    每逢過年過節,到寺廟燒香拜佛的人,可謂是人山人海,很多人千裡迢迢花著昂貴的路費,花著寶貴的時間,只為到佛前一拜。若說這些人,是迷信佛教,也不完全是,因為這些人,有自己的信仰,若說這些人不是迷信佛教,怕是都能把佛逗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