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就是心魔(深度好文)

2020-12-15 騰訊網

朝鮮族流傳著這樣一句話:

一怒之下踢石頭,只有痛著腳趾頭。

如果你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到頭來受傷的也只有你自己。所以很多時候,情緒決定了人生的走向。

脆弱的人被情緒掌控,淪為情緒的奴隸,而強大的人,早已戒掉了情緒,得以掌控自己的人生。

情緒就是心魔,你不控制它,它便吞噬你。如果你的心是亂的,你看這個世上,也就是亂的。

內心強大的人,不會被情緒左右

情緒不是你生活的全部,但情緒卻能左右你全部的生活。

有些人,為情緒所困;有些人,卻早就戒掉了情緒。

《莊子·山木》中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人乘船過河,眼看對面有船要撞過來,這個人破口大罵,罵對方不長眼睛。

等到船撞過來,卻發現船上沒人,是個空船,剛才的滿腔怒火瞬間消失的無影無蹤。

情緒來的快,消散的也快,遇到問題只會生氣,把自己陷在自我情緒中不能自拔,不僅不能解決問題,還可能把自己置於難堪尷尬的境地。

約翰·米爾頓曾說:「一個人如果能夠控制自己的激情、欲望和恐懼,那他就勝過國王。」

很多時候,決定人生走向的,不是智商和才情,而是情緒控制的能力。

弱者,容易淪為情緒的奴隸;而強者,早就戒掉了情緒。

當一個人受到別人的敬重,不會過分狂喜;受到別人的辱罵,也不會過分的生氣,將一切看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能在這世間活得遊刃有餘。

就像安東尼·羅賓說的那樣:

成功的秘訣就在於懂得怎樣控制痛苦與快樂這股力量,而不為這股力量所反制。如果你能做到這點,就能掌握住自己的人生,反之,你的人生就無法掌握。

真正厲害的人,都是控制情緒的高手。面對別人的中傷,也只是微笑面對,從不置喙半句。獨留那人氣急跳腳,自己卻不傷分毫。

唯有內心強大,方能處事不驚,駕馭自己的情緒,掌控自己的人生。

內心強大的人,不會太把自己當回事兒

生活中大部分的負面情緒,大都是因為我們高估了自己。

人能虛己以遊世,其孰能害之。內心強大的人,從來不會把自己看的太重,因為他明白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也因此更能認清自己。

著名指揮家達姆羅施年少時天資聰穎,剛剛20歲就當上了樂隊指揮,當時他名氣很大,也十分高傲,認為自己無人可及。

有一天表演就要開始了,達姆羅施才發現自己忘拿指揮棒了。他馬上命自己的助手回家去拿,助手卻悄悄對他說:「也許你可以找別人借一下」。

達姆羅施有些愣神,略帶懷疑的對樂隊成員說:「誰能借我一根指揮棒?」,話剛說完,就見場上的大提琴手、鼓手、鋼琴手等十幾號人紛紛從上衣口袋中掏出了指揮棒......

達姆羅施好像被什麼擊中了,他開始變得清醒起來。

他突然意識到:

自己可能並不是什麼不可或缺的人物,每個人都默默努力,隨時準備代替自己。

自此,達姆羅施謙遜有禮,再也不曾傲慢。不把自己看的太重,才能站在高位而不迷茫,位居低位也不自卑。

生活中,放低自己的姿態,把自己當成浩瀚星空中的一粒微塵,浩淼汪洋中的一滴水珠,就少了許多痛苦和煩惱。

坦然處世,從容待人。面對挫折,能激勵自己;面對驕傲,能反省自己;面對詆毀,更能認清自己,唯有內心強大,方能虛己以待,不過分輕視自己,亦不過度看重自己,坦然面對生活,微笑面對人生。

內心強大的人,能更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

生活不是一帆風順的,每個人都會有情緒,這很正常。

但情緒就像水,宜疏不宜堵。學會控制情緒,不能把情緒看得過重,也不能一味遏制情緒的產生。

彼得·阿柏拉德曾說:

火氣甚大,容易引起憤怒的煩擾,是一種惡習而使心靈向著那不正當的事情,那是一時衝動而沒有理性的行動。

因為一些小事而生氣,氣性太大就容易傷身,別拿他人的錯誤懲罰自己,人生或許就能快樂許多。

而莊子也曾說:

人莫鑑於流水,而鑑於止水,唯止能止眾止。

一個無法控制自己情緒的人,就像流水,怎樣都無法照映出自己真實的心境;而一個能夠控制自己情緒的人,才可以心如止水,內心充實而強大,有一天,著名作家哈理斯跟他的朋友一起去買報紙的時候,朋友禮貌的和攤販說了聲「謝謝」,但攤販冷臉相對,一言不發。

哈裡斯問:「攤販的態度這麼差,你為什麼還要和他說謝謝?」

朋友則說:「我經常來這裡買報紙,而他每天都是這樣,但我為什麼要因為他的態度而決定自己的行為呢?」

別人說話的態度差,或許是他一貫的習慣,或許是他心情不好,但是我們沒有必要因為他而弄壞自己的心情。

聖嚴法師說:「有德即是福,無嗔即無禍,心寬壽自延,量大智自裕。」

控制情緒,是一種修養。人生能夠做到不亂於心不困於情,更是一種大智慧。

《一生的資本》裡有這樣一段話:任何時候,一個人都不應該做自己情緒的奴隸,不應該使一切行動都受制於自己的情緒,而應該反過來控制情緒。

一個人的內心,要像一捧清澈的水。守候一片自己的領域,無關塵世,無關風月,只是一種善良,一種責任,一種深深的愛戀。

情緒,就是心魔。當你決定不再在乎的時候,生活就好起來了。

人生中會遇到很多這樣那樣的問題,唯願你內心平和,不急不緩。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願你內心強大,妥善安放自己的情緒,一草一木,皆是溫情。

