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前駐華大使:特魯多訪華極大促進中加關係 「重置」工作才剛開始

2020-12-16 環球網

【環球網報導 記者 任梅子】據加拿大國際廣播電臺9月3日報導,加拿大前駐華大使大衛•馬爾羅尼星期五(9月2日)在加拿大《環球郵報》上撰文,評價了特魯多訪華和中加關係的未來發展。馬爾羅尼認為特魯多這次訪華成果頗豐,為他啟程前所說的中加關係的「重置」開了一個好頭,但「艱巨的工作才剛剛開始」。

馬爾羅尼說,特魯多這次訪華確實對中加關係起到了不小的促進作用。他舉例稱,加拿大終於接受了中國早先提出的兩國總理年度對話機制。特魯多及隨行官員和中方討論了在文化、旅遊和環保等方面的一系列合作,化解了關於加拿大油菜籽出口的貿易糾紛,中方也再次敦促加拿大考慮自由貿易談判。

馬爾羅尼說,其實特魯多動身前,大家並不太清楚他所說的「重置」將把加拿大對華政策置於何處。自克雷蒂安到哈珀,加拿大這些年來的對華政策「搖擺不定」。但他強調沒有人願意回到哈珀時代的「猜疑和切斷交流渠道的做法」。

馬爾羅尼認為特魯多如果想讓加拿大對華政策重置成功,他首先應該和加拿大的盟國在對華政策上進行合作,共同對中國的崛起作出符合現實的認知和期許。

相關焦點

  • 加前駐華大使:麥家廉說的是實情,但他應該閉嘴
    加拿大駐中國大使麥家廉報導稱,加前駐華大使趙樸為麥家廉的辭職感到難過,但他認為處理此事的做法是正確的。「糟糕的是,此事發生在我們所有人都應做好準備的危機中期」,中國人現在知道麥家廉並不是代表加政府發言了。
  • 加拿大任命資深經濟顧問為新駐華大使,曾獲上海「白玉蘭紀念獎」
    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林怡齡空缺近8個月的加拿大駐華大使一職,終於將迎來一位新的接管者。此前,華為CFO孟晚舟被捕一事引發中加兩國持續的緊張局勢,在此背景下,加拿大政府選擇了一位資深經濟顧問。據《環球郵報》報導,一些評論家和外交官員質疑鮑達民是否有能力擔任這項工作,因為他缺乏相關外交經驗。新民主黨議員查理·安格斯(Charlie Angus)表示,由於鮑達民與中國的商業利益以及與自由黨關係密切,應該取消他作為大使的資格。
  • 孟加拉駐華大使調研嶽陽這家食品企業:這魚仔,美味!
    嶽陽日報全媒體訊國家「一帶一路」倡議極大地促進了國內企業與沿線國家的交流與合作。8月28日,孟加拉駐華大使馬赫布烏茲扎曼一行到平江縣訪華文食品並會談。孟加拉駐華大使馬赫布烏茲扎曼(左二)到訪華文食品在華文食品董事長周勁松的陪同下,大使參觀了華文食品研發實驗室,聽取了周勁松的創業故事和公司發展歷程,品嘗了勁仔系列產品,並點讚勁仔深海小魚。
  • 湯加前駐華大使拉圖:中國改革開放成就讓世界矚目
    拉圖說,我親眼見證了湯中兩國關係各方面的密切發展,這種關係不是大國強加於小國,而是基於兩國之間的相互尊重。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取得的成就讓世界矚目,期待中國為世界和平穩定與繁榮發展發揮更大的作用。請關注今日《解放軍報》的報導——
  • 澳大利亞駐華大使:澳中需共同努力增進理解避免誤解
    澳大利亞駐華大使傅關漢出席發布會。主辦方供圖中新社北京1月9日電 (記者 吳旭)由北京外國語大學澳大利亞研究中心組織編寫的《澳大利亞藍皮書:澳大利亞發展報告(2018—2019)》9日在北京發布。澳大利亞駐華大使傅關漢,北京外國語大學副校長孫有中,以及中國外交部、商務部等代表出席發布會,圍繞中澳關係的現狀與未來展開討論。
