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期待光影之中遇見海南
12月6日上午,第三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H!Market取景地國際推介會在三亞海棠灣舉行,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幾十家影視投資製作公司來到現場,多個景區的面對面「對接」,部分對海南感興趣的企業則直接帶著「項目」準備實地考察海南的取景地。
不少影視企業表示,從海南島國際電影節中欣喜地感受到海南對影視文化產業的重視,期望海南在取景地的建設上多從人才團隊培養、硬體設施及政府配套服務等方面發力,孵化出多個風格迥異,可與「橫店」媲美的全國知名影視基地。
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宣傳平臺:
明星效應帶動粉絲經濟打造取景地國際推介會
世說新語影業、中創世紀投資集團、人民視聞、先鋒影視聯盟、上海星享文化、浙江尚雲影視……在第三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H!Market取景地國際推介會的現場,來自全國各地的幾十家影視投資製作公司匯聚一堂,認真地聽取著湖北、重慶等地知名景區、景點的推介,彰顯出海南國際電影節宣傳平臺的實力。
在本屆取景地國際推介會中,「幕中話景:實景與棚景的選擇」環節成為最大亮點,邀請了何晟銘、董維嘉兩位演員擔任「星推官」,結合他們棚景與實景的拍攝經驗,展現不同取景地的獨特魅力。
其中,星推官何晟銘推介位於湖北省宜昌市長陽土家族自治縣境內的清江畫廊風景區,常在重慶拍戲的董維嘉負責推介重慶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八百裡清江美如畫,三百裡畫廊在長陽」、「摩圍山下色,明月峽中生」……兩人分別引用了詩句讚美自己推介的景區,引人入勝。
據悉,前兩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成功舉辦了「全國拍攝景點推介大展」,在此基礎上,「星推官」是此次推介會的創新之處,打造了取景地國際推介會的升級版,繼續延續「影視+旅遊」的核心概念和主流文化的引導作用,推動海南省文化旅遊資源和影視產業深度結合,以明星效應帶動粉絲經濟,將粉絲流量轉化為取景地遊客流量。
海南省旅遊和文化廣電體育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劉成表示,本次推介會通過知名明星擔任星推官上臺介紹優質取景城市和景區,通過為影視公司和城市、景區之間牽線搭橋,為影視劇組推薦適合拍攝的取景地,成功讓影視與旅遊深度聯姻,希望通過明星力量為各旅遊城市、景區引入更多客流,提升取景地知名度與影響力。
浙江尚雲影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CEO何洋:
被自貿港政策吸引建議探索影視衍生品IP品牌研發
在推介會上,劉成結合海南自貿港的政策紅利,圍繞自由便利、稅收優惠、人才政策、法制化環境,深度推介了海南旅遊文化,打動了諸多影視投資製作公司的負責人。
浙江尚雲影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CEO何洋就是被海南自貿港政策紅利吸引的眾多影視製作公司之一。「免稅新政、人才政策、影視扶持政策……還有劉副廳長介紹的到景點拍攝的扶持政策。」何洋對海南有關影視文化方面的政策如數家珍。
何洋坦言,該公司此前投資製作的電影多在家鄉「橫店」取景,但隨著觀眾鑑賞要求的不斷提升,對於影視作品拍攝場景的要求也更高,尤其有異於北方的空氣、海洋、綠色、島嶼等環境元素,成為當下不少現代題材的影視作品青睞的拍攝自然場景元素。在海南自貿港政策的感召下,他參加海南島國際電影節,收穫頗豐。「一旦景區等取景地可對我們優惠甚至免費的話,這將打打縮減我們的製作成本,這對許多影視製作工作來說都是『誘人』的扶持政策。」何洋興奮地與記者探討起選擇海南作為取景地的優點。但同時,他也對海南影視的發展提出期望。
