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協國家與中國關係走深走實

2021-02-21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

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東協國家與其他國家和地區一樣,也遭受了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和霸權主義的衝擊,東協各國所長期營造的大國平衡、地區穩定和經濟發展局面一度面臨「失序、失穩、失衡」之憂。面對嚴峻的形勢,東協國家與中國積極加強溝通,大力倡導互利共贏,著力維護和平穩定,共同維護了東亞和亞太地區的大局穩定與經濟發展局面。

過去的一年,美國利用疫情、南海局勢和經貿議題持續挑動東協國家對華關係,甚至逼迫其在中美之間選邊站。面對美戰略施壓,東協國家一方面謹慎回應,另一方面堅定秉持對話合作的立場。

2020年6月,東協峰會發表主席聲明,重申「維護一個開放、包容、透明和基於規則的地區架構的重要性」,強調繼續加強和提升東協領導的各項機制所發揮的互相促進和協同作用。8月8日,東協外長發表《維護東南亞和平穩定重要性》聯合聲明,敦促各方呼籲加強互信,通過對話、共贏合作和務實的信心建設,創造和平環境,保障可持續增長。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美國《外交事務》雜誌發表題為《瀕危的亞洲世紀——美中對抗的危害》的文章,明確表示「大多數亞洲國家的經濟都和中美兩國緊密相連,並且不願意在兩國之間選邊站……中美能否求同存異,建立互信關係,將是亞洲發展的關鍵因素,也是這個時代面對的根本問題」,表達了地區國家不希望地區動蕩、對抗的強烈願望。

與此同時,東協國家克服外部阻力,大力倡導多邊對話合作,持續推動多邊主義、自由貿易。

第一,積極推動地區抗疫合作。面對疫情,東協快速啟動了七大區域醫療合作機制,注重與域外夥伴國分享信息、共商對策,顯示了團結一致應對危機的決心、能力和韌性。2020年4月,東協召開「東協+3」應對新冠疫情領導人特別峰會,提出用好清邁倡議多邊化,並向夥伴國提議共撥資金建立「新冠病毒東協應對基金」、應對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特別基金、「東協+3」重要醫療物資儲備和大米緊急儲備機制等。6月,東協峰會通過《關於加強東協經濟合作和供應鏈暢通的河內行動計劃》,提出與供應鏈上所有夥伴開展合作的13個具體領域和10項舉措。東協還與中、日、韓、澳、歐盟、美等重要夥伴召開了多場抗疫特別峰會和各領域部長級會議,體現了由東協主導、共建區域機制的特點。

第二,繼續倡導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儘管遭遇逆全球化「寒潮」,東協仍堅定不移地推動區域和全球經貿合作。2020年2月,越南與歐盟自貿協定、投資保護協定得到歐洲議會批准,同年8月生效,雙方加快落實自貿協定、推動供應鏈整合。年內,柬埔寨與韓國開啟自貿協定談判,韓國有望成為繼中國之後第二個與柬籤署自貿協定的國家。新加坡與澳大利亞籤署數字經濟協議。11月,東協與中、日、韓、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共同籤署地區全面經濟合作夥伴協定(RCEP),為多邊貿易合作注入新的動力。東協與剛剛完成脫歐的英國也在積極規劃建立「新的現代和動態關係」。

第三,面對美國「退群」、英國脫歐等寒流,堅持東協一體化方向。2020年,東協提出採取「全東協共同體方式」,堅定不移地續進自身共同體建設:政治安全共同體領域,繼續加強人道主義援助、災害管理、反恐、維和、打擊跨國犯罪、海事合作、跨境煙霾等合作;經濟共同體領域,高度重視維護供應鏈和金融市場穩定,繼續強調保持市場開放、糧食安全和促進貿易便利化的重要性;社會文化共同體領域,加快推進「東協單一旅遊目的地」「東協微笑旅遊計劃」等,提升東協身份認同感。

在對華關係方面,積極推動走深走實。2020年,中國東協關係保持平穩上升勢頭,在共同抗擊疫情、恢復經濟發展和維護地區穩定方面互信加深、合作深化:

其一,中國東協抗疫合作為世界樹立典範。疫情暴發以來,東協國家多次表明反對將疫情政治化的立場,積極評價中國的抗疫貢獻,持續加強對華抗疫合作。東協十國領導人通過信函、電話等方式表達與中國人民並肩抗疫的立場,東協組織也發表主席國聲明,對中方抗疫表示支持。雙方召開了應對疫情特別外長會,共同推動建立了東亞地區公共衛生危機應對基金,中國還向東協國家提供了抗疫物資並派出了醫療專家組,雙方真誠的合作堪稱國際典範。

