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畢業生「躲就業」「緩就業」增多?專家建議:找工作需克服...

2020-12-23 新華網上海頻道

    大學生就業難、求職難,是近10年來老生常談的話題,尤其是今年,大家議論得更多。因為疫情,2020屆畢業生經歷了史上最困難的就業季;而2021屆畢業生又將面臨艱難時刻。如何迎難而上,破解困局?本報從今天起推出「關注2021屆上海高校畢業生就業系列報導」,聚焦當下畢業生的就業心態、求職環境、成功案例等。希望每名畢業生找到一些可借鑑的經驗和信息,最終成功就業。

    疫情之下,滬上各高校剛剛完成艱難的2020屆畢業生就業工作,馬上迎來2021屆畢業生就業。經歷了特殊的疫情就業季洗禮,新一屆畢業生求職心態如何?就業市場狀況又如何?記者走訪多場高校招聘會及幾位高校就業中心負責人獲悉,相較上一屆畢業生,2021屆畢業生普遍感覺就業壓力更大。部分知名院校,有六七成本科畢業生選擇考研,「躲就業」「緩就業」學生呈現繼續增多的趨勢。

    畢業生求穩心態加重

    華東理工大學連續舉辦兩場2021屆畢業生校園綜合招聘會,寶鋼、中國電子科技集團、上海醫藥集團等大型國企帶來了近3000個工作崗位。記者在現場發現,與往年有所不同,國企、事業單位的求職熱度迅速上升。華理化工學院的小張同學表示,「看到疫情期間許多外企、民企裁員,更希望找一份穩定安全的工作。」還有更多同學考慮更「安全」的「求職方式」——考研。華理藥學院的小曾認為:「與其今年明年找不到稱心的工作,不如考個研,再在校園裡躲幾年,等待最佳的就業時機。」

    上周末,本市某名校舉辦2021屆畢業生秋季綜合類招聘會。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上海集成電路研發中心有限公司、湖州市教育局、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五十五研究所等151家用人單位參會,吸引了2000多名應屆畢業生參加。現場,文獻信息研究中心碩士畢業生楊雅茹正準備將簡歷投遞給湖州市教育局。當被問到求職意向時,她談道:「此次秋招會我主要關注基層和事業單位的工作機會。」

    非崗位少而是「心態難」

    不少2021屆畢業生對求職前景並不樂觀,求穩心態加重。對此,華東理工大學學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主任鄭東分析認為,相比師兄師姐,2021屆畢業生就業環境依然嚴峻。一個重要的背景是,在疫情常態化防控條件下,2021屆畢業生難以尋找合適的實習機會。而現在的用人單位,越來越看重學生的實際能力,學歷及培訓證書則放在其次。鄭東表示。「今後,如果一個學生一直呆在校園不與社會接觸,不具備實習經歷,缺乏工作經驗,勢必在就業市場競爭中處於劣勢。」

    對於「躲就業」「緩就業」者趨多的現象,鄭東表示出擔憂。他介紹,以華東理工為例,每年招收的研究生佔本校本科畢業生比例約為20%,如果考研的本科生比例達到六七成之多,意味著多數本科畢業生實現不了完美的「緩就業」願望。而一旦考研失利,畢業生就業壓力倍增。

    近年來,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面臨國際經濟發展環境變化和國內經濟同時轉型的大背景。尤其是上海相關領域,如製造業、房地產業等高校畢業生就業用人需求出現下降趨勢,為高校畢業生就業增添了不確定因素。與此同時,隨著當前畢業生主體轉向「95後」,就業觀念發生了明顯變化,就業期望由以前的「能就業」全面轉向了「好就業」,就業觀念、就業選擇、就業方式更加多元多樣,「好就業」「隱性就業」「不就業」「慢就業」等群體正在不斷壯大。值得注意的是,疫情當下,畢業後不急於就業的、考研考公務員失利後再次報考的學生迅速擴大。

    對此,鄭東表示,不主張2021屆畢業生「躲就業」「緩就業」。一來,所謂的「躲就業」就是與社會脫節,想躲在象牙塔裡的學生可能永遠找不到理想的工作;二來,經濟社會的發展、經濟結構的轉型,需要大量高校優秀人才的參與。鄭東說:「希望每個2021屆畢業生抱著積極的心態就業,多出去走一走,多動一動手,就會發現,自己離一份工作並不遙遠。」從滬上各高校的實際情況看,所謂大學生就業難,並非難在缺少就業崗位,而是「心態難」。只要畢業生調整心態,放低姿態,還是能夠找到一份像樣的工作。(記者 張炯強)

