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冬日寒意襲人。
12月4日,中芯國際上午開市前公告,公司今早關注到美國國防部網站有一則將公司加入中國涉軍企業名單的消息,公司正在評估影響,請投資者注意投資風險。
受此影響,中芯國際A股開盤小幅跳水,上午跌3.62%,成交額18.8億元。H股於上午9:33起停牌。
中芯國際午間在港交所公告,公司被列入中國涉軍企業名單,對公司運營沒有重大影響。公司重申,公司是獨立營運的國際性企業,投資人、客戶等利益相關方遍及全球。公司一直堅持合法合規經營,並遵守經營地的相關法律法規,其服務和產品從未涉及任何軍事用途,且皆用於民用及商用。公司強烈反對美國國防部的決定,此舉反映了美國國防部對本公司業務與技術最終用途的根本誤解。公司會繼續與美國政府相關部門保持積極的交流溝通。公司已向聯交所作出申請,自2020年12月4日下午一時正起恢復公司的股份於聯交所買賣。
來源:Wind
實際上,這不是中芯國際首次被指與軍方有關。中芯國際在9月7日發布的澄清公告中表示,公司自成立以來作為全球半導體供應鏈上的重要成員,客戶遍及美國、歐洲及其他亞洲地區等,其產品及服務皆用於民用和商用,從沒有任何涉及軍事應用的經營行為,與中國軍方毫無關係。
出口管制產生影響
早在10月4日,中芯國際發布公告稱,公司知悉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已根據美國出口管制條例向部分供應商發出信函,對於向中芯國際出口的部分美國設備、配件及原物料會受到美國出口管制規定的進一步限制,須事前申請出口許可證,才能向中芯國際繼續供貨。
中芯國際聯合執行長趙海軍11月12日在三季度電話會議上表示,受出口管制影響,部分美系設備、零部件、原材料交付期有所延長。目前公司正常運營,短期內出口管制對公司產生一定影響,但影響可控。公司會繼續跟進此事,並持續評估影響。
有市場人士認為,受制裁影響,中芯國際成熟製程產能擴充計劃(項目首期計劃投資76億美元)可能受阻。趙海軍表示,北京新廠項目目前還處在籌備階段,接下來做各方面計劃和交流。
2020年業績暫無憂
作為內地規模最大、工藝最先進的晶片製造商,儘管停止為某特定大客戶代工,但中芯國際的客戶需求強勁、產能飽滿,季度業績屢創新高。
中芯國際第三季度收入創歷史新高至10.83億美元,環比增長15.3%,同比增長32.6%;歸母淨利潤同創歷史新高至2.56億美元,環比增長85.8%,同比增長122.7%。「公司全年收入增長預期上修為24%-26%,全年毛利率目標高於去年。」中芯國際財務長高永崗在第三季度業績說明會上表示。
中芯國際先進位程(28nm/14nm)業務收入佔比進一步提高。公司第三季度先進位程收入佔比達到14.6%,環比提高5.5個百分點,同比提高10.3個百分點。「14nm在去年第四季度進入量產,目前良率已達業界量產水準。」中芯國際聯合執行長梁孟松在11月12日上午舉行的三季度電話會議上說,14nm工藝技術平臺相對完整,產品應用廣泛,包括通訊、消費、電腦、物聯網、車載等各類場景。
此外,梁孟松介紹,公司第二代先進工藝技術「N+1」穩步推進,正在做客戶產品驗證,已進行小量式產,產品應用主要為高性能運算。相比一代,二代技術平臺以低成本、客制化為導向,第二代相較14nm性能提升20%,功率減少57%,邏輯面積減少63%,集成系統面積減少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