你若喜歡,別忘了點個在看哦

相關焦點

  • 好文|情緒是心魔,別讓它吞噬你
    今天想和你們一起聊一聊關於「情緒」情緒就是心魔,你不控制它,它便吞噬你有句俗話是這樣說的「一碗飯填不飽肚子,一口氣能把人撐死而我為什麼說情緒是心魔呢?因為我覺得「境由心生,倘若我們的心裡猶如一團亂麻,那我們所面對的那個世界,也會是凌亂不堪的」。情緒是我們的心魔,它的何去何從,完全由你決定。
  • 情緒就是心魔
    作為戰士,我們是有責任保護好這些物資的,哪怕犧牲自己。但是現實情況是我們的車被塢到雪地裡出不來,只能被困在車裡。我們的子彈是極有限的,一旦有狼群被召喚來,我們會更加束手無策。我們幾人相互看了一眼,遲疑片刻,誰也沒有說什麼,忍痛將車上所有的肉品,還有十幾包餅乾全都甩下車去!8隻狼又是一頓大嚼。吃完了肉,它們還試探性的嗅了嗅那十幾包餅乾,但沒有吃。
  • 學會驅除養育孩子中的「心魔」,也是好家風
    我們在好家風分享沙龍裡,不少寶媽坦言,她們時不時地被上述心理所困擾。當寶媽們陷入這些心理負能量場,就說明她們心中已「住」進了一個「心魔」。「心魔」其實就是一種迷失了自我的一種負面心理。一旦心靈被心魔咬噬,心頭就蒙上了一層陰雲,負面情緒也如影隨形。使我們陷入悲觀、疑慮和焦躁之中,甚至會讓有的寶媽一度出現抑鬱症狀,難以擺脫。
  • 王陽明:控制情緒,就是修行
    「衝動是魔鬼」人人都會說,但是情緒上腦,往往顧不了太多,容易怒髮衝冠,失去理智。發脾氣是本能,控制脾氣才是本事。心學專家王陽明認為,控制情緒,就是一場修行。但是對於多數讀書人來說,考取功名就是頭等大事,王陽明看得如此通透,雖然輸了考試,但贏了自己。每個人的情緒,就是對當下生活的滿意度。這世上八成的煩惱,都是來自於私慾;八成的衝突,都是因為情緒化。由來功名輸勳烈,心中無私天地寬。
  • 呂嘉健:心魔狀態與逆反的衝動
    ——《社會認知》,P219文 | 呂嘉健,自由文化人作者授權發布「心理折磨」一詞很傳神。本文將探討:在自我強迫的心理壓迫或爭強好勝的情境下,會爆發逆反衝動心理。逆反的衝動可能呈現為心魔狀態。「反常的小鬼」就是心魔。海特舉出很多例子,說明他自己內心經常出現「反常的小鬼」搗亂的情境,例如參加晚宴時,旁邊坐了一位他很尊敬的賓客,他心裡的小鬼就會趁機作亂,拼命鼓吹他說出最不恰當的話。
  • (深度好文)
    (深度好文)有一種假想,一旦你開悟了,就將不必經受悲傷、不幸、憤怒、嫉妒或者傷痛,你已經以某種方式克服了所有負面的念頭和情緒。這與事實大相逕庭。頭腦的本質沒有改變。頭腦的內容也會保留不變。但是,沒有自我設定條款(應該不應該),或者執迷於區分對錯,你體驗到「負荷」開始消失。你穩定在一種「見證」的狀態,在那種狀態下,情緒負荷消失了。這是一個持續加深的過程。
  • 情緒穩定,是一個人的頂級魅力(深度好文)
    這個世界其實很殘酷,善良的人總是學著自我消化負面情緒。一個父親因為工作受到批評,他回家把沙發上跳來跳去的孩子臭罵一頓。貓跑到街上,一卡車司機為了避讓,撞傷了路邊的孩子。人一旦不能掌控自己的壞情緒,那他將會過得越來越不順心。任何時候,一個人都不應該做自己內心的奴隸,不應該使一切行動都受制於自己的情緒,而應該反過來控制情緒。
  • 健康科普堂 | 冬季來臨,謹防「心魔」復發
    因此冬季要特別注意調適心情,警惕預防精神心理疾病這個「心魔」的復發。一、「心魔2.情緒改變:情緒變得不穩定,煩躁、易怒、緊張、恐懼,或變得沮喪、悲觀失望、焦慮不安等。3.行為改變:行為上可能會出現衝動、傷人、毀物等行為;會變得活動增多、無目的性,或活動減少、疏遠他人、生活懶散等。4.進食改變:出現食慾的減退或亢進、過量飲酒、不加控制地進食高熱量的食物等表現。
  • 別讓情緒左右了你,家庭教育就要讓負面情緒走得遠遠的
    推而論之,家長在教育孩子,陪伴孩子成長過程中,特別需要管理好情緒。當父母學會情緒管理,尤其是媽媽轉變後,孩子的情緒波動也開始明顯好轉,也願意去上學了。「心魔。」怎麼去除這個「心魔」呢?我在這裡給大家分享一個祛除 「心魔」的方法:當您做一個決定的時候,先問自己三個問題:我選擇什麼?我放棄什麼?我能承受的最壞的結果是什麼?想清楚了這三個問題再去做。當你能承受最壞的結果的時候,就會把焦點放在如何做,以及如何達成目標上,就不會因為付出沒得到相應的回報而耿耿於懷,被情緒左右。
  • 真實的故事告訴你:好男人,不會把壞情緒帶回家(深度好文)