相關焦點

  • 就業壓力更大!六七成畢業生選擇考研 「躲就業」「緩就業」者趨多
    記者走訪多場高校招聘會及高校就業中心獲悉,相較上一屆畢業生,2021屆畢業生普遍感覺就業壓力更大。部分知名院校,竟有六、七成本科畢業生選擇考研,「躲就業」「緩就業」學生呈現繼續增多的趨勢。華東理工大學連續舉辦兩場2021屆畢業生校園綜合招聘會,寶鋼、中國電子科技集團、上海醫藥集團等大型國企帶來了近3000個工作崗位。
  • 95後大學畢業生去哪兒了?「不就業」「慢就業」人數增多
    2019屆上海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近日落幕。記者從市教委獲悉,2019年上海高校畢業生總量為17.56萬,上海高校畢業生初次就業率與往年相比基本持平,2019屆高校畢業生就業情況整體平穩。不過,上海高校畢業生「不就業」、「慢就業」的人數增多。
  • 畢業季,你會積極緩就業嗎?解讀Funemployment
    有專家建議,在就業嚴峻的時候,最好的方式是繼續接受教育。不管經濟環境如何,接受更多教育的年輕人,就會讓自己處於更好的經濟基礎上。但是,存在學科差異,人文學科和一些社會科學的碩士、博士學位帶來的收入提升程度不顯著。
  • 畢業生「慢就業」三大難點需破解 克服「懶、等、怕」
    1至5月份,全省城鎮新增就業28.1萬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44.6%,超序時進度3個百分點。然而,受全球疫情和其它不確定因素影響,包括畢業生在內的重點群體就業仍面臨諸多困難。據相關部門統計,今年省內2020屆普通高校畢業生達34.66萬人,比上年增加0.74萬人。截至上月底,全省高校畢業生籤約率不足70%。
  • 廣東多舉措助高校畢業生就業
    據共青團廣東省委介紹,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他們迅速實施「展翅計劃」廣東共青團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專項行動,通過開展線上線下雙選會、建設在線職考培訓平臺、開展職業技能提升培訓、搭建青年見習專區、擴大團屬基層服務項目招募規模等方式,多渠道多方式為青年提供就業信息對接和培訓服務。
  • 湖州日報丨被延長的就業季——2020年高校應屆畢業生就業狀況調查
    他說,從統計數據來看,大多數專業的畢業生就業率比往年低10至30個百分點,有些專業的就業率到6月底還未達到50%。  一邊是就業難,一邊是「慢」下來的就業心態。經歷過疫情的考驗,不少畢業生傾向於慢就業、緩就業。「不急,慢慢找總能找到合適的。」考研和事業單位考試接連失利後,陳楊的就業心態趨緩。
  • 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研討會暨《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調查報告(2019...
    本次會議由北京大學教育學院、教育經濟研究所、中國教育與人力資源研究中心主辦,來自國家職能部門、高等院校和報刊媒體的專家學者參加論壇,共話高校畢業生就業問題。會議由《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調查報告》主編、北京大學教育學院/教育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嶽昌君教授主持。
  • 5所在漢部屬高校發布2020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
    受疫情影響,2020屆大學畢業生,特別是湖北畢業生的就業問題,受到各方關注。教育部、省教育廳、省人社廳等部門出臺了多種幫扶措施,湖北各高校也創新方式促進學生就業。  新形勢下,這屆畢業生就業發生了哪些變化?近日,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武漢理工大學、華中師範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等在漢部屬高校,發布了2020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
  • 黑龍江省教育廳以實際成效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
    來源:東北網東北網8月11日訊(記者 王春穎) 黑龍江省教育廳實施保障與策略雙向12345工作體系,全力保障2020屆高校畢業生就業大局穩定。截至7月31日,全省高校畢業生就業率提前完成教育部「9月1日前高校畢業生就業率不低於70%」的目標要求,位居全國前列。
  • 高校畢業生就業協會本科生就業工作委員會成立大會在鄭舉行
    會議開幕式由高校畢業生就業協會副會長、協會生涯發展教育工作委員會理事長、瀋陽師範大學副校長劉鑄主持。高體健、王路江共同為高校畢業生就業協會本科生就業工作委員會揭牌。張香麗 攝毛傑代表河南省教育廳致辭,她強調,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既需要我們自身加倍努力,更需要社會方方面面的關心支持。
  • 畢業生難就業,改掉這些問題讓大學生找工作更有優勢,建議收藏
    大學生就業難,找個如意的工作更是難,很多同學、父母老師一直問,有什麼方法讓大學生能夠在找工作中脫穎而出?我覺得應該分析畢業生的這幾個問題,如果改掉這些錯誤,就能在找工作時更有優勢。01 畢業生無視自身實際情況,選擇偏離自身需求大部分高校畢業生在找工作時都會徵詢父母、老師和身邊朋友的意見和建議。
  • 高校畢業生就業協會本科生就業工作委員會成立大會在鄭州舉行
