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萬碩士送外賣, 學歷正在以驚人速度貶值

2021-03-01 藍橡樹


有沒有發現,就像你辛苦掙來的鈔票,購買力大不如從前;辛苦讀來的學位,也正在貶值?學歷貶值、或者叫學歷膨脹,是一個全球現象。

作者:魏陽,哈佛大學博士,科羅拉多大學歷史系講座教授。來源「爸爸真棒」(id:babazhenbang)。「爸爸真棒」是一個K12原創國際化教育平臺,致力於理性、深度、有啟發的中西融合教育探索。

世界範圍內的學歷「通貨膨脹」

以歐美世界為例,本來高中畢業生就可以做的職業:比如工地監工,貸款經理,保險業務員,辦公室助理,現在需要本科文憑。

以前只需要本科學位的職業,比如政府部門主任,大學輔導員,旅遊景點導遊,現在需要碩士學位。

以前只需要碩士學位的工作,比如實驗室助理,社區大學講師,現在需要博士學位。

而以前需要博士學位的工作,比如大學教授,現在需要博士後的研究資歷。

中國情況也一樣。深圳南山區街道辦事處副主任有哈佛博士學位,而清北學霸則成了一線城市小學的標配。聽說,700萬外賣小哥裡,碩士生佔比1%,7萬人。

三十年前,中專生都算國家幹部,可以在單位當領導。現在研究生只能算入門,至少要個名校博士,才算是有拿得出手。

中科院院士崔向群說,現在的研究生和以前的中專生、大專生沒什麼區別。

學歷膨脹,在美國總統中最明顯。

美國建國初的十多位總統,沒有任何高等教育經歷。喬治華盛頓沒有大學學位,林肯總共只受過一年正規教育。

過去一百年中,美國總統不僅要大學畢業,而且得有研究生學位。威爾遜有博士學位;甘迺迪、小布希、川普有商學院的碩士學位;羅斯福、尼克森、福特、柯林頓、歐巴馬,還有現任美國總統拜登,都擁有法學博士學位。連拜登的老婆,都是教育學博士。

連「網紅」川普都獲得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經濟學學士學位

沒個研究生學歷,你都不好意思競選美國總統。

對領導人的學歷要求,在東方古國也是一樣。這裡不多說,大家自己腦補一下幾代領導人的學歷就知道,和美國沒有差別。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

首先,當然是社會總體教育水平的提高。

八十年代每年只有100萬人參加高考,而到了2019年,高考人數超過一千萬。1986年中國大學總共只錄取了57萬考生。而在2019年,大學畢業人數高達830萬。

1949-2019年全國高等教育在學總規模和毛入學率,數據來源:教育部

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在中國和歐美,都在顯著提高。學位供給的大幅增加,必然會造成學歷的貶值。

這其實是一個好現象,因為結果是教育的普及和社會的專業化。社會發展的標誌,是職業的專業化水平。

醫院給你看病的醫生,幾十年前好多赤腳醫生,現在好多名校的研究生,是不是覺得放心了許多? 中學老師,幾十年前都是中專學歷,現在都是本科或者研究生學歷,當然能感受到區別。

所以,學歷貶值的結果,是整個社會享受到了專業化的紅利,是社會發展的標誌。

另一方面,根據一般經濟學原理,學歷貶值和貨幣貶值一樣,是因為供給和需求的不平衡。用俗話說,就是狼多肉少。

職位空缺也就那麼幾個,應聘的人一大堆。總要找個合理的由頭把你給淘汰掉吧。學歷就成了最好的篩選藉口。結果水漲船高,街道辦事處主任需要哈佛大學博士學歷,清北學霸成了深圳小學老師,連個辦公室打字倒水的文員都要985本科學歷。

這說明社會就業,正在變得越來越難。階層上升的通道,正在變得狹窄。

所謂內卷,就是說當投入越來越多時,產出卻越來越少。資源投入越來越多,效率卻越來越低,雖然總量在增長,社會發展卻出現停滯的苗頭,出現了 「沒有發展的增長」。

顯然,很多職位是根本不需要高學歷的。用人單位越來越高的學歷要求,只能說明競爭加劇,沒有更好的藉口淘汰掉這麼多應聘者。

此外,中國和歐美的大學,都在順應這個學歷貶值的時代要求。

大學為這個大趨勢推波助瀾,不斷生產社會並不需要的高學歷「人才」。因為,大學的需求,和社會的需求並不一致。

大學只有不斷擴張,才能從政府和社會拿到更多的資源,才能做大做強,培養更多學生,擴大自身的影響。

不斷擴招,不斷建立新的學院,讓教研室主任變成系主任,讓系主任變成院長,符合大學的利益。高等教育的擴張,是大學的內在需求。

學生畢業後能不能找到工作,並不是大學的核心利益訴求。換句話說,大學更像是公司,是教育服務的提供方。

學生是客戶,是服務的購買方。客戶在完成購買之後,邊際效益如何,性價比夠不夠高,不是賣方要考慮的問題。

所以,只要有機會,大學都會拼命擴大產能。畢竟,你不擴招,其他大學也會擴招。你不吃這口肥肉,自然有其他高校來吃。一兩所高校精簡機構和減少招生的決定,無法改變學歷膨脹的大趨勢。

