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得了腦癱早期會有哪些表現?最早多大可以發現?
根據調查,我國腦癱發病率0.18%~0.4%,大多數的患兒就是因為沒有在早期發現,從而錯過了最佳治療時間。當然,現在隨著腦癱科普知識的宣傳,越來越多的家長也開始關注這個疾病。有的家長就問了,如果孩子是腦癱,最早多大可以發現?
幼兒期(1-3周歲)腦癱表現:該期的腦癱兒症狀表現較為明顯,容易辨別判斷。腦癱兒出現語言發育落後或是語言障礙,或是視力異常,聽力減退等;運動障礙,如不會走路或是走路姿勢異常,肢體靈活度不高;出現認知和行為異常,表現為興奮多動或孤獨脆弱等;有的腦癱患兒出現手足徐動、共濟失調、肌張力低下及強直、震顫等。
不同月齡的寶寶精細動作的發育表:
新生寶寶:會有抓握反射;
1-3月齡:有意識的抓、摸、拍打;
4-6月齡:抓握更有方向感;會撕紙;
7-9月齡:會用拇指和食指的指腹捏取東西;
10-12月齡: 會用拇指和食指捏起小顆粒;有意識的放置。
13-18月齡:可以模仿著劃橫道和豎道
19-24月齡:會捏橡皮泥;會串珠;
25-30月齡:會用積木搭一些具有空間感的物體
寶寶早期哪些症狀可能是腦癱的表現?
1、寶寶的身體出現發軟及自發運動減少,身體發硬,在一個月時即可見到
2、寶寶反應遲鈍及叫名無反應
3、寶寶頭圍異常,體重增加不良、哺乳無力。2個月不能微笑、4個月不能大聲笑,可診斷為智力低下。
4、寶寶手握拳:4個月還不能張開,或拇指內收,尤其是一側上肢存在。頭不穩定,斜視,不能伸手抓物。
如果出現以上問題就要多多注意了!
各位家長你們注意過自己寶寶的走路姿勢嗎?如果你家的寶寶已經大了,還有踮腳走路的習慣,或者跑起來搖搖晃晃,這個時候一定就要注意了,這個時候就要及時去醫院檢查,如果是腦癱,要及時的治療!如果發現的早的話,可能對孩子的恢復更有利,也可以早加訓練
寶寶腦癱的飲食要求是要容易消化吸收,營養富厚,要選高蛋白質的食物,蛋白質是智力活動的基礎與腦的記憶、思維有密切的瓜葛,牛奶、豆漿、雞蛋、酸奶、肉類等都是富含蛋白質的食物,還多選維生素高的食物,因維生素A能增強身體的抵抗力,促進大腦的發育。
每個寶寶都是天使,疾病並不可怕,及時發現寶寶的問題並及時治療是做父母的應盡的責任
願天下孩子無病無痛,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