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不是終點,看華老師如何面對人生抉擇

2020-08-27 好心情精神心理平臺


「生於非典,考於新冠」不知道這些出生於03年小哥哥小姐姐在高考後的心情是怎麼樣的,但是作為過來人,想和大家好好聊聊高考和人生的話題。

記得西瓜視頻裡儲殷教授有一段演講,他說高考是全世界再也找不到這麼公平的制度,這樣一個給底層青年向上流動的機會。比如原來在農村的孩子可以和城市裡面孩子坐在同一個課堂,畢業後面對同樣的崗位,最終會發現改變了自己的階級。但是在西方國家可能並不是這樣,比如在美國,想上好的大學,就必須拿到有社會地位人的推薦信,而對於普通家庭來說,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在韓國,如果想上首爾大學這種學校,那麼在高中期間就要參加很多課外活動來積攢平常分,而這些課外活動的費用也會讓一個普通家庭望而止步。但是在中國,高考的評價標準變得異常簡單,那就是考試分數。雖然看起來考試分數決定論會有很多問題,但是,不可否認,高考確實可能是我們人生當中最公平的一次選拔了。


不過,在此華老師想表達的是,高考雖然是人生當中很重要一次考試,但絕對不是決定命運的唯一一次考試。



人生其實充滿了不確定性


以華老師本人舉例來說,十幾年前,作為一個標準的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理科生,高考志願報的是土木,水利類的專業。但是伴隨高考成績下來,華老師並沒有如願進入到名校的土木或者水利專業,而是調劑到了臨床醫學專業,雖然臨床醫學專業在外人看來可能是個非常不錯的選擇,但是對於當時華老師來說可能並不太感冒。


而選擇精神科更是因為學習不好,如心血管,骨科等熱門專業都成為了學霸們的專屬選擇,而像華老師這種「學酥」(看起來像學霸,然後風一吹就變成渣渣)的人,只能選擇沒有人願意去選擇的精神心理科。


不過進入到這個專業才發現,對於精神醫學的學習似乎也讓自己收穫了很多。除了痛苦的身體疾病外,心理疾病也會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而後面華老師自己的成長,也正如《阿甘正傳》裡面的那句名言,人生就像一塊口味各異的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塊吃到的是什麼。


人生,不止只有一次高考


前天,羅永浩面對所有高考後的考生做了一次演講,華老師這種經歷過高考十幾年的中青年看完後也熱淚盈眶,這樣一位高中輟學,沒有參加過高考的胖子,成為過全國最知名的英語老師,創過業,也創業失敗過。他把自己創業錘子失敗,比喻為自己高考失利,而他表示,即使公司面臨運營危機,欠了幾個億的債務,但是他依然沒有放棄希望,他仍有信心重振自己的品牌。


而羅永浩給的短短三條建議,也是非常接地氣,並沒有談那麼多大道理:

「高考結束並不意味著學習的終止,要多讀書,培養終身學習的習慣。」

「要成熟但不要圓滑世故,要天真但並非幼稚。」

「高考不是終點,而是下一個起點,人生其實還有很多場「高考」,等著我們去面對。」


確實,高考只是一個起點,在未來的人生中,我們要面臨一個又一個「高考」,而高考永遠不是結束,一切都只是剛剛開始。


最重要的時間永遠是現在


不光光是高考,我們的生活也是一樣的。很多時候,我們都會認為一次或者兩次的失敗會導致自己未來生活會變得不再那麼豐富多彩,其實我們沒有發現,只要認真做好自己正在做的事情,一切就會變得不再那麼悲觀。正如阿甘說的那句話,我們都不知道明天會面對什麼,但更重要的是做好今天可以做的事情。



