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邦新命 繼往開來:北京大學哲學系100周年慶典舉行

2020-12-12 北京大學新聞網

2012年10月27日上午,中國現代教育史上最古老的哲學系——北京大學哲學系100周年慶典在百周年紀念講堂隆重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發來賀信。黃枬森、楊辛、湯一介及袁行霈、汪子嵩、楊憲邦、杜維明、歐陽中石、餘敦康、朱德生、黃心川、方立天、葉朗、樓宇烈、牟鍾鑑、趙敦華、陳來等著名學者應邀出席慶典。參加慶典的還有:國務院參事室主任、黨組書記陳進玉,政協第十一屆全國委員會常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主任張維慶,中央文獻研究室主任冷溶,中國社會科學院常務副院長王偉光,天津市人大常委主任、黨組書記劉勝玉,教育部副部長李衛紅,中央編譯局局長衣俊卿,《光明日報》社原總編輯苟天林等領導及來自海內外17個國家和地區的71所著名大學哲學院(系)的院長、系主任和一直以來關心支持哲學學科發展的企業界代表。北京大學黨委書記朱善璐,常務副書記、副校長張彥,常務副校長王恩哥,黨委副書記葉靜漪,副校長劉偉,黨委常委高松,秘書長楊開忠,總會計師閆敏,研究生院院長陳十一等校領導以及來自北京大學各職能部門和各院系的領導30餘人應邀出席會議。從90高齡的老者到就讀哲學系的學生志願者,2000餘名系友、教職工、學生代表和海內外嘉賓歡聚一堂,為北大哲學系獻上誠摯的祝福。慶典由哲學系黨委書記、副主任尚新建主持。

慶典現場
副校長劉偉現場宣讀劉延東國務委員的賀信

北京大學副校長劉偉現場宣讀了劉延東國務委員的賀信。劉延東高度評價了北大哲學系建系以來所取得的重要成就,特別是其堅持以學術為本、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學科優勢和辦學傳統,培育了一批中國優秀的哲學家,在國內外學術界享有聲譽,被譽為中國的「思想家搖籃」。她希望北大哲學系能以建系100周年為契機,繼承優良傳統,堅持育人為本,突出辦學特色,不斷改革創新,努力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培養造就更多的優秀人才和思想名家;堅持服務社會,推動學術創新,推出更多對理論創新和文化傳承創新具有重大影響的標誌性成果,打造中國氣派、中國風格、世界水平的精品力作。

李衛紅副部長代表教育部致辭

李衛紅副部長代表教育部致辭,她指出:黨和國家始終高度重視哲學社會科學的建設和發展。即將召開的黨的十八大必將為推動哲學社會科學的大發展、大繁榮創造更加廣闊的舞臺。面對新形勢,希望北大哲學系以人才培養為核心,注重學思結合、知行統一,不斷完善跨學科、國際化的高層次哲學人才培養模式,努力培養更多具有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優秀人才,以研究和回答當代中國社會發展中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為重點,從時代特徵、基本國情、學科特點出發,不斷凝練學術方向,推動學術與社會、理論與現實的深層互動,豐富中國哲學的學術思想和理論體系,努力形成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學術話語體系,提升中國學術的國際影響力。大力弘揚追求真理、嚴謹治學、求真務實的良好學風,秉持勇於創新、遵守誠信、淡泊名利的學術品格,大力發揚學術自由、學術民主,營造積極、健康、寬鬆、和諧的學術氛圍。

朱善璐書記致辭

朱善璐書記在致辭中指出,自誕生之日起,北京大學哲學系就是現代中國哲學研究的重鎮,是匯通中西文明的橋梁,是高水平哲學人才的搖籃。一百年來,中國社會發生了急驟變遷,中國人的精神思想世變風移,但北大哲學系始終挺立在時代潮頭,始終引領著學術的風氣,她在中國哲學界、思想界的崇高地位是無可爭辯的,她對國家民族的卓越貢獻將永載史冊!他強調,哲學系的發展對北大創建世界一流大學的事業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意義。世界一流大學,必須在理念上先進,必須在思想上引領,必須在文化上繁榮。如果沒有一流的哲學學科,北大就不可能成其為世界一流大學,也不可能產生具有原創性的、具有世界意義的、能夠引領時代風氣的先進思想、先進理念和先進文化。學校將把哲學系的發展建設放到更加重要和優先保障的位置,給予更大力度的支持。他希望,哲學系廣大師生員工,以百年系慶為重要歷史契機,進一步增強「使命自覺、創建自信、差距自省、奮鬥自強」的意識,發揮學科優勢,推動理論創新,堅持文化引領,努力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培養更多高素質的拔尖創新人才,推進哲學系的建設發展邁出新步伐、踏上新臺階,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作出新的歷史性的貢獻。

