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梭:單字拼讀、字卡、房間變印刷廠的認字方法,真是可憐

2020-12-14 喬治和媽咪

盧梭說:「人們在煞費苦心地尋找教讀書寫字的最好辦法,有些人發明了單字拼讀卡和字卡,有些人把一個孩子的房間變成了印刷廠,真是可憐!」

尹建莉的女兒圓圓,剛入小學的時候就能達到三年級孩子的識字量和閱讀水平,背後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因為,當她第一次拿起一本書給孩子講故事時,採用的辦法是不「講」,只「讀」。意思就是不把故事轉化成口語或者「兒語」,完全按照書上的文字,一字字給孩子讀。

她認為,對於一個白紙一樣的孩子,任何詞彙都是全新的,大人眼裡的通俗與否,在孩子眼裡其實都一樣。我們給孩子灌輸什麼,她就接受什麼。在公共場所時,不失時機的指給孩子一些文字,天長日久,圓圓養成一種習慣,只要是字,就想讀出來。

圓圓五歲之前不會自己看書,都是由尹建莉講,五歲之後開始嘗試自己讀書,先囫圇吞棗看大概,再由媽媽將她不認識的字讀一讀,書中的故事情節就被她自己一點點吸收,越讀越多,字也認識的越來越多。

連跳兩級,十周歲小學畢業時,已經讀完了金庸全系列、《簡愛》、《魯濱遜漂流記》、《紅樓夢》等。

關於識字太早破壞孩子的想像力。

很多育兒專家都建議,過早認字會破壞孩子的想像力、讀書的好胃口。

我曾經看到一條關於孩子認字的視頻,視頻中的家長,將大約十個筆畫複雜的成語,寫在了硬紙板上,讓一個一歲出頭的孩子認,長時間堅持,家長讀哪一個成語,孩子能準確的找出來,他們覺得自己的孩子是天才,也有很多網友點讚。

說到認字,很多家長會採取的一種方式就是,用一套自己手寫或者買來的卡片,讓孩子每天對著看,通過視覺記憶的強化來教孩子認字,也就是人們所說的「閃卡」。

閃卡最早是由杜曼設計的,他最初的意圖其實是為了嚴重腦損傷的孩子設計,實踐證明這樣的方式的確對腦損傷的孩子有效果,之後慢慢被人們用在正常的兒童身上。

二十世紀,美國曾在健康學齡前孩子中推廣過閃卡。後來一系列的跟蹤測試發現,大部分學齡前認識幾百上千字的兒童,到了學齡期,並沒有表現出任何學習成績方面的優勢,有大部分的所謂神童已經忘了之前認識的字,還有少部分神童出現了學習障礙。

針對這一現象,美國腦神經專家以及兒童教育專家做了深入的研究,結果發現兒童大腦中的神經腱只有在孩子主動動腦時才會被點亮,這時才有開發大腦的作用。家長一味追求提前學習、被迫用腦的方式,不但不能加速大腦開發,反而還會出現副作用。

不可迴避的幼小銜接問題。

市面上各色的幼小銜接培訓班,近幾年來也是比較火,這一現象的背後,反映的是家長和孩子的需求,有需求,總會有供給。

著名主持人孟非曾經在一檔節目中談到自己女兒一年級還不識字的問題。

上小學的第一天,女兒全班同學都認得字,只有她的女兒不認識,老師很奇怪的問,為什麼你家孩子不提前上學前班,班上所有的孩子都認識字。

孟非認為,孩子上一年級就是去認字的,幼兒園教的孩子也學了,但是有的東西就是一年級教的。

不去那些所謂的培訓班的後果就是,老師反問他,你是仗著你家條件好嗎?你們家是名人,了不起嗎?你們家孩子就是跟普通孩子不一樣是吧?

嚇得他趕緊讓孩子去上,不能跟別人不一樣。

節目中孟非說到,我們的教育當中,會把一些父母逼到接近於「變態」,關於報班,你到底是妥協還是不妥協?