「比如嘗試探索完片擔保制度,創新引進或者打造影視製作監管和指導人才品牌隊伍,以及結合國內外的影視作品打造影視衍生品的IP品牌研發。」何洋認為,海南可利用自貿港政策的先進性,多嘗試影視文化的「新玩法」。
中國先鋒影視產業聯盟會長周海峰:
帶項目來參加電影節希望取景地關注海南
已經連續參加三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的周海峰介紹,他此次與二十多家影視投資、製作公司負責人同行前來參加第三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親眼見證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初生」的過程,看到了年輕電影節內在的發展潛力。
「這屆電影節讓我感受到,海南在中國工業化電影走向國際上下足了功夫。」他說,在今年電影行業遭遇疫情重創的大背景下,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堅持初心,以氣勢磅礴的開幕式,向電影人傳遞出重視和支持的強烈信號,著實令他感動。「為疫情後的電影行業注入信心。」周海峰說,此階段的電影人依然需要社會鼓舞士氣。
此次他帶著項目前來海南參加電影節,一部軍旅題材的電影,他希望能在海南找到合適的拍攝場地。他建議,希望取景地能在跨地域、跨國界的同時,不要忽略了海南,除了部門推介,還希望每年內部選舉景區、景點等可作為本地品牌取景地重點參與推介,並能夠引導影視投資、製作公司的負責人前往實地考察,增加海南取景地在電影節的品牌樹立和推廣。
世說新語影業總經理馬小蓓:
曾在海南取景拍攝此行帶項目想要落地海南
馬小蓓曾在第二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尋到合意的取景地,並與重慶彭水一苗族特色景區達成拍攝合作意向。馬小蓓認為,海南島國際電影節是一個與行業大咖們交流學習的良好平臺。此次再來參加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只為海南而來。「希望找到具有海南民族特色,又能與現代元素融合的地方。」馬小蓓透露,此行帶著項目,想要落地海南,期待政府的權威推介和牽線搭橋。
卓弘影業總裁胡金剛:
有兩部作品想在海南取景希望海南建設配套的取景地
胡金剛告訴記者,他此次參加電影節是為兩個籌備的作品尋找取景地,一個是軍旅題材,一個是功夫題材,他認為在海南能找到。「我需要一個老城區與現代建築結合的地方,在海南並不少見,如海口、定安都有。」胡金剛對海南有一定的了解。
胡金剛希望海南取景地的發展在「配套」上下功夫。「比如能在半夜找到千兒八百人的群演、製片人等專業配套團隊,有法院、機場、公安、監獄等專門的拍攝地,有消防車、吊車等特殊車輛隨時調用。」胡金剛認為,海南的取景地建設自然條件優越,「配套」建設可參考成熟的影視拍攝基地、景區景點經驗進行深入打造。
廣東共贏影視公司CEO紹明江:
建議設立取景地網站組建協調團隊與影視公司對接
紹明江的公司在廣東,他說,他經常來三亞度假,但在選擇取景地時多數選擇浙江一帶,影視作品製作成本高。此次來海南充滿了期待。
「海南的天氣太好了,四季如春,對演員參演的吸引力大,身體影響小。浙江一帶的雨天不受控,但海南颱風雨季季節性明顯,對我們投資製作方來說,會節約很多成本。」紹明江結合自己十多年的影視製作經驗,對海南取景地發展提出建議。
他認為,海南可結合地方特色,打造孵化出多個風格迥異、可與「橫店」媲美的全國知名影視基地,並梳理所有適合影視創作的景區、景點等區域,分門別類,建立專門的網站,統一對外發布,讓所有影視製作人能夠坐在家裡即可率先對場地進行篩選。對於已經選定海南取經拍攝的影視製作公司,可由政府部門搭建專門的對接協調團隊,制定「掛網」取景地認可「協拍函」的規定,給影視製作公司主動提供配套服務,將大大增加海南取景地的吸引力。
(文章來源:南國都市報)
(責任編輯:DF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