哲學系主任王博發言

哲學系主任王博在發言中回顧了北大哲學系走過的百年風雨,指出,從1912年建立以來北大哲學系就打開了一扇永遠不會關上的門,在中國的政治、思想、文化打下了哲人智慧的烙印。他強調,哲學不僅僅是書齋中的學問,其發展也隨國家的興衰而起浮。因為哲學家要安頓的不僅是自己,還有心靈和天地。正是在對他人和自己的承擔中,在道德的傳承和建立中,我們才可以找到德性、智慧和進步。橫渠四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是哲學家的期許。哲學系不教給學生任何的技能,卻賦予智慧的心靈與寬容的生命。一扇門打開的是一個廣闊的世界。我們的系友活躍在不同的領域,參與民族復興的偉大進程。而面對當代的中國和世界,我們需要新的哲學和新的思考,需要更多的哲學人在舊邦中開拓新命,在新命中延續舊邦。這個激烈變化的時代激發很多思考的衝動,北大哲學系願為學人智慧的思考創造機會和環境。100年提供了一個反思過去和期待未來的機會。北大常為新,北大哲學也是常為新的,哲學系將直面當代中國和世界,在獨立和自由的思考中,延續傳統,開創未來。

頒發北京大學哲學教育終身成就獎

北大哲學百年思想的薪火相傳,離不開教師們三尺講臺前的辛勤勞作。慶典儀式上最動人的一幕,是國務院參事室主任、黨組書記陳進玉和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王恩哥為黃枬森、張世英、楊辛、湯一介四位耄耋長者頒發北京大學哲學教育終身成就獎。為表彰四位先生為哲學教育作出的突出貢獻,哲學系獎勵每位先生50萬元。會上宣讀了張世英先生為系慶所作的賀辭——博通古今 融貫中西 風雨百年 繼往開來。

湯一介先生作為獲獎代表發言

湯一介先生作為獲獎代表發言。他回顧了哲學在中國作為獨立學科建立以來,由傳統走向現代、中西哲學思想交流和碰撞的歷史過程,指出,依靠中華文明幾千年的歷史和北大哲學系歷代哲人的智慧、學功,再立足於歷史文化傳統和現實社會,北京大學將會取得更大成就。一個國家、一個著名大學需要哲學家,而且是傑出的能夠引領國家和世界哲學發展方向的哲學家;當今這個處於極大轉變的充滿複雜深層矛盾的時代,需要能夠適應這個時代、解決時代重大問題的哲學家。對此,北大哲學系應當承擔起這一光榮的責任。對於北大哲學系未來的發展,他提出仍應該以「學術自由、兼容並包」為指針,發揮巨大的創造力,獲取新的眼光,提出哲學發展的新問題、新理論和新方法。最後,他感謝六十年來在北大學習和生活中所得到的北大同仁的幫助和支持,表示自己將終身努力,盡職盡責,不負希望。

牛津大學哲學系主任Christopher Shields作為學界代表發言

牛津大學哲學系主任Christopher Shields作為學界代表發言,特別強調了中西哲學傳統之間歷史悠久的聯繫。他以曾任教北大哲學系的張頤教授在牛津大學完成的黑格爾倫理學博士論文和16世紀耶穌會哲學家在中國完成的亞里斯多德《範疇篇》中文翻譯為例,指出,這些富有生命力的哲學文獻應構成中西哲學對話中的一部分,「反思不同的哲學傳統所獲成果,既留意其分歧,也關注其一致,要以此為先導,走向一個可以預期的、為了富有成效的學術交流而快速開放的時代」。Shields教授專門提及自己在洪堡大學結識的一名北大哲學系畢業生,在這個學生身上,他看到北大哲學系所達到的高度國際化標準和令人印象深刻的實力。他表示,如果我們共同的未來植根於我們共同的過去,那麼這些學生將是我們未來一同成長的碩果。

