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學者王鶴亭:蔡英文兩岸核心立場難取信於人

2020-12-17 中國臺灣網

  第八屆兩岸青年學者論壇今日在廣西南寧召開,河南師範大學博士後王鶴亭在論壇上發言。(中國臺灣網 李傑 攝)

  中國臺灣網3月22日南寧訊 (記者 李傑)第八屆兩岸青年學者論壇今日在廣西南寧召開,河南師範大學博士後王鶴亭在論壇上發言指出,在臺灣,民進黨已進入「預備執政」或者「準執政」狀態。民進黨的一貫立場與執政經歷使得人們對其兩岸政策並不能抱持樂觀期待,這可能成為影響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新變數」。

  王鶴亭指出,蔡英文作為「理念型臺獨」人物,民進黨作為「臺獨」色彩的政黨,「一中一臺論」是其兩岸政策基本立場的內核。此種個人理念和政黨主張一旦滲透在公權力行為中並經過政治社會化,必然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造成持續而深遠的衝擊,雖然不會出現當年陳水扁公然訴求「法理臺獨」的亂象,但會在實質上導致兩岸之間漸行漸遠。

  「臺灣共識論」是加貼「主流民意」、「共識民主」標籤的「一中一臺論」

  民進黨一貫強調「臺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國號是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未來臺灣的前途,應由臺灣的2300萬人自行決定,此乃現階段臺灣人民的最大共識」,並斷定「臺灣民眾的國族認同、統獨態度,以及臺灣與中國的關係,與本黨在1999年通過的『臺灣前途決議文』主張的立場已趨於一致」,換句話說,民進黨的主張即是「臺灣共識」。其目的是要以「臺灣共識」之名將「一中一臺」的分裂立場強加於民意之上。

  「維持現狀論」是臺灣「事實獨立論」的拓展版和「臺灣共識論」的升級版

  蔡英文為所謂的臺灣共識提供了一個似是而非的答案:維持現狀,宣稱「維持現狀」為臺灣社會的最大共識。相對於「臺灣共識論」只談程序而不講具體內容,「維持現狀論」增加了一個空洞而模糊的階段性目標,但忽視兩岸各方對「現狀」定義的歧異,刻意迴避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九二共識」,而在未來民進黨的話語中,卻可以指責大陸破壞現狀。

  民進黨一方面宣稱維持現狀並向美國保證會持續馬英九處理兩岸關係的方式,另一方面又公開否認「馬規蔡隨」,強調不會因襲舊當局的做法,這反映了蔡英文對「現狀」的定義不可能與其他各方達成共識。在民進黨將臺灣界定為「事實獨立」並將兩岸關係定位為「一中一臺」的「現狀」下,抽掉「九二共識」這一基石,以「目標」取代「現狀」,不承認「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實際上是在破壞現狀,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穩定現狀恐難以維持。

  「現行憲政體制論」成為「維持現狀論」的補丁

  在外界壓力下,蔡英文不得不對如何「維持現狀」作出回應,提出在「中華民國現行憲政體制」下,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然而這一論述有三個關鍵的觀察點:「中華民國」、「現行」、「憲政體制」。

  在臺灣「中華民國」論述的內涵有三種 ,分別是「中華民國」是整個中國,這是符合「中華民國憲法」的「一中」論述;「中華民國在臺灣」的「獨臺」論述;以及「中華民國是臺灣,臺灣是中華民國」的「臺獨」論述,第三種是民進黨的主體論述。

  而「現行」則大大削弱了「中華民國憲法」中原本就一再被縮減的「一中」架構的約束力,而且「修憲」等手段也是「現行」體制的一部分。

  同時「憲政體制」也是動態的,蔡的幕僚表示,「依蔡的想法,這和現行『中華民國憲法』仍是『一中』架構無關,而是將兩岸關係納進憲政體制」,「有了憲政體制的根基再回頭審視『九二共識』,民進黨認為這個名詞是被創造出來的,不是在民主、透明或全民共識的基礎下談判出來的」 。從馬英九的「守護中華民國憲法」到蔡英文的遵循「現行中華民國憲政體制」,「一中架構」的穩定性被降低,兩岸關係中不確定性與障礙因素大大增加。

  王鶴亭指出,綜合以上三點加以觀察,雖然蔡英文意圖以「現行憲政體制論」來銜接各方立場,但根本立場不加以調整,對「現行中華民國憲政體制」的著力點也不同,難以取信於人。(完)

