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表容易,養表難。很多人不知道如何正確地和手錶相處,戴表有些細節,稍不注意就可能讓你的手錶報廢。這不是誇張,不是嚇你。今天我們日常生活中能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保養。
腕錶的日常保養
防水:防水!防水!防水!
30米和50米防水基本沒差,戴去遊泳、遨遊大海?就樣就是在謀殺手錶的生命,還它命來~
30米抵抗少量洗手洗臉濺水和雨水,50米防水也不適合在淺灘短程遊泳。
100米防水,這樣的手錶才可以用來遊泳和浮潛。200米防水,它代表的意思就是適合在水中有高衝擊力的運動和一些潛水活動,比如潛遊。防水腕錶並不能做到100%防水,所以,包括洗澡,不能將手錶浸入水中。【計時按鈕:請勿在水中操作計時按鈕,以防止水進入手錶機件。】
磁場: 避免將您的腕錶放置在擴音機或冰箱上方,因為它們具有強大的磁場。
撞擊: 避免高溫或其他撞擊。
化學品: 避免手錶與溶劑、清潔劑、香水和化妝品等直接接觸,因為它們會侵蝕表鏈、表殼和墊圈。
溫度:避免手錶暴露於極端溫度(高於60攝氏溫度或140華氏溫度,低於0攝氏溫度或32華氏溫度)或極端溫差下。避免戴手錶蒸桑拿。
錶帶:夏天避免佩戴皮帶手錶,不僅是因為出汗後皮帶會黏附在手腕上,令佩戴者感到不適。而且皮帶上的汗漬極難清洗,長久佩戴不僅會產生異味,也會讓錶帶變形、硬化甚至斷裂。鋼製的錶帶沾了汗水則很容易打滑。相對於橡膠錶帶來說,不怕水卻怕油,材質會逐漸硬化、斷裂,而且是個不可逆的過程。
腕錶保養誤區
1、手錶進水放米缸裡
網上說法:大米有良好的吸水作用,只要將進水的腕錶放在米缸內,大米就會吸收腕錶內的水分, 24小時後將手錶取出擦淨即可。
腕錶本來就是一件密封的物件 ,水汽一旦進入就很難被蒸發,不及時處理水汽會腐蝕內部零件,影響正常走時。而且大米本身附帶有大量的粉塵,長時間放置在這種環境下會導致粉塵進入腕錶內部。
手錶不注意防水,進水是難免的事,但是事後如何補救呢?答案就是立刻送修。雖然網上有許多「脫水」小技巧,但是許多方法都未經測試,容易對腕錶造成二次傷害,到時候清理維修的費用可要高很多。
2、表有劃痕用牙膏磨
網上說法:當手錶表鏡上出現劃痕時,可以在鏡面上滴上一兩點清水,再擠上少許牙膏,用棉球反覆擦拭,就可以輕鬆去除劃痕。
大家都知道手錶出現劃痕就需要打磨修復,但是牙膏並不適用於所有材質的表鏡,對亞克力材質的效果勝於藍寶石玻璃材質,但是總體效果一般,達不到完美修復。把牙膏作為拋光膏使用僅可以打磨極細小的痕跡,不適用於大面積劃痕處理。(國朝鐘表並不建議使用此法)
3、DIY自己換電池
網上說法:手錶電池自己換,上網買工具,撬開後蓋,拆開電池,換好擰回,結束。
對於動手能力強的表友來說,拆蓋換電池不是一件難事。但是對於"手殘」卻想親手DIY省錢的表友來說,這無疑是在玩火。拆開後蓋需要用金屬工具」撬」或「擰」,這個時候如果力度不當導致手滑,在後蓋上產生劃痕。
如果不是專業的維修師傅,最好不要隨意打開表後蓋,以免塵埃進入機芯影響手錶的正常工作。而且由於自己的不專業或網上的教程參差不齊,不能覆蓋到所有腕錶的教學。
結論:非專業人士,自己DIY拆表維修的寶寶都不是愛表的好寶寶。需要更換維修最好送往維修點,但如果您覺得手錶不值錢,自己DIY玩一下也沒問題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