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定之困惑

2020-09-17 歷史的星空0916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定期,每年到這個時候,本應平靜的校園就不平靜了,不啻是一場「地震」。喜悅者有之,但是少數。一部分人灰心喪氣、牢騷滿腹。究其原因,都是職稱惹的禍。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定困惑多多:

困惑一、職稱評定,名額總是那麼少

職稱評定,定編定崗。許多老師條件達到了,但是崗位指數,只能望洋興嘆。有些教師雖是教學骨幹,也只能排隊等待。職稱評定,真能調動大多數教師的積極性嗎?

困惑二、教育科研,為何總是兩張皮

職稱評定需要論文、教研課題。既要教學滿工作量,又要科研成果多、論文水平高,對於教師來說,分身乏術。何況獲獎的教研課題、發表的論文有多少利於教育教學?

困惑三、不同職稱,教師待遇懸殊

職稱評定,將教師待遇分為三六九等,但大多數教師的工作難度和工作量大體相同。這不符合按勞分配的原則,是一種人為的、事實上的不平等。這種不平等嚴重挫傷了中級和初級教師的工作積極性。

困惑四、職稱制度,教育教學功利化

職稱制度,使不少老師不是為了教書育人而工作,而是為了評定職稱而工作。努力拿到評定職稱要用的各種證書、材料等。但是,無可厚非,誰都要生存,而我們教師提高待遇,改善生存水平的唯一辦法就是職稱晉升。

困惑五、職稱改革,不同的評定標準

近年來,職稱改革向農村教師傾斜,目的是讓農村教師紮根鄉村、促進教育公平。農村教師默默奉獻,提高待遇無可厚非,但專業技術崗位評定標準應該唯一。農村教師可提高待遇,或按年限給與一次性獎勵。

關於中小學職稱制度,筆者的困惑不止這些,恕我不一一列舉。職稱制度的初衷是調動教師工作的積極性,但現狀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見仁見智,各抒己見。

基於以上原因,筆者認為應加大中小學教師職稱改革力度,淡化職稱評定,以教齡、工作量、工作難度、工作效果來評定教師的待遇。真正讓老師靜下心來教書、潛下心來育人。同時,保留、優化特級教師評審,給予真正的職業精英應有的經濟和社會地位,營造全社會尊師重教的良好氛圍。