相關焦點

  • 第十屆兩岸青年學者論壇在寧波舉行 聚焦兩岸新形勢新作為
    全國臺灣研究會在浙江寧波舉辦第十屆兩岸青年學者論壇。(中國臺灣網 李傑 攝)中國臺灣網3月28日寧波訊 (記者 李傑)第十屆兩岸青年學者論壇27日在浙江寧波舉行。本屆論壇由全國臺灣研究會主辦、浙江臺灣研究會協辦,主題為「新時代·新挑戰·新作為」,來自海峽兩岸40餘位青年學者參加並進行了深入研討。
  • 兩岸青年學者:蔡英文「維持兩岸現狀」說模糊
    原標題:兩岸青年學者:蔡英文「維持兩岸現狀」說模糊  視頻:蔡英文「維持兩岸現狀說」島內遭質疑 來源:央視國際   中新社三亞4月14日電 (記者 石龍洪)多位兩岸青年學者14日在海南三亞指出,民進黨主席蔡英文近日提出的「維持兩岸現狀」的說法模糊,應負責任地說清楚。
  • 蔡英文兩岸立場緊貼美國
    隨著五二○的逐漸逼近,到底蔡英文及民進黨在五二○的講話中,會如何呈現有關兩岸關係的表態,已經成為相關各方,特別是大陸的關注。而要了解蔡英文及民進黨到底會如何就兩岸關係表態,恐怕必須從美國最近的相關表態切入,才能找到線索,因為,即將上臺的蔡英文及民進黨,其相關的兩岸關係立場,基本上是緊跟著美國的風向走的。
  • 兩岸青年學者展望「美國總統換屆後的臺海形勢」
    (中國臺灣網 趙靜 攝)  中國臺灣網1月11日北京消息(記者 趙靜) 今天上午,第16次兩岸青年觀點論壇在北京民革中央舉行,30餘位來自兩岸的青年學者,共同展望了「美國總統換屆後的臺海形勢」。  全國政協委員、民革中央聯絡部部長李靄君為本次研討會致辭。
  • 臺灣學者:蔡英文「維持兩岸現狀」是緣木求魚
    資料圖:蔡英文。中新社發 陳小願 攝   中新社臺北10月7日電 (記者 劉舒凌)臺灣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美歐所所長吳東野7日在臺北指出,就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目前有關兩岸政策的言與行來看,所謂「維持兩岸現狀」是緣木求魚。   吳東野當天在臺北出席「2015第三季臺灣民眾『國族認同』研討會」時指出,影響兩岸和平發展的關鍵,是執政者對兩岸關係的基本立場和意識形態。
  • 張麟徵:蔡英文四點闡述證明其兩岸立場僵硬
    核心提示:蔡英文指出她所謂的政治基礎有四點:92年兩岸的會談的歷史事實,中華民國現行憲政體制,希望能夠繼續過去二十多年累積下來的兩岸交流的一些協議和成果以及尊重臺灣的民主制度和民意
  • 蔡英文當局上任後立場模糊 兩岸關係降到最冰點
    據臺媒報導,臺灣觀光旅遊業面臨寒冬問題,外界將原因歸咎於蔡英文當局上任後的兩岸立場模糊,造成關係降到最冰點。臺當局行政機構負責人林全13日赴民意機構備詢時坦言,大陸遊客減少「短期衝擊很大」。林全在施政報告中表示,兩岸關係要繼續維持現狀。
  • 學者討論兩岸統一:「維持現狀」只是蔡英文的掩護工具
    此次研討會重點討論了非軍事角度的兩岸統一以及兩岸三地青年如何在反分裂勢力中發揮更積極的作用等問題。  與會的專家學者均認為,兩岸同屬一中,統一是未來兩岸關係發展的必然方向,但要切實把握好統一的時間點,破除臺灣老百姓對於統一的心理障礙,真正達到兩岸「心靈契合」的完全統一,而絕非僅僅是形式上的統一。
  • 蔡英文提「兩岸會談」3要求 學者:挑明對著幹
    大公網訊(記者 蔣煌基)從朝鮮半島新局勢看兩岸關係,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日前接受傳媒訪問時強調:「希望能在對等、互相尊重、不設政治前提的情況談一談。」對此,有臺灣學者接受本報記者電話訪問時表示,蔡英文「臺獨」立場,蓄意避開「九二共識」,明顯是在與大陸對著幹。
  • 蔡英文的兩岸論述隱晦與瞭然
    不同角色的蔡英文  兩岸論述小異大同   其實,徵諸蔡英文從初入政壇到走向高位,從幕僚作業到層峰指揮,從邊緣配角到中心主角,其以「臺獨」為核心的政治理念有跡可循且愈益明晰,縱使刻意模糊,也難「使人昏昏」。大體可分為四個階段:   一、李登輝的幕僚角色——「兩國論」的寫手和推手。
  • 蔡英文暴露頑固「臺獨」立場
    蔡英文近日公開發表給馬英九的公開信,其中有一半的內容都在質疑馬英九的兩岸政策。香港《大公報》19日發表評論指出,公開信的內容將蔡英文「臺獨」的立場顯露無疑,看來,她的「臺獨」立場相當頑固,這樣並不利於綠營兩岸路線的調整。
  • 數十名學者討論兩岸統一:「維持現狀」只是蔡英文的掩護工具 根本...
