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家長學校怎麼辦?逸家課堂這樣做

2020-12-20 瀟湘晨報

潤心育人,孵化成長。12月8日晚,國內知名基礎教育專家曾祥臣老師帶來的題為《培養孩子成為有學習力的自主學習者,順便拿個好成績!》家庭教育講座,在東城逸家中學報告廳開講。整個講堂座無虛席,學校校長王晶、副校長梁慧、政教處主任郝立傑以及各位班主任老師也聆聽了講座。逸家家長學校組織部張冬梅女士主持本次會議,她對到場的領導、家長和老師們表示熱烈歡迎,對熱心組織此次活動的各位家長學校成員們表示由衷的感謝。在講座正式開始之前,張冬梅女士對近期家長學校的運行情況及開展的工作向大家進行了簡要介紹。 接下來,初一三班張皓嘉與爸爸張文增、媽媽於霞一起為大家帶來詩朗誦《家之韻:愛與夢想同行》。三口之家飽含深情的朗誦,感人至深,令臺下的人為之動容,整個會場的氣氛迅速升溫。 這首觸動人心的詩歌,作者正是今晚家長學校課堂的講師曾祥臣老師。作為基礎教育全國知名課改專家、培訓師,親子關係導師,青少年心靈疏導與學業規劃諮詢師,曾祥臣老師的教育信條是「教育不只為美好生活做準備,教育本身就是美好生活」。

至此,曾老師的課堂正式開啟。一開場,曾老師就向到場的所有家長提問:今晚家長們來參與課堂是想「培養孩子成為有學習力的自主學習者」還是想「讓孩子拿個好成績」?家長們紛紛回應兩者都想要。曾老師用豐富的實例告訴大家:我們應該致力於培養孩子成為一個思想獨立、生活自理、學習自主的人;比起「學好」,「好學」才能為孩子未來考上好的大學、選擇好的工作,為有更優秀的家族傳承打下堅實的基礎。這些都指向一個目標:培養孩子的學習內驅力! 如何培養孩子成為有學習力的自主學習者?曾老師從四個方面為家長們作出指導:面向未來的能力、家長影響力、如何賦能助力、回歸教育本身。其中,曾老師提出的生涯喚醒(金)、親子關係(水)、學習態度(木)、學習方法(火)和學習成績(土)五元素相生關係圖,給家庭教育以清晰而全新的理解。此外,他通過漢字文化的概念解析,帶領大家觸摸認知真相和教育本來。 整個課堂中,家長們都被曾老師鞭辟入裡的分析和乾貨滿滿的策略深深吸引,認真聆聽並記筆記,同時也被曾老師幽默風趣的語言和收放自如的颱風深深感染,現場氛圍和諧活潑。

曾老師課堂結束後,主持人張冬梅女士向家長們正式發出創建「家庭共學小組」的倡議。秉承「知行合一」的理念,東城逸家中學逸家家長學校將進行一種新的嘗試,通過自組織的形式把家長們的心連結起來,達到共學互助同行的目的,本著自願的原則,家長們將各自組成「家庭共學小組」,以共求解決之道的態度開展交流,進一步促進家長的自我提升,培養孩子成為有學習力的自主學習者。相信在曾祥臣老師的指導下,在逸家家長學校「家庭共學小組」的合作中,每個家庭都可以開啟智慧教育的新篇章!

家長學校是宣傳普及家庭教育知識,指導推進家庭教育的主陣地和主渠道。發揮家庭教育優勢,辦好家長學校,對學生健康成長、實現育人目標至關重要。教育,從來都不只是孩子的功課,而是教育者的集體修行。讓孩子健康成長、為孩子一生的幸福奠基,是我們共同的責任與使命。東城逸家中學逸家家長學校將繼續朝著潤心育人、孵化成長的目標,與學校一起攜手共進,靜待花開。