北京大學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長杜維明致辭

北京大學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長杜維明結合自己在美國的求學和研究經歷,談及當今英美世界職業哲學家對英美文化、社會的影響微乎其微。反觀北大哲學系,其發展歷程則始終和一個偉大的民族的發展緊密相聯。他特別指出,不了解北大,就不了解五四;不了解北大哲學系,就不了解北大五四以來學術的發展。百年來北大哲學系在中國傳統哲學的歷史闡釋中取得了驕人的成就,而且在美學、西方哲學、馬克思主義哲學等領域為世界貢獻了豐厚的理智思考。對於中國哲學的發展,他表示應該跳出職業哲學家的封閉性,開闊心胸,面對錯綜複雜的生活實踐。中國哲學發展的孕育資源不僅有西方哲學傳統,也應包括軸心文明以及原住民的不同文化傳統。中國儒家傳統本身就是超時代、跨文化、多學科的,希望北大哲學系能夠探索發展一個更具有普世意義、全球意義的思想體系。

復旦大學哲學學院院長孫向晨發言

復旦大學哲學學院院長孫向晨在發言中指出:興學濫觴,哲人淵藪,北大哲學系當之無愧,北大哲學系是中國哲學最優秀的代表,北大的哲學成就也代表了中國的哲學成就。縱觀百年歷史,每一位中國哲學人也都會對北大哲學系的貢獻感到驕傲,並反思自身責任的重大。面對新的形勢,會感到新的哲學探索的激情在湧動,相信新的哲學時代將噴薄而出。他以北京大學、復旦大學、臺灣政治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共同舉辦的南北哲學論壇為例,希望通過學界自身努力,尤其是通過漢學界對哲學獨到的肯定來推動哲學的發展,祝願哲學在中國既能講希臘語,又能講嚴格的漢語,更期待兩者的融合,這樣才不辜負時代和世界的期待。

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院長郝立新致辭

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院長郝立新指出,北大與人大在學術研究、思想交流、學科發展等方面緊密聯繫:黃枬森等北大哲學系系友對人大哲學院的發展作出了傑出的貢獻;一批有北大哲學系教育背景的青年才俊業已成為現今的人大哲學院學術骨幹。他提出,當下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強調哲學在反思人類命運、引導歷史發展的重要價值,除探尋安身立命之道外,哲學也越來越多地擔負起探索治國安邦思想的重任。在發展變革時代背景下,中國哲學學者更應認識到自身的重要責任和艱巨任務。

慶典上還宣布了哲學系系友會的正式成立。系友會會長、哲學系79級本科生彭興業指出,百年來北大哲學系培養出一批批優秀的系友,為民族振興和人類文明、社會的發展作出重要貢獻;維護和發展北大哲學系的優良學風,培養更多優秀校友,創造更多研究成果,應成為北大哲學系的歷史責任。談到新成立的北大哲學系系友會的工作,他表示要努力為廣大系友建立更密切、更通暢的聯繫,希望通過匯聚眾多優秀系友的力量,為建設一流哲學系與推動民族復興作出貢獻。

系友代表朱鐵志一一列數北大哲學系對系友們的種種深刻影響。「一入哲學門,一生北大人,我們的母校就是這樣一個奇妙的所在。」他表示,「海納百川,兼收並蓄,是母系留給我們最重要的精神寶藏;仰望星空,腳踏實地,是我們永遠的行為準則。」回顧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經歷的翻天覆地的變化,他期待北京大學、北大哲學系在新的歷史時期作出更大的貢獻。

系友代表李晨陽回憶在北大哲學系度過的美好時光,從作為文革後第一批大學生入學到哲學系研究生畢業後出國深造,校園裡時而遇見的季羨林、朱光潛等大師的身影,張岱年、馮友蘭、洪謙、熊偉等先生的悉心指導,與同學一起晨跑上課的情形等等,都歷歷在目。對於北京大學、北大哲學系,他表達了由衷的感激之情。