美國加州大學新生錄取逐年上漲

另一方面,由於學歷有著標誌社會地位的功能,就算在學校裡啥也沒學到,畢業生一般不會自毀門面。因為砸學校的牌子,就是砸自己的招牌。所以,一旦教育服務的交易完成,買方和賣方的利益,就神奇的被綁定在一起了。

與一般生意不同,就算文憑注水嚴重,大學不用太擔心顧客會留差評。畢竟,只要不是太爛的學校,學生畢業後大都會如遊子看慈母一般深情回望母校。

對於教育的購買方,學生和家長來說,被迫購買性價比越來越低的學歷,卻是不得以而為之的事情。在一個內卷的社會中,雖然不斷擴大的投入,只能帶來微弱的邊際增長。但問題是,如果一旦放棄投入,後果可能是災難性的。

因為社會的出路,正在變得越來越狹窄。有學歷,未必成功。沒有學歷,肯定死路一條。

你敢拿孩子的未來開玩笑嗎?

這就是為什麼無論中美,大學都在培養太多社會根本不需要的碩士和博士。結果,大量的人文科學和基礎自然學科的博士,在畢業後無法找到工作。

每一個大學職位空缺,至少會有數百個博士寄來簡歷。同時,能找到工作的博士也發現,由於供給過剩,競爭激烈,高學歷擁有者的實際收入,並沒有提高,甚至有所下降。

這讓越來越多的人覺得,讀博士是在浪費時間。

在知乎上,關於讀博是否值得,是否浪費時間的討論非常多


最後一個原因,是整個輿論導向的變化。

社會的價值取向和對學歷的高要求,正在形成正反饋。用俗話說,就是上行下效,楚王好小腰。

數十年前,當社會還在向貧下中農學習的年代,學歷並不是榮譽。那時,象牙塔裡的書蟲,手上腿上沒沾過點髒泥,似乎都有點兒不好意思。

而改開數十年後,風向劇烈轉向,我國公職人員學歷水平大幅提高。簡歷中的碩士博士學位,已經屢見不鮮。

對風向最為敏感的商人群體,也開始紛紛為獲取高等學位而奔走,不惜花費重金。2018年X東大佬在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的性侵風波,就始於該大佬去美國讀DBA(工商管理博士學位)的旅程。

事後據媒體報導,美國這些DBA學位項目,乃是專門為中國富豪打造,課程注水嚴重,學費卻極為高昂。

可見,中國985大學的博士頭銜,已經不再是精英階層的愛馬仕。要想與土豪區別開,還得是漂亮國的燙金文憑。

總之,社會競爭的加劇,上升通道的狹窄,輿論導向的轉向,以及大學的內在利益需求,讓學歷膨脹的趨勢在短期內很難逆轉。

如何應對學歷貶值?

學歷貶值的全球趨勢,對於個人來說,可能意味著以下幾點。

首先,大學本科學歷,正在從過去的奢侈品,變成現在的剛需。無論從事什麼職業,一個過硬的本科學歷,是入門級別。

同時,耗時耗力的博士學歷,並不適合所有人。在讀博之前,建議對於學科現狀和就業前景,做一個深入的了解,然後再做決定。

對於讀博的機會成本(就是因為讀博士而失去的其他職業機會),要做一個合理的估計。千萬不要高估自己對於某一學科的興趣。

要知道,一旦興趣變成職業,結果很可能是興趣的死亡。對於眾多普通人來說,職業的選擇,和個人的興趣,多數時候並不是一回事,千萬不能混淆。

短期的碩士課程,如果有助於就業,應多加考慮。事實上,美國從80年代以來,碩士學位的人均持有比例,是增長最快的。另外,有靠譜就職培訓的大公司,也是職業教育的一種性價比較高的選擇。

