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上午,滴滴官方表示,滴滴出行App內的「滴滴拼車」宣布更名為「青菜拼車」,採用全新的品牌標識,並邀請朱正廷、黃明昊擔任品牌大使。
據介紹,此次的「青菜拼車」主要有三大優勢:首先就是便宜,全程一口價,打車五折起。第二是準時,和美團外賣一樣,此次的青菜拼車也上線了準時保功能,為用戶承諾了最晚到達時間,超時3分鐘就立減1塊錢,省去了用戶拼車路線太繞不準時的擔心。第三就是安全,包括快車司機服務、行程分享等功能。除此之外,青菜拼車還加入了拼拼樂遊戲,和「消消樂」玩法一樣,用手指滑動,湊齊三個相同圖案就可以消除,消除的組數越多,優惠就越大。
青菜—滴滴拼車的新生代
然後,距離滴滴的青菜拼車正式上線已經一個多月了。在「打車五折」和「準時寶」的加持下,似乎不少消費者都開始接受這一新的打車品牌。而師傅們由於有了「調度費」和「時長費」,似乎跑青菜拼車的收入也不錯。
按照官方的說法,青菜拼車不僅「打車5折」,而且為乘客提供了「準時寶」等功能,又為車主增加了「時長費」和「調度費」等收入。
此前,滴滴拼車的時長與收費問題常常為人詬病。對乘客來說,當減少的金錢成本遠不足以抵扣額外的時間成本時,拼車意願將會大幅度下滑。但對車主來說,雖然「拼車單」可能順路,但由於拼車不會給車主任何補貼,低速行駛費也比正常單要低,所以車主接拼車單的意願也不強。一方面,乘客要求又快又便宜;另一方面,車主收入卻在減少,這似乎成為了不可調和的矛盾。
而青菜拼車的「準時寶」對到達時間預估和延誤補償政策,可以降低用戶對所付出的時間成本的擔心,提升用戶的拼車意願。
同時,額外為車主補貼的「調度費」和「時長費」又能提高車主的收入。當拼車需求的密度越來越大時,再結合滴滴的地圖規劃能力,拼車繞路折損的時間也會越來越小,然後就會吸引更多的用戶和車主選擇拼車,形成良性循環。
如此看來,青菜拼車似乎還真是一個不錯的平臺。
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
司機:白菜都吃不起,只能吃青菜了
網約車司機們習慣把那些價格不高、貼近起步價的訂單統稱為「白菜單」,而那些價格比較高的訂單則為「大肉單」。
在青菜拼車上線一個多月後,越來越多的滴滴師傅表示,別說吃肉了,白菜都越來越少了,現在都只能吃青菜。根據滴滴司機楊師傅的粗略計算,青菜拼車上線後,雖然得到了各式「調度費」的補貼,收入反而下降了一到兩成。
乘客「白菜價打車」的背後,是無論一個訂單,或是兩個、三個訂單,最終拼成後,算上各式補貼,司機收到都只能稍稍超過,或約等於一個普通快車訂單的費用。對乘客來說,拼車自然實惠,可以最低5折的價格拼車,而且堵車還不加錢。所以最終結果是,由於要耗費時間去接更多的乘客、走更多的路,所以師傅們正花著比之前更多的時間,賺著更少的錢。
事已至此,相信那麼讀者會好奇,既然青菜拼車如此吃力不討好,為什麼還有車主願意幹呢?這就要講到滴滴汽車司機車生態圈的問題了。
除開滴滴官方為旗下司機們設置了專屬論壇,還有百度「滴滴車主」吧、知乎等各種各樣的交流平臺,一眾滴滴司機都會在上面溝通交流。而其中最吸引眼球的,便是各種「我是如何跑滴滴月入過萬」、「拼車的技巧」等文章。
類似於上圖的文章比比皆是,乍看上去,滴滴確實讓這些司機賺的盆缽體滿。然而楊師傅告訴小編,其實上面這些都是託!滴滴會讓部分訂單較多的、「先富起來」的司機分享各式「接單技巧」、「服務技巧」及各種流水,吸引新手司機加入,也給予已有司機們繼續跑單的動力。