  • 英國首位女性駐華大使履新 29年前在中國教英語
    昨日,英國新任駐華大使吳百納在記者會上。  吳百納系中英建交以來首位女性英國駐華大使;就英國加入亞投行,她表示申請還未正式通過,出資額尚未確定  自1972年以來,英國駐華大使中首次出現了女性面孔。18日,新任英國駐華大使吳百納在英國駐華大使官邸舉行了上任後的首次記者會。
  • 李克強「楓葉國」之行為中加關係開出一記「好球」
    在兩排環球場的長長的電子屏幕上,交錯顯示著中加兩國國旗,楓葉與五星交相輝映。這一細節被美國《僑報》敏銳地捕捉到。該報紙還援引中國駐加拿大大使羅照輝的話說,冰上運動在加拿大非常普及,冰球更被稱為加拿大的國球,而李克強一行此次訪加受邀觀看冰球表演,將促進中加間的文體和民間交流。羅照輝將李克強加拿大行程中的這一項目稱為「冰球外交」。
  • 特魯多收到一封信,自家逾百人強烈呼籲釋放孟晚舟
    日前,加拿大外交部前領事司司長帕迪組織逾百名加前外交官聯名致信特魯多總理,他們振臂高呼,要求加政府立即釋放孟晚舟。帕迪表示,加中之間的爭端不僅影響了兩國關係,也影響了加處理國際事務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這已經不是加拿大國內第一次有人就孟晚舟事件致信特魯多了。
  • 蘇聯駐華大使尤金見證中蘇關係史中的曲折(上篇)
    ■出任蘇聯駐華大使 在主持編輯俄文版《毛澤東選集》的過程中,尤金曾就《毛澤東選集》前三卷提出了300多條修訂意見,以及許多文字上的修改意見。對於他的工作,毛澤東是滿意的。最初在審閱《毛澤東選集》的頭兩卷時,毛澤東還曾詳細地研究了尤金的建議,並完全採納了尤金的建議。後來對於第三卷的修改意見,毛澤東也進行了審訂。
  • 加拿大想派他扭轉與中國關係?此人曾與中國關係不錯
    撰稿 | 記者 林怡齡空缺近8個月的加拿大駐華大使一職,終於將迎來一位新的接管者。此前,華為CFO孟晚舟被捕一事引發中加兩國持續的緊張局勢,在此背景下,加拿大政府選擇了一位資深經濟顧問。耿爽說,當前中加關係遭遇嚴重困難,責任完全在加方。「加方很清楚當前中加關係的癥結,我們敦促加方反省錯誤,認真對待中方的原則立場和關切,立刻釋放孟晚舟平安回國。」
  • 法駐華大使談進博會:希望加強中法兩國農業領域合作
    情況介紹會現場(高克 攝) 人民網北京10月29日電(高克)10月26日下午,法國駐華大使黎想(Jean-Maurice RIPERT)在駐華大使館召開「法國參加首屆上海進口博覽會情況介紹會」。法國駐華使館商務投資參贊範迪博(Thibaut FABRE)和法國駐華使館農業事務參贊白峰朔(Francois BLANC)也出席並回答記者提問。 中法兩國農業合作至關重要 法國大使黎想 (Jean-Maurice RIPERT)表示,法國將派出農業部長迪迪埃·紀堯姆先生(Didier Guillaume)率領的高級別代表團參加進博會。
  • 加在駐華大使身上的形容詞
    作者:李牧美國駐華大使的人選很微妙,這個用一大堆形容詞堆砌起來的角色,引起的轟動超過了自身。中美關係又何嘗不是如此?當地時間5月16日,美國總統歐巴馬宣布提名猶他州州長喬恩·亨茨曼接替克拉克·蘭德為新任駐中國大使。此事在第一時間引起新聞效應,雖然美國正處於周六。