如何科學認字:於無聲處順勢而為。

01 不「講」只「讀」,完全按照書上的文字,一字字給孩子讀,對低年齡段孩子,未必適用。

雖然尹建莉很多教育方法,值得借鑑,但是關於完全照書上的文字,一字字給孩子讀,未必適合當下的環境。

如今很多家庭都會引入繪本,而繪本的精美之處,往往在於圖畫。

就拿《大衛不可以》系列來講,所獲獎項:1998年凱迪克銀獎、1998年《紐約時報》年度圖畫書、1999年美國圖書館學會年度好書推薦、2001年第七屆日本繪本獎讀者獎、入選紐約公共圖書館「每個人都應該知道的一百種圖畫書」。

跟孩子讀這個系列的時候,我驚訝,這不就是我兒子的真實生活寫照嗎?洗完澡光著身子亂跑、牆上亂寫亂劃、在外面玩的時候摸爬滾打滿身泥巴、拿出鍋碗瓢盆敲的叮噹響……作者是多麼有養育孩子的生活體驗和細緻入微的觀察,才能將一個孩子的天性表現的如此淋漓盡致。

如果只讀每頁那簡單的文字,真的是太浪費圖畫書的作用,小年齡段孩子的思維,難道不是天馬行空的嗎?

比如讀這一頁大衛站在椅子上夠柜子上的小熊罐子。一打開,兒子驚訝的發現:「媽媽,大衛家的椅子跟咱家的一樣。」讀的時候,我會加入,柜子都有幾排、每一排左邊、中間、右邊都放了那些東西,這些東西是什麼顏色,是什麼材質、上面有什麼圖案,其中哪些東西是一樣的,招財貓的手勢如何動等。而讀到大衛打碎花盆的地方,孩子告訴我,媽媽,這是一堆「臭臭」。

臺灣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所長遊珮芸在2019年第10期《孩子 萌》雜誌《故事捉迷藏——文本之外的加碼演出》一文開頭就說:「我喜歡把繪本比喻為「紙上劇場」。翻開繪本,幫孩子朗讀繪本,就像是在邀請孩子看一齣戲。跟文字書不同,這齣戲往往從封面就開始演了,仿佛是舞臺開幕前放在門口的大海報,吸引觀眾入內欣賞。

02 識字未必需要將孩子送去幼小銜接培訓班。

我兒子如今兩歲多,我經常給他讀唐詩,不久前開始,他對書中的「名家鑑賞」四個字很有興趣,問我那是什麼,我告訴他這是漢字:名家鑑賞。於是每次翻到有這幾個字的頁面,他都開心的指出:「媽媽,這是名家鑑賞!」

可能是因為每一首唐詩後面,都跟隨了一個長方形小方格,裡面寫了這麼四個字,重複率高,他敏銳的觀察到了,開始有興趣。

當發現孩子開始注意漢字的時候,家裡零食的包裝袋、外出的指示牌、繪本裡面的字,只要是他有興趣,我都會告訴他怎麼讀。

不久前我買了一本劉墉的《漢字有意思》自己看,想找出一些有趣的方法來引導孩子,這本書有趣的地方在於,每個漢字都有一張美麗的手繪圖和一張黑白剪影,讓孩子先從圖像開始認識漢字,從甲骨文、小篆、隸書、楷書、現代簡體的各體書法,讓漢字的演變變得一目了然,舉一反三,每個漢字的「生活照」則通過「找一找」的尋寶遊戲,進一步強化記憶。

比如跟孩子塗鴉的時候,我會像畫畫一樣寫出「下」的篆書,告訴孩子,這個字就像一個人站在桌子底下,上面一橫是桌子,下半部分凸出來的地方是這個人的臉,一短橫,是這個人的伸出來的胳膊,底下是他的腿,這是個「下」字,他立馬跑去餐桌底下,說和他一樣。

也沒有必要一定要買什麼教漢字的書,《新華大字典》裡面就有行書、草書、隸書、篆書等字體,可以找出一些簡單篆書,與孩子塗鴉玩,在玩耍中,於無聲處,認識一些字,不建議做成閃卡機械的學習。

