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帳戶逆差成常態?不會

2020-12-24 央廣網

日前,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王春英在國新辦舉行的上半年外匯收支數據新聞發布會上提到,從已經公布的一季度國際收支平衡表數據來看,一季度我國經常帳戶出現了337億美元小幅逆差,逆差規模相對GDP的比例是-1.1%,在均衡合理區間範圍內。

2020年上半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經濟造成了嚴重衝擊,國際金融市場波動劇烈。在此環境下,有人擔心疫情在全球蔓延會對我國經常帳戶造成大的影響。那麼,未來是否會出現經常帳戶持續逆差現象?

其實,這種擔心大可不必。實際上,在相對均衡的情況下,經常帳戶呈現小幅順差或逆差是很正常的現象,不會代表趨勢性變化。研究領域用經常帳戶佔GDP比例來判斷經常帳戶的失衡狀況,只要是在正負4%或5%的區間範圍內,都可以把經常帳戶看作是基本平衡的。

經常帳戶是一國國際收支的主要組成部分,有著較高關注度。中國國際收支經常帳戶構成主要是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兩大項目。要分析經常帳戶走勢,重點就看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

外匯局數據顯示,一季度貨物貿易順差231億美元。受新冠肺炎疫情和春節假期影響,1月份至2月份貨物貿易呈現小幅逆差,3月份隨著企業逐步復工復產以及穩外貿政策效應顯現,貨物貿易恢復順差。服務貿易逆差470億美元,同比收窄26%。其中,旅行項目逆差415億美元,同比收窄28%;運輸項目逆差117億美元,同比收窄6%。

據王春英介紹,二季度由於疫情防控形勢較好,企業生產活動加速恢復常態。從目前統計結果看,經常帳戶逐步恢復順差。二季度出口比一季度增長30%,進口受原油價格大幅下降影響,同比收窄10%,二季度貿易順差達1547億美元。從服務貿易看,受疫情影響,國際旅行方面用匯減少,帶動服務貿易逆差進一步收窄。因此,二季度國際收支經常帳戶會呈現順差,並很可能帶動整個上半年經常帳戶也保持順差。

近年來,我國經常帳戶雖然存在小幅波動,但總體還是保持基本平衡。這是有深層次和結構性因素支撐的,中長期趨勢不會輕易發生改變。經常帳戶差額主要與儲蓄和投資缺口相關,我國儲蓄和投資行為短期不會發生較大變化,這決定了經常帳戶差額短期也不會發生實質性轉變。

受經濟發展和結構優化調整影響,我國經常帳戶運行進入了更加均衡的發展階段。在這個過程中,由於大宗商品價格、部分進出口產品需求的周期性影響,經常帳戶差額會出現小幅波動,但總體不會改變國際收支基本平衡格局。比如,2018年經常帳戶順差491億美元,2019年前三季度順差回升到1374億美元,與GDP之比為1.3%。所以,在複雜多變的外部環境下,我國經常帳戶運行比較穩健,體現了較強的適應能力,這也說明我國經濟內部平衡和穩定的基礎十分牢固。

《2019年中國國際收支報告》指出,去年我國國際收支延續基本平衡。經常帳戶順差1413億美元,與GDP之比為1.0%,依然處於相對均衡發展階段,體現了近年來國內經濟發展和經濟結構優化調整的結果。2020年,雖然國際收支運行環境複雜多變,但國內經濟基本面、我國對外開放政策、市場調節機制等根本性因素仍會發揮主導作用,預計我國

經常帳戶將保持基本平衡格局。

疫情不會成為影響我國經常帳戶走勢的中長期因素。疫情的發展和變化有自身規律,經貿活動會逐步恢復。國內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項政策積極推進,企業復工復產水平也在快速提升。

未來,經常帳戶有條件、有基礎維持在合理均衡區間內。首先,決定經常帳戶長期發展趨勢的是製造業發展水平和國內經濟結構。我國製造業的產業鏈條非常完整,經濟結構也在不斷地升級換代。其次,儲蓄率和投資率關係也是決定經常帳戶差額的決定性因素,我國儲蓄率在全世界仍舊維持在比較高的水平,這是保持經常帳戶平穩運行的基礎。最後,從當前情況來看,國內疫情防控形勢較好,走在世界前列,復工復產和經濟活動率先企穩,穩外貿政策效果逐步顯現,經常帳戶有條件維持在合理區間。(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姚 進)

