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出行拼車專利侵權案細節:請求回北京審理被駁回

2020-12-22 創業邦

據裁判文書網10月30日披露的裁定書,譚衛、何章鴻、賴斌認為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小桔科技」)、廣東太平洋網際網路信息服務有限公司(簡稱「廣東太平洋」)和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滴滴出行」)侵害他們持有的發明專利權。所涉專利名稱為「基於移動終端的拼車服務系統及方法」。記者查閱國家知識產權局網站發現,該專利持有人為岑宇鈿、何章鴻、賴斌和譚衛,申請日期為2008年8月29日。據裁定書,小桔科技在提交答辯狀期間,對管轄權提出異議,不過此異議已被駁回。

相關焦點

  • 推青菜拼車、花小豬打車,滴滴出行發動降維打擊
    特殊節點對出行的特殊需求再次將網約車市場的問題推向前臺,也讓公眾再次對這一市場重新重視起來。在網約車市場經歷了疫情期間的沉寂之後,滴滴出行率先做出新動作,將拼車業務獨立為青菜拼車、推出低價的花小豬,並再次祭出補貼大棒,攪動網約車市場。滴滴出行此次降維打擊將給網約車市場帶來怎樣的影響?
  • 安翰科技:專利訴訟案件最新審理結果 重慶金山全部訴訟請求被駁回
    來源:發布易安翰科技(武漢)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安翰科技」)近日表示,公司已收到重慶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於2020年8月14日作出的民事判決,認定安翰科技的產品均未落入涉案兩項專利的權利保護範圍,重慶金山主張安翰科技侵害涉案專利權,證據不足,缺乏事實依據
  • 一文讀懂滴滴順風車、快車、拼車、專車、計程車的區別
    一文讀懂滴滴順風車、快車、拼車、專車、計程車的區別平時,我們一般使用順風車、快車較多。事實上,滴滴出行是涵蓋計程車、 專車、快車、拼車、順風車、 代駕及大巴等多項業務在內的一站式出行平臺,2015年9月9日由滴滴打車更名而來。 2015年2月1日起,滴滴出行今起正式在上海取消加價功能。
  • 北京知產法院:小米無效西門子專利案線上開庭審理
    一起涉通訊技術的專利案件揭示了其中奧秘。近日,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線上開庭審理了原告小米通訊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小米公司)訴被告國家知識產權局、第三人西門子公司的一起涉及控制信道數據方法的發明專利無效行政糾紛。
  • 滴滴的青菜拼車,到底便宜了誰?
    7月20日上午,滴滴官方表示,滴滴出行App內的「滴滴拼車」宣布更名為「青菜拼車」,採用全新的品牌標識,並邀請朱正廷、黃明昊擔任品牌大使。據介紹,此次的「青菜拼車」主要有三大優勢:首先就是便宜,全程一口價,打車五折起。
  • 「哈囉出行」商標糾紛栽了跟頭?打不過還賠上了多個商標?
    很多人對哈囉出行並不陌生,甚至每天都會騎行哈囉單車。但你可能不知道,「哈囉」出行從「哈羅」單車改名而來,「哈羅」變「哈囉」,不由得讓人聯想到「嘀嘀」變「滴滴」。品牌改名可不簡單,其中甚至還隱藏許多商標糾紛隱患。
  • 科創板「專利訴訟第一案」:法院駁回臺達公司全部訴訟請求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0月19日訊(記者 胡津瑋)10月19日,科創板上市企業光峰科技(688007.SH)發布公告稱,廣州智慧財產權法院作出判決,光峰科技不侵權抗辯成立,駁回臺達公司的全部訴訟請求。這意味著光峰科技在「科創板專利第一案」中取得決定性勝利。
  • 小米回應「員工需籤軍令狀放棄年終獎」;滴滴上線"特惠拼車"功能...
    國內新聞滴滴上線"特惠拼車"功能 官方回應稱在試運營階段近日,界面新聞記者使用滴滴出行軟體打車時發現,滴滴出行APP內出現了「特惠拼車」功能。相較於「普通拼車」,使用特惠拼車功能從北京西站到位於朝陽區的某超市,價格便宜了近20元。記者發現,特惠拼車的入口在車輛呼叫頁面的「拼車」入口左側,下方有「新品限時特價」或「高峰限時特價」的桔紅色標記。呼叫前,用戶需要先選擇用車時間。記者測試發現,使用此功能一般需要提前15-20分鐘左右叫車。
  • 樂視退明日將被正式摘牌;滴滴拼車更名為青菜拼車;拼多多布局旅遊...
    【滴滴拼車更名為青菜拼車】滴滴拼車宣布更名為「青菜拼車」,採用全新品牌標識。滴滴網約車平臺公司執行總裁陳熙表示,青菜對我們大家來說既是日常的,又是健康的,代表了拼車普惠大眾、綠色環保的產品定位。【北京中風險地區清零,小區不再要求體溫檢測】7月20日,北京召開第157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北京市政府新聞發言人徐和建介紹,北京已連續14天無新增確診本地病例,中風險地區清零。北京疫情防控工作發布會通報:優化小區村出入口管理措施,繼續實行查證驗碼登記措施,不再要求進行體溫檢測。
  • 滴滴19%抽成屬實,司機:「拼車」每單抽成超過50%
    「拼車」抽成超過50%眾所周知用戶拼車出行的價格比獨自打車要低一點,用戶如果不趕時間的情況下,使用拼車更加實惠,對滴滴司機而言,雖然能多賺一點卻不太樂意被派到拼車的訂單;首先多個乘客拼車,司機需要到不同的地點接乘客,通常都需要繞一些路,遇上塞車就更加麻煩;其次如果接到拼車訂單,但又沒有別的用戶加入拼車,那麼同樣的路程訂單價格要比快車低