03 捕捉訊號,順勢而為。

沒有必要刻意教孩子認字,讓孩子被動的接受。但如果孩子發出「想認字」的訊號,那就是最合適的時機,不管是書中還是生活中,孩子感興趣的,就是最好的方法。

另外,堅持每天的親子閱讀是關鍵,一方面,培養孩子對於印刷品的興趣、養成閱讀習慣;另一方面,日積月累的積澱,就算沒有刻意認字,平穩過渡一年級也不是太大問題。

相關焦點

  • 教授家孩子4歲認識2000字:小學霸背後,都有「會教」的父母
    親戚家的孩子四五歲能認2000個字,上學後一直是班裡學霸,年級前三。人家爸媽都是浙大的教授,根本不去外面上輔導班,都是自己教。孩子多大可以開始認字呢?說到學齡前孩子認字問題,家長基本都會有一大堆困擾:多大的孩子應該開始學習認字?
  • 「語義啟動效應」告訴你:錯在方法
    周女士說只要自己有時間就會帶孩子閱讀,因為她在網上專門百度過,讓孩子學習認字的最好方法之一就是閱讀。因為孩子在讀書的過程中,書中的每一個字都會停留在他們的腦海裡,當孩子反覆多次看到這個字的時候,自然會有著深刻的印象,從而知道這個字讀什麼,有什麼意義。
  • 我親自用過的這兩個方法可以幫到你
    看到嶄新的對聯,兒子就自顧自地念了起來,表姐家的女兒看到了,也跑過去,可當我問她對聯上寫的是什麼字時,她只能認出一兩個字。表姐見狀,過來說,「唉,可真愁死我了,你說她都這麼大了還不認識字呢,這一年級上得特別累,我整天忙也沒時間教她,有時候教了她也不學,真是不知道怎麼辦才好。」表姐的女兒不是個例,兒子班上也有一些同學存在這樣的問題。
  • 自然拼讀教材Phonics Kids 全套PDF+視頻
    透過輔音的相關字彙,學習21個輔音的基本發音。利用念謠、指字說音,讓孩子念念唱唱完成拼讀的基本工夫。3 元音的發音: 介紹5個元音的基本發音利用相關字集念謠介紹五個元音的基本發音孩子開始學習拼讀英文單字,尤其是輔音+元音+輔音的單字,試著讓孩子拼讀。能見字讀音的字數累積至150個單字左右。4 Phonics幫助孩子見字讀音,有效培養孩子英語的發音、拼字和閱讀能力。
  • 繪本大師五味太郎告訴孩子識字的最好方法
    什麼是識字的最好方法呢?在盧梭的《愛彌兒》中,有這樣一段話: 「人們在煞費苦心地尋找教讀書識字的最好辦法,有些人發明了單字拼讀片和字卡,有些人把一個孩子的房間變成了印刷廠。洛克(英國哲學家)則主張用字骰教孩子們學習識字。這豈不是找到了一個最好的辦法嗎?真是可憐!
  • 孩子4歲認得2000字卻學不好語文?早教成功的關鍵,是不刻意去教
    孩子不到兩歲她就開始教他識字,那時候孩子爺爺把字詞貼得家裡到處都是,每天帶著孩子認字。四歲時當別的孩子拼音都不會的時候她的孩子已經能認得兩千個字。剛讀小學的前三年孩子語文成績一直是全班第一,直到小學四年級成績開始下滑,她很積極地尋找原因,發現孩子作文寫不好,於是報了很貴的作文班專門訓練孩子的寫作能力。
  • 3歲娃不教能認識1000字!原來用的是這招!
    2歲半到3歲——必須一個字一個字的念書在親子閱讀的最初階段,是我們給孩子讀,孩子聽,但是到了大概兩歲半的時候,孩子突然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就是我們給孩子讀書時必須一個字一個字的念,她用她的的小手一個字一個字的指著,然後讓大人給讀出來,如果大人不按照她的
  • 認字的基礎方法,就在「文」和「字」兩個字中
    比如我們之前寫過的,注意避開粗製濫造的識字卡,不要將拼音作為漢字啟蒙的核心等等。所謂贏在起跑線往往不是說孩子學得早,而是家長選的方法對。給孩子選擇標拼音的注音版書籍,要謹慎為什麼幼兒園教識字卻不讓教拼音?別用識字卡破壞孩子心中的漢字之美我們經常被問到的一個問題就是:漢字要怎麼學?