哲學系青年學者劉哲作為教師代表發言。他從自己西方哲學研究的視角出發,展示「理性」這一哲學核心主題的普遍困難,探討「第三種理性」概念的可能性。指出不僅需要從邏輯視角出發探究新的 「理性」概念的形式化,並由此來辯護它的唯一性。與此同時,哲學理論研究還能夠以此為基礎來反思一個具有內容的「理性」概念,並回應我們在現代世界生活中所不得不遭遇的各種極端對立:個體與共同體、普遍性與歷史性、機械自然與目的世界。在過去的一百年間,北京大學哲學系的前輩學人始終在以這樣的方式塑造著哲學這門理論學科的品格。作為年輕學人,沒理由迴避「理性」概念所蘊含的極端問題,應以在哲學探索中所展示出的勇氣、耐心和寬容,表達對於哲學系百年傳統最深厚的敬意和最誠摯的祝福。最後,劉哲為哲學系獻上了「生命反思恆駐,理論探究常新」的祝願

北大哲學系2010級碩士生牟潘莎作為學生代表,回顧了在北大哲學系求學思索的快樂時光。從初入哲學門的惶恐不安到初悟真理的感動,到學會以審美的態度看待生活,並選擇最值得擁有的生活方式,到從老師的傳道授業中明白了哲學人應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胸懷和擔當。她相信北大哲學系是永遠年輕的,北大哲學系百年的智慧與擔當,一定會薪火相傳,生生不息。

此外,會上播放的系慶短片《哲學門》透過對橫渠四句的解讀,展示了幾代北大哲學人的學術理想與報國情懷,引起到會系友們的強烈共鳴。大會還舉行了「哲學與當代中國」學術基金揭牌儀式。北京大學黨委書記朱善璐,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傅成玉,新奧集團董事局主席王玉鎖,北京大學副校長劉偉,江蘇遠東集團公司董事長蔣錫培,北京大學哲學系主任王博共同為基金揭牌。該基金的設立旨在支持北京大學哲學系學術研究的發展,促進創造性和面向當代中國與世界的學術研究。

慶典大會後,10月27日下午至29日上午要召開世界哲學系主任聯席會議,27日下午至28日接連舉辦七場高端學術講座,著名學者雲集,內容精彩紛呈。此外,在籌備系慶期間,哲學系還出版了《北京大學哲學學科史》、《有哲學門以來》、《求道集》、《求是集》、《求真集》、《邏輯的歷程》、《願隨前薪作後薪》、《守望智慧的記憶》、《經典:思辨與生命》、《青春味道》、《北大哲學系1952年》、《北京大學哲學系史稿》(內部資料)等十餘本系慶圖書。據悉,哲學系慶各項學術活動將持續全年。(文:程思煒 林起賢)

 