最終,學歷只是一個通往理想生活的入場券。真正的成就,只能來自於真實社會中的歷練和積累——無論這個社會有多麼內卷。

意猶未盡


【藍橡樹家長圈】家長的圈子決定孩子的人生高度!和數萬家長一起,學習最新最全教育理念和方法;與數百位牛爸牛媽暢聊教育;線上線下家長沙龍提前佔座。

長按複製ID, 添加好友, 申請加入

出國留學導師微信號:guanjia333

學齡前群管家微信號:guanjia0027

小學群管家微信號:guanjia0034

初中群管家微信號:guanjia0031

高中群管家微信號:guanjia0033


相關焦點

  • 7萬碩士跑去送外賣背後,是「學歷」正在以驚人速度瘋狂貶值的現實
    「爸爸真棒」是一個K12原創國際化教育平臺致力於理性、深度、有啟發的中西融合教育探索
  • 七萬碩士送外賣,是學歷貶值、大材小用嗎?我看是行業利好!
    七萬碩士在送外賣?這個標題有點令人震驚,有人喊出學歷貶值、人才浪費,甚至有人又拋出高考無用論。事實上到底怎麼回事?研究生送外賣就是大材小用嗎? 這則被瘋傳的消息是這樣的:據統計在國內目前外賣小哥接近700萬,高中以上學歷佔比為56%,而碩士及以上學歷則佔比為1%,如果按照總數700萬來算的話,那麼碩士以上的外賣小哥則接近
  • 研究生送外賣的背後:學歷正在加速貶值
    一、外賣小哥學歷背景 在去年7月份,有則新聞一直引起了廣泛討論,直到現在我耳邊都能聽到人說起,是什麼新聞能夠引起這麼大迴響?
  • 7萬碩士在送外賣?
    據不完全統計,有7萬碩士生在送外賣,對於這個數據,你是不是感到很驚訝?這麼高的學歷竟然送起了外賣,印象中外賣員都是學歷不高的(此處無任何歧視,只是陳述一個事實,外賣員確實很辛苦),因為外賣員確實門檻不高,有個電瓶車,能認識路就行了。
  • 7萬碩士、105萬大學生畢業送外賣:學歷沒用了!?
    最近,有一個數據把所有人都嚇到了:「在中國,有7萬研究生、105萬大學生正在送外賣。」根據美團、餓了麼等外賣平臺發布的《2020上半年騎手就業報告》顯示:自2020年以來,24.7%大專以上學歷的人進入外賣行業,而本科及以上佔比接近10%。
  • 7萬碩士、21萬本科生在送外賣,為何高學歷人群會做這樣的選擇
    中國700萬外賣小哥,碩士及以上學歷佔1%,也就是說有7萬碩士在送外賣。 人們看到後是不是會感到很驚奇?這麼高的學歷,他們不都是賺年薪的嗎?至於來送外賣嗎?到底是自願的還是無奈之舉,我想這兩種原因都有。
  • 7萬碩士送外賣,研究生轉行當月嫂:現在學歷這麼不值錢了嗎?
    1%,也就是說,中國有7萬碩士在送外賣!其中的碩士研究生外賣小哥,或許比7萬這個數字還要多。主要還是在於:在很多人看來,這些職業「辜負」了學歷,碩士去送外賣、當月嫂,就等於「這麼多年的書都白讀了」。其實,這個觀點裡有很多的誤解。
  • 7萬碩士送外賣,證明了「讀書無用」嗎?王興:非也
    網上有一個《城市新青年:2018外賣騎手就業報告》顯示,2018年有270多萬騎手在外賣獲得收入,比2017年增加近50萬,其中擁有大學文憑的騎手比例高達15%。又有一個《2018年外賣騎手生活報告》顯示,全國外賣騎手人數超700萬,其中85%為高中及以下學歷,15%擁有大學及以上文憑,其中碩士及以上學歷佔1%。兩個報告顯示同一結論:外賣騎手中,大學及以上學歷佔15%。
  • 碩士送外賣?學歷通脹還是被迫的力量
    最近有組數字很火:有7萬碩士生,17萬本科生在送外賣。很多人吐槽:「學歷通脹」啦!但是,再通脹,也只是讓學歷貶值,本科生比專科生有就業優勢,這個邏輯不會變吧。不得不承認,學歷就是貶值了,專科生在學歷歧視鏈上下降至最末一層,已經是事實。
  • 外賣行業臥虎藏龍,7萬碩士,21萬本科生,為何不進公司當白領?
    近年來,隨著電子商務網上購物的發展和智慧型手機的普及,外賣平臺和快遞行業高速發展,外賣小哥的需求增加很多,快遞小哥這個行業也受到大學生的喜歡,最近的一項數據調查顯示,外賣平臺有700多萬名員工,包括7萬名碩士和21萬名本科生,有些人可能會有些懷疑:外賣行業有7萬名碩士和21萬名本科生,為什麼他們不去做技術活呢?難道大學生真的不值錢了,讓這麼多人才流失了?
  • 將近30萬碩士和本科生送外賣,高學歷人才的選擇,網友表示看不懂