相關焦點

  • 正處於評職稱的老師們,同感不: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定——教師之切膚之痛
    職稱是見利忘義有理者,職稱是平民寒心活該者。  職稱是黑白顛倒正確者,職稱是怨聲載道無奈者。  職稱是陰謀詭計合法者,職稱是爾虞我詐必然者。  職稱是辛勤教師憤慨者,職稱是按勞分配破壞者。黨中央國務院為振興農業,減免全國農民的農業稅,並給了相應補貼;為實現和諧社會,對全國下崗職工執行了最低保障制度;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國家更不可能為吝嗇這點工資而不給中小學教師評定職稱了。我認為,責任就在地方政府,他們為的就是省錢,為的就是減少地方財政支出。試想,如果每名教師都能正常晉級,正常漲工資,地方財政要多支出多少錢,地方政府要少多少吃喝費,少多少小金庫啊!
  • 她從去年職稱評定帶給的困惑中自信走來
    01去年的九月評職季她不願回首她是一所農村小學教師,今年30有餘,丈夫也是一所農村小學的管理者,父親和哥哥也是教師,可謂教師世家。正因她根子正,所以一直以來在教學上兢兢業業,教學成績突出,深受同行、學生和家長的喜愛。但去年9月的職稱評定,帶給了她困惑。
  • 教育廳:教師工資、職稱評定、縣管校聘,事關中小學教師切身利益
    近日,安徽省教育工委、教育廳發布文件《安徽省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提高義務教育質量實施方案》《安徽省新時代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實施方案》,在這兩份文件中,有很多內容都是關係到中小學教師切身利益的。安徽省同樣如此,那就是全面推行中小學教師「縣管校聘」、「無校籍管理」制度改革。這些制度的推進,各位教師也不用過於擔憂,畢竟現在教師還是非常緊缺的。中小學教師不可能出現失去鐵飯碗的現象,反而帶來了非常好的利好消息,那就是教師能夠合理流動了。從而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
  • 2019教師職稱制度改革,職稱評定向鄉村教師傾斜
    自從《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發布後,對於職稱的評定有了新的規定,各省份也積極出臺了政策。從各省教師職稱評定的政策中可以看出,職稱評定有了更明確的規範,職稱評定向鄉村教師傾斜,鄉村教師在職稱評定中或將成為最大的受益者。
  • 2020教師職稱評定取消了?教齡滿30年,可晉升正高職稱
    我國的教師職稱制度已實施了將近三十年。教師職稱,因為和工資掛鈎,成為廣大教師最為關注的話題之一。而在評審教師職稱的過程中容易出現種種的不合理、不公平的情況,對於廣大中小學教師而言,職稱和績效是最大的「傷痛」,而這兩個也被稱之為教育界兩大「毒瘤」。
  • 職稱評定:教師「撕咬」,斯文掃地為哪般
    每一次評定,都會激起教師的情感波瀾。據說很快又要進行2020年的職稱評定,肯定又會催生教師的情感波動,但好歹還有一個暑假供教師修復情緒。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穩定教師的工作情緒就成為學校工作的重要任務。鏡頭一:某校將教師職稱評定分數張貼出來進行公示,公示期為5天。這次晉升副高級教師只有一個名額,但根據成績依次公布了3名參評教師的分數。
  • 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定終於要取消了?一線老師:希望傾斜調整
    教師職稱讓老師們又愛又恨,愛它是因為職稱越高,老師拿到手的薪資待遇就越高,恨它是因為想評上高級職稱簡直太難,想想都很無奈了,現如今教師職稱已經失去了它原有的意義,如果說能改革的話,很多一線教師表示期待有下面兩種趨勢,向基層教師傾斜,職稱評聘標準簡化,為什麼這麼說呢!
  • 事關全體中小學教師:擴編、提薪、免試認定、減負,職稱評定放寬
    中小學教師在日常教學工作的同時,還會被學校分配教學外的各種任務、各種評比考核項目也是層出不窮等等,這些非「分內之事」已經嚴重擾亂教師們的日常工作,減負已箭在弦上,各省市也紛紛出臺了教師減負細則。但這個減負「待遇」卻被家長們詬病,有的家長表示:家長負擔持續增加,下午3點左右就要去接小孩放學,回家各種作業輔導各種批改,如果教師再減負,估計課外輔導班的精力就更充足了。雖然這個言語有失偏頗,不能代表全體中小學教師,但能有這種觀點持續出現,已經表明如今的義務教育已經「變了味」。
  • 女教師舉報評職稱不公,不要讓職稱評定成為一線教師心中的痛!
    職稱評定裡的「潛規則」 從1986年開始出臺的「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定」政策,至今已經走過了34年。 多年的實踐證明,這項制度的確激勵了中小學教師專業能力和教學水平的提高。
  • 職稱評定製度是怎樣使教師道德滑坡的
    職稱評定製度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實施,已經執行幾十年了。通過這麼多年的觀察和親身經歷,我認為這個制度讓教師這個群體從整體上,使自己的道德水平滑坡了一大截。第一,讓教師成為了自吹自擂的厚臉皮。中華文化自古是把謙虛當成美德的。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關於做人要謙虛的教誨多得數不過來。