其二,中國東協經貿合作首次實現歷史性突破。2020年是中國東協數字經濟合作年,雙方在數字經濟領域合作步伐加快,共建高質量「一帶一路」再創佳績,中老鐵路、印尼雅萬高鐵、柬埔寨金邊-西哈努克港高速公路等重大項目持續推進。2020年1-9月,中國東協貿易額達4818.1億美元,同比增長5%,東協超越歐盟、美國、日本等成為中國的最大貿易夥伴,雙方首度實現互為最大貿易夥伴的歷史性突破。

其三,中國東協圍繞共同維護地區穩定共識增多。年內,東協國家領導人多次表達與中國攜手維護地區穩定的立場。10月11-15日,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對柬埔寨、馬來西亞、寮國、泰國進行正式訪問並過境訪問新加坡,各方重申共同維護南海和平穩定的共識,承諾將致力於達成更有約束力、行之有效的南海行為準則。

2021年是中國東協建立對話夥伴關係30周年和可持續發展合作年,也是南海行為準則三年磋商期的最後一年、收官之年。中國和東協國家只要牢牢把握和平、發展主基調,持續推動對話、合作,就一定能夠應對各種衝擊,實現本地區的持久繁榮和穩定。

相關焦點

  • ...系列會議:就加強中國與東協及區域國家抗疫和經貿合作等達成共識
    北京商報訊(記者 陶鳳 呂銀玲)8月31日,據商務部官網,商務部亞洲司負責人介紹東亞合作經貿部長系列會議成果時表示,8月27至28日,第19次中國—東協(10+1)經貿部長會議、第23次東協—中日韓(10+3)經貿部長會議和第8次東亞峰會(EAS)國家經貿部長會議等東亞合作經貿部長系列會議以視頻形式舉行
  • 福建高院推進民法典培訓走深走實
    今年以來,該院先後邀請中國政法大學、華東政法大學等高校知名學者以及最高人民法院資深法官線上授課,受到全省法院幹警特別是偏遠山區幹警的歡迎和好評。截至目前,該院已舉辦民法典專題系列線上輔導講座17講,全省法院幹警共計12.2萬餘人次參加培訓,有力地推動了全省法院民法典學習培訓工作走深走實。
  • 疫情考驗下「一帶一路」建設走深走實
    近日,由中國建築承建的中巴經濟走廊最大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巴基斯坦PKM高速公路項目(蘇庫爾—木爾坦段)正式移交通車。「中巴友誼之路」的再次升級,是當前中國與「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務實合作的縮影。疫情發生之初,外界普遍擔心「一帶一路」合作會出現停滯。然而,「一帶一路」沿線建設項目始終穩步推進,「化危為機」。
  • 張掖市委黨史研究室大學習大討論推動五中全會精神走深走實
    市委黨史研究室大學習大討論推動五中全會精神走深走實每日甘肅網12月16日訊 據張掖日報報導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召開後,市委黨史研究室結合黨史研究工作實際,周密安排、精心組織,多措並舉推動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走深走實
  • 上街區實驗幼兒園:學習貫徹會議精神 推進教育走深走實
    通過這次會議,教師們深切地感受到了區委區政府對教育的關心支持和對教師的關懷厚愛,實幼教師必將砥礪奮進、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夯實工作作風,推進教育走深走實,讓教育為民提供更好的服務。
  • 統籌疫情防控和項目建設經貿合作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走深走實
    省「一帶一路」建設工作協調推進領導小組召開第二次會議  統籌疫情防控和項目建設經貿合作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走深走實
  • 聖城中學:推動主題教育走深走心走實
    2019年11月28日,山東教育衛視以《推動主題教育走深走心走實》為題,報導壽光市聖城中學「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情況
  • 武功縣多措並舉讓勞動教育走深走實
    為貫徹落實教育部印發的《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 (試行)》文件精神,切實促進全縣中小學紮實有效開展勞動教育,武功縣教育局「多措並舉」讓勞動教育「走深走實」。——深入學習,準確把握加強勞動教育的意義。
  • 全南縣推動「五型」政府建設走深走實
