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釜山11月27日電 題:(國際觀察)韓國外交向「南」看 大力「進軍」東協為何求?
中新社記者 曾鼐
韓國-東協特別峰會日前閉幕。韓國力推「新南方政策」,欲加強與東協合作,有何訴求?
韓國外交政策向「南」看
文在寅政府2017年提出「新南方政策」。兩年後,韓國-東協特別峰會11月25日至26日在釜山舉行,東協十國領導人和高級官員出席。韓媒稱,這是文在寅政府上臺後韓國主辦的最大規模國際會議。
韓國政府提出,將把對東協關係提升為對美、對中、對日、對俄關係的水平;全面推進「新南方政策2.0」,與東協構建「3P共同體」,即以人(People)、繁榮(Prosperity)、和平(Peace)為核心。韓國總統文在寅稱,韓國和東協合作已超越經貿領域,拓展至政治、安全等。
為何力推「新南方政策」?韓國延世大學國際研究學院客座教授安俊成(ANJun-seong)認為,韓國曾主要奉行以周邊大國為主的「四強外交」,「新南方政策」意味著通過調整外交政策而平衡自身情況。
多年來,韓國專家普遍認為,韓國經濟過度依賴周邊大國。近來全球興起的貿易保護主義,更讓韓國經濟「很受傷」。
韓國東亞大學東協研究所負責人樸章植(PARKJang-sik)稱,韓日貿易摩擦等讓韓國面臨新挑戰;將東協視為新的發展潛力,是文在寅政府外交和經濟政策的重要議題。
韓國欲大力「進軍」東協市場
據韓國官方數據,東協已是韓國第二大貿易對象,目前雙邊貿易規模達1600億美元,韓方計劃2020年將貿易額提升至2000億美元。峰會期間,韓國與東協多個國家進行了雙邊自貿協定談判等。韓方稱,今年起韓國-東協合作基金將增至每年1400萬美元。
智慧城市、文化產業等是韓國「進軍」東協發力點。
峰會前,文在寅力邀東協多國首腦出席「釜山智能城市示範區」開工儀式。韓方還舉辦智慧城市、智慧農場等展覽,推介物聯網、電動汽車等技術。韓方宣布,將與馬來西亞推進智慧城市試點項目,還將舉行韓國-東協智慧城市部長級會議等。
近年來,東協地區城市化進程加快,基礎設施等領域需求激增。韓國《東亞日報》等媒體稱,韓方欲向東協出口技術和經驗。
文化合作亦是重點。此次峰會設置韓國-東協文化創新論壇,韓國「第一夫人」金正淑還帶東協地區與會領導人夫人參觀美容展等。
對此,樸章植分析,韓國明星、美妝等在東協很受歡迎,韓國有「發展文化業的先天基因」,可將文化轉變為經濟發展的動力。
「抱團」東協支持半島政策
朝鮮半島也是峰會重點議題。韓國和東協發聯合聲明稱,支持朝鮮半島以和平方式實現完全無核化和建立永久和平。
釜山外國語大學教授金東延(KIMDong-yeob)表示,韓朝對話近來停滯,韓國與東協加強合作或是「轉個方向」以期更好解決朝核問題。
樸章植也認為,東協與韓朝均有友好關係,朝鮮曾多次參加東協地區論壇;韓方加強與東協合作有助於讓韓朝保持對話。
東協與朝鮮多年來保持良好的雙邊關係,兩次朝美首腦會談「落戶」新加坡和越南,均為東協區域。韓國曾邀請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參與韓國-東協特別峰會,但被朝方拒絕。青瓦臺對此「表示遺憾」,稱韓朝領導人有必要通過一切可能的機會會晤,爭取國際社會理解和支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