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中國必須要有一些真正意義上的世界頂尖大學
中國科學院院士施一公:「中國的教育發展很快,做得很大,正在變強,但還不夠強。中國的科技發展很快,變得很大,但還不夠強。中國的人才世界眾多,變得很大,還不夠強。
無論從教育還是科技、人才,我們都面臨怎麼樣從大國向強國轉變的挑戰,實際上這種轉變早已開始,甚至正在如火如荼進行之中。
研究型大學在這個轉變過程中起到的作用,我想做一個簡單的推理,所有的新興科技產業都來自於核心技術的突破。所有的核心技術常常來自於多年前的原始科學發現,而這些核心技術的創新和原始科學發現都來自於頂尖一流學者,頂尖一流學者往往聚集在一流大學或者依附於一流大學的科研院所。小而精的研究機構依附於大學或在大學裡邊,它們規模雖然小,(但是)它們改變了世界文明的進程,改變了世界科技當今的格局。
舉個具體例子。在當今已經超過了千億美元市值的單克隆抗體市場,來自於1975年兩位基礎研究的科學家發明了單克隆抗體的產生辦法。基礎研究來自頂尖人才,最後形成強大的產業,這樣一個趨勢在世界過去兩三百年一直如此,只是周期大家要有耐心,要看到它的變化。
教育、科技和人才它的基底,它的依託是大學,所以中國還是必須要有一些真正意義上的世界頂尖大學,這樣的大學會支撐中國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