「你看這條『早高峰雖然堵車一個小時,乘客無奈遲到。沒想到居然還給了我五星好評,等會兒又立刻來了跨城大單,感謝滴滴給我體面工作。』這說的是人話嗎?也就騙騙新手吧!」楊師傅激動地表示,按照常理,如果乘客遲到,不生氣都算好了,還怎麼可能給你五星好評,而且跨城大單出現的時間大多在周末或下午,工作日的早高峰出現大單的概率少之又少。
同樣的時間地點 不一樣的價格
另外,越來越多的車主反應,覺得自己被割了韭菜。
一名網友反應,同樣的時間、地點,滴滴和青菜卻出現了不同的價格。
另外,由於青菜拼車採用的是一口價,也就是出行途中不應該產生任何其他費用。這就帶來了一個問題,假如是跨城拼車,那最好還是要走高速的,按照以往,高速的費用一般是乘客承擔。但現在實行了一口價,乘客是否還要承擔高速費用呢?假如不是乘客承擔,司機微博的收入會更少,司機自然不會接受。假如是乘客共同承擔,又要考慮是乘客雙方乃至三方的意見,很容易產生矛盾。
而且,乘客的體驗也並不好。根據小編的切身經驗來看,不僅拼車不一定非常順路,而且經常會出現狀況外的問題。比如上下班高峰期、定位錯誤、乘客沒有按照規定時間到達上車地點、拼車乘客突然取消等等。不說別的,之前小編就遇到過由於堵車,所以拼車的乘客等不及而取消的情況,然而當時司機為了接那位乘客已經走上了比較擁堵的路段,最後浪費了司機和我大量的時間。
除此之外,拼車的人員過多也使得乘車體驗較差。雖然一般來講,一輛車拼單的數量不會超過三單,然而有時候一單乘客的數量並非一人,而是兩人,這就導致了座位根本不夠的情況,也產生了安全隱患。
沒有對手的滴滴,為什麼要做青菜拼車?
其實,滴滴已經是網約車行業當之無愧的老大了,而且從目前的市場環境來看,未來今年這個市場地位也很難被撼動。那滴滴為何還執著於做拼車呢?
首先,拼車是重要的盈利點。
簡單來說,按照青菜拼車目前的5折來算,三單拼成產生的費用為一單普通快車的1.5倍,結算後司機僅能拿到約等於一單快車的費用,還要扣除約三成的手續費、平臺費等,最終司機僅能拿到總費用的不到一半(0.7倍),剩下的差價全部由滴滴賺取。何謂暴利?這就是了。
同時,根據《2014-2020中國順風車行業發展藍皮書》顯示,2017-2019年中國順風車市場交易規模分別為191.93億元、232.14億元、100.13億元,預計2020-2021年或將達到80.10億元、108.14億元。順風、拼車出行市場的潛力十分巨大的。
另外,之前的順風車性侵事件,以及不斷被曝光的負面消息,都使得滴滴的品牌形象一直在墜落。改名「青菜拼車」,換一種品牌名稱,,一定程度上能切割原有品牌的負面形象,這也是滴滴重塑品牌形象的一個嘗試。不過,改名容易,本質南邊,如何讓自己成為一個看起來為公眾服務的品牌,而不是一家只知道掙錢的公司,這才是扭轉形象的關鍵。
滴滴與青菜,需要承擔起社會責任
任何一家做大做強的企業,都需要承擔起相應的社會責任,比如著名的阿里巴巴,其便是一位真正承擔起了社會責任的企業。然而,資本家的鐵則是牛奶寧願倒掉,也不能送給窮人。
青菜拼車,看似實惠,實則在「割韭菜」。然而如果不解決乘客的體驗問題,任由發展,相信將來必定會出現青菜拼車因乘客矛盾而發生衝突的時間,同時,假如滴滴一直踐踏司機們的尊嚴,不提高司機的待遇,也只會寒了司機的心。「割韭菜」,割的不僅是乘客對品牌的信賴,還有司機的信心。
ETC助手溫馨提醒:
全國高速通行95折 在線30秒辦好設備送到家
按照下方提示在百度搜『ETC助手』 即可免費辦理ETC
還可以免費查詢ETC通行扣費 開發票噢~
ETC助手在我手 無感出行再無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