  • 阿聯駐華大使:共建一帶一路 實現中阿共同繁榮
    阿聯駐華大使阿里·扎希裡 人民網北京12月2日電 在阿聯國慶49周年之際,阿聯駐華大使阿里·扎希裡向人民網發來專稿《成果可喜,未來可期》,總結了中阿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以來所取得的成果,並對中阿共建一帶一路
  • 從北京故宮到渥太華歷史博物館:中加關係「快速升溫」
    從北京故宮到渥太華的歷史博物館,中加總理的兩次相聚,映射出中加兩國關係「快速升溫」的進程。在晚宴前的致辭中,李克強說:「這兩年很多人都問過我,中加關係能不能改善?在這裡,我可以很明確地告訴大家,不用為中加關係擔心,中加關係前景廣闊!」中加關係曾在過去很長時間走在中國和西方大國關係前列。
  • 日本駐華使館舉辦「2014日本小大使」歡迎會
    (攝影:劉夢陽)中國日報網北京10月10日電(記者 劉夢陽) 10月9日晚,2014「永旺集團1%俱樂部」中日高中生交流事業日本小大使歡迎會在日本駐華大使館舉行。60名來自日本東京、千葉和茨城縣的高中生與60名來自中國北京、武漢和蘇洲的高中生歡聚一堂,共話情誼。日本駐華首席公使和田充廣、北京市政府外事辦公室主任趙會明到會致辭。
  • 前日本駐華大使:日中關係「合則兩利鬥則俱傷」
    前日本駐華大使:日中關係「合則兩利鬥則俱傷」   據香港《亞洲周刊》11月25日報導,為突破目前中日外交糾紛的僵局,自民黨新總裁安倍晉三已委託日本前駐華大使宮本雄二前往中國進行溝通並尋求解決中日危機的突破口。
  • 蒙中關係正處於歷史最好時期(大使說)
    蒙中已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不斷拓展合作交流的方位和方向。近年來,兩國高層互訪頻繁、政治互信不斷鞏固、人文交流日益密切、各領域合作持續增進,蒙中關係正處於歷史最好時期。蒙中經貿具有相互通融及互補的優點,擁有極大合作空間。對接「草原之路」和「一帶一路」倡議,並在其框架內開啟蒙中俄經濟走廊建設,不僅有利於兩國,也將對地區和世界經濟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 埃及駐華大使:中埃關係日益緊密
    人民網訊 埃及《七日報》記者哈尼·穆罕默德3月22日報導:北京語言大學、埃及駐華使館、中國國家圖書館共同組織,埃及使館文化處、國家圖書館社會教育部承辦的中埃文化沙龍活動在國家圖書館舉行。舉辦這一活動旨在加深中埃兩國讀者對彼此文化的認識,為文化交流與合作提供良好的平臺。
  • 巴基斯坦駐華大使:「中國的成功告訴我們,貧窮不是命中注定」
    巴基斯坦駐華大使娜格瑪納·哈什米。(巴基斯坦駐華大使館供圖) 「兩會討論的一系列議題對中國乃至整個世界都具有深遠影響。」巴基斯坦駐華大使娜格瑪納·哈什米(Naghmana A. Hashmi)日前在接受人民網專訪時表示。 在全國兩會召開之際,哈什米大使就中國兩會、團結抗疫和雙邊關係闡述了自己的看法。
  • 拜登上臺是中加修復關係契機?港媒:除非孟晚舟獲釋
    原標題:拜登上臺是中加修復關係契機?港媒:除非孟晚舟獲釋香港《南華早報》網站12月8日發表一篇文章,文章分析了拜登是否會幫助修復加拿大與中國的關係。全文摘編如下:美國下月的權力交接,是否能給加拿大和北京提供一個重啟關係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