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西蘭超500000生物海邊死亡,人類擔心的或在發生……

2020-12-23 胖福的小木屋

地球氣候的變化,時刻影響著生物的生長與繁衍,因為地球氣候變化引發的生物「大死亡」事件在地球40多億年的歲月中可以說屢見不鮮?而最近幾天,最近幾天,因為受到氣候影響,生物又出現了大規模死亡的事件,讓不少科學家十分憂慮,第六次生物大滅絕是否正在到來。

紐西蘭出現生物「大死亡」事件

根據科學報告指出,由於海洋溫度的上升,位於紐西蘭北島地區一次性發現了超過500000的貽貝和貝殼在海邊,而這成千上萬的貽貝都已經死亡了,這可以說的上是一次「大死亡」事件。

當地居民也表示,這不是該地區第一次目睹此類事件。奧克蘭大學的海洋科學家安德魯傑夫斯也說,北島上貽貝的大規模死亡是由「一段異常溫暖的天氣」和退潮引發的。

海洋生態學家克裡斯·巴特希爾教授則表示「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天氣非常炎熱,陽光充足,水面異常平靜。這會導致熱應激和動物缺氧,它們最終被活活煮熟。」

任何動物都生活在一定溫度的外界環境中,並受溫度變化的影響。除了空間、地理因素外,溫度對動物的影響在時間上會隨季節和晝夜而變化。可以說,外界的環境溫度對動物生命活動起著尤為重要的作用,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動物的生長、發育、繁殖、生活狀態、行為。

對變溫動物來說,通常是在較低溫度下生活的動物壽命較長,隨著溫度的升高,動物的平均壽命縮短。對恆溫動物而言, 當環境溫度高於或低於動物所能忍受的溫度範圍是,其生長發育就會受阻,甚至死亡。

紐西蘭的一則科學報告也曾經指出,從1981年至2018年期間,紐西蘭周圍的四個海域一直都在升溫,海水的平均溫度升溫情況大約為每10年上升0.1-0.2℃。換算下來,其實從1981年到2018年這三十多年內,水溫上升應該是0.5℃左右。不過近期的科學報告數據顯示,這一片海域的海水溫度上升了近6℃,很顯然,這一片海域升溫加劇了。

而溫度的升高將會影響到整個海洋生態的變化,由於海水溫度的生物,許多的海洋物種脫離了它們的適應環境溫度,它們的生長發育就會陷入停滯,甚至死亡,比如生活在食物鏈最底層的浮遊生物,一旦它們的生存受到溫度影響而減少,那麼將會引發一系列連鎖反應,影響到整個的海洋生態,甚至是全球生態系統。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大草原上,在食物鏈最底層的草開始減少,斑馬數量也會因為食物的減少而減少,而獅子因為獵物的數量不夠而陷入饑荒,整個大草原的生物種群都會受到嚴重的影響。

傑夫斯也發出了警告:「我認為我們將看到整個海洋生物群落的變化,這些受潮汐影響的地區已經很不適宜生存,夏天的日照非常強烈,只有最頑強的動植物才能在這裡生存。」

據科學家統計,過去60年中,因為氣候變暖,紐西蘭海平面上升的速度為平均每年2.4毫米。在2017年至2018年的海洋熱浪中,紐西蘭一些海域的巨藻等生物遭遇了滅頂之災,22%的海洋哺乳動物、90%的海鳥面臨滅絕的危險。。

第六次生物大滅絕要來了嗎

可以說,此次紐西蘭生物大死亡事件就是全球溫度上升的真實寫照,早在之前,就發現過全球氣候溫暖引發的生物大死亡事件,2007年,美國魚類和野生生物管理局發布公告,由於全球變暖導致海冰融化,就有大批海象無法適應這一變化而紛紛湧向海岸線,其中不少海象因此被踩踏而死。

