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廷如果立憲,會不會像英國王室一樣一直延續下去

2021-01-08 騰訊網

所謂的「立憲」對於清廷來說,就是把自己手中的部分權利割讓於漢族官僚。 此舉對於清廷來說無異是動搖了清朝貴族的根本利益,這種動搖「國本」的事情當然是非同小可。如果真能學習英國王室,說不定滿清王室還能延續下去,能和世界各國王室一樣,保留榮譽,坐享其成。

可結果是滿清假搞立憲,搞了個「皇族內閣」,這個內閣中7人是滿清貴族,3人才是漢族官僚。最終失去了漢人士紳的支持,也就導致了清廷倒臺。

為何清廷寧願倒臺,也不立憲?

其一,中國歷史沒有主動放棄權力的先例。

縱觀上下5000年恐怕只有孫中山先生主動放棄了自己的大總統之位,出讓於袁世凱。其他人再無先列。

可以打個比方,一個大地主考什麼能肆意揮霍,生活奢侈。當然是靠所謂的田地,也就是那些被地主剝削的數王佃戶。如果搞了立憲會讓土地政策發生變化,讓這個大地主丟失土地。最讓大地主可怕的是,他們就要收入減少,再也過不上以前奢侈生活了。所以無奈之下,大地主只能堅決抵制立憲。

其二,寧贈友邦,不予家奴。

漢人官僚,如李鴻章。張之洞,曾國藩等人對清廷來說不過是家奴而已。由於八旗的特殊政策,旗人只能參軍(無戰爭可打,只能成為鈍軍),不能種地,經商。這也就導致八旗的迅速腐化墮落,成為了清廷的蛀蟲,只能吃清廷福利過活。如果清廷搞了立憲,意味著漢族官僚士紳能夠通過合法渠道獲取權利,而這些八旗貴族早已不堪重用。面對李鴻章,張之洞等漢族官僚只能是被吞併的節奏。 所以清廷覺得把土地,金錢給予洋人,也沒什麼,畢竟自己只要聽洋人話,洋人就不會推翻自己。但要是個了家奴,說不定家奴就要叛亂。

其三,多米諾骨牌的效應

皇權這東西一旦放出去,就有可能收不住。

比如法國大革命的路易十六,已經應民眾要求,重開三級會議,並且答應民眾皇室會做出改革。但是迫不及待的巴黎市民要求王室必須儘快改革,否則法王就要下臺。結果雙方僵持不下,發生了攻佔巴士底監獄事件,隨後就把路易十六推上了「斷頭臺」。

可以看出巴黎市民嘗到了好處後,就不可能在退回去了。同樣也是也適用在清廷身上,萬一漢族官僚士紳也嘗到了好處,清廷會怎麼樣?

清末立憲真是個死局?

