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起《全國稅收徵管規範(1.0版)》正式試行

2020-12-22 中國網財經

  4月30日,瀋陽市國稅局就試行《全國稅收徵管規範》舉行與新聞媒體見面會,記者就讀者朋友關心的有關問題,請市國稅局有關負責人進行了講解。

  目的:切實規範稅務人,更好服務納稅人

  今年4月10日,國家稅務總局印發了《全國稅收徵管規範(1.0版)》,要求從2015年5月1日起正式試行。總的考慮是,通過切實規範稅務人,更好服務納稅人。

  《全國稅收徵管規範》立足於現行法律法規,全面梳理稅收徵管的所有具體業務事項,對每一個業務事項的流程、環節、操作要求作出詳細規定,明確稅收管理行政行為標準,壓縮自由裁量的空間,限定稅收行政行為的隨意性。規範根據稅收徵管業務的屬性,將各項徵管具體業務歸類到11個業務類別,形成稅收徵管業務的基本體系結構。11個業務類別含業務小類152個,對應具體612個稅收徵管業務,涉及稅收政策法規與規範性文件1125份,規範附列1087張表證單書。總的來看,《全國稅收徵管規範(1.0版)》實現了「三個三」:一是三個涵蓋,涵蓋稅收徵管所有法律法規、涵蓋稅收徵管所有業務事項、涵蓋國地稅所有各級機關。二是三個規範,規範稅收徵管基本流程、規範稅收徵管基本行為、規範稅收徵管基本資料。三是三個對接,對接前後臺業務、對接基層實務、對接內部管理機制及運行支撐手段。

  創新體現六個方面,「新」、「舊」業務均兼融

  《全國稅收徵管規範(1.0版)》創新之處主要體現在以下六個方面:一是執行政策規範。所有規範事項堅持依法依規,以國家稅收法律法規和總局制定的規範性文件為政策依據。二是辦理業務標準。業務流程與辦理規範保持一致,把涉稅事項確定在規範的業務操作流程上,並對應每一節點提出統一的工作要求。三是管理要求統一。每一徵管業務事項體系完整、獨立成項,儘量做到將抽象的法律規定整合為具體、可操作、標準化的徵管實務。四是業務流程簡約。減少表證單書,簡化工作程序。把每一業務事項按照「啟動-處理-結束」三個環節有機串聯起來,做到精簡、高效。五是指導工作實用。切實做到便於操作、便於執行、便於落實,力求檢索簡單、脈絡清晰、示範直觀、提示明確。六是具體應用可擴展。考慮各地實際,省局在規範化前提下,在業務事項描述中專設業務創新處理條目,融合徵管實踐創新內容,實現對稅收創新業務的引領和兼容。

  四個方面有新變化,有利減輕納稅人辦稅負擔

  推行《全國稅收徵管規範(1.0版)》將給社會公眾和納稅人帶來四個方面的新變化。一是涉稅事項更確定。堅持稅收法定原則,所有稅收徵管事項,包括業務事項本身、處理過程、處理內容皆於法有據,確保嚴格按照法定權限、程序和標準行使權力、履行職責。二是管理服務更公平。通過統一辦稅事項的實體性和程序性要求、公開辦理過程和結果,規範稅務機關履行職能,快速響應納稅人的辦稅要求和訴求,防止侵害納稅人合法權益行為的發生。三是業務辦理更便捷。切實落實職能轉變、簡政放權的要求,如按照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要求,對稅收優惠類業務實現適度歸併,將稅收優惠業務分為備案和審批兩大流程,將具體的優惠事項業務處理要求歸為附列資料,確保優惠處理流程規範穩定。四是辦稅成本更經濟。通過借鑑科學管理、流程再造理論,合理設計徵管業務必經的辦理環節和工作職責,利用信息技術,將需要納稅人跑多次的事項簡化為即辦事項,簡併優化相關涉稅文書資料,能生成的不用報送、能共享的不用採集,減輕納稅人的辦稅負擔。