    ,來自教育部、高等學校、行業企業、教育研究機構等超過200餘名專家、學者和企業家共同參加了本次會議。全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要貫徹落實2021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網絡視頻會議精神,積極拓寬高校畢業生就業渠道,提升就業服務品質,加大就業權益保障,積極構建擴渠道、促創業、強服務、提能力、保權益協同聯動機制,千方百計促進高校畢業生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
  • 5所在漢部屬高校發布 2020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
    楚天都市報記者對報告進行了詳盡分析,並採訪畢業生代表和有關專家,為準畢業生和準大學生們提供參考。線上招聘會成新常態湖北仍是就業首選地從各校統計數據可以看出,在多方共同努力下,5所高校2020屆畢業生就業率雖受到疫情影響,但仍大體保持穩定。
  • 高校畢業生不用急急忙忙找工作啦,不籤就業協議應該發放畢業證
    如今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時代,幾年前被認為是社會精英的接受過高等教育的大學生的就業情況,也從畢業優先分配、用人單位爭搶到如今滿大街都是大學生,畢業想找一份滿意的工作成為非常困難的一件事情。高校為了保證學校畢業生的就業率,為了後續更好招生,有些高校就業統計數據弄虛作假的,更加過分的是一些普通院校採用了不籤就業協議就不發放畢業證的方式要求畢業生儘快就業。這種不籤就業協議就不發放畢業證的方式確實非常有效的提升了不少高校的就業率,但是也導致很多學生急急忙忙地找了份工作、草草籤約,工作不理想、不公平的事件時有發生,嚴重的影響了就業市場。
  • 大四畢業生想要找工作,建議提前做好這些事,對就業有幫助
    十月來臨,很多高校將要舉辦秋季校園招聘會,想要直接就業的大四畢業生也要忙起來了。現在的大學生就業形勢並不好,好的工作崗位是有限的,就業競爭比較激烈。很多大四畢業生有點慌,擔心自己找不到滿意工作,甚至找不到工作。
  • 陝西省教育廳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專項督查組蒞臨我院檢查就業工作
    7月21日上午,陝西省教育廳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專項督查組組長劉振濤一行四人蒞臨我院督查2020屆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匯報會在活動中心二樓會議室召開,學院黨委書記張敏,副院長徐飛、睢宇恆,院務委員、學工部部長顧灝等院領導和就業指導老師參加會議。
  • 高校畢業生就業率造假調查 強迫學生籤訂就業協議一份就業證明售價...
    ,這樣既能了解應屆畢業生的就業狀況,又能更好地掌握不同專業、學校的人才培養和發展質量受經濟下行壓力和新冠肺炎疫情疊加影響,今年高校畢業生求職困難增多,就業形勢複雜嚴峻。為進一步規範高校畢業生就業統計工作,確保實事求是反映高校畢業生就業狀況,近日,教育部辦公廳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強高校畢業生就業狀況統計核查工作的通知》,要求各高校不準以任何方式強迫畢業生籤訂就業協議和勞動合同,不準將畢業證書、學位證書發放與畢業生籤約掛鈎,不準以戶檔託管為由勸說畢業生籤訂虛假就業協議,不準將畢業生頂崗實習、見習證明材料作為就業證明材料。
  • 名校畢業生去哪了?"雙一流"高校公布就業成績單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95後找工作不看工資」「95後秒辭」等話題就頻頻登上熱搜,「史上最難畢業季」等也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而自2017年9月「雙一流」建設高校名單公布之後,眾多高校剛剛出爐的2018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可謂是「雙一流」建設實施以來高校的第一份就業成績單。在種種壓力之下,這份「成績單」頓顯格外亮眼。
  • 名校畢業生去哪兒了?「雙一流」高校公布就業成績單
    名校畢業生都去哪兒了?最近,42所一流大學建設高校相繼公布了2018屆畢業生的就業質量報告,僅剩不到10所暫未公布。從去年下半年開始,「95後找工作不看工資」「95後秒辭」等話題就頻頻登上熱搜,「史上最難畢業季」等也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
  • 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政策細讀
    來源:玉溪網□ 玉溪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雯 高乾恆8月27日,玉溪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對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相關政策進行詳細解答,本報記者採訪了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細讀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相關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