相關焦點

  • 都爆發過大革命,為何英國王室得到保留,而法國波旁王室被推翻
    英國革命並沒有明確的指導思想,其更像是一場資產階級的向本國君主階層的「奪權內戰」,還帶有點宗教色彩。議會軍隊大都信仰清教,王黨君主勢力大都信仰天主教。 這一點可以從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過程上找到答案。1640年,英國下院的資產階級勢力要求限制王權,此舉被國王拒絕。議會和國王走向分裂。
  • 英國王室還有多大權力?
    ©AP那麼,這麼一件引起公憤的事情,女王又為什麼會同意?答案是,女王別無選擇。如果女王拒絕批准,英國將陷入更嚴重的憲政危機。首先,定期「休閉」議會是英國的政治傳統;其次,作為首相的詹森提出請求,也符合標準程序。
  • 女王表侄孫承認性侵,王室醜聞頻出英國為什麼不「走向共和」?
    那麼,為什麼多數英國人寧肯像「困先生」所說的那樣,自己困在小房子裡,卻要大把大把地花錢,把經常鬧醜聞的王室成員們養在富麗堂皇的白金漢宮或其他什麼宮裡呢?英國人為什麼不願「走向共和」?英國的君主制不像沙烏地阿拉伯的君主制,英國不是絕對君主制,是君主立憲制,不管是以前的男性國王,還是現在的女王,都是名義上的國家元首、禮儀性的國家元首,幾乎沒有任何實權,但廢除它卻可能帶來嚴重的憲政後果。
  • 公主誕生引發全民狂歡,英國人為何愛王室?
    如今可都21世紀了,在以「民主」為標籤的英國,為何英國王室還能擁有「王室粉絲團」?世界上實行君主立憲制的國家並非只有英國,何以英國王室獨受偏愛?甚至有人說,也許沒有哪個國家有專門寫總統家事的記者,但英國的王室新聞卻養活了一大批媒體人。
  • 吳樾為阻止清廷立憲,刺殺出國考察五大臣,結果被衛兵識破而犧牲
    在辛亥革命早期的反清運動中,暗殺是一種非常特殊的鬥爭方式,很多支持暗殺的愛國志士都認為只有這樣才能喚醒麻木的民眾,鼓舞民心,因為暗殺有殺一儆百的威懾作用,並且有可能將清政府趕出關外,即使暗殺者自己犧牲,也絲毫不會影響與其志同道合革命者的鬥志,反而會激勵他們前赴後繼地區推動革命的進程
  • 你真得了解君主立憲制嗎?
    (英國王室成員) 英國那麼牛怎麼就沒像法國那樣把國王徹底趕下臺建立一個單一體制的國家呢。原因就在於英國的資產階級行動地太早了,當初他們的力量還不足以強大到能把王室及其貴族階層都搞定的程度,搞來搞去彼此都很累,那就坐下來談,談的結果就是王室階級保留,用國家財政養著,但是權力交給人民,名義上國王是老大,可以管一切,但是一切最終還是人民說了算,所以現在英國既有女王又有議會內閣。
  • 假如清朝沒有滅亡會怎樣?
    但如果它沒有死呢?有人會不解,就晚清那衰樣,怎可能不死。我們不講死得其所,只講假如,假如清朝沒有滅亡,中國未來怎樣?假如清朝沒有滅亡,只是假設,而且必須是以不死為大前提。首先,清朝帝制會延續。帝制延續多長時間不好說,但肯定會延續。不要說革命黨會推翻,也不要說會遭全國人民唾棄。革命黨推不翻,因為我們的前提就是清朝不會死。
  • 如果明朝不滅亡,會走上君主立憲的資本主義道路嗎?科技足夠發達
    明朝是中國資本主義萌芽時期,如果繼續發展下去,肯定會提前進入資本主義時代,至於是不是君主立憲制的資本主義時代,那就要看當時人的氣度了。當時的資本市場已經高度發達了,所有資本主義的形式也都已經形成了。就等著臨門一腳,有人把這個封建社會的王朝,改變成為資本主義國家。
  • 英國王室難擺脫德國人血統,聖誕延續德國習慣,提前一天拆禮物
    聖誕節是英國王室一年之中最重要的家庭活動日,往常女王會提前到位於蘇格蘭的巴爾莫勒城堡等待聖誕到來,屆時王室所有成員會悉數前往和女王共度聖誕。
  • 白金漢宮門口聚集數百名抗議者,英國王室岌岌可危?
    文|小馬 審|長風最近幾年,英國的王室狀況頻出,被人們稱為江河日下,歷史上英國王室的榮光早已不再。而近日,英國王室又爆出醜聞,這件事更是使得英國王室的地位迅速下降,變得岌岌可危。根據國外有關媒體報導,在之前,英國王室王子安德魯被曝出存在虐童行為,甚至被告上法庭。這一「虐童案」也讓民眾憤怒不已,英國多地爆發出抗議示威活動。
  • 為何英國有人呼籲廢除王室,泰國國內卻不敢對國王有半點不敬
    從表面上看,泰國和英國一樣,同屬於君主立憲制政體,是資產階級同封建勢力妥協的產物,都具有國王、議會、政府。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英國工黨領袖託尼·本恩就曾提出,要徹底廢除君主、王室。2019年,英國工黨再次提出廢除英國王室制度,並獲得了上議院的支持。
  • 英國女王登基60載 革新王室形象
