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吳浩
就業關乎社會大局,是經濟發展的「晴雨表」。中央要求做好「六穩」工作,其中穩就業居於首位。山東作為盛產學霸的高考大省,應屆畢業生約佔全國的7%,眾多魯企在受疫情影響的情況下,也紛紛為解決就業問題貢獻自己的力量。其中,山東省屬企業,更是表現亮眼,不僅實際招收人數有望翻番,而且這些崗位主要來自具有資產大、質量高、效益好特點的企業。
「史上最難就業季」
在多個官方場合被提起
「今年就業形勢明顯難於往年。」這是來自某高校教師的切身感受。
同樣,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還從一位畢業於某211高校的應屆生處獲知,受疫情影響,今年就業率大幅度降低,以前去他們學校招聘的企業,也減少了,她本人依然在不斷考試的過程中。
實際上,這僅是一個鏡像,背後的數字可對此加以佐證。
據省國資委考核分配處處長曾繁領介紹,今年是大學畢業生最多的一年,全國有874萬名普通高校畢業生,比去年增加40萬人,而山東省內高校則有65萬名應屆畢業生,比去年增加4萬人。
另一方面,受疫情影響,部分企業相應縮減了用工需求。有組數據可以參考:與去年同期相比,春節後復工第2周和第3周的智聯招聘職位數分別下滑了61.81%和57.27%。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在多個公開場合皆聽見「史上最難就業季」一詞,不難想像,在疫情影響和應屆畢業生攀升的雙重夾擊下,就業難似乎成為今年永恆的話題。
一長期在省屬高校從事相關工作人士結合本校畢業生就業情況表示,就業難不僅體現在用工數量壓縮上,可選擇的優質企業也在不同程度減少,普通高校畢業生更是難有機會。
當然,隨著企業復工復產,國內經濟運行與人才市場在全球範圍內率先回暖,智聯招聘最新數據顯示,面向2020年或2021年,過3成企業已開啟秋招,超4成企業擴大招聘規模。這也意味著,未來的就業難度將會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緩解。
省屬企業成就業「壓艙石」
實際招收應屆生人數有望同比翻番
有媒體曾做過統計,在今年僅有1萬字的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就業」被提及39次。可以看出,就業會成為今年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在這樣的節點,省屬企業無疑會成為穩當就業的「壓艙石」。9月中下旬,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來到山東省國資委考核分配處,圍繞高校畢業生集中招聘事宜進行了採訪。
據了解,近期出臺的文件有《省國資委組織省屬企業集中開展公開招聘高校畢業生》《山東省國資委關於省屬企業集中開展高校畢業生公開招聘的通知》《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情況》《山東省國資委強化穩就業舉措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等。
山東省國資委考核分配處處長曾繁領介紹,2020年,省屬企業計劃招收高校畢業生14498人,較去年增長36%,實際上會遠超於預期。官方數據顯示,截至目前,省屬企業已籤約高校畢業生10700人左右,在此基礎上,省國資委又計劃集中招聘高校畢業生12680名。
這個數據是什麼概念的?據省國資委提供的數據,山東省屬企業2017年招收高校畢業5260人,2018年招收6275人,2019年招收7993人,因此,2020年省屬企業招聘力度可見一斑。
除了用人數量在攀升,人才結構也在調整:在原有基礎上,「雙一流」高校畢業生佔比再提高10個百分點,碩士博士佔比再提高10個百分點。
據悉,與其他省份相比,山東作為高考大省、國資大省,如此大規模的集中招聘,在全國也走在前列。
不受工資總額限制
密集招聘,抓住引才機遇
一直以來,山東都在招才引智上發力,國有企業更是如此。曾繁領表示,這次集中山東省屬企業大規模招聘,一方面是為了穩就業,另一方面也想把今年當作引才機遇。
據悉,今年,山東明確規定對省屬企業招錄高校畢業生所需工資性支出不受當年工資總額限制,以強有力的政策讓省屬企業敢於向高校畢業生敞開大門、廣納賢才。據悉,此項政策是山東省屬企業首次採用,以往正常情況下,則採取增人不增資,減人不減資的方式。
可以說,所需工資性支出不受當年工資總額限制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省屬企業用工的後顧之憂。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省屬企業的亮點之一便是集中招聘,而之前都是分散性的自主招聘,聚集效應比較弱,很多求職者也對企業缺乏了解。
9月份,省國資委根據疫情影響,聯合省屬企業開展山東——名校人才直通車進校園活動,重點在西南、西北、東北等「雙一流」高校開展校園宣講,全面提升省屬企業直通車品牌影響力。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從山東重工了解到,截至目前,山東重工共招聘應屆畢業生3200餘人,儼然成為省屬企業裡的「用工大戶」。此外,公司藉助省國資委「省屬企業集中招聘」活動等,重點高校畢業生籤約率大幅提升。
山東高速也積極參加高校畢業生就業雙選會、名校人才直通車等各類現場招聘活動,2020年下半年計劃招聘4533人,其中,校園招聘2940人。
據介紹,省屬企業今年主要通過線上進行招聘,在全國370多家高校掛出招聘簡章,相較於傳統招聘方式,今年的招聘更為精準。
大數據畫像:畢業生主要來自哪裡?
