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牙醫,遇到牙疼來就診的病人那是數不勝數。但是這些數不勝數的患者真的知道自己是因為啥導致的牙疼嗎?
01第一說——牙疼是什麼?
牙疼是指牙齒因各種原因引起的牙齒或牙齒周圍疼痛,是口腔疾患中常見的症狀之一,可由多種因素導致,常見的病因有齲齒、急慢性牙髓炎、根尖周炎、牙外傷、牙周炎、牙齒敏感症、牙周炎、牙齒缺損、食物嵌塞等等。那麼不同的牙疼也有不同的常見症狀,比如牙齦腫脹、咀嚼痛、口臭、牙齒鬆動這些都是牙疼症狀的表現。
那麼就發病原因來說我們還可以分成這麼幾種類型:
第一種「牙疼」來自「牙體組織」本身:中齲、深齲、牙髓充血、牙髓出血、急慢性牙髓炎、逆行性牙髓炎、牙外傷、牙隱裂、急慢性根尖周炎等。
第二種「牙疼」來自「牙周組織」本身:外傷導致的牙周膜創傷、牙周炎引起的牙周膿腫、牙齦膿腫、壞死性潰瘍性齦炎、智齒萌出時的冠周炎等。
第三種「牙疼」來自「神經組織」本身:比如三叉神經痛等。
由於導致牙齒疼痛的原因較多,疼痛的症狀也就各不相同,自然處理方法也不盡相同,所以建議大家不要自己給自己「治療」,還是應該儘快前往綜合醫院的口腔科或專業口腔醫院尋求治療方式,這樣也有助於篩查出致病原因,大夫也就可以對症進行治療。如果是牙本質這樣酸痛的問題,可以檢查是否是齲壞或者隱裂、鍥狀缺損等問題,並通過充填或脫敏的辦法來解決;如果是牙釉質齲壞但沒有出現痛感的,簡單的充填就可以;如果是牙髓神經這樣的感染引起的咬合痛或陣痛,就要篩查是牙髓炎還是根尖周炎、牙外傷、牙隱裂等等,需要通過牙體組織開髓根管治療來解決問題;如果是牙齦牙周組織出現炎症或膿腫,那還要考慮是不是牙周炎或根尖周炎、冠周炎,在系統的檢查後,還需要潔牙、平整術、根管治療、牙周手術、拔除智齒等等方法來解除病症。
所以患者不要因為牙痛而自行服用止痛片劑,來試圖解決問題,往往效果不好還拖延了病情。
02第二說——牙疼有哪些?
就牙疼的形式來說是五花八門,有酸痛的、有冷熱刺激痛的、有咬合痛的等等。總之這些不同的疼其實也意味著牙齒各種各樣不同的疾病。那麼我就按照上文說的那個分類給大家分析分析:
第一種來自「牙體組織」的牙疼:
第一項——齲齒
齲齒是一種細菌性疾病,是一種由口腔中多種因素複合作用所導致的牙齒硬組織進行性病損的疾病。
齲齒的表現為無機質脫礦和有機質的分解,隨病程發展而從色澤改變到形成實質性病損的演變過程。齲齒的特點是發病率高,分布廣。也是口腔主要的常見病,是人類最普遍的疾病之一,也可以繼發為牙髓炎和根尖周炎,嚴重到一定程度的就會引起牙槽骨和頜骨炎症。齲齒的繼發感染還會誘發多種全身其他疾病。
齲齒的發展是一個緩慢的過程。臨床上常見齲齒有色、形、質的變化,病變由牙釉質進入牙本質,進而逐漸形成齲洞,臨床上常根據齲壞程度分為淺、中、深齲三個階段:
其中淺齲,也稱釉質齲,齲壞部位局限於牙釉質。初期表現為脫礦所致的白堊色斑塊,以後因著色而呈黃褐色,窩溝處則呈浸墨狀彌散,一般無明顯齲洞,僅探診時有粗糙感,後期可出現局限於釉質的淺洞,患有淺齲的人群無自覺症狀;然而中齲的齲壞已達牙本質淺層,臨床檢查可見明顯齲洞,可有探痛,對外界化學、溫度刺激、外力刺激(如冷、熱、甜、酸和食物嵌入等)都可出現疼痛反應,但當刺激源去除後疼痛立即消失,無自發性疼痛;最後出現的深齲已經齲壞到牙本質深層,且伴隨有牙髓炎症狀,臨床檢查一般表現為大而深的齲洞,對外界刺激反應較中齲嚴重,但刺激源去除後,仍可緩慢性止痛。
第二項——急慢性牙髓炎
牙髓炎多見於深齲未及時補救致牙髓感染,也常見於重度牙隱裂或牙外傷等原因導致的牙髓受傷引起的病症。
牙髓炎不論是急性還是慢性的,還是齲壞、外傷、隱裂造成的,患者在主訴病情時都存在著陣發性的疼痛、冷熱刺激痛和夜間痛三個特點。而且牙髓炎的危害不僅僅局限於影響患者休息這麼簡單,如果患者是患有基礎病的中老年,可能還會導致誘發心絞痛和心肌梗死,血壓忽然升高、突發性腦溢血等一系列的併發症。
第三項——牙外傷
牙外傷是指牙體組織在受到各種機械外力作用時所發生的牙周組織、牙髓組織和牙體硬組織的損傷。主要症狀是因軟組織損傷造成的疼痛、出血,以及牙震蕩,牙折斷,牙移位。
在確定牙外傷患者就診時沒有因為劇烈碰撞導致的顱內損傷時應及時治療處理,因為部分牙外傷患者存在著牙齦撕裂和牙槽突折斷的現象。而且如果患者是兒童的話如果不及時治療處理,會損傷到現有乳牙的健康和造成恆牙未來萌出的問題。
而且牙外傷往往伴隨著牙髓炎症這樣的併發症,比如牙髓出血、牙髓充血、牙髓休克、牙髓壞死等等。
第四項——牙隱裂
牙隱裂在口腔臨床醫學術語中又稱之為「不全牙裂」或「牙微裂」,也就是說牙隱裂的裂縫大部分不是肉眼可見的那樣,也不是裂到牙齒劈開那樣恐怖。通常牙隱裂的裂紋是從牙冠表面產生非生理性細小裂紋開始,常不易被發現,是一種在臨床診斷中比較困難的牙體疾病。通常部分患者在出現了牙齒敏感或牙痛的時候,就有可能是牙隱裂這樣的疾病問題已經存在。
牙隱裂的原因無外乎兩種,一種是患者主觀存在的牙釉質發育不全導致的;一種就是患者客觀存在的不健康生活習慣致使的。比如:喜歡把牙齒當工具去啃咬硬物;習慣性磨牙咬牙;用一側牙齒咀嚼的;喜歡吃粗糙的食物;喜歡性用牙齒開瓶蓋子的;有這些習慣的人都可能成為牙隱裂的患者。
無論是輕度還是重度的牙隱裂,都可以造成牙齒在以後的過程中出現牙齒劈裂,進而出現牙髓炎、根尖周炎等嚴重問題,更嚴重的可能只能拔牙處理。
第五項——急慢性根尖周炎
牙齒根尖周炎大多常見的是牙髓炎後期炎症擴散到根管口,導致牙齒根尖周圍組織發炎,也包括長期慢性未治療的牙周病引起的根尖周圍組織病變。
牙齒根尖周炎臨床患者大多表現為持續性牙痛、咬合痛、牙齒鬆動、牙根周組織紅腫等現象。患牙有牙齒伸長感,觸、壓痛明顯,影響到不能咬食物。
患有根尖周炎的患者不但要小心病變發展造成的牙槽骨破壞,而且患牙如不及時治療很有可能只能做拔除處理做種植牙修復。
特別提醒患有基礎病的根尖周炎患者要當心急性根尖周炎誘發的血壓瞬間升高和心臟絞痛問題等。
第六項——楔狀缺損
楔狀缺損是指在正常的牙體組織上出現了因長期緩慢磨耗而產生的「V」狀缺損,常見於牙齒的頸部,常見於中老年人,也常見於牙齦萎縮人群。
出現楔狀缺損的人群往往在刷牙方式上一直採用橫刷法,導致牙體釉質脫落缺損,且導致牙齦萎縮牙周病。