相關焦點

  • 經常帳戶逆差值得高度重視
    儘管經常帳戶差額與GDP的比例為-1.1%,仍保持在合理區間,且經常帳戶收支更趨平衡、國際收支基本實現自主平衡,也是各方樂見的結果,但未來走勢以及對資本流動、人民幣匯率和資本市場波動的深遠影響,還是應該引起高度關注。
  • 經常帳戶「由逆轉順」意味著什麼
    近年來,我國經常帳戶持續運行在基本平衡的水平之上。受一些短期或其他不確定因素的影響,可能會出現小幅的逆差或者小幅的順差,但都沒有改變經常帳戶基本平衡的格局。當前,我國經常帳戶基本平衡的格局業已形成,這是國內經濟轉型升級和經濟結構優化的結果,這一格局不會輕易發生改變。
  • 中國經常帳戶盈餘嚮往何方?
    中國日報網消息:英文《中國日報》6月15日言論版文章:在展望經濟前景時,中國的經常帳戶盈餘在未來幾年將會如何發展是一個關鍵性的問題,對中國經濟和世界經濟都是如此。中國競爭力日強的製造企業應當繼續加足馬力,擴大出口,獲得更大的世界市場份額。與此同時,中國的國內經濟也應當繼續快速增長,進而擴大進口量。
  • 經常帳戶順差:理性消費的選擇?
    經常帳戶高順差之因被討論已久,近期此順差出現收窄,使這一話題再引專家熱議。跳出一貫被拿來說事的「人民幣匯率」觀察點,在「上海論壇2012」的分論壇上,學者們從「國內消費者選擇」和「全球儲蓄率」視角切入分析順差原因。復旦大學國際金融系主任劉紅忠的觀點是,經常帳戶的順逆波動正好是平衡的體現,實為中國的消費者進行理性消費的選擇。
  • 張明:經常帳戶的近期變化值得高度重視
    2018年第1季度,中國經濟多年之後再次出現了341億美元的經常帳戶逆差。2018年第2季度,雖然經常帳戶餘額由負轉正,但順差僅為58億美元。中國經常帳戶的最新變化,是否意味著長期以來中國持續大幅的經常帳戶格局已經發生了轉變?在未來,我們是否會頻繁面對經常帳戶餘額在正負之間交替的格局?經常帳戶的最新變化會對宏觀金融產生何種影響?
  • 外匯局:三季度我國經常帳戶順差6521億元
    2020年前三季度,我國經常帳戶順差11974億元,其中,貨物貿易順差23796億元,服務貿易逆差8169億元,初次收入逆差4040億元,二次收入順差386億元。資本和金融帳戶中,直接投資順差3124億元,儲備資產增加249億元。
  • 巴基斯坦經常帳戶時隔九年實現連續盈餘
    巴基斯坦《論壇快報》9月24日報導,巴基斯坦國家銀行周三發布數據顯示,由於美元流入量高於流出量,巴基斯坦經常帳戶8月份實現盈餘2.97億美元,這是巴時隔九年以來,首次實現經常帳戶連續二個月保持盈餘。經常帳戶實現盈餘的主要原因是國內和國際市場對商品和服務的需求下降,另外僑匯收入的穩定增加也發揮了重要作用。7月和8月,巴基斯坦僑匯收入累計增長30%,達到48.6億美元,去年同期為37.1億美元;貨物進口下降近13%,至67.3億美元,去年同期為77億美元。
  • 【招商宏觀】2018年上半年經常帳戶差額原因分析——軒言·數語...
    2018年上半年國際收支經常帳戶出現逆差283億美元,是1998年中國開始公布半年國際收支平衡表以來首次出現,市場關注度非常高。中國經常帳戶出現逆差背後的原因有哪些,未來逆差的局面會不會進一步惡化?本文嘗試加以分析。  展望2018年下半年,預計經常帳戶差額有望逐季改善。原因包括:一是,導致儲蓄率下降的原因主要來自人口等結構性因素,不會發生突變。
  • 外匯局:我國經常帳戶差額回升 保持基本平衡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外匯局:我國經常帳戶差額回升 保持基本平衡 新京報訊(記者 顧志娟)10月25日,在國家外匯局前三季度外匯收支形勢新聞發布會上,外匯局總經濟師兼國際收支司司長王春英表示,中國經常帳戶在小幅波動中保持了基本平衡
  • 二季度歐盟經常帳戶盈餘829億歐元
    歐盟統計局10月5日報導,2020年二季度,歐盟經季節性因素調整後的經常帳戶盈餘829億歐元(佔GDP的2.7%),高於一季度的盈餘529億歐元(佔GDP的1.5%)和去年同期的727億歐元(佔GDP的2.1%)。
  • 巴基斯坦經常帳戶8月份實現盈餘2.97億美元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9月28日訊 據中國駐巴基斯坦使館經濟商務處消息,《論壇快報》報導,巴基斯坦國家銀行24日發布的數據顯示,由於美元流入量高於流出量,巴經常帳戶8月份實現盈餘2.97億美元,這是巴時隔九年以來,首次實現經常帳戶連續二個月保持盈餘