正如前文所言,9月份省屬企業將重點考慮在西南、西北、東北等「雙一流」高校進行宣講。曾繁領說,之所以下一步集中在上述區域招聘,是因為前期在北上廣等地搶了一部分人,搶人之外,還需要在相對偏遠的地方挖人。
通過分析山東省屬企業的產業布局可知:省屬企業主業大多集中在煤炭、鋼鐵、機械製造、商貿、交通等。從表面上,這些行業主要集中在傳統領域,但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研究員鄭世林在前期接受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採訪時也表示,山東正值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時期,恰恰需要一批高端人才來補充新鮮血液。
比如濰柴,作為領域內知名企業,在業界有著比較高的認可度。數據顯示,2018年以來,通過活動直接籤約博士60餘人,碩士100餘人。
以招聘數量比較多的企業來反觀主要是哪類畢業生流入山東?據山東高速提供的數據,公司90%以上引進畢業生來自山東省內,外省主要來源為河南、山西、內蒙古及東北三省,山東省內主要來源於濰坊、日照、煙臺、濟南等地市。
從院校分布來看,山東高速鐵路運輸相關專業畢業生主要畢業於原鐵道部直屬各鐵路院校,包括北京交通大學、西南交通大學、蘭州交通大學等;其他專業畢業生主要畢業於省內各高校,包括山東大學、山東財經大學、山東理工大學等。
從專業分布來看,山東高速招聘專業主要涉及交通運輸、機械工程、通信信號、土木工程、材料工程、工商管理、經濟學、統計學、會計學、金融學、法學、新聞學、漢語言文學等專業。
值得一提的是,浪潮集團2020年實際招收1094人,「雙一流」應屆高校畢業生1062人,佔比97%,這一佔比在單家企業裡最高。
當然,不同行業所招聘的畢業生來源存在一定的差異。
引進來還要留得住
人才能夠引進來,還要留得住,今年山東省屬企業招聘規模大幅提升,也要思考,未來這些人能否留得住的問題。
曾繁領表示,為了留住人才,多家山東省屬企業以市場化年薪的方式進行引才,以廣東、浙江等省份同崗位用工為標準,不會讓人才因薪資離開山東。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之前採訪山鋼集團獲知,在山鋼,董事長的薪酬不是最高的,並且,很多技術等核心崗位的職工收入可能會超過分公司負責人。
在工資方面,山東國有企業還採用一崗一薪,異崗異薪的模式,前期採訪山鋼系公司時獲悉,目前的山鋼系國企普遍打破了「大鍋飯」的現象,員工之間的工資差異也比較大。
薪酬的高低,本質上與產業結構密切相關,薪資比較高的省份,一般對應的是資本聚集型、知識密集型行業。山東處在新動能培育的過程中,一大批高新技術企業在不斷湧現。這一點,從近兩年新晉山東A股企業的類型可以窺探一二,具有新經濟特點的企業更受資本市場青睞。
為了進一步提高人才待遇,很多省屬一級企業及權屬企業採取了年薪制和股權激勵的辦法。據可接近數據,山東華魯恆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於2015年、2018年先後實施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兩次分別以7.44元/股的價格向130名激勵對象授予524萬股限制性股票,以8.64元/股的價格向160名激勵對象授予633萬股限制性股票,兩期股票激勵計劃累計約佔上市公司總股本的0.93%。
留住人才,還有一個關鍵點:發展空間。據悉,山東省屬企業採取多渠道發展的方式:領導類晉升路線、專業類晉升路線、技能類晉升路線等。
找記者、求報導、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