【來源:大眾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很多學校都打造了家校共育平臺,開設了家庭教育課程、家長課堂...
    作為人大附中翠微學校的副校長及英語教師,她2018年參加了北京市海澱區教育科學研究院組織的中小學家庭教育指導師培訓班,成為海澱區首批30名家庭教育指導師之一。    近年來,海澱區在中小學家校共育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很多學校都打造了家校共育平臺,開設了家庭教育課程、家長課堂,教師也在積極地成為家長的「合作夥伴」。
  • 打開校門做教育——市外國語學校 「家校合作共育」的思考與實踐
    學校、家庭從來就不是相互孤立的教育「孤島」,而是彼此聯繫、互相補充的教育「環島」。「打開校門做教育」是「博雅」教育的宗旨,也是家校合作共育的根本朝向。一、上下求索,堅定方向(一)家校合作共育的意義針對家庭教育主題,我們在全校範圍內進行了線上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沒有時間,不懂方法,心存焦慮,渴求幫助,家長的殷殷目光中期待著學校能攜手並肩共同前行。家校合作共育是家長群體的現實訴求,是學生發展的內在需求,是學校教育的強烈呼喚。
  • 無錫新吳區家長學校聯合委員會成立暨第二批全國「家校(園)共育...
    李區長指出,家長學校聯合委員會的成立,旨在進一步宣傳正確的家庭教育思想,普及科學的家庭教育知識,弘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幫助廣大家長了解孩子的生理、心理發展特點,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技能,協助學校共同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第二批全國「家校(園)共育」數位化試驗區的創建,更標誌著新吳家校共育工作進入了「平臺更高、定位更準、服務更實、技術更專」的全新發展階段。
  • 家校共育實踐案例|重慶市高新區驛都實驗學校凝心聚力,推動家校共...
    家校共育,需要家庭與學校共同構建平等、尊重、協作、支撐、信賴、理解和互補的協作關係,才能有助於家校雙合力家校雙方一起共同完成立德樹人的教育方針,獲得傑出的教育作用,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和教育環境,有效地促進孩子健康快樂成長。
  • 家校共育 靜待花開——崔廟鎮磚門完全小學召開家校共育活動
    為了加強學校與家庭、教師與家長之間的密切聯繫,增進家長對學校工作的了解,從而更全面地了解孩子在校的學習情況,12月14日,崔廟鎮磚門完全小學召開了家校共育活動之家長會。該校校長陳金髮首先從成立家長學校的意義、開展形式及工作方法等方面,向各位家長做了闡述,使學生家長明確了成立家長學校的目的。會議推舉產生了家長委員會,家長委員會代表做了表態發言,表示積極配合學校的工作,擔負起家長在家庭的監護的責任,多花關注孩子成長,同時加強與學校教師的溝通聯繫,讓教師了解孩子在家庭中的成長變化。
  • 家校共育雲課堂開講 超6.2萬家長共話家庭教育
    來源:玉溪網5月23日,市教育體育局、市婦聯、市關工委聯合組織開展「讓愛更有智慧」家校共育雲課堂活動,全市超過6.2萬家長通過現場聆聽、直播互動、回放點播等形式參與,同主講教師互動交流,共話家庭教育。活動邀請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雲南學校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中國青少年協會高級家庭教育指導師後映霞主講,分小學、中學兩個階段分別進行分享和互動。
  • 渾南區教育局舉行家校共育論壇,家長可以報名參與學校教學、學校食堂、學校教務會議
    來源:瀋陽日報-瀋陽網9月11日,渾南區教育局第二屆家校共育論壇在渾南區第八小學舉行。此次會議以「家校共育的重要性」為主題,旨在推進家校共育在各個學校的普及。渾南區教育局副局長柳建林介紹:「教育是由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家庭教育所構成,而家庭教育是教育中的短板。因為,這就要求教育系統、教育機關、學校、家長對家庭教育進行探索和實踐。」
  • 架起家校共育「連心橋」
    本報訊(通訊員汪治忠)為充分發揮家校教育合力,推進立德樹人家校共育工程,實現學校和家庭互動,營造良好的家校共育氛圍。近日,香爐小學開展「家長開放日」活動,架起家校共育「連心橋」。家長們走進校園,走進課堂,關注教育,走進孩子,傾聽心聲,深入了解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工作和學生在校的學習生活情況。
  • 打造家校共育平臺,淄博十七中獲全市「首批優秀家長學校」
    這一榮譽的獲得,得益於學校以學生的健康成長進步為核心的育人理念,得益於學校教育注重貼近時代、貼近家長、貼近教育實際,堅持精耕細作「五個一」,紮實推進家校共育。家校共育,必須要把握家的屬性、校的特色,通過加強互動溝通突出一個「共」字,通過實施各種有效的機制和辦法落實「育」這個根本,本著這個思路,學校堅持在精耕細作「五個一」上用氣力、出實招,取得顯著成效。開展好一個活動——家長進課堂為使家長真切地了解自己的孩子學習的情況,我們開展了家長進課堂活動。
  • 徐州家校共育教育協會研究基地邳州邢樓中心小學:暑期家長大課堂