  • 為什麼遭人恨,主要是不公平教師職稱評定
    1986年建立的以中小學教師職務聘任制為主要內容的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已經實施30多年了,初衷是為了調動老師們從事教育的積極性,讓更多的老師憑藉職稱評定成為稱職的老師,讓更多稱職的老師成為優秀的老師。可是,為什麼許多一線教師對職稱制度並不認同,而且越來越痛恨呢?
  • 教齡25年老教師棄評副高職稱!教師職稱評定何時取消?
    這樣的痛可稱之為:「撕下臉皮之痛、折斷脊梁之痛、劃破血管之痛」,如此「三痛」,都是撕心裂肺,痛徹心菲!也正因為如此,不少教師心中發出要「取消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定」的吶喊,更是讓人痛得眼淚都已流不出了。
  • 教師職稱評定要求與規定,來看看
    NO.壹.職稱設置該評定意味著全國將有越來越多的中小學教師可以參評與教授級別一樣的正高級職稱,這一規定提高了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定的做法,提高了教師的工作積極性,也從側面反映了國家對於教育行業的大力支持。小學系列主要分為:小學特級教師(小高高)、小學高級、小學一級、小學二級、小學三級。新規定下的職稱設置如下:這次中小學職稱制度改革的重點是原來獨立的中學教師職務系列與小學教師職務系列統一併入新設置的中小學教師職稱(職務)系列。
  • 2020年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定工作啟動,遇到這些問題該怎麼解決
    可是,如今的教師卻不比從前,在他們的日常工作中,除了要完成領導布置下來的教學工作之外,還要評優秀,評職稱,業務十分繁多。其中評教師職稱一直是許多教師心頭的一道坎。就在不久前,2020年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定工作已經如期展開,由於這一次職稱政策發生了調整,因此教師中高級職稱的評選人數達到了史無前例的最高峰。
  • 中小學教師不是在為教育而工作,而是在為職稱「鞠躬盡瘁」!
    幾乎每過一陣子,就會在網上看到「中小學職稱評定將取消」、「中小學職稱評定取消後,該如何考察教職工」等類似的文章。可見,中小學取消職稱,真正是人心所向。現在的中高級職稱評審,尤其是高級評審,提起它幾乎是人人怨恨,即便是那些已經通過高級評審的老師也是如此。這大概是因為職稱評審太苛刻,太折磨人了。我幾乎可以斷言,對於中小學老師來說,對身心消耗最大的不是日常的教育教學,而是職稱評定。
  • 教師評定高級職稱將取消「論文條件」限制!
    《意見》將破除「唯論文」後的評價方式改革說得非常清楚,指明了未來用人標準、學術評價、職稱評定的正確發展方向。高級職稱評定的「期刊論文要求」或將退出歷史舞臺!3.高等院校改革實施後,意味著接下來將針對「中小學職稱評定」進行改革。一直以來,高級職稱評定的「期刊論文」條件要求備受詬病,令人頭疼。
  • 說說中小學教師職稱這點事
    隨著職稱改革的不斷深入,廣大中小學教師職稱問題更加引起業內的關注。教師們對現行的職稱制度存在許多爭議,畢竟職稱決定了教師工資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教師的收入與工作積極性。存在的主要問題:1.崗位設置職稱名額限制,不知道是出於什麼初衷,現行職稱制度對學校高級職稱設定了有限的名額比例。
  • 國外中小學教師需要評職稱嗎?工資多少?你可能想不到
    | 美國美國中小學沒有職稱評定這一說,不用評職稱,也沒有任何級別劃分。美國學校老師的工資根據學歷、教齡和經驗來確定。| 英國英國的中小學教師需要評定職稱,其職稱分為:主任教師、副主任教師、高級教師、四級教師、三級教師、二級教師和一級教師。沒有職稱的教師則為不合格教師。英國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定是一個比較民主、公開和透明的過程,教育行政人員、教師同行、所教學生都有權發表自己的意見並對最終結果產生影響。與中小學教師的業績、課堂授課表現、學生成績的高低等緊密相聯。
  • 大連中小學教師可評正高職稱
    今後大連市中小學教師可評正高職稱;評定標準不片面強調論文、學歷;師德有問題「一票否決」;中小學教師職務實現「評聘合一」……這是記者從5月31日大連市人社局、市教育局聯合召開的全市深化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工作會議上了解到的。會議發布了《大連市深化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等系列文件,方案在7月底前完成過渡,7月至11月組織評聘。
  • 2018年教師職稱評定政策:還有多少一線教師不知道!
    教師職稱政策本是提高教師工作的積極性,提升教師教學業務水平的激勵性政策,為什麼得到很多教師的反對呢?漲工資難,評職稱更難!作為一線教師,評職稱是一種榮譽、地位的提升,是教師工作成果的一種體現方式。當然,這還和教師的工資掛鈎,職稱高,工資自然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