    然而,年僅26歲的伊莉莎白二世登基的最初幾年,英國尚未擺脫戰後的經濟低迷,同時亞非拉去殖民化潮流興起令英國這個「落日帝國」趨於分崩離析。這樣的大背景下,伊莉莎白二世面臨的首要挑戰是尋找作為君主的自身定位,並領導王室家族適應時代變遷。一般認為,女王在現行英國君主立憲制當中具備諮詢權、褒獎權及警告權。
  • 【高中歷史試講】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建立
    二、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英國君主立憲制度的確立。【教學難點】英國的君主立憲制度、責任制內閣的特點。教師總結:正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促成了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確立。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是怎麼發生的?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一起學習今天的課程。
  • 琉球群島被日本吞併,斷絕與清廷的宗藩關係後,王室還有後裔嗎?
    不過,雖然琉球王國在1429年才合三為一,琉球諸國卻早就與中國有來往,並且一直是中國的藩屬。公元6世紀中後期,隋煬帝命令羽騎尉朱寬出海尋訪海外仙山。行至東海東部的某片海域時,見一片珍珠般的島嶼浮在海面中,史料中的形容是「若虯龍浮在水面」,便為其取名流虯。這是琉球首次為中國人所知。
  • 桂北人物(2)立憲運動中的趙炳麟
    因趙炳麟在立憲運動中的出色表現,宣統二年(1910年),趙炳麟被立憲派選為資政院陳請股股長,具奏《為資政院起草請速開國會疏》(與汪榮寶合撰)[趙炳麟.趙柏巖集(上),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2001:514-516.],要求「欲預備立憲之基礎,非速開國會不可」,「惟國會宜最先」,「惟國會宜最急」,「責任內閣者憲政本也,國會者又其本之本也」。
  • 查爾斯已超70歲,若他先於女王去世,誰最有可能繼承英國王位?
    同時由於歐洲的王室與王室間有通婚的習俗,所以很多歐洲國家的王室也有繼承王位的權力。但是如果只要有權繼承王位的人都能繼承,那麼每當繼承之時,英國王室必將掀起一陣血雨腥風。(1701年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就是因為法國、奧地利的王室,都認為自己對西班牙王位有繼承權而爆發,戰爭打了超過10年。)
  • 都說清朝寧可亡國,也不立憲,真實情況是什麼樣的?
    在清朝的時候,立憲的本質是什麼?就是要讓滿清貴族把手中的一部分權力讓出去,權力是什麼,那就是利益,動搖滿清貴族的利益,這就不是一件小事,滿清貴族作為清政府的實際掌權人,他們就是一個集團,在現在看來,如果當時立憲能夠搞起來,滿清權貴還是能實際控制一部分權力和利益,說不定還能像英國王室和貴族一樣,有錢有名望。
  • 郭雙林:駐外公使與清末立憲運動
    [5](P57)如果說李盛鐸上兩次只是透露或陳述日本政府的意見,那麼這次就是陳述自己的主張了。稍後,他在致軍機處的電奏中明確提出了立憲主張:「五洲為一大戰國,不能閉關自守,勢難全用舊法。西人因我政治不同,非笑厭薄,召侮之由。擬請明降諭旨,採用泰西政治,飭各督撫條奏,以備施行。」
  • 明朝如果不滅亡,會發展成君主立憲形式的資本主義國家麼?
    我個人認為可能性幾乎為零,因為根據歷史經驗來看,中國這個有著兩千多年封建歷史的農業文明國家,她的國情和文化傳統與君主立憲制不能相容。 什麼叫君主立憲,所謂君主立憲就是保留君主,通過立憲(契約)來限制君主的權力,從而樹立人民的權威。簡單來說,就是君主不能獨裁了,天下不只是皇帝一家說了算了。
  • 雄獅禁忌:英國王室成員命名的潛規則
    雖然溫莎王朝迄今統治時間剛剛100多年,但他們與歷朝歷代的英國王室在文化上一脈相承,至少在給王室成員的命名上,溫莎王朝的統治者與過去的英王一樣,都遵循心照不宣的禁忌。 查理一世(Charles I) 當今英國王儲威爾斯親王查爾斯王子(Charles,Prince of Wales)雖然名字裡有「查理」,但他幾乎沒有繼承王位的機會,也就是說,不會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