關注更多精神、心理問題,請下載好心情APP或關注好心情網際網路醫院微信號,3萬餘名醫名家在線護航您的身心健康。

相關焦點

  • 高考不是終點,而是人生的起點。
    高中時的老師一遍一遍強調高考多麼的重要,佔人生的極大一部分,高考失敗了就一定走下坡路。無形之中給學生增加了高考的不能承受之重。有很多像張霽這樣的例子,告訴我們,高考不是單向路口,也不是判斷題,而是多向路口,是發散思維的主觀題,只要你不放棄,發掘你的主觀能動性,你們最後都能抵達終點,殊途同歸。
  • 高考僅僅是一次旅行,他不是你人生的終點
    ,因為這是人生的一件大事,很多人以為他考上理想的大學走上人生的巔峰,有人卻受不了失敗的打擊,走向深淵。 每次看到有的孩子,因為一次考試失敗而選擇結束人生,總是感覺心痛的很,我多想告訴孩子們,高考僅僅是一次旅行的開始,而不是終點,大學也不是你人生奮鬥終點僅僅是一個過程。
  • 高考只是人生起點不是終點
    再過幾天,你們就高考了,比起那些早早輟學謀生的孩子,你們是幸福的,也是幸運的。當年,我們是要先參加預考,通過後才能參加正式的高考。有多少「寒窗苦讀十餘年的學子」被高考拒之於門外。相比於此,你們真的很幸福。科技在進步,社會在發展。我們當年不僅會被拒之於門外,而且擔心還會被「竊取勝利的果實,被頂替上大學」。
  • 高考,人生的十字路口,艱難的抉擇
    能夠順利通過高考關,考上大學的畢竟是少數,有相當一部分學子將名落孫山,處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面臨艱難的抉擇。尤其是農村的孩子,家境不富裕,更是如此,處在人生的十字口,該怎樣抉擇呢?這將考驗著每個學子的智慧,選對了,幸福一生,選錯了,困苦一輩子如影相隨。我身邊有這樣一位人,人們時時為他感嘆。
  • 別讓高考成了人生唯一的抉擇
    2020年由於疫情的影響,全國高考延遲到明天就是7月7號開考,和往年不一樣的是今年高考需要戴口罩,教育部門發布通知,禁止考試後的各種慶典和聚會活動進行,同時要求家長正確引導孩子們對待高考成績,預防意外發生。
  • 抉擇:高考是一場成人禮,失利之後,未來的人生怎麼走?
    在我國古代,春秋時期以來即有著成人禮的傳統,男人20周歲加冠、女子15周歲及笄,就表示要拋棄童稚,邁向成年,開啟新的人生旅程。 而高考,則是新時代下的成人禮! 這兩天陸續發布的高考成績,對高考生而言是一場人生的特殊洗禮,也是一場別開生面的成人禮。
  • 大學畢業十年後,我才明白「高考,是人生的起點,但絕不是終點」
    經常我第二天看郵件,領導是凌晨12點或是一點回復的。人生重要階段的抉擇是重中之重但是我想的是,這個抉擇對於當時的我們來說,是最有利的。我老公的戶口是農村戶口,買房要城市戶口,我們只能在二胎和房產名字之間做出選擇。這一抉擇,是我們一致同意的。對於我來說,我並不覺得我和老公會離婚,我也相信自己,即使離婚,那套房子的價值我以後也能掙得回來,沒必要過於貪戀這個而影響有利於家庭的抉擇。
  • 沈子琪散文《高考是起點,不是終點》
    而在教育盛行下,被稱為人生轉折點的「高考」成為了所有家長與孩子成功與否的標準。每屆高考前,老師都會道出一句如不拼不搏不高三....的警句,鼓舞著學生們,為這如火的青春,添上最後一垛乾柴。而在人生的進程中我們一直都如備考一樣拼搏著,可是在那些之前,沒有比高考更為深刻的了
  • 高考,並非人生終點,而是新旅途的開始
    我相信很多人和那時的我一樣,把高考作為了人生的終極目標,沒有優異的高考成績,仿佛人生就失去了光亮,這也許和老師們經常在我們耳邊提起的「高考決定命運,沒考好就沒有未來」有關,它讓我們大腦裡產生了一種潛移默化的思維:那就是戰勝了高考,人生就可以披荊斬棘,走上巔峰。但事實上高考並非終點,而是人生一個新的起點。
  • 高考沒考好怎麼辦?選學校和專業該如何抉擇?
    一年一度的高考結束了,學生和家長們卻沒有一絲放鬆的心情,廣大考生們紛紛在考完後估量自己大概能考多少分,心裡也有了一定的準備。考得好的同學在挑學校,選專業,考得差的同學,很多人表面上雖然說其實自己早就知道自己的成績考不上什麼好學校,但是內心也難免一陣失落。當然高考失利是每一位考生都不願意看到的,年輕人有的是時間,有的是前途,人生那麼長,完全不須急於一時。高考沒考好,絕不等於人生就此失敗。
  • 和孩子聊一聊「高考」,讓孩子理解高考並不是「學習的終點」