  • ...2019年全球經常帳戶差額佔全球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較前...
    IMF:預計今年全球經常帳戶失衡規模將繼續收窄;①IMF在8月4日表示,2019年全球經常帳戶失衡規模較前一年略有下降,受新冠疫情影響,預計2020年全球失衡規模將繼續收窄;②IMF當天發布《2020外部風險報告》說,2019年全球經常帳戶差額佔全球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較前一年下降0.2個百分點至2.9%;③和近幾年一樣,全球經常帳戶失衡主要集中在發達經濟體
  • 外管局:未來我國經常帳戶差額有望總體保持在合理區間
    主要有以下新特點:一是經常帳戶順差,其中貨物貿易順差增長,服務貿易逆差穩定。2018年二季度,經常帳戶順差58億美元,其中,國際收支口徑的貨物貿易順差1042億美元;服務貿易逆差737億美元。旅行、運輸和智慧財產權費仍是主要的逆差項目。
  • 外匯局:前三季度我國經常帳戶順差1687億美元
    新華社北京12月25日電(記者劉開雄)國家外匯管理局25日發布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國經常帳戶順差1687億美元,與國內生產總值(GDP)之比為1.6%,繼續處於合理均衡區間。從數據上看,前三季度,我國對外投資增長總體快於外來投資,非儲備性質的金融帳戶資產淨增加4080億美元,同比增長1.7倍;對外負債淨增加3376億美元,同比增長1倍。「預計全年我國國際收支將繼續呈現總體穩定、基本平衡的格局。」王春英說。
  • 管濤:決定資本流出入的不是匯率升貶值,而是經常帳戶差額
    中新經緯客戶端11月25日電 題:《管濤:管濤:決定資本流出入的不是匯率升貶值,而是經常帳戶差額》 作者 管濤(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 今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走勢先抑後揚(以下如非特指,人民幣匯率均指人民幣對美元的雙邊匯率)。
  • 工行稱小額帳戶管理費不會取消 律師認為不合法
    「工行小額帳戶管理費不會取消。」中國工商銀行個人金融業務部一位相關負責人這樣回應此前人們對「工行小額帳戶管理費或將取消」的猜測。    工行日前在其官方網站發布了修訂後的《中國工商銀行牡丹靈通卡章程》,新章程將於11月1日正式生效。
  • 建設銀行溫馨提醒:企業帳戶年檢不會微信索要資料
    日前,惠陽一家企業客戶到建設銀行惠州排坊支行諮詢企業帳戶年檢事宜,稱有銀行工作人員聯繫企業法人和財務人員,要求配合企業銀行帳戶年檢,同時被要求加入一個微信群或QQ群。
  • 一人多個證券帳戶時代來臨 不會用你就虧了
    小廣播:就在上周五(4月3日),上交所周五表示,中國結算和上交所將積極完善證券開戶的相關方案,在維持指定交易制度的基礎上,允許投資者一人開設多個證券帳戶:投資者可以在多家證券公司開設帳戶,每個帳戶指定一家證券公司。
  • 共同帳戶裡的錢經常被男友私自轉走,我應該怎麼辦?
    好了,經過昨日採集|有事第 1064 期問題 |最近突然發現自己跟男友的聯名帳戶裡面的流水很有問題,為了辦理同居移民,今年年初跟男友申請了一個共同帳號,當時說好的,每個月每人往裡面打錢,因為這個共同帳戶和我平時用的銀行並非一個,所以我沒有經常關注。
  • 多家銀行回應帳戶清理工作:不會決絕銷戶,需滿足多種條件
    也就是說,各家銀行應該都不會貿然主動銷卡,而是需要持卡人的配合,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糾紛。今年年底前,市民手中的「沉睡」銀行卡,或將被銀行清理,成為「睡眠帳戶」,要想正常使用需要本人到銀行激活開通。去年年底底央行關於「沉睡」卡的相關規定,截止目前各家銀行都出臺了具體的執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