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父母給寶寶起名的時候都講究一個寓意出處,就拿子墨這個名字來講一講。
據我查之,最早出現在《公輸》中:
子墨子聞之,起於魯,行十日十夜,而至於郢,見公輸盤。
而且並不以單獨組詞出現,而是子墨子組詞,前一個「子」是夫子(即先生、老師)的意思,學生對墨子的尊稱。後一個是當時對男子的稱呼。即為墨子老師的意思,所以各位子墨家長注意了,說寓意的時候不要說這個,免得尷尬。
後來單獨出現在《漢書·揚雄傳下》:「故藉翰林以為主人,子墨為客卿以風。」
可見"子墨" 一詞當時是揚雄作品中虛構的人名,無意義。不過後以「翰林子墨」、「子墨客卿」泛指辭人墨客。
而到現在又引申意義為:才子。
所以子墨這個名字是非常有歷史傳承感的。
至於排行榜的名字,梓涵,子墨,雨桐為什麼那麼受歡迎呢?其實很簡單,因為它滿足了大多數父母的需求。
起名的重點在於什麼?名字讀音朗朗上口,字義無歧義,這是最基本的。
排行榜名字完美詮釋了這一點,最重要的是它們跟大部分姓氏都能完美融合在一起,並不會顯得突兀。
並不是每個父母都對自己孩子起名非常重視,也並不是每個父母都是高級知識分子。再加上近年來網際網路的發展,使得這些排行榜名字無孔不入,但是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在於父母的懶,直接套用別人的成果。
而歷史告訴我們,這並不是偶然現象,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讀一下我的另一篇文章《名字與時代的淵源》,在菜單欄即可查閱。
再給大家舉個例子來驗證一下。
周星馳;星馳——「雄州霧列,俊採星馳。」
這差不多是被大家起名時候提的最多的例子,俊採星馳可能大多人都會隨口而出,雄州霧列可就不一定了。又有幾位父母知道出處跟作者呢?
當然,在中國龐大的人口基數下,如果你想不重名,那麼也不太可能。
有道是: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這就不難解釋為什麼最近找我改名的朋友那麼多了。
前面廢話過於多了點,下面說正事,給大家推薦一下我認為《道德經》中合適的寶寶名字,今日只談上篇中的內容。
尚賢
不尚賢,使民不爭;
古意跟現代寓意基本無變化,是個百搭的名字,跟大多數姓氏都可搭配,但要說最符合道家思想的,只有莫姓最為合適。
淵兮
道衝,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
可表距離,可表空間,可表程度。所以與姓氏搭配得時候從這幾個方面入手更能增強意向。例如:海,林,路等等。與普通姓氏搭配更會提升格調。
多聞,守中
多聞數窮,不如守中。
屬於那種表面平平無奇,富有內涵的名字,跟普通姓氏搭配更有大隱於世的感覺。這就要看寶寶家庭環境了。
若水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以水的形象來說明"聖人"是道的體現者,因為聖人的言行有類於水,而水德是近於道的。而在現代起名,若水一般用作女孩名字,跟普通姓氏尚可。建議與石,雷,等表示堅硬或過於陽剛的姓氏搭配,會有剛柔並濟之感。與雲,柳等有具體實意的姓氏搭配會更有畫面感。
唯爭
夫唯不爭,故無尤。
跟尚賢同出一轍,在此跟慎,吳姓搭配會更有深意。
若樸,若谷
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
都可與普通姓氏搭配,前者在現代可與金,華等姓氏搭配,降低姓氏當中尊貴華麗的成分。後者可與丘,林,山等帶有景物字義的姓氏搭配,突出畫面感。
徐清,徐生
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動之徐生?
前者與水有關的姓氏搭配相得益彰,例如:江,池,水等,不宜與海姓搭配,海姓過於宏大。後者與各種植物類姓氏搭配會迸發出勃勃生機,例如:楊,柏,田等。
常容
知常容,容乃全,全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歿身不殆。
寓意包容性很強,跟姓氏搭配包容性更強。
悠兮
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有一絲調皮可愛的感覺,不過諧音不太好,賣個關子,不懂得朋友可以私聊我。
未央
荒兮,其未央哉!
夜未央這個詞語過於深入人心,這是最不好的一點。搭配姓氏可以參考淵兮。
燕處
雖有榮觀,燕處超然,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
表心態,安然處之之意。與普通姓氏搭配並無不妥,與安,常,樂等姓氏搭配相輔相成。
微明
將欲歙之,必故張之;將欲弱之,必故強之;將欲廢之,必故興之;將欲取之,必故與之。是謂微明。
與普通姓氏搭配時可取原文中寓意:微妙的前兆。不過父母要有心了,這麼長一段話背著也不容易。用現代字面寓意時,與烏,陰類姓氏搭配會有柳暗花明之意。
先推薦到這裡。
道家文化博大精深,不管是其太極文化,還是其與時遷移,應物變化,剛柔並濟的思想,都可用在起名當中,給寶寶名字增添以哲學美感。
在此祝各位家長都能給寶寶起到一個稱心如意的好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