  • 直映認字全套 (字卡、MP4、軟體)
    今天給大家送出的福利是《直映識字》全套學習軟體:共1500字、1 - 6冊,每冊軟體都由識字、閱讀、遊戲三個部分組成。識字部分用動畫演示、語音配音教學。】5-8歲兒童用直映法學漢字,每天花10-20分鐘,可以在2-3個月時間內掌握2000-2500個常用漢字,同步具備閱讀一般兒童讀物的能力,學習效率比其他方法提高5-10倍。
  • 拼讀神器 | 英語Sight Word字卡課程包,臺灣明星款自然拼讀神器,一節課只要8毛錢,把專業啟蒙帶回家
    原因二:Sight Word中很多都不符合自然拼讀規則。如果發現學了自然拼讀後還是不能順利閱讀,那麼是時候學習sight word了,讓你一看到就可以快速把這些詞讀出來。正確的學習方法是:帶孩子通過專門的練習和閱讀掌握這些Sight Word,然後在平時的閱讀中一遍遍去熟悉、加深,最終學懂、會用。
  • 我是如何利用字卡變著花樣地教孩子認識字的
    要說沒有有必要提前認字,我覺得提前學一點還是有好處的,起碼孩子在做題的時候能讀懂題目。這樣相對來說,也能降低孩子對做作業(試卷)的牴觸情緒。但教的方法很關鍵。既不能枯燥,也不能強硬,還得讓孩子有興趣去做。時機很關鍵,得在孩子自己願意去做的時候趁機引入。以我孩子學英語來說。
  • 光光老師:別再用識字卡了,孩子不是一個字一個字學會認字的
    父母有時會擔心孩子認字是不是太慢? 然而從兒童發展角度來看,並不建議使用識字卡教孩子認字, 只要融入生活之中,每天都是很好的練習。陪伴每個父母和小孩,成為更好的自己。關於孩子的「認字」,比我們想像得簡單,但也更複雜。簡單的是,孩子早在三、四歲就已開始萌生興趣,而不是等到小學一年級。複雜的是,技巧熟練的過程,並非一、兩個月,而是需要三、四年的時間。讓我們一起來了解,小小孩是如何認字的?認字並不是如我們所想像的,拿出一疊字卡,一張、一張讓孩子念。
  • Phonics自製英語自然拼讀卡
    Phonics教學法,也稱為自然拼讀法,是來源於英國等英語為母語國家適宜兒童的學習方法。國際音標是傳統的標音法,Phonics 是針對兒童學習特點,適合兒童學習英語語音的注音系統。在掌握了phonics 後,孩子的認字能力會大大提高,能夠進行自由閱讀。
  • 關於Phonics自然拼讀,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啦!
    ↑ ↑ ↑點擊直接關注自然拼讀教學法是目前國際上最推崇的英語教學方法,也是美國兒童語言啟蒙所採用的方法
  • 免費領取:Phonics kids 幼兒自然拼讀發音教材
    孩子們從小學習Phonics,可以提前進入閱讀領域,做到"聽音拼字、見字讀音",對未來的英語學習帶來極大幫助!孩子們從小學習Phonics,可以提前進入閱讀領域,做到「聽音拼字、見字讀音」,對未來的英語學習帶來極大幫助!
  • 怎麼背英文單字?
    我的男老師眼睛又大又凸,頭髮稀疏,我們私下給他取個綽號,叫做蘿蔔老師。Robert外形雖不討喜,教學卻很有一套。上課慣例,他先拿出一幅自然發音表(拼讀表)。也就是我們說的phonics chart我們先跟讀,再有韻律的反覆念,蘿蔔仔細的聽,適時糾音。
  • 為什麼語文課改革後要求先認字再學拼音
    用現在非常流行的英文自然拼讀打比方,拼音更類似於自然拼讀,嘴巴拼讀出這個音,就知道它對應的是什麼字,知道讀音就知道意思。可是試想一下,英文的音節是由字母組合構成的,每個字母發不同的音組合起單詞很少會和其他的單詞混淆。但中文的有一個最大的困難就是同音字的數量非常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