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麟徵:蔡英文四點闡述證明其兩岸立場僵硬

2020-12-11 鳳凰衛視

核心提示:蔡英文指出她所謂的政治基礎有四點:92年兩岸的會談的歷史事實,中華民國現行憲政體制,希望能夠繼續過去二十多年累積下來的兩岸交流的一些協議和成果以及尊重臺灣的民主制度和民意。張麟徵教授認為這透露出蔡英文在兩岸關係的立場僵硬,未來四年要改變的可能性不大。

鳳凰衛視5月20日《鳳凰全球連線》,以下為文字實錄:

任韌:蔡英文520的就職演說,全世界都在矚目,就是想看一看從馬英九到蔡英文,臺灣的兩岸政策會不會變?該怎麼變,在臺北的現場,首先來請教一下張麟徵教授了,蔡英文的就職演講當中,沒有提到九二共識,但是她說到了九二會談,您怎麼來看這一天演講當中透露出蔡英文在兩岸政策方面的取向?

張麟徵:我想,認識蔡英文的人都會知道,蔡英文是一個理性臺獨主義者,她號稱她自己的性格是誠實而冷靜,而這篇就職演說裡頭有關兩岸關係的部分,她是蠻誠實的,也很冷靜地闡述了她的觀念,她始終都是止步在承認九二共識這個主張之前,所以她唯一能夠接受的就是她尊重他92年兩會有交流,兩會有達成若干共識和諒解這個歷史事實,但是僅此而已,不會越雷池一步。那她似乎透露出來一些善意,譬如說她強調說在九二的這個歷史事實和政治基礎上,在遵守中華民國憲法,兩岸關係條例等相關法規之下,推動這個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但是她馬上的就在就職演說,有關兩岸關係的最後一段,把她前面的話全部都推翻掉了,她說我所謂的政治基礎是指四點,第一點指的就是92年兩岸的會談的歷史事實,第二點指的就是中華民國現行憲政體制,第三點是希望能夠繼續過去二十多年累積下來的,兩岸交流的一些協議和成果,第四點是要尊重臺灣的民主制度和民意。

那這四點裡頭,除了第三點是她真的想接受繼承馬英九的兩岸交流的和平紅利之外,其他這三點可以說都透露出來了蔡英文的,在兩岸關係的立場是僵硬的,因為第一個她說,她只是尊重這個92年會談的這個歷史事實,第二個呢她又回到中華民國現行憲政體制這個上頭來,那不是憲法,王毅給她做的臺階她好像,似乎要回應,結果最後又抽身,中華民國現行憲政體制是不同於中華民國憲法的,憲法是剛性的,是不容易修改的,而憲政體系它是有生命的,它是在不斷在演變的,是柔性的,是有很大的權勢空間的。蔡英文在任何兩岸關係上頭,她所做的表態或者承諾,在這個中華民國現行憲政體制的權勢之下,都是有可能改變的,那麼最最要命的是她的第四點強調,就是臺灣的這個民意,還有就是臺灣的民主制度,那麼在臺灣來說的話,民意最大,民主優先,如果寄出了(音)臺灣的民主和民意,那麼蔡英文在兩岸關係上頭所做的任何承諾,都可以在這個藉口之下一時之間化為烏有。

所以從這些來看的話,我認為蔡英文的理性臺獨的立場,僵硬如故,未來的四年要改變的可能性也不大。當然了,我們要排除一些例外,這個例外就是說有可能蔡英文執政之後,臺灣的經濟在她的僵化的意識形態之下,在她想要遠離中國,切割這個所謂的獨大的這個市場之下,臺灣的經濟可能每下愈況,如果陷入泥沼,蔡英文可能會要思考怎麼樣走出泥沼,那麼兩岸關係也許還會有一些改變的契機,但是目前看起來,這些結果沒有出現之前,蔡英文是不會回頭的。

 