    徐州市家校共育教育協會是徐州市教育局主管,徐州市民政局登記註冊的社會組織。協會秉承正和理念組織有志於從事家庭教育及家校共育的工作者開展家庭教育及家校共育的理論研究,探索家校共育的有效途徑;通過設立研究基地、成立諮詢中心、舉辦公益講座、開展調研活動等多種形式推進家校共育實施;在市教育局的指導下,在相關部門的合作支持下,通過學校、家長和協會共同努力,家校共育工作贏得家長的讚許,得到社會的認可。
  • 家校共育丨陪伴·引領·薰陶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個課堂。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家庭和學校的教育力量,缺一不可。為更好地融合學校和家庭的力量,為孩子成長提供親情的支撐與學養的培育,總結凝鍊家校共育的東營經驗,東營市教育局、東營日報社共同推出「家校共育故事」專欄,以欄目促動總結,以經驗提升實踐,講好具有東營教育特色的家校共育故事。
  • 家校共育,靜待花開!桐鄉打造家校合作新模式
    學校開展家長陪餐活動,並不是簡單的「陪吃飯」,更是是給家長一份「安心」,給學生一份「健康」,給家校共育搭建一個「平臺」,讓家長有更多的機會參與到學校工作,激發了家長參與學校工作和孩子成長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架起了家長與學校親密有效溝通聯繫的橋梁。一直以來,現代實驗學校以「家校同心共育」為理念,重視家校共育,多措並舉共築家校共築家校合作網絡。線上線下聯動。
  • 【家校共育宣傳周專輯】牡丹江市林口縣中小學校「家校共育宣傳周」活動紀實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沒有家庭教育的學校教育和沒有學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能完成培養人這樣一個極其細微的任務。」只有家校配合,方可助孩子健康成長。2020年6月1日上午9時整,林口縣教師進修學校心育部組織全縣各學校主管家庭教育的領導、班主任和家長相聚在雲平臺,共同收看黑龍江教師發展學院組織的「黑龍江省中小學家校共育宣傳周活動啟動儀式」。
  • 家校共育 逐夢前行 實驗小學一年級新生家長學校開課
    掌上懷化訊 為促進家校合作,提高家長學校課程開發的力度,9月11日下午,懷化市實驗小學以「家校共育 逐夢前行」為主題的一年級新生家長學校開課了課堂上,該校校長陳淼全面介紹了學校情況,並形象地詮釋了實驗小學的辦學理念、特色及成效,號召家長們努力追尋教育的真諦、努力和學校形成默契、做率先垂範的榜樣、與孩子一起成長。德育副校長李嘉徵從三個方面向家長傳授「幼小銜接」的經驗,並通過大量案例解讀「家長如何高效陪伴孩子」。最後,全體家長齊誦實驗小學家長誓詞。整個家長學校課堂安靜、有序,家長情緒飽滿,認真聽課、做著筆記。
  • 構建「家校合作」與「家校共育」的良好格局
    人民網北京8月7日電(劉婧婷)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教育理念的轉變和教育能力的提高極為重要。」作為國家衛生計生委人口文化發展中心主任,奉雯認為「家長學習中心」是幫助家長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的有效手段,對促進「家校共育」的發展具有重大推動作用。
  • ​阜安小學:「家校共育,看見成長」家長課堂開課啦
    新農商網9月9日訊 「一年級的家長課堂開課啦!」9月6日晚,膠州市阜安小學一年級全體師生、家長相聚雲端,迎來了「家校共育,看見成長」線上家長會暨家長課堂開課儀式。膠州市中雲振華教育集團副校長安霞參加了本次活動。
  • 探索家校共育,家長「浸潤」教育進課堂
    家長進課堂當老師,開講什麼課程?10月30日,成都市實驗中學高二二班的家長課堂在葉璐老師簡短的開場白之後,厚頤爸爸為同學們開啟了特殊而又別開生面的第一課——"課本外的絲綢之路"!第一次體驗"家長進課堂",同學們有激動、有期待,更有許多好奇……當天中午,班長就和一些小夥伴繪製絲綢之路地圖準備歡迎厚頤爸爸!同學們也在葉老師的指導下,整理書桌、擺放鮮花,把教室打掃得乾乾淨淨,收拾得整潔而又舒適。中午午休時,同學們忍不住竊竊私語:下午的家長課堂會是什麼樣?
  • 家校同行 家國同興——史家教育集團家校共育的實踐探索
    「爸爸運動隊」強調親子陪伴中的「父傳責」,旨在培養孩子不畏艱難、持之以恆的意志品質,增進孩子體格、性格、品格的層遞發展,在「承責」層面推動家校共育從「小家」向「大家」拓展。「星期六課程」由家長自主申請為學生授課,學生自願報名參加,在周末課堂上激發孩子多元興趣,開闊孩子成長視野,推動家校共育從「小家」向「大家」拓展。
  • 渾南區教育局第二屆家校共育論壇,圓滿結束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黨中央教育部要求,推進家校共育在瀋陽各個學校的普及,渾南教育局聯合未來春藤家長學院,將在2020年9月11日上午9點,於渾南區第八小學召開「渾南區教育局第二屆家校共育論壇」會議。屆時,渾南區教育局局長、未來春藤家長學院創始人老喻、八小校長、九小校長、家長代表依次上場發表講話,並與渾南區八小、九小進行家校共育示範校籤約、授牌儀式,同時宣布渾南區家校共育協會籌委會成立。
  • 讓家校共育成為孩子騰飛的翅膀
    家庭是孩子誕生與成長的搖籃,學校是孩子學習知識與成長的搖籃,它們就如孩子飛翔的一雙翅膀,缺少了家庭教育或者學校的教育就如斷了一邊翅膀,孩子是飛不起或者飛不高、飛不遠的,因此二者缺一不可,只有學校和家庭、教師和家長攜手,形成教育的合力,孩子才會飛得更高,飛得更遠。那麼如何進行家校共育?形成教育的合力呢?下面說說我校的一些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