    文 | 風停夜泊原創 · 抄襲必究【01】昨晚收到讀者私信,她告訴我說:而女人在承壓能力上,多於男人,女人會在悲傷與低谷的背後默默崛起,如果說世界上真正能夠打倒女人的也無非就是感情了,所以我一直在包容他,遷就他。可如今,我覺得,我真的厭倦了這樣的生活,他變本加厲的壞情緒我真的厭煩了!」
  • 天道酬勤(深度好文)
    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都避免不了遭受不公平的待遇,我們要做的是有一個好的心態,學會適應,學會隱忍,學會磨礪,因為我們被磨的越久,將來就會越鋒利。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走自己的路。我們年輕時所經歷的一切,等我有天老去,再回首曾經的點點滴滴,曾經的艱難困苦,其實是我們難以割捨、忘卻的回憶,因為是它讓我們成長。
  • 教育的最大死敵,就是父母的脾氣(深度好文)
    她說:這世上有一種東西是百害而無一利的——那就是發脾氣。教育孩子也是如此。直接的表達自己的意願,和如果孩子這樣做,自己的情緒和感受,用同理心去教育孩子,讓感情自然順利的流動。這樣做,孩子更容易接受父母的建議和管教。教育中的「以情理教育」,比大發雷霆效果好的多。讓家中充滿感情和溝通,而不是充滿暴力和訓斥。
  • 教育的最大死敵,就是父母的脾氣!(深度好文)
    被親切稱呼劉媽媽的她,十五年前就是「中國首屆十大傑出母親」。在育兒的方法上有很多成功經驗。加上近些年受先進育兒思想洗禮和不斷學習,很多育兒觀更加鮮明。直接的表達自己的意願,和如果孩子這樣做,自己的情緒和感受,用同理心去教育孩子,讓感情自然順利的流動。這樣做,孩子更容易接受父母的建議和管教。教育中的「以情理教育」,比大發雷霆效果好的多。讓家中充滿感情和溝通,而不是充滿暴力和訓斥。
  • 適合情緒低落時的句子,經典窩心,深度好文
    控制情緒,溫柔說話。 二、起風的日子學會依風起舞,下雨的時候學會為自己撐起一把傘。生活有望穿秋水的期待,也會有意想不到的欣喜。 三、你可以要求自己守信,但無法要求別人也守信;你可以要求自己對他人好,但不能期待人家也對你好;你怎樣待人,並不代表人家就會怎樣待你,如果你看不透這一點,只會給你增添不必要的煩惱。
  • 你能控制情緒,才能控制人生(深度好文)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國學生活,ID:gxsh789】控制情緒是我們處世的智慧,更是最好的養生。拿破崙曾言:能控制好自己情緒的人,比能拿下一座城池的將軍更偉大。人一旦被情緒左右,就會變得失去心智。我們往往被情緒所操控,殊不知,你的情緒裡隱藏著你的人生,預示著你的未來。
  • 我們奮鬥的意義是什麼(深度好文)
    我們奮鬥的意義是什麼(深度好文)每個人都有著奮鬥的目標,只是或大或小,或長期或短期。如果有人問大家:我們奮鬥的意義是什麼?,只能放棄治療,最終留下永久的遺憾,我們想挽救他們的生命,卻缺少對應的能力,大概,這就是最深層的絕望吧,失去摯愛的人的感受,我想,是沒有幾個人真的願意去體驗的,到那個時候,我們是否會因為自己曾經選擇了頹廢而後悔?
  • 修養(深度好文)
    就是寬容。所謂嚴以律已,寬以待人,我們待人要寬厚、要包容,不管別人待你好與不好,都能包容,這才是人生最大的修養。一個真正有教養的人能對陌生人溫和有禮,能對身邊的人,寬容有度;不僅能在心情好的時候溫柔可親,更能在情緒不好的時候收斂脾氣,不以惡語傷人。
  • 深度好文:一文讀懂如何備考2021年國考面試?
    在此,筆者以一文講述關於國考面試需要掌握的基礎知識!2021年國考面試的時間安排面試的具體時間:由招錄機關根據實際情況而定。一般的面試時間:2021年2月底之前。評分統一化:一般來說,以八大要素為主,即辯證綜合分析能力、計劃組織協調能力、應急應變靈活能力、人際交往能力、言語理解表達能力、求職動機匹配指數、自我情緒控制能力、舉止儀表得體展現。筆者對此專門寫有一文《公務員面試:考官們測評考生並打分的八大要素,你知道多少?》,歡迎查閱!
  • 與狼成狼, 與豬成豬(深度好文)
    01-03 16:15:09 來源: 明陽天下國際拓展 舉報   與狼成狼, 與豬成豬(深度好文
  • 很累還得管就是心魔
    教育孩子之路,父母的愛永遠不會像孩子愛媽媽那樣純粹前些天,朋友娟子說:&34;,這樣的話實際上一聽就是氣話,孩子再頑劣、再不聽話,最終也是自己的孩子、更沒有不管的理,即便是上一刻說得多麼絕情,下一秒該疼孩子、該管的時候還是一分鐘都不會馬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