編輯:焱悠

相關焦點

  • 北京大學哲學系舉行100周年慶典
    近日,中國現代教育史上最古老的哲學系——北京大學哲學系100周年慶典在北京大學百周年紀念講堂隆重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發來賀信。國務院參事室主任陳進玉、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主任張維慶、中央文獻研究室主任冷溶、中國社會科學院常務副院長王偉光、天津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劉勝玉、教育部副部長李衛紅、中央編譯局局長衣俊卿、《光明日報》原總編輯苟天林、北京大學黨委書記朱善璐等領導出席慶典大會。
  • 北京大學科維理天文與天體物理研究所十周年慶典暨學術討論會舉行
    2017年5月4日上午,北京大學科維理天文與天體物理研究所(KIAA)十周年慶典暨學術討論會在科維理研究所大報告廳舉行。,空間望遠鏡研究所前所長Robert Williams等KIAA董事會成員,世界各地四所科維理研究所所長,中國科學院周又元、汪景琇、崔向群院士,以及國內各天文機構及高校天文院系的領導和同仁參加了慶典。
  • 北大哲學系「70後」同學會在京舉行
    中國青年網北京10月13日電(實習記者 蘇賀)金秋十月,來自全國27個省市的30位白髮蒼蒼的老人相聚北大燕園,共慶入學五十周年。這些老人是北京大學哲學系64級系友,平均年齡已超過70歲,是名副其實的「70後」。
  • 北京大學哲學系走近百年
    中國現代教育史上學科最齊全、學術傳統最厚重、最具學術聲譽的哲學教育和研究重鎮 北京大學哲學系即將於2012年迎來百年華誕。近日,「北京大學哲學系百年系慶啟動儀式暨 哲學與當代中國 系列演講首場報告會」在北京大學舉行。
  • 重慶楓葉國際學校舉行十周年校慶慶典活動
    2019年5月31日,重慶楓葉國際學校十周年校慶慶典在校區文體館隆重舉行。加拿大駐重慶總領事館副總領事司馬天明、重慶市教委副巡視李源田、永川區人民政府副區長任伯平、永川區政協副主席鍾代華、永川區教委副主任王強、梁平區教委副主任楊小軍、楓葉國際學校創始人·楓葉教育集團董事長任書良以及各兄弟學校領導和優秀畢業生代表等嘉賓出席本次慶典大會。
  • 北京大學120周年校慶棋類聯誼活動舉行
    5月5日,作為北京大學120周年校慶系列活動之一的「隨行付杯」棋類聯誼活動暨《圍棋與國家》系列叢書進校園活動在中關新園舉行。本次活動由北京大學校友會主辦,北大校友圍棋協會(籌)、北京大學圍棋協會、北京大學中國象棋協會、北京大學西洋棋協會共同承辦。
  • 新加坡舉行國慶54周年慶典
    新華社發(鄧智煒 攝)8月9日,五架新加坡空軍部隊戰鬥機在新加坡政府大廈前大草場舉行的國慶慶典上空飛行。 新加坡9日在政府大廈前大草場舉行國慶54周年慶典。由於今年適逢新加坡開埠200周年,慶典圍繞回顧歷史、攜手共創未來的主題,將國慶氣氛推向高潮。
  • 山東財經大學與加拿大達爾豪斯大學合作十周年慶典舉行
    山東財經大學與加拿大達爾豪斯大學合作十周年慶典舉行山東財經大學與加拿大達爾豪斯大學合作十周年慶典舉行  齊魯網9月12日訊(記者 張蓓)9月12日上午,山東財經大學與加拿大達爾豪斯大學合作十周年慶典在山東大廈隆重舉行。
  • 鄆城一中舉行建校70周年慶典活動
    本報訊 (記者 付鳳臣)2020年是鄆城一中建校70周年,11月8日,鄆城一中校慶慶典活動在南校區舉行,學校師生、各地校友、社會各界人士及有關領導共計7000餘人匯聚一堂,共同祝福鄆城一中七十華誕。慶典儀式上,宣讀了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知名大學賀信,舉行了鄆城一中教育集團揭牌儀式。當天,鄆城一中校友聯誼會成立大會召開。
  • 江西省吉水中學舉行建校80周年慶典暨第22屆文藝匯演
    為慶祝吉水中學建校八十周年,2020年12月22日上午九時十八分,江西省吉水中學在校田徑場舉行了慶祝吉水中學建校八十周年慶典暨第22屆藝術節文藝匯演。學校領導、校外來賓及全體師生歡聚一堂。鄧錦善校長作了致辭,鄧校長首先講述了吉水中學建校八十周年的歷程,從最初的醪橋陳家村,到後來的城南文山大道26號,一路走來,我們懷著同一個夢,創造了「才聚吉中,築夢贛鄱、花開九州」的巨大成就。鄧校長講述了吉水中學在不斷變得更好,不斷創「新高」。不管是硬體設施還是師資力量,都在不斷改善、不斷提高。
  • 北京大學哲學系與中國現代哲學
    因此中國現代哲學的開篇人物胡適是當之無愧的,北京大學哲學門的設立在客觀上揭開了中國現代哲學研究的序幕,奠定了中國哲學研究的範式。 北大哲學系的歷史功績 中國現代哲學是在中西哲學交流融會的背景下發展演變起來的。北京大學哲學系在這一過程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 河南大學100周年校慶公告