    高考似乎成為了學習的終點,孩子學習的動力與努力都放在了高考前,高考之後,一下子就失去了人生的方向與可能。爸爸媽媽也可以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3.計算一下,從今天開始,孩子距離高考還有多少天~步驟二 高考對於人來說意味著什麼?目的:家長與孩子分享自己高考的經驗與想法,讓孩子理解其實高考對於人生來說是一種很重要的人生選擇。
  • 高考後,是人生的新起點,而非終點
    高考是人生逐夢的大賽場,有人金榜提名,也有人名落孫山。榜上有名的自然要祝賀一下,因為你離夢想又靠近了一步。榜上無名的也不要洩氣,因為高考只是人生的一個小轉折點,而非終點。無論成敗,大家都還是在新的起跑點上,只是大家選擇的道路不一樣。
  • 別向高考低頭,畏懼如同食人怪,人生又不是只有一條路
    延續高考:不要巨嬰、全面發展至今已恢復高考40年了,不可否認它仍然延續著培養人才的重任,只是在人的成長與社會發展中,不知不覺變了味兒。生活條件越來越好的同時,高考似乎不再只是人生一部分,反而成了即將步入考場的學生心中的「終點」。
  • 高考失利的學子,專科並不是你的終點,人生有夢才能前行
    高考,對於一個學子來說是一輩子最為重要的一段經歷,它承載著十年寒窗苦讀與父母的期望。專科並不是終點都說高考是人生的一道分水嶺,有人考上一本、有人考上二本、有人上了專科、有人則連專科都沒達到。此時有些同學就會問了,小G,那咱們沒考上本科的還有機會提升學歷嗎?
  • 人生抉擇時刻,你是本質思考還是草率拍板?
    文丨混沌大學 ID:hundun-university  回憶一下,在你的人生抉擇時刻,你是如何做決定的?  人生的重大關頭,我們往往要面臨兩難抉擇。  有的人迷信權威,有的人相信直覺,有的人只看利益,有的將選擇權交給他人,還有人則乾脆閉上眼,選擇「聽天由命」……  回頭想想,人生抉擇時刻,你是本質思考還是草率拍板?  表哥畢業於國內頂尖大學的電子系,親戚們都羨慕小姨命好,生出來這麼聰明的兒子。
  • 大學是終點、起點還是轉折點?高考成績是一個儀式,不是關鍵
    其中原因是:哈工大大四楊某為了湊夠畢業所需的文化素質學分,選修了《道德經智慧啟示》、《紅樓夢敘事趣談》,期末考試,人在深圳某知名網際網路實習,就請同學黃某替考,結果被老師發現,導致被學校開除、楊某的工作要 黃了,這就有了前幾天的這個熱點新聞。
  • 面對領導的暴躁,你如何抉擇,是懟回去,還是一味的忍讓?
    面對領導的暴躁,你是如何抉擇身為職場的我們會遇到各式各樣的領導,在業績指標下面,我們每天都過的膽戰心驚,生怕完不成領導交給我們的任務。可是完成任務並不是那麼一帆風順的,有時挨領導批評是免不了的,遇見脾氣好的領導還行,說話能知深淺適可而止,遇見脾氣壞的哪就完了,說話沒輕沒重的,現在脾氣好的太少了,大多數都是脾氣不好高高在上的,我就有一位同學,每次說起領導的時侯,就會咬牙切齒恨不得扇他兩嘴巴,我總會勸他:忍忍吧,看在錢的份上!
  • 高考成功等於人生成功?考上大學是人生努力的終點嗎?
    指著高考改變命運的每個人,多少都是沿著這樣的聲音一路來不及懷疑地走向高考,以至於畢業多年後依然還能想起來老師和家長說這些話時的或恨其不爭或循循善誘的語氣。對於自稱小鎮做題家的人們來說,高考成功,意味著看到了王子和公主結婚,童話結束了。高考一直被認為是人生的轉折點,為什麼有這麼多在這個節點上完美作答的學子們卻不能給自己的人生交一份相對滿意的答卷,我們或許可以從小鎮做題家的成長軌跡中看出些必然。
  • 「起跑線」的終點不是「北大清華」
    「起跑線」本來是一個體育名詞,運動員比賽時起跑的位置被稱為「起跑線」,運動員起跑後將沿著預定的跑道跑向終點,先到終點者為贏。引申到教育上,意喻「不要讓孩子在開始的時候就被落下」,而家長們往往只關注孩子起跑,而忽視了孩子還應該有明確的目標(終點)和實現目標的途徑(跑道)。
  • 高考失利不是末日,你的人生才剛剛開始
    我一陣心酸,當初我也和欣欣一樣,為高考拼盡全力卻鎩羽而歸。在不中意的學校鬱郁前行,在招聘會上屢屢自卑。當我走過那一段路,回頭看時,發現高考失利不是世界末日,真正的人生才剛剛開始。人生漫漫,度過基礎教育階段,我們還會接受高等教育,進入社會工作,追求人生價值;我們會找到生命中的另一半,生兒育女,經營幸福美滿的家庭;我們會逐漸老去,心甘情願或帶著遺憾退出競爭舞臺,照顧兒孫,頤養天年。考個好大學是人生的終極目標嗎?顯然不是。考個好大學就有好人生嗎?沒有必然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