對於紐西蘭而言,如果溫度再持續升高,軟體動物很快就會從紐西蘭完全消失。並且每年的情況變得越來越糟,而這對全球生態將造成非常負面的影響。

隨著越來越多的動物因為氣候問題死亡,第六次生物大滅絕的觀點也開始出現,此前,地球已經經歷了5次生物大滅絕,研究表明,地球經歷的生物滅絕事件幾乎都伴有劇烈的全球性環境變化。

沈樹忠院士認為生物是反映地球環境變化最好的指標之一。沈樹忠在二疊紀地層學、二疊紀末生物大滅絕與環境變化、腕足動物古生物學等方面取得了系統性和創新性成果,曾獲地層學國際最高金獎(ICS Medal)

多項國際權威研究顯示,目前脊椎動物滅絕的速率已經超過地球歷史上任何一次生物大滅絕(白堊紀末的撞擊事件除外),2014年,發表在《自然》期刊上的研究指出,目前物種滅絕速度比在自然情況下快1000倍,而最新統計結果是快114倍。因此,第六次生物大滅絕即將來臨的觀點開始出現。

沈樹忠認為「如果人類繼續破壞地球環境,一旦超越整個生態系統崩潰的臨界值,地球生態系統在相對比較短的時間內崩潰並造成大量物種滅絕並不是不可能。」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陳均遠也表示「我們現在的確處在一個新的大滅絕事件之中。這次滅絕事件誘發的原因不同於其他滅絕事件,它與人類的崛起和人類對大自然粗暴的幹預相關。」

生物滅絕對於地球而言並非是一個壞事情,滅絕是地球生命演進的一種方式和重要內容,可以說是常態。大滅絕為新物種的快速生成創造了機會。

可以說,地質歷史中的每次大滅絕都給地球生物圈帶來了新的面貌。距今2.5億年的二疊紀末物種大滅絕曾造成95%的海洋生物和75%的陸地生物物種滅絕,但之後陸地迎來了恐龍的世界,海洋生物也煥然一新;白堊紀末的恐龍大滅絕,從某種意義上為包括人類祖先在內的哺乳動物騰出了更多的生存和發展空間。

但是對於人類而言,這卻並不是一個好時期,人類也屬於生態圈的一環,如果物種大滅絕,人類的生存也會受到嚴重的影響。

正如丁仲禮院士所說的那樣:

經常看到有人說「我們人類要拯救地球」,但地球並不需要人類去拯救!地球已有44~46億歲,經歷過很多不同的時期。但無論是哪個時期,無論地球曾經遭受過何等巨大災難,無論是否有人類存在,地球都是地球。所以,當有一天人類把地球的資源耗盡,把地球變得很熱,海平面升高百米,即使人類會像恐龍一樣消亡,地球還是地球。今天,我們需要拯救的不是地球,恰恰正是我們人類自己!