    河南大學100周年校慶公告(1號) 2012年金秋時節,河南大學將迎來百年華誕。在此,謹向長期以來關心和支持河南大學建設與發展的各級領導、各界朋友及海內外校友致以誠摯感謝和崇高敬意! 100年薪火相傳,100年弦歌不輟。在長達一個世紀的辦學歷程中,河南大學雖然數易其名,幾度變遷,但「明德、新民,止於至善」的辦學傳統薪火相傳,以文理學科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綜合性大學的辦學格局傳承至今,服務經濟建設、社會發展、科技進步的歷史使命堅定不移。2008年10月,學校順利進入省部共建高校行列,在中國高等教育體系中的地位和影響得到提升,開啟了事業發展的新篇章。
  • 歲月知味15周年慶典舉行
    日前,「情深十五載,感恩同路人」歲月知味15周年慶典在東莞舉行。慶典上,企業還發布了15周年紀念茶「燃情歲月」,從15年的心路歷程、產品原料工藝優勢及產品研發理念等方面,全方位解讀了該產品的魅力。
  • 花婆婆方素珍繪本創作30周年慶典舉行
    11月23日,由浙江少兒出版社主辦的花婆婆方素珍繪本創作30周年慶典在京舉行。活動現場,中國出版協會原副主席海飛從全球視野評價了近些年中國原創繪本的發展狀況,並高度評價了方素珍對我國原創繪本創作和推廣所作出的貢獻和努力。    發布會上,浙江少兒出版社社長汪忠發表致辭,6名北京大學附屬小學學生朗誦了方素珍創作的兒童詩《明天要遠足》《你想要一顆星星嗎》。
  • 北大計算機科學技術研究所成立35周年慶典舉行
    以「初心 發展 未來」為主題的北京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研究所(以下簡稱「北大計算機所」)成立35周年慶典日前在京舉行。北大計算機所教授、王選院士夫人陳堃銶在慶典上介紹,1975年,北京大學以王選為代表的科研團隊,承擔了我國「漢字信息處理系統工程」(簡稱「748工程」)中「漢字精密照排系統」項目的研製,相繼成立了「748工程會戰組」、「漢字信息處理技術研究室」,即計算機所的前身。1983年,北大計算機所正式成立,迄今已走過了35年的光輝歷程。
  • 紐西蘭坎特伯雷大學孔子學院舉行十周年慶典
    圖為坎特伯雷大學孔子學院舉行十周年慶典。(紐西蘭《信報》 張恆瑞/攝)中新網11月1日電 據紐西蘭信報報導,當地時間10月31日下午,紐西蘭坎特伯雷大學孔子學院舉行成立十周年慶典。從2009年至2019年,坎大孔院在紐西蘭南島積極推廣漢語教育,目前漢語學習人數達11000人,開設中文課的學校從最初的8所發展到100多所。基督城市長莉安·達澤(Lianne Dalziel)在慶典致辭中說:「中文已經發展成為紐西蘭的第三大外語,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學習中文,開設中文課的學校數量不斷增加。」
  • 新加坡舉行國慶54周年慶典,展示開埠200周年發展歷程
    當地時間2019年8月9日,新加坡,新加坡舉行國慶54周年慶典,煙花布滿夜空。視覺中國 圖新加坡9日在政府大廈前大草場舉行國慶54周年慶典。由於今年適逢新加坡開埠200周年,慶典圍繞回顧歷史、攜手共創未來的主題,將國慶氣氛推向高潮。慶典主辦方在大草場搭建了舞臺,這裡也是1966年新加坡第一次舉行國慶慶典的地點。新加坡總統哈莉瑪、總理李顯龍以及政府官員、議員等出席了慶典。現場還聚集了2.7萬名觀眾,他們大都身著與新加坡國旗顏色相同的紅白兩色服裝。
  • 北京大學日語學科創建七十周年紀念大會在京舉行
    人民網北京10月25日電(袁蒙)22日,北京大學日語學科創建七十周年紀念大會在北京大學百周年紀念講堂舉行。 在北京大學日本語言文化系系主任金勳的主持下,紀念大會正式開始。北京大學副校長李巖松首先為大會致辭。他表示,北京大學日語專業歷史悠久,是國內高校中首個集語言、文學、文化三個專業方向,並具有學士、碩士、博士三級學位授予權的專業,之後又重點增設了翻譯方向。七十年來,北京大學日語專業培養了大批高質量人才,活躍在各界的畢業生為國際交流、中日友好事業做出了傑出貢獻。
  • 龍港六小舉行建校20周年慶典
    龍港六小舉行建校20周年慶典 發布時間:2007年11月22日 來源:蒼南新聞網 在這瓜果飄香的金秋時節,龍港六小迎來了二十周年校慶。
  • 西安交通工程學院隆重舉行建校25周年慶典大會
    二十五載立德樹人桃李芬芳,繼往開來砥礪奮進再譜華章。在舉國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西安交通工程學院迎來了25周年華誕,9月21日,陝西省教育廳、陝西省民辦教育協會、鄠邑區委、區政府和兄弟院校相關領導,知名企業、合作機構及有關方面的領導,曾經在學校工作過的老領導、老同志、歷屆校友和師生齊聚學校,歡聚一堂,共同慶祝西安交通工程學院建校25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