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晚7點,臨沂一中校本部2020級在年級會議室舉行「匠心師說」第三期班主任論壇,此次論壇由畢玉峰老師和孫元萍老師主講,論壇由張志東副主任主持,全體班主任參加。
畢玉峰老師以《構建共同的精神家園》為題從數學專業的視角具體闡釋班級管理的做法,孫元萍老師做了題為《聽聽我們班的故事》的發言,娓娓道來,細緻入微。
年級主任陳奎才對兩位班主任的做法予以肯定,陳主任指出:兩位班主任認真細緻,努力付出,展現了班主任隊伍的良好精神風貌;大家互幫互助,互學互促,每個人都要活出自己的精氣神。
附兩位老師發言稿:
構建共同的精神家園
畢玉峰
尊敬的各位領導同事,大家晚上好!
我是畢玉峰,06年參加工作。09年到20年連續12年擔任班主任的工作。
今天我想和大家探討的題目是構建共同的精神家園,談一下班主任工作的一些思考和做法。
首先什麼是精神家園呢?人的精神家園奠基於人的生活世界,形成於人的生命歷程,結晶為以理想、信念為靈魂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而只有在集體中,孩子的個性才能得到最充分,最全面的發展。我這裡所謂的精神家園,就是讓班級裡的每個學生都享受到愛,受到尊重,讓人人得到發展的機會,人人有所追求,人人都體驗到快樂和成功。
接下來首先從數學的角度來具體闡釋一下。
一.交集
1.在孩子最美好的年齡,我們和他們不期而遇,產生交集。回想自身,這一段時光,正是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當時老師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對我造成深刻的影響,甚至打下心靈的烙印。我到今天仍然會時不時回憶高中的生活,去重溫那段奮鬥的歲月。每當我失落時,它仍然能夠給我提供無窮的力量。所以,自我從教以來,我深感責任重大,時刻嚴格要求自己,將最好的一面展現給學生們。我想讓我的學生們不僅可以考上理想的大學,更要收穫一個美麗多彩的精神後花園。雖時光匆匆,但孩子成長的道路上每一天都是全新的。三年的光陰,每一天都值得細細品味。
2.處理好工作與生活的關係。我個人認為,工作是生活的真子集。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並且是非常重要的部分。之所以工作,是為了更好的生活。特別是擔任班主任之後,更需要處理好生活與工作的關係。陳主任曾經說過一句話:我們一旦決定要做一件事情,就一定要盡最大努力做到最好,要對周圍的人都產生正面的積極影響。我們從事班主任工作,和學生之間應該是相互成就,攜手構建共同的精神家園。她是溫馨的港灣,她是力量的源泉,她將會是我們生命中最美好的回憶。讓工作成就生活,讓生活助力工作。
3.處理好教學教研和班級管理之間的關係。這三者之間既有交集又相互獨立並且相互影響。作為一名班主任,首先將教學水平提升到一定的境界。用自身魅力來吸引學生,親其師,方能信其道。教學水平的提升就離不開在教學研究上的思考,尤其是現在我們面對新課標、新課程、新教材、新高考。讓我們共同仔細琢磨這次新課改,為什麼改?改在哪裡?我們應如何調整教學以適應這種變化?只有深入思考,方能悟到精髓,方能為國家培養更多的棟梁之才。在這種形式下,結合今年招生的實際情況,班級管理模式也要推陳出新。讓相互探討相互切磋成為一種常態,真正從學生的角度找到內在的規律,讓我們的精神家園結出豐碩的果實!
二.系統
我認為:班級管理是一項系統工程。需提前規劃總體布局。方能步步為營。裡面很多地圖做法和各位同仁的基本相同。主要有以下幾點:
描繪未來藍圖—班級目標與個人目標 將夢想轉化為一種信念,將信念轉化為一種持續不斷的行動,一直到夢想的實現!
2.創建一支願為遠景而努力的班幹部團隊—兩支
3.普遍信任與普遍關注
4.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5.教育合力
最後與大家分享,在何種情形下學生學得最好?當學生興趣盎然時; 當學生的身心處於最佳狀態時;當教學內容能夠用多種形式來呈現時; 當學生遭遇到理智的挑戰時;當學生發現知識的個人意義時 當學生能夠學以致用時; 當學生能自由參與探索與創新時;當學生被鼓舞能做重要的事情時;當學生有更高的自我期待時;當學生對教師充滿信任和熱愛時。
讓我們攜手構建共同的精神家園!