    為推動「五型」政府建設工作走深走實,該縣堅持把「五型」政府建設作為加強政府自身建設的「總抓手」,不斷增強政府執行力、公信力、凝聚力,著力解決好百姓關心的身邊「小事」。2019年,全南縣蟬聯全國、全省信訪工作「三無縣」,獲評全省政府系統「五型」政府建設先進集體、全省城市功能品質提升成效明顯縣、全省文明城市、全市高質量發展綜合考評先進縣等國家、省、市榮譽64項;2020年,獲評全省「五型」政府建設示範縣。
  • 第十一次中國-東協防長非正式會晤視頻會議舉行
    12月9日,第十一次中國—東協國防部長非正式會晤視頻會議9日舉行。會議由中國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魏鳳和同東協輪值主席國越南國防部長吳春歷共同主持。圖為魏鳳和發言。李曉偉攝第十一次中國-東協國防部長非正式會晤視頻會議9日舉行。
  • 求同存異 東方智慧開啟中國東協關係新時局
    而在與東協國家交往中,以鄰為伴、講信修睦、合作共贏的政策主張則很好詮釋了中國的外交理念。    今年是中國和東協建立戰略夥伴關係10周年。在承前啟後的歷史節點上,中國領導層近期接連出訪東協國家,提出新目標、新倡議和新思維,推動雙邊關係躍上新臺階。
  • 駐東協大使鄧錫軍:中國—東協關係開創新時代(中英文)
    越南通訊社、印尼《雅加達郵報》分別於11月11日和12日發表駐東協大使鄧錫軍署名文章《中國—東協關係開創新時代》。文章中文內容如下:       中國與東協國家是山水相連的友好鄰邦,命運休戚與共的重要夥伴,雙方關係在抗擊疫情中得到進一步深化。2020年中國—東協領導人會議即將舉行,相信這將進一步促進雙方關係提質升級。
  • 贛州職業技術學院:「四個創新」推動「三全育人」走深走實
    大江網/贛州頭條客戶端訊 通訊員曾衛平報導:贛州職業技術學院以立德樹人為根本,通過「四個創新」切實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親和力和針對性,構建內容完善、標準健全、運行科學、保障有力、成效顯著的思想政治工作體系,形成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工作新格局,推動「三全育人」走深走實。
  • 話語投契,中國-東協關係更緊密(國際論道)
    新華社記者 楊文斌攝   近日,中國-東協外長會在泰國首都曼谷召開。與會各方在經貿、安全、人文等領域達成多個重要共識,中國-東協合作取得新進展。此前,中國海關總署發布的進出口貿易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東協超越美國,躍居中國第二大貿易夥伴。   當前,中國-東協關係進入提質升級新階段,備受國際社會矚目。
  • 許利平:歐盟東協提升關係,中國樂見其成
    12月1日,在東協與歐盟舉行的外長視頻會議上,雙方確認基於43年雙邊對話關係的共同價值和利益,將雙邊關係提升為戰略夥伴關係。一些外媒和分析人士將此解讀為東協與歐盟共同打造多極化制衡中國,這有點言過其實,也是對雙方戰略夥伴關係提升的錯誤輿論引導。 東協與歐盟關係經歷了一段曲折的歷程。
  • 李克強在第21次中國-東協領導人會議上的講話
    -東協領導人會議暨慶祝中國-東協建立戰略夥伴關係15周年紀念峰會。中國-東協關係也走過了不平凡的歷程。2003年,中國率先與東協建立戰略夥伴關係,11國領導人在峇里島籤署《中國-東協面向和平與繁榮的戰略夥伴關係聯合宣言》,標誌著雙方關係邁入了快速發展的歷史新階段。15年來,中國和東協開展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合作,將「2+7合作框架」升級為「3+X合作框架」,取得了豐碩成果。中國與東協關係實現了從量的積累到質的飛躍,展示出巨大活力和光明前景。
  • 開創中國—東協媒體合作發展的新未來
    「中國有句古話說『千裡姻緣一線牽』,可能牽動我們的線是看不見的,但不管地點、時間、境遇如何,這條線都不會斷、不會消失,而會一直延續下去。」5月14日,東協副秘書長穆赫坦在2019中國—東協媒體合作論壇上說。中國和東協國家山水相連,血脈相親,尤其是近年來在「一帶一路」框架下雙方各項合作日益密切,人文交流呈現新熱度。
  • 新華網英文版:中國和東協將制定2030年戰略夥伴關係願景展望; 國家...
    新華網英文版:中國和東協將制定2030年戰略夥伴關係願景展望;國家主席習近平呼籲中越增強高規格戰略溝通 文/冷靜2017-11-13 18:39:29來源:FX168財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