  本報記者吳宏 包晗 通訊員王悅

相關焦點

  • 回顧與前瞻:何為現代化的稅收徵管法
    《稅收徵收管理法》(以下簡稱「《稅收徵管法》」)作為我國稅收法治中的重要程序法治的基礎性規範,在推進「放管服」改革、促進稅務機關規範執法和保障納稅人財產權等方面效能明顯。一、略顯停滯的《稅收徵管法》修訂1992年9月4日,七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27次會議通過了《稅收徵管法》,並於1993年1月1日正式實施。此後,隨著中國財稅體制改革的深化,特別是納稅人權益保護意識的不斷提高,人們對於修改《稅收徵管法》的呼聲越來越強。
  • 1月1日起一大波經濟新政實施!將改變金融生態影響你我生活
    金融機構篇個人當日單筆或者累計交易人民幣5萬以上需上報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聯合發布的《網際網路金融從業機構反洗錢和反恐怖融資管理辦法(試行)》要求,自2019年1月1日起,客戶當日單筆或者累計交易人民幣5萬元以上(含5萬元)、外幣等值1萬美元以上(含1萬美元)的現金收支,金融機構、非銀行支付機構以外的從業機構應當在交易發生後的
  • 《中華人民共和國資源稅法》將於2020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資源稅法》於2019年8月26日正式通過立法,將於2020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是我國現行18個稅種中,第9個完成立法的稅種。二是規範了稅目稅率,有利於簡化納稅申報。新稅法以正列舉的方式統一規範了稅目,按照原礦和選礦分類確定了稅率,為簡化納稅申報提供了制度基礎。稅務部門將據此優化納稅申報表,提高徵管信息化水平,為納稅人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申報服務。三是強化了部門協同,有利於維護納稅人權益。
  • 明年1月6日起支付機構APP可繳稅
    2019年12月6日,《國庫資金經收支付服務管理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正式發布,將於2020年1月6日起施行。12月13日,中國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就《辦法》相關內容回答了記者提問。    《辦法》所稱國庫資金經收支付服務,是指非銀行支付機構依託商業銀行或清算機構與國庫直連的網絡通道,為各類預算收入經收入庫提供的網絡支付服務。
  • 2018年1月1日起發票票面該信息須關注,否則不能報銷!
    早前試點推廣的行業——1、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6年第44號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部分地區開展住宿業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自開增值稅專用發票試點工作有關事項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6年第69號第十條全面推開)2、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7年第11號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進一步明確營改增有關徵管問題的公告(第九條,自2017年6月1日起)3、國家稅務總局公告
  • 稅收徵管一般程序
    稅收徵管的一般程序包括稅務登記、帳簿和憑證管理、發票管理、納稅申報、稅款徵收、稅務檢查等環節。稅收徵管法對稅務機關和納稅人在各環節的權利、義務進行了規範,並明確了不履行義務的行政或法律責任。稅務部門按照稅收法律、行政法規和財務會計制度規定,對納稅人的會計帳簿、憑證等實行管理和監督,是稅收徵管的重要環節。  1.納稅人財務、會計制度備案制度。從事生產經營的納稅人應當自領取營業執照之日起15日內,將其財務、會計制度或者財務、會計處理辦法和會計核算軟體,報送主管稅務機關備案。採用計算機記帳的,其記帳軟體和使用說明及有關資料在使用前也應當報送稅務機關備案。
  • 明年1月6日起支付機構APP可繳稅:從綁定銀行卡扣劃
    (原標題:明年1月6日起支付機構APP可繳稅) 本報訊 今後,個人將可以通過支付寶
  • 完善「營改增」試點後有關稅收政策和徵管的探討
    「內容摘要」今年4月10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進一步擴大營業稅改徵增值(以下簡稱「營改增」)試點,標誌著從8月1日起「6+1」個行業的「營改增」試點在全國範圍內推行。本文從去年12個省市試點的總體情況分析著手,充分肯定試點地區的做法和成績,為全國推廣提供了政策和徵管方面的經驗。
  • 省國稅局辦公室主任張鵬飛解讀「四個規範」新政
    其中,《國家稅務局地方稅務局合作工作規範》從今年7月1日起實行,主要包括納稅服務合作、徵收管理合作、稅務稽查合作、信息共享合作和其他事項合作5大方面內容32個具體合作事項,不僅實現了與現有納稅服務規範和稅收徵管規範的有機銜接,也為各地創新合作內容和方式,進一步優化納稅服務拓寬了空間。
  • GRP與優化稅收徵管結構
    本文大膽設想,力求吸收該系統的先進和科學之處,應用到稅收工作中去,勾畫出稅收徵管的ERP 系統,即 「GRP」(Government Resource Planning,政府資源計劃)系統,以利於稅收徵管結構的優化,稅收徵管質量的提高。