相關焦點

  • 蔡英文兩岸立場緊貼美國
    隨著五二○的逐漸逼近,到底蔡英文及民進黨在五二○的講話中,會如何呈現有關兩岸關係的表態,已經成為相關各方,特別是大陸的關注。而要了解蔡英文及民進黨到底會如何就兩岸關係表態,恐怕必須從美國最近的相關表態切入,才能找到線索,因為,即將上臺的蔡英文及民進黨,其相關的兩岸關係立場,基本上是緊跟著美國的風向走的。
  • 蔡英文會見安倍晉三 表達對釣魚島議題四點立場
    民進黨「國際部」主任蕭美琴轉述稱,蔡英文表達民進黨對釣魚臺議題的四點基本立場,強調民進黨不會考慮在釣魚臺問題上與中國大陸合作處理。據中評社報導,蔡英文主動向安倍表示,民進黨對釣魚臺的立場從執政時期到現在未改變、政策持續。
  • 蔡英文的兩岸題,答錯了!
    然而,讓兩岸失望的是,這篇用了大半篇幅講兩岸的講話,表現的卻是蔡英文堅定的「臺獨」立場、僵硬的兩岸政策和為兩岸交流設障的決心。蔡英文的兩岸題,絕對答錯了。&nbsp&nbsp&nbsp&nbsp去年11月的島內「九合一」選舉,中國國民黨一舉奪得15個縣市,特別是公開宣稱支持「九二共識」的韓國瑜以15萬票的優勢贏得民進黨連續執政22年的高雄市。
  • 青年學者王鶴亭:蔡英文兩岸核心立場難取信於人
    (中國臺灣網 李傑 攝)  中國臺灣網3月22日南寧訊 (記者 李傑)第八屆兩岸青年學者論壇今日在廣西南寧召開,河南師範大學博士後王鶴亭在論壇上發言指出,在臺灣,民進黨已進入「預備執政」或者「準執政」狀態。民進黨的一貫立場與執政經歷使得人們對其兩岸政策並不能抱持樂觀期待,這可能成為影響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新變數」。
  • 港媒:蔡英文釣魚島立場避重就輕
    「臺獨」分子李登輝近日又在其新書叫囂「釣魚島不歸屬臺灣」,立即受到藍綠陣營的一致反駁。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則表示,釣魚島屬於臺灣。香港《大公報》今日發表評論指出,「保釣」是臺灣主流民意的共識,蔡英文又豈敢公然袒護李登輝?不過,蔡英文也做不到如國民黨那樣積極從歷史角度證明「釣魚島屬於臺灣」,她只能在歷史問題上避重就輕、躲躲閃閃、左支右絀。
  • 蔡英文首次雙十談話 輕兩岸
    (劉宗龍攝)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今將以《堅定向前,讓臺灣因改革而偉大》為題,從內政、外事及兩岸闡述新當局政策,並點出施政主軸將是搞好內政,穩定民心、尤其年輕人的心,外事則採「重美日、輕兩岸」。
  • 專家:檢視蔡英文四次講話的主題與「新意」
    臺灣問題專家、全國臺灣研究會常務副秘書長楊幽燕對此撰寫了評論文章,結合蔡英文最近接連以公開信、接受外媒採訪及發表「雙十講話」的方式闡述其政策主張進行了分析,全文內容如下:  從9月30日到10月10日,蔡英文接連4次以公開信、接受外媒採訪及發表「雙十講話」的方式闡述其政策主張,這批講話內容實為一體又各有側重,全面反映當下蔡所思所想。
  • 蔡英文暴露頑固「臺獨」立場
    蔡英文近日公開發表給馬英九的公開信,其中有一半的內容都在質疑馬英九的兩岸政策。香港《大公報》19日發表評論指出,公開信的內容將蔡英文「臺獨」的立場顯露無疑,看來,她的「臺獨」立場相當頑固,這樣並不利於綠營兩岸路線的調整。
  • 【張麟徵】「太陽花運動」與統獨的消長
    本文作者為張麟徵(臺灣大學政治學系名譽教授)。
  • 認清蔡英文立場反覆的真面目
    蔡英文一路走來,立場反覆可謂是家常便飯。選民若是在選前未能認清其真面目,也該在選後要有所覺醒。猶記蔡英文曾在第二輪「大選」競選政見發表中,指出「外事活動靠的是臺灣實力,不是大陸的善意」,如今卻寄望大陸在兩岸關係上展現善意,不是非常奇怪嗎?    當然這不是蔡英文第一次轉變其過去的立場,她曾嚴詞批評馬英九兼任黨主席,認為「兼黨魁喪失制衡機制」、「兼黨主席有很大憲政風險」,民進黨甚至有份民調顯示「有54%認為馬兼國民黨主席不恰當」。
  • 對韓國瑜、蔡英文的未來兩岸政策,國臺辦重申嚴正立場
    人民政協網北京10月16日電(記者高楊)10月10日,臺灣當局領導人蔡英文利用所謂「雙十節」演講機會,以大篇幅言論攻擊大陸,而國民黨2020參選人、高雄市長韓國瑜也在當日開直播,公開他的「兩岸政策白皮書」,介紹他的未來兩岸政策。
  • 臺灣學者:陳水扁倡兩岸和解向蔡英文叫牌