聽聽我們班的故事
孫元萍
個人介紹:我是孫元萍老師,高一7班班主任和歷史老師,2006年畢業於魯東大學(原煙臺師範學院)歷史系,今年是在我校工作的第15個年頭,剛畢業時做了三年班主任工作,現在重新上崗,還請各位領導和老師多多指教。通過上兩期付慶亮老師、鄭鈺霖老師、楊寶磊老師、國政主任的交流,我收穫很大,每個班級既有年級統一部署的整齊劃一又有自己特色的方面,下面我選了三個篇章和各位領導老師交流屬於我們7班發生的故事。高中階段學習是主旋律,我們先談學習篇。
一 學習篇
俗話說,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在開學第一課上我隆重的介紹了我們班的每位代課老師,例如數學王建勳老師,沂蒙名師,一中泰鬥級別的數學專家;語文老師李兆坤老師,集顏值、才華、語文專業於一身;物理張豔婷老師,被譽為行走的高考題庫;化學鄭鈺霖和生物張南南老師教學和管理能力超強,受到歷屆學生的愛戴等等。學生回家都和家長交流,印象很深的是有幾個家長很激動的給我打電話,家長自我感覺我們班的老師班子是很強的,尊其師信其道,只有家校的良性互動和信任,學生才能有好的狀態。
開學上課一周後老師們發現孩子們學習方法、學習習慣都存在很多問題,我們7、8班兄弟班級請來咱校2020屆優秀畢業生張馨文同學做報告交流,張馨文今年高考以咱校681分裸分最高成績過了北京大學醫學部分數線,最後被復旦大學錄取,由於疫情還沒有開學加上是張南南老師的親侄女,她給孩子們帶來了滿滿乾貨,例如高一高二高三如何定目標,高一階段如何學習、如何利用積累本錯題集、如何利用零碎時間學習,如何對待成績波動和心理波動,最後還和同學們進行一對一的提問式交流,同學們感覺收穫很大,這正是他們需要的。
月考結束後,我班通過老師會商、全員育人、小型家長會、月考總結班會進行了分析、反思、幫扶指導,通過交流發現,我班有位女同學成績與入學比波動大,每天晚上要做作業到凌晨2點,白天迷迷糊糊聽一天課,天天惡性循環,經過與家長溝通並達成一致意見,家長監督晚上12點後不管作業是否完成都要睡覺,先把生物鐘調過來,但孩子很固執,不聽家長的,必須把每一科作業完成再睡覺,說初中就是這樣熬過來的,我最擔心長此以往首先孩子身體受不了,心理也會有問題,每天晚上家長都陪著熬,現在受不了了,在慢慢改變。
我們經常說「獨木難成林」、「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在管理班級方面,我經常向領導、兄弟班級、大咖班主任們請教交流。例如我班有個長頭髮男生從軍訓以來到現在我讓他理短髮,甚至給家長打電話最後到家裡家訪,但孩子就是不聽我很頭疼,最後我找年級陳主任,陳主任給家長打了個電話,一中午的時間孩子就理個短寸,自從理了發,孩子在班級的行為也正常了很多。我們7、8班是兄弟班級,班級管理方法我和張南南老師相互分享,例如前兩天班級製作光榮榜,張老師直接把他們班設計好的展板樣式、尺寸發給我,節省了我很多管理時間,提高了管理效率。我們兩個人也經常向張志東主任學習,張老師班級晨讀狀態特別好,聲音在二樓最響亮,張主任細心的幫我們分析指導,現在7、8讀書狀態在不斷提高,我們班的每日金句也是和張主任學的。
二 小組合作篇
我們班分了8個學習小組,並製作了展板,同學們都給自己的小組起了最愛的名字,還有小組格言,我記得有個組叫光祖耀組很有意思,上面是每個小組製作的備考期中目標分數和備考宣言,小組積分制讓孩子有很大的歸屬感和小集體榮譽感,也能很好的引領著同學們不斷進步。