相關焦點

  • 北極現40000年遠古生物,已確定種類,人類最擔心的問題在發生?
    南北極地區是維持生態系統的一部分,在部分季節甚至可以說是人類生存的「溫度計」,沒有它們氣候可能會更加的複雜,所以維持南北極地球氣候的大變,也是我們如今最為重要的問題。當然這裡也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南北極的氣候是與整個地球氣候為一體,並不是單獨的,所以改變南北極的氣候就是在改變我們整個地球氣候現狀。
  • 紐西蘭南島旅遊景點發生直升機墜毀 造成2人死亡
    (原標題:紐西蘭南島旅遊景點發生直升機墜毀 造成2人死亡)
  • 生物遺骸在太空中會發生什麼變化?
    如果人類沒有穿太空衣進入到宇宙中,並且因為各種原因而死亡,那麼他的遺骸在宇宙中會發生什麼變化呢?宇宙的生物遺骸如果生物沒有穿著太空衣就進入到太空中,那麼它很快會因為各種因素而死亡。總的來說,不管什麼情況,人類的屍體在宇宙中都不會完全腐爛,但會因自身溫度過高或者自身溫度過低而發生變化,溫度過高會變成乾屍,溫度過低會變成冰屍,就像《銀河護衛隊》中的勇度一樣。「人造衛星」當生物在太空中死亡後,它並不會停止不動,而是會隨著引力的變化而變化。
  • 海灘發現紫色圓形軟體生物,專家:它要是還活著,你可能就沒了
    來自紐西蘭的亞當和家人在海邊遛彎時,突然瞧見不遠處金黃的沙灘上出現不同色彩的斑點,跑進一看,一臉問號,這是什麼?兩個孩子也饒有興致地圍繞一旁,仔細的觀察。如我們所見,這一攤看似葡萄味果凍的東西,就像沒了力氣一樣癱軟在沙灘上,除了中間厚重的紫色,逐漸向外圍變淡。
  • 5天超4.5萬美國人湧入紐西蘭移民網站:擔心疫情惡化
    來源:海外網紐西蘭移民網站頁面海外網11月5日電 自「移居加拿大」成美國熱搜詞後,外媒發現,自11月1日以來的5天,已有超過4.5萬美國公民登陸紐西蘭移民網站。據《每日郵報》5日報導,自周日(11月1日)以來的5天,已經有超過4.5萬的美國公民瀏覽紐西蘭政府下屬的移民的網站,其原因與不少人擔心美國新冠疫情將持續惡化有關。
  • 紐西蘭和澳大利亞
    紐西蘭是世界上地質最活躍的地區之一,經常發生地震、火山和海嘯。形狀和狀態都有點跟日本類似!地貌景觀的不同澳大利亞地勢平坦,紐西蘭多山。紐西蘭至少有十個不同的山脈,它們的山峰比澳大利亞的最高峰還要高。原有生物的不同紐西蘭的本土動物主要是鳥類,除了蝙蝠,沒有本土哺乳動物。澳大利亞有袋動物。在紐西蘭也發現了有袋動物,但它們是從澳大利亞引進的,被認為是有害動物。
  • 科普園地 | 人類為什麼需要鳥類——其意義遠超於鳥類需要人類
    新年伊始,國際鳥盟(BirdLife International)在其官方網站刊登了由勞(Jessica Law)撰寫的《人類為什麼需要野生鳥類——其意義遠超於鳥類需要人類》(《Why we need birds (far more than they need us)》)一文。為大力倡導生態文明建設,提高公眾對野生動物保護的知識含量,我們組織對該文進行了編譯,以饗讀者。
  • 違背達爾文進化論的生物,被誤以為是外星生物,對人類非常友善!
    違背達爾文進化論的生物,被誤以為是外星生物,對人類非常友善!雖然進化論一直備受爭議,不可否認,它是現在人類生命起源當中最為有力的學說。整個進化論當中講究4個字,優勝劣汰,適者生存,這不僅適用於自然界的生物生存,也適用於人類社會,可是在紐西蘭有一種生物的出現,卻違背了進化論,這究竟是一種怎樣的生物呢?違背進化論的生物這種生物原產於紐西蘭,現在生活在澳大利亞地區,我們知道這是一片非常神奇的大陸,誕生了很多非常奇特的物種,鴞鸚鵡就是其中一個。
  • 【紐西蘭近百頭鯨集體擱淺海灘死亡】紐西蘭環保局25日稱,近百頭...
    2020-11-26 23:35:29來源:FX168 【紐西蘭近百頭鯨集體擱淺海灘死亡】紐西蘭環保局25日稱,近百頭領航鯨日前集體擱淺在該國一處離島海灘。