    陳水扁日前與趙少康「破冰對談」,並倡議兩岸和解,臺灣中興大學國家政策與公共事務研究所教授袁鶴齡向中評社分析表示,以談判策略的角度來看,陳、趙兩人是在彼此運用,達到某種目的,研判陳水扁是想藉此向蔡英文某些做法表達不滿
  • 大公報:蔡英文堅守「臺獨」立場令人遺憾
    >   中新網5月17日電 香港《大公報》17日刊文說,民進黨前主席蔡英文近日發表給馬英九的公開信,顯示其「臺獨」立場不但絲毫未變,措辭甚至比去年競選期間更露骨。蔡英文敗後不是反省自己的兩岸路線,而是退回到危害臺海和平局勢的「臺獨」立場,令人遺憾。  文章摘編如下:  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為何而敗,重蹈覆轍,再鑄大錯。若此輩是名人政客,則影響更甚,乃至阻礙社稷發展。民進黨前主席蔡英文在今年選舉中落敗後請辭黨主席。外界期待她離開民進黨權力核心後,會靜心沉潛、深思敗因。
  • 蔡英文當局上任後立場模糊 兩岸關係降到最冰點
    據臺媒報導,臺灣觀光旅遊業面臨寒冬問題,外界將原因歸咎於蔡英文當局上任後的兩岸立場模糊,造成關係降到最冰點。臺當局行政機構負責人林全13日赴民意機構備詢時坦言,大陸遊客減少「短期衝擊很大」。林全在施政報告中表示,兩岸關係要繼續維持現狀。
  • 蔡英文首次被國臺辦點名稱其「大放厥詞」,這透露出大陸什麼重要...
    新聞稿稱,正當兩岸同胞隆重紀念《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引發全體中華兒女熱烈反響和強烈共鳴之際,民進黨當局領導人蔡英文卻大放厥詞,赤裸裸地宣洩其「兩國論」分裂立場,違逆兩岸同胞改善發展兩岸關係的意願,進一步煽動兩岸對立,破壞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局面。
  • 蔡英文對於兩岸談判的虛幻呼籲
    1995年1月,原江澤民提出的八點主張表示,「在一個中國的前提下,什麼問題都可以談」。易言之,兩岸談判須以一個中國為前提。此一立場迄今沒有變過。例如胡錦濤於2008年12月指出,「兩岸在事關維護一個中國框架這一原則問題上形成共同認知和一致立場,就有了政治互信的基礎,什麼事情都好商量」。
  • 謝長廷:蔡英文的兩岸政策不承認「九二共識」 就看大陸能否接受
    不過我想蔡英文會盡力化解,也希望大陸認識到兩岸、東亞的和平,過去70年,日本、韓國、臺灣、香港、大陸經濟都好起來主要是因為沒有戰爭,這是東亞興起的重大秘密。亞洲四小龍除了新加坡之外都在東亞,所以我們應該全力珍惜這個和平,這是我個人的想法。 當然我去當代表就是要執行蔡英文的政策,蔡英文的兩岸看法跟我其實很接近,都是談到「憲法」。我的看法也是要用「憲法」去維持和平。
  • 蔡英文兩岸政策遭質疑 朱立倫:政黨應表明立場
    朱立倫(圖片來自臺媒)  中國臺灣網3月22日訊 「美在臺協會(AIT)」前執行理事施藍旗近日表示,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應將美國對兩岸的關切納入考量,並要求她說清楚兩岸政策。身兼國民黨主席的新北市長朱立倫21日對此表示,重大政策,每個政黨本就應表明立場。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朱立倫21日下午答覆媒體詢問時表示,他不清楚相關新聞,但所有未來臺灣的重大政策,每一個政黨都應該表明它的立場,不管是兩岸政策、經濟政策、能源政策,每一項都是如此。
  • 徐博東:蔡英文「臺獨」立場無任何鬆動
    徐博東表示,儘管蔡英文不像陳水扁那樣咄咄逼人搞「急獨」,但她的「臺獨」立場卻堅如磐石,一點兒也看不出有任何鬆動的跡象;她表面「溫和」、「柔軟」的背後,卻蘊藏著與陳水扁同樣的「臺獨」能量;一旦她有機會上臺執政,把她的兩岸政策主張加以貫徹實施,其對臺灣、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所帶來的危害,是顯而易見、不言自明的。
  • 蔡英文「維持兩岸現狀」的承諾變調
    民進黨內部的種種不安跡象,從蔡英文至今仍未能指派海基會董事長的僵局即可看出。連「政府白手套」機構的領導階層都未定案,何來的「維繫兩岸溝通管道」之說?蔡英文在選前及當選後,不斷重申「以『中華民國憲法』維持兩岸現狀」的承諾,並誇口「我做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