  • 2020年1月1日起執行!
    1重磅!深圳前海稅務局正式宣布2020年1月1日起,告別紙質發票深圳市前海稅務局發布《關於全面推行電子發票的通告》。決定11月1日起,全面推行電子發票同時取消紙質普通發票。2020年1月1日起,停止辦理紙質普通發票的申請領購手續。
  • 「國地稅合併」經全國人大審議 | 大刀闊斧後稅收徵管應如何「精雕...
    2018年3月13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第四次全體會議召開並聽取了國務委員王勇關於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說明。據了解,2018年3月9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向十三屆全國人大提交了《國務院關於提請審議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議案》,該議案中明確提議:「改革國稅地稅徵管體制。將省級和省級一下國稅地稅機構合併,具體承擔所轄區域內各項稅收、非稅收入徵管等職責。
  • 賀蘭縣稅務局從源頭加強股權轉讓稅收徵管
    記者11月20日從賀蘭縣稅務局獲悉,面對當前企業股權變更較為頻繁,自然人股東納稅意識不強等問題,該局創新工作方式方法,加強日常管理,規範股權轉讓稅收徵管工作,積極幫助企業降低資本交易中的涉稅風險,有效堵塞稅收漏洞。
  • 中國國家稅務總局制定出臺《稅收徵管操作規範》
    中新社記者 賈天勇 攝中新網北京7月5日電 (記者 趙建華)中國國家稅務總局5日介紹,加速制定出臺的《稅收徵管操作規範》(下稱《操作規範》),實現稅費業務徵管的統一化規範化標準化,降低稅費遵從成本,提高徵管效率。
  • 2019年1月1日起這些新政正式實施
    稅務部門統一徵收社保費《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改革方案》明確從2019年1月1日起,將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生育保險費等各項社會保險費交由稅務部門統一徵收個人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的商品限額提至2.6萬元2019年1月1日起,我國正式調整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稅收政策,提高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的商品限額上限,擴大清單範圍。
  • 7月1日起車輛購置稅法正式實施 買電摩不用繳稅了
    車輛購置稅法實施 買電摩不用繳稅了  7月1日起車輛購置稅法正式實施,取消最低計稅價格、按買車價格計稅,部分車主將少繳稅  去年12月29日通過並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車輛購置稅法》(下稱:《車輛購置稅法》),7月1日起正式實施。
  • 7月1日起,職務科技成果轉化現金獎勵可享個稅優惠
    > 2018年7月1日起,一批涉稅新規將正式實施!2011年12月5日國務院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噸稅暫行條例》同時廢止。資源稅徵收管理進一步規範國家稅務總局近日發布《關於發布<資源稅徵收管理規程>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8年第13號),進一步規範資源稅徵收管理,優化納稅服務,防範涉稅風險。
  • 【3月1日實施】企業破產程序中稅務機關如何申報稅收債權?
    【專注為廣大中小企業提供專業法律服務】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稅收徵管若干事項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9年第48號(自2020年3月1日起施行)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進一步優化稅務執法方式
  •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印發《關於進一步推進和深化涉外稅收徵管改革的...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國家稅務局、地方稅務局:    1997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關於轉發國家稅務總局深化稅收徵管改革方案的通知》(國辦發〔1997〕1號),為更好地在涉外稅收工作中貫徹實施稅收徵管改革方案,現將總局制定的《關於進一步推進和深化涉外稅收徵管改革的補充意見》印發給你們,請在安排和部署徵管改革工作時一併遵照執行。
  • 國家稅務局華鎣市稅務局強化稅收徵管執法事前預警事中監督風險
    近期,華鎣市稅務局採取有效措施,加強稅收徵管執法事前預警事中監督風險,從而進一步規範了稅收執法行為,有效防範和化解了稅收執法風險,充分發揮了稅收執法督察的職能作用。截止目前,已督察2個稅源管理單位和14戶納稅人,發現風險疑點9個,已核實並糾正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