  • 紐西蘭即將開啟夏日模式 快拿好攻略到海邊抓螃蟹
    中國僑網10月24日電 據紐西蘭天維網報導,紐西蘭天氣一點轉暖,又迎來了戶外運動的黃金時間。  在許多戶外涉水活動當中,去海邊捉螃蟹是很多華人都很喜歡的一個項目之一。夏季是捉蟹的黃金季節,然而令人扼腕的是,幾乎每年都會有人因為不了解水上活動的安全要素而命喪大海。
  • 進博會精選特貝優總公司摘得了紐西蘭生物安全最高獎
    特貝優所屬的Miraka乳製品生產商摘得了紐西蘭生物安全最高獎New Zealand Biosecurity Supreme Award and GIA Industry Award 2020.11.20MPI,BEEHIVE
  • 紐西蘭海岸驚現12米巨型神秘生物 海怪有時像蛇有時像鹿
    各種有關海怪的照片層出不窮,關於海怪是否真實存在也一直備受爭議,有人認為不過是人類誤會了某種自然現象,虛構了一種莫須有的神秘生物,也有人認為海怪是真實存在的,生活在人類未探知領域,加上有著與生俱來躲避敵害的能力,速度出奇的快,所以未被探險家們發現。
  • 懷特島火山強烈噴發,為什麼紐西蘭是火山和地震災害多發的國家?
    自然災害是指發生在我們地球的表層系統之中,能夠造成人們生命傷亡或者財產損失的自然事件。自然災害的形成原因主要是自然原因,而有時候人類活動也會在一定的程度上加劇自然災害,包括自然災害的發生頻率、影響範圍和危害程度。
  • 在生物科學上,人類的軀體最完美的設計是什麼?答案讓人做夢都笑
    最完美的設計可能是「永生」,以人類的智慧,使地球上再也沒有另一種生物可以威脅全部人類的命運,可人類依然不能逃脫生老病死的命運,以至於很多想法都落空了。人類能在地球上發展到現在,曾經是靠體格人類體格相對很多物種有優勢,人類有著最出色的長跑能力,可以通過追蹤獵物並最終捕獲獲得充足的食物,食物是人類生存到現在的重要保證。
  • 海洋神秘發現:在海洋世界被人類找到的6種難以解釋的生物
    在海洋世界有大量神秘的發現,我們在之前的許多文章裡已經介紹過不少了,它們可能是奇怪的遺棄之物,也可能是擁有悠久歷史的文物,甚至也可能是某些新發現的生物,或難以理解的生物。從海灘上不明的海怪到世界上最孤獨的鯨魚,今天小編就要為你帶來,在海洋世界被人類找到的6種難以解釋的生物。
  • 近百頭鯨擱淺紐西蘭海灘後死亡 鯨魚為什麼會擱淺海灘?
    近百頭鯨擱淺紐西蘭海灘後死亡 鯨魚為什麼會擱淺海灘?】【鯨魚為什麼會擱淺】紐西蘭環保局25日說,近百頭領航鯨日前集體擱淺在該國一處人跡罕至的離島海灘,工作人員發現時,大部分鯨已經死亡,只有26頭奄奄一息。
  • 峇里島「惡魔的眼淚」再發生翻船事故,到海邊旅遊要注意這些事
    之前一直有爆出惡魔的眼淚傷人事件,一般都是浪太大把遊客捲入海中,數十米的高度落下,很少有人能活著出來,就在上個月,惡魔的眼淚就發生三名遊客死亡事件,近日,當地旅遊局為了遊客安全暫時關閉了遊客的參觀。1、在海邊遊玩時,一定要注意漲潮,有些海邊到了每天都會漲潮,當遇到漲潮時,一定不要去往深處,更不要停留在海邊,巨浪很可能會把人捲入海裡,千萬不要挑戰大自然的力量,你會發現在大自然面前,你就像一隻螻蟻一樣。
  • 人類新遺傳疾病「卵子死亡」被發現並命名
  • 紐西蘭槍擊49人死亡 | 推薦電影《綠皮書》
    (今日)3月15日午後,紐西蘭第二大城市克賴斯特徹奇清真寺內發生槍擊事件,已致40人死亡超20重傷。他的槍枝上寫著過去曾發生槍擊事件的城市和殺手的名字。網絡上發出的宣言中充滿了白人至上,對反移民、反穆斯林的言論。
  • 海邊遊玩不可少 超好用防水防曬霜
    超好用防水防曬霜導語:炎熱的夏季,最理想的旅行方式就是在海邊遊玩了。但是烈日當頭,很多MM又會擔心自己的肌膚被曬傷!既想玩兒好又想要護膚?那小編就為大家推薦幾款超好用的防水防曬霜,讓你能在這個盛夏變身性感的比基尼女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