患有楔狀缺損的患者在主訴病情時有明顯的牙齒敏感經歷,在臨床檢查中可見牙齦萎縮和牙周病問題,牙齒頸部有牙釉質缺損,部分患者也有根面齲齒等問題。
預防楔狀缺損首先要修正錯誤的刷牙方式。此外剔除已經出現牙齦萎縮的鄰牙間的食物殘屑也很重要,因為鄰牙面的殘屑會致使齲壞,那麼還會加速楔狀缺損的速度和發展嚴重成為牙髓炎、根尖炎這樣的疾病的危險,更有甚者直至牙齒折斷等。
第七項——牙本質過敏
牙本質過敏又稱為牙本質過敏症、過敏性牙本質。是牙齒受到外界刺激,如溫度(冷、熱)、化學物質(酸、甜)以及機械作用(摩擦、咬硬物)等引起的酸痛症狀。
引發牙本質過敏的原因目前有先天性的——牙釉質發育不全、中老年人的——牙齒磨耗、長期刷牙不正確引起的——楔狀缺損、意外傷引起的——牙折、隱裂、牙齦萎縮、牙釉質疾病——氟斑牙和四環素牙等等均可發生牙本質過敏。
患者可根據自己具體的病發誘因,在醫生的治療指導下,儘快治療牙本質過敏症。
第二種來自「牙周組織」的牙疼:
第一項——牙周炎
牙周炎是侵犯牙齦和牙周組織的慢性炎症,是一種破壞性疾病,多是由口腔衛生不好、生活習慣不健康引起的,誘發的因素包括齲齒、牙結石、牙齦炎等。
牙周炎其主要特徵為牙周袋的形成及袋壁的炎症,牙槽骨吸收和牙齒逐漸鬆動,是導致目前成年人牙齒喪失的主要原因。
如果你出現了口臭、牙齦出血、牙齦紅腫、牙齦發癢、牙齦萎縮、牙周腫脹、牙齒鬆動等這樣的症狀,都可以歸結為牙周炎症狀的表現,都需要立刻醫治。
第二項——冠周炎
智齒因萌出位置不良,牙齒可能部分或全部被齦瓣覆蓋,加上位於口腔的最內側,刷牙的時候難以清理到,食物極易嵌塞在牙齒裡,細菌滋生引起發炎,咀嚼、吞咽,開口活動疼痛加重,甚至會牽連到其他的牙齒感染。到了冠周炎的中後期,表現為口臭、舌苔變厚、智齒周圍流膿等症狀,甚至半邊臉都會腫起,口張不開,不能進食。嚴重者可以伴隨發燒 、頭痛、便秘,淋巴結髮炎腫大等。
智齒冠周炎患者雖然可自行服藥來減輕症狀,但智齒本身造成的危害依舊存在,很多智齒會頂壞第二磨牙,導致牙列出現擁擠,牙齒出現咬合不齊。因此我們建議不能正常萌出的智齒是需要及時拔除的。
第三項——食物嵌塞
食物嵌塞,俗稱「塞牙」,是中老年人常見的口腔不適症之一,也是齲病未治患者常見的不適症狀之一。
食物嵌塞主要常見於中老年人長期咀嚼磨耗使得牙齒牙冠發生明顯磨損,牙齒形態變得不利於自我清潔;也常見於隨著年齡增長,原先填滿兩牙鄰面間隙的牙齦乳頭萎縮後留下縫隙;以及牙齒缺失後導致鄰牙傾斜,牙列擁擠或稀疏,鄰面齲洞充填未能恢復好接觸區等。
這樣,患者在咀嚼過程中,食物就會沿水平或垂直方向擠入牙間縫隙,造成塞牙。長此以往會引起牙齦炎、牙周炎,更嚴重的會出現再次牙齒脫落缺失的可能等,此時不僅要及時清理乾淨嵌塞的食物,敷以消炎、止痛、安撫牙齦的藥物,也需要及時補牙種牙,接受系統的口腔治療。#齲齒#
歷史文章:
齲齒出現疼痛症狀再補牙,對嗎?
吸菸的危害究竟在哪裡?男同胞們你知道嗎?
鬆動的牙齒還有得救嗎?
大夫,我這牙是拔還是不拔呢?奧秘都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