大家看到第三幅圖片是我們班家長給孩子定製的書櫥,這是和畢玉峰主任和王曉青老師班學的,確實很實用,放些書和生活用品。在每個書櫥的左上角,每個小組都貼上了姓名和小組標籤,每組書櫥上都放了一盆花,每周都要評選「班花」,標準是綠意盎然、枝繁葉茂、沒有枯葉、沒有粉塵,長得舒展。我們班的花有一段時間都乾枯了,自從被每個小組領養後,重新煥發了生機,每天孩子把他們照顧的很好。
小組合作方面,我印象較深的是前些天班徽的製作,經同學們的舉手表決,選出三個優秀班徽,這三個小組準備期中考試結束後,集合三個設計的精華部分,三者合一,特別令我驚訝的是這三個班徽的設計都是我們班入學成績在40名以後的孩子,都是他們手繪而成,並介紹了自己的設計理念。每個孩子都是優秀的,我們要及時的抓住這些閃光點不斷去肯定鼓勵他們。
三 家校篇
家校良好合作能產生巨大的教育效果,我們深信不疑。從開學以來,我們班每位孩子的家長我都電話交流過、或者入戶家訪過,我相信世界上沒有人能夠拒絕愛,例如我們班有個輕度抑鬱的孩子,軍訓結束後,她就向我主動敞開心扉,向我展示了初中時在胳膊上用小刀划過留下的疤痕,還告訴我說不定哪天又會把自己劃傷或者跳樓,讓我不要害怕和驚訝,說很正常,我當時很震驚但還要裝作很平常的樣子,一晚上握著她冰冷的小手,聽她傾訴從出生到小學初中一路走來的事情,我感覺這個孩子很可伶,內心很孤獨,缺少愛,但心地很善良,自己這樣了還為別人考慮。第二天我給她的父母撥通了電話,她的媽媽通情達理,迫切希望老師能幫助她和孩子,以後我和這個家長每周的交流就成了常態,同時結合她的一些才藝表現,任命她為我們班級的文藝文員,我希望她能在我們班級中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每天都有成就感和收穫,我希望她在家庭缺失的愛能在班級找到一部分,目前看狀態比較穩定。
宿舍是我們家校溝通的第二站,我班獨立建立了住宿生家長群,經常我會到宿舍拍些照片反饋給家長,家長們看到自己的孩子都很放心。其中有一次男生宿舍王梓燁同學被宿舍魏老師表揚了,我發到家長宿舍群,她的媽媽很激動打電話給我說這是上高中第一次受表揚。特別要說的是我班的女生宿舍,住了6名女生,在月考中有3名進入班級前10名,在月考班會總結上,她們的舍長介紹了她們宿舍是如何團結一致勤奮學習的,同學們很受鼓舞,我也鼓勵她們,你們就是三年之後臨沂新聞、臨沂頭條、高考頭條的「985宿舍」甚至清北宿舍。特別是其中一位同學家長,她特別感激一中,她說她的閨女在初中有抑鬱傾向,已經很長時間都不會笑了,自從來了一中每天都很快樂,剛開學孩子牴觸住宿,但現在宿舍很開心,月考還考了前10,我們選一中特別是本部真是選對了地方。
我班家委會對班級事務非常上心,班級書櫥買來後,丁寧媽媽主動來擦拭每一個櫥子,這是我當時給她拍的照片;這兩幅墨寶是我班歐陽仕欽的爸爸得知我班要進行班級文化建設,主動寫了諸葛亮的《誡子書》和蒲松齡自勉詩來激勵同學們;開學兩個多月來,經過7班老師們和同學們的努力,同學們取得了很大進步,但部分同學的學習方法還有待進一步優化,有些同學的學習習慣還有待進一步提高,這也是我們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小結
最後和大家分享一段在朋友圈看到的文字,來自咱校一位班主任:
面對學生雖然知道不是自己的孩子,但日日相處,不由自主就入了戲,做了孩子的父母。看到學生點滴進步就樂開了花,看到學生不思進取恨鐵不成鋼,你若是隱形人,站在班主任身旁,你會發現老師們是多麼傻的人,為了一群別人家的孩子喜怒哀樂……
——臨沂一中某位班主任朋友圈
這位班主任其實說出了我們每位老師的心聲,「師者,父母心」,是的,我們會繼續傻下去,成就孩子,也讓我們的人生更有意義。以上是我和大家分享的7班的故事,期待你們的故事。感謝大家的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