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中不知道你會不會這兩種聆聽的技巧,不懂的看完之後你就會知道。
往往在工作當中,在聽別人講話的的時候,你聽了,卻沒聽懂,往往是因為以下幾種原因:
1 聽而不聞:不做任何努力去聆聽;
2 假裝聆聽:左耳進右耳出;
3 選擇性的聽:只聽自己喜歡的內容;
正確的聆聽方法有以下幾種:
(1)專注地聽:認真聆聽講話,同時與自身的經歷、經驗去對比。
(2)同理心地聽:設身處地的、用心和腦來聆聽並做出反映,以理解講話的內容、目的和情感。
下面介紹兩種「聽」的技巧:
鸚鵡聽
例如:在航行中如果船長命令「左滿舵」,舵手應回答(「滿舵左」
類似「鸚五學舌」的聆聽,用重複的方法來確認對方說了什麼,對方的意思到底是什麼,以達成溝通的第一步聽的準確性 「。鸚鵡聽」時關注的是說話者。此時,聆聽者不一定要贊同說話者的想法,但要複述他們認為已經聽明白的說話者的意思。並且,聆聽者應該用自己的理解來解釋說話者的詞語,而不是簡單地重複他們的話。
那麼鸚鵡聽應該怎樣運用又有什麼作用那?
(1)重大談判,利益做關時,為有效發表自己的意見作好鋪墊。
(2)信息複雜,容易產生誤解時,為了獲得更多信息,幫助把談話繼續下去
(3)對方所說的內容重要而敏感時,準確掌提不同意見和觀點。
(4)當雙方都帶有情緒時,保持溝通氣氛的友好。
那麼鸚鵡聽有什麼技巧,還有需要什麼方法那?
(1)使用回應詞:「是嗎?」、「沒錯」、「太好了」、「真的?」、「我說呢?……。、「我正納悶?……」
「我還在想呢?…」、「同意」
(2)提問題以打破沉默。如:「你想再多說些嗎?」、「你現在的感覺怎麼樣?」、「我在想你真的要和我談嗎?」、「是不是越來越難?
(3)表達感受。如:「我也有同樣的經歷」、「我要是你的話也會……
(4)重複對方所說的內容,簡單重複一個重要字或一句重要話。
(5)歸納總結剛才的談話要點重點。
(6)經過長而複雜的討論後,改編並摘要說過的話,用來確定你的理解
(7)該涉及到的已經涉及到了,想在結束談話時為下一次談話做準備。
已經講了鸚鵡聽,那我們再講一講另一種聆聽方法。
蝙蝠聽
編蝠是一種非常奇特的動物,即便在黑夜,它照樣來去自由。人們開始以為它是夜視眼,或是喚覺極其靈敏。但是試驗表明,喪失了視覺和噢覺的蝙蝠在一個掛滿繩子和鈴鐺的黑屋子裡照樣可以不停地飛來飛去,絲毫不碰繩子和鈴鐺。
那麼,編蝠到底有什麼特異功能呢?或者說,蝙蝠是利用什麼來和周圍的環境進行溝通,從而可以在屋子裡暢通無阻呢?其實它是在利用自己發出的聲波導航。蝙蝠一邊飛一邊問「前方有什麼」,它發射出頻率高達9萬赫茲的超聲波信號,這些信號會碰到目標後,繩子、鈴等等,或是飛行中的蚊子,然後彈回來,編蝠一直在用它的耳朵聽回波,它的大腦對這些反彈回來的信號波進行分析處理,辨認出物體的類別和屬性,是障礙物就馬上繞開,是食物就衝上去收入口中。這是一套特殊的聲納定位系統。要求蝙蝠的積極參與,要求它們不斷地處理它們新「聽到」的信息。
我們現在要學習的就是像蝠那樣不斷地發出詢問與探求式的聆聽方式
蝙蝠聽應該怎樣運用以及有什麼作用哪?
運用情況:信息複雜豐富,容易產生遺漏時、對方所說的內容沒有清楚表達需求時、對方停留在表面性的無關痛癢的說法上時。
編蝠聽的作用:仔細聆聽你發出信號反饋回來的每一條信息:根據得到的信息來考慮下一行動,對言行作調整:幫助把談話繼續下去,對對方的觀點獲得全面了解;保持溝通氣氛的友好!
那麼蝙蝠聽常用跟進語是什麼?
(1)「後來呢?」、「然後呢?」、「你當時感覺如何?」「這件事帶給你什麼感受?」
(2)「那是為什麼呢?」、「你怎麼看這件事這個觀點這項提案?」
(3)「能再談詳細點嗎?」、「說說……方面的情況,好嗎?」等
與鸚聽相比,蝠聽更主動,常使用簡短的開放式問題。
當你在日常工作中,如果你能掌握這兩種聆聽的語言,那麼說明你已經成功或者已經離成功也只差一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