  • 「哈囉出行」被訴商標侵權!原告就叫「哈羅出行」
    但你可能不知道,哈囉出行從原名「哈羅單車」改名而來與商標上的隱憂有關,而且,這個隱憂正在變得日益嚴峻。7月27日,北京法院審判信息網上公開了一起哈「囉」出行與哈「羅」出行之間的商標侵權案裁定書。這份由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在本月(7月)早些時候作出的管轄權異議二審裁定,駁回了哈囉出行運營方上海鈞正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鈞正公司」或「上海哈囉」)的上訴請求,維持北京市海澱區人民法院今年早些時候作出的一審裁定,即該案仍將由海澱法院進行審理。
  • 消費者與滴滴出行對簿公堂!
    消費者與滴滴出行對簿公堂!近日,天津自貿區法院審理了一起消費者與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因高速費產生的糾紛。案件情況2019年8月4日,原告段某乘坐被告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的網約車行車至高速路途中,被司機告知需支付高速費25元,遂向司機進行了支付。後原告在平臺上查看支付費用為212.27元,包含起步價、裡程費等以及高速費25元。
  • 駁回起訴與駁回訴訟請求
    現就駁回起訴與駁回訴訟請求各自的特徵、適用及兩者之間的關係作簡要 論述,以達到澄清認識,正確適用之目的。  一、駁回起訴的定義及適用範圍  駁回起訴,是指人民法院依據程序法的規定,對已經立案受理的案件在審理過程中,發現原告的起訴不符合法律規定的起訴條件,因而對原告的起訴予以拒絕的司法行為。
  • 滴滴打通中國「城市末梢」 偏遠地區出行也方便
    滴滴打通中國「城市末梢」 諸如滴滴出行這樣的網際網路約車平臺的出現,打通了中國的「城市末梢」,正逐步改變這種「買房必靠地鐵」的傳統觀念。在滴滴平臺上,有專車、快車、順風車還能拼車,交通出行一站式解決。 根據滴滴出行近日發布的《2015-2016移動出行便民服務報告》,滴滴平臺業務目前已經覆蓋超過全國400個城市,以北京公交服務覆蓋情況和網約車訂單起點分布對比來看,很多訂單處於公交服務覆蓋不足的區域,如昌平、燕郊、房山、新國展附近等。
  • 拼車回家過年是門好生意,Go home together!
    對於北上廣這樣外來人口密集的大城市來說,春運永遠是跟「一票難求」相掛鈎,拼車回家本是一種無奈之舉,現在卻正成為「春運大潮」中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便宜、可帶寵物、享受旅途風光……越來越多的人願意去嘗試「拼順風車回家」。比如,鈦媒體編輯部的蒼老師,因為想要帶「萊卡」(自己養的一隻小狗)回家,而選擇了從北京拼順風車回長沙的方式。
  • 淺談駁回起訴與駁回訴訟請求的區別與應用
    所謂駁回訴訟請求,是指人民法院對已經立案受理的案件經審理後,發現原告請求法院保護的實體權利不符合法律規定的條件,因而對原告的請求不予保護的司法行為。哪麼什麼是訴訟請求?訴訟請求就是指原告通過人民法院向被告提出實體上的要求以及具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對原、被告提出的實體上的要求。可見駁回訴訟請求所要解決的是實體意義上的訴權問題,它針對的是不符合法律規定的實體請求,用判決的方式作出。
  • 滴滴出行正式上線「雙語功能」
    滴滴出行宣布,近日在北京、上海、廣州三城正式上線雙語功能,支持英語界面,並逐步推廣。  據官方介紹,上述三地用戶下載、更新最新版本的滴滴出行APP後,將陸續看到「多語言」的入口。
  • 科創板上市公司首樁專利訴訟一審結束:光峰科技兩項專利不侵權,臺達電子相關訴訟請求被駁回
    廣州智慧財產權法院以公司提出的不侵權抗辯理由及相關事實,認定公司涉案產品未採用臺達公司的涉案專利技術,故作出了不侵權判決結果,駁回原告臺達公司的全部訴訟請求。專利是考量科創板公司「含科量」的重要指標。科創板開閘以來,專利訴訟在科創板上市公司、擬上市公司身上時常發生。
  • 「網紅拖把」專利被國知局宣告「無效」!江蘇律師助力維權,最高院駁回福建某公司巨額索賠請求
    提起「網紅拖把」­——旋轉拖把,幾乎家喻戶曉,擁有「拖把的脫水裝置」實用新型專利權的福建某公司,通過該「網紅拖把」專利佔有市場獲得了豐厚利潤。然而,經過江蘇瑞途律師事務所律師的助力維權,「網紅拖把」專利終於被國家知識產權局依法宣告「無效」。近日,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終審裁定:駁回原告福建某公司起訴浙江三公司專利侵權索賠600萬元的訴訟請求。
  • 飛歐行訴萬合天宜商標侵權案出結果了!
    飛歐行訴萬合天宜商標侵權案出結果了!近日,北京飛歐行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飛歐行」)訴北京萬合天宜影視文化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萬合天宜」)商標侵權案出結果了,法院駁回了飛歐行的訴訟請求。1、飛歐行和萬合天宜北京飛歐行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3年05月08日,主要經營技術開發、技術推廣、技術轉讓、技術諮詢、技術服務;技術檢測;計算機技術培訓(不得面向全國招生);計算機系統服務;數據處理(數據處理中的銀行卡中心、PUE值在1.5以上的雲計算數據中心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