    根據各大外賣平臺的統計報告,現在中國有大約700萬外賣騎手,其中本科學歷的有21萬,碩士學歷的有7萬。在大家印象裡,外賣員因為行業門檻很低,對學歷要求也不高,都是一些低學歷的人在從事。可從數據上我們可以看到,外賣員當中竟然包括了如此龐大的高學歷群體,這讓很多人都感到詫異,紛紛表示看不懂。也有網友對此提出質疑:這些高學歷人才去送外賣,難道不是對人力資源的浪費嗎?現在各行各業對高學歷人才都很重視,可這些高學歷人才卻跑去送外賣,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7萬碩士送外賣,中國的研究生已經爛大街了嗎?
    也許很多人對待快遞小哥的態度迥然不同,但是有一個刻板印象卻是一致的,那就是:送外賣的快遞小哥們大多學歷不高,沒有什麼技術,只能從事送外賣這樣的職業。不過如今這種刻板印象已經過時了,我們每天所接觸的一些外賣小哥根本就不是那些無處打工的農村進城務工人員,而有可能是高學歷的本科生,甚至碩士和博士!
  • 從7萬碩士送外賣看學習目的的重要性
    最近7萬碩士送外賣這件事引起了很多人的熱議,雖然很多人都在說工作無高低貴賤之分,碩士送外賣也很正常。但是我想更多的人心裡一定會有一些不痛快,有一些悲傷。寒窗苦讀12年再加上本科碩士7年,21年的寒窗苦讀換來了一份兒外賣的工作,用很多人心中的一句吐槽:不念書哇,還送不了外賣嗎?
  • 70000碩士送外賣,我們的學歷,終究敗給了現實
    在這樣的情況下,有很多人選擇了送外賣。這其中包含了7萬多的碩士畢業生。70000碩士送外賣,我們辜負了學歷,還是學歷辜負了我們?70000碩士送外賣,我們的學歷,終究敗給了現實。碩士送外賣的主要原因有兩個:首先在一二線城市,大學生太多,尤其北上廣這樣的一線城市,更是不缺人才。博士碩士遍地都是,985211的大學生更像當初的農民工,即使是碩士也沒什麼競爭力,工作實在太難找。加之,有些大學專業設置與社會脫節,更是找不到對口的工作。
  • 7萬碩士送外賣,這個社會怎麼了?
    最近的一項數據顯示,在700多萬外賣小哥當中,有7萬碩士生,21萬本科生,這讓很多人大跌眼鏡,要知道,外賣員的門檻並不高,只需要一部電車,一部手機,正常人都可以做,那是什麼原因讓這些高學歷人才從事外賣工作呢?筆者認為有以下三點原因。
  • 7萬碩士在送外賣,人才浪費?網友:寒門子弟居多
    這則消息是:7萬碩士在送外賣,文憑這麼不值錢了嗎?確實,以現在的教育水平、家庭教育支出、學生努力程度等多種因素來衡量,要培養出一名研究生,需要花費很大的人力、物力、包括同學自身的拼搏和堅持。想拿到研究生的學歷,時間的付出,個人的奮鬥,家庭的犧牲……這些因素缺一不可。
  • 全國有7萬碩士以上學歷的人在送外賣:她還進不了大學嗎?
    面對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現狀,求職不順的他盯上了送外賣的工作,令人唏噓。但是,當影視劇照進真實的現實,才發現現實生活中的人才市場競爭更殘酷......前些天,我在網上看到了一份外賣行業的相關報告,《2018年外賣騎手生活報告》顯示,全國已經有超過700萬的外賣員,其中碩士及以上學歷的人,佔據了1%。也就是說,平時在風裡雨裡辛苦工作的外賣員,有大概7萬左右的人是碩士學歷畢業。
  • 7萬碩士21萬本科生送外賣,自願還是被逼?有人直言大學教學弊端
    高校大數據與人工智慧推進聯盟 7萬碩士21萬本科生在送外賣?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叫外賣似乎是生活的又一種常態了,大街小巷穿梭往來的外賣小哥儼然是城鄉一道風景線。據說外賣小哥風裡來雨裡去,雖說辛苦一點,但收入還是比較可觀的。在人們眼中,送外賣這個活,只要身體健康有一點文化基礎就行,也就是說入行門檻比較低,不需要過高的學歷。
  • 7萬研究生正在送外賣,高學歷竟無用武之地?
    「碩士畢業找不到工作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 70000碩士送外賣,被嘲太丟人,學歷終究敗給了現實
    70000碩士送外賣,被嘲太丟人,學歷終究敗給了現實當今社會,就業形勢十分嚴峻,想必很多朋友應該深有體會。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大家對金錢的需求同樣在不斷增長。教育水平的提升,意味著有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出現。以前,大學生那絕對是稀有物種,走到哪裡都受人尊敬,被人羨慕,仿佛頭頂有著光環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