    以不同的視角深入解讀兩岸「維持現狀」與「武統」、「和統」之間的邏輯關係。此次研討會重點討論了非軍事角度的兩岸統一以及兩岸三地青年如何在反分裂勢力中發揮更積極的作用等問題。與會的專家學者均認為,兩岸同屬一中,統一是未來兩岸關係發展的必然方向,但要切實把握好統一的時間點,破除臺灣老百姓對於統一的心理障礙,真正達到兩岸「心靈契合」的完全統一,而絕非僅僅是形式上的統一。
  • 陸學者:蔡英文誤判大陸立場 政治幼稚病又犯了
    民進黨選情好轉,讓重新出任黨主席、佔有黨內初選有利戰略地位的蔡英文有點忘乎所以,過度沾沾自喜,竟然對大陸的兩岸政策尤其是大陸對民進黨的政治立場做出戰略誤判。蔡英文此一經過深思熟慮的重要政治言論,很快引起外界關注。國臺辦發言人在第一時間再次明確表示,我們反對「臺獨」分裂圖謀的立場是堅定的、不可動搖的,不會有任何妥協,可謂是對蔡英文對大陸政策錯研判的當頭一棒。觀察蔡英文這一有關大陸對臺政策判斷的重要論述,語言不清,文採不足,思想淺溥,立論不足,顯示了蔡英文主席遠不是一個政治家,更不是一個戰略家。
  • 蔡英文主動邀學者談兩岸 一言不合回嗆「沒完沒了」
    對此,臺灣「亞太和平基金會」首席顧問、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趙春山表示,蔡英文曾主動邀他談兩岸問題癥結,他回答後卻被當面回嗆「沒完沒了」,讓他後悔自己多話。趙春山介紹,蔡英文就職之後,曾經主動邀請他探討兩岸問題的癥結所在。他對蔡英文說,如果當時蔡英文提到「依據『中華民國憲法』,大陸強調的一個中國原則,對臺灣不是問題,依據『兩岸條例』,大陸臺灣都是一個地區,大陸強調的『兩岸同屬一中』,對臺灣也不是問題」,或許就可以得到所謂的「答案」。
  • 兩岸關係研究學者:大陸對蔡英文有清醒的判斷
    據香港中評社報導,中國海洋大學海峽兩岸關係研究所所長郭震遠接受訪問時表示,十九大報告涉臺部分中對蔡英文執政有一個高度清醒的判斷,強調了大陸在涉臺問題上的紅線,就是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臺獨」,「六個任何」則劃清楚了大陸在「臺獨」問題上底線。
  • 公開與大陸學者互動 蔡英文兩岸政策「動起來」
    繼謝長廷、蘇貞昌之後,民進黨前主席蔡英文在兩岸政策方面也開始「動起來」。  本周五(7月12日),由蔡英文自任董事長的「小英教育基金會」,將邀請大陸知名學者、中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徵就人民幣國際化問題發表專題演講。據悉,蔡英文當天將會全程參與,並與大陸學者「面對面」談論相關議題。
  • 美國學者警告蔡英文:兩岸問題不會留到下一代解決
    原標題:美國學者傅高義警告蔡英文:兩岸問題不會留到下一代解決![環球網報導]90歲高齡的哈佛大學榮休教授傅高義日前接受臺灣《遠見》雜誌視頻採訪,在島內民眾最關心的兩岸議題上,傅高義提醒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兩岸問題不會留到下一代解決!」「要非常小心!」
  • 蔡英文首次雙十談話 輕兩岸
    蔡英文辦公室發言人黃重諺指出,蔡英文會維持一貫風格,冷靜理性闡述臺灣治理方向,內容分三部分,一談施政主軸與藍圖;二談臺灣地區國際參與的努力與成果;三重申兩岸關係立場與善意。    施政主軸方面,蔡英文強調,要為年輕人創造更好的未來,「改變年輕人處境,就是改變臺灣處境。」
  • 學者:蔡英文會掀起兩岸新一輪風暴?
    楊仁飛認為,臺灣參與WHA與否,真正攸關的是「一個中國原則」的政治立場。在蔡當局不肯承認一個中國原則的大背景下,接下來兩岸關係形勢不容樂觀。  賣鐵:蔡英文只能讓兩岸關係走向對抗  其實,對於已經發生的、正在醞釀的以及未來可能製造的衝突,蔡英文當局顯然已經想好了,其不肯接受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對大陸不再稱中國大陸之後,一切的一切都是在演戲。
  • 蔡英文"雙十"講話老調重彈沒新意 臺媒:對兩岸關係沒幫助
    學者評論蔡英文「雙十」講話關於兩岸的部分是「不驚喜、不錯愕」。世新大學新聞學系兼任客座教授彭懷恩受訪表示,蔡英文的講話沒有特別的新意,可以說是「不驚喜、不錯愕」。彭懷恩分析,這也是蔡英文在賴清德的「臺獨」說之後,再度向大陸表示她在兩岸關係上沒有改變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