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之內,你、我也許早已容顏滄桑,各自於天之涯,海之角。時間之外,你,我依舊眉目晶瑩,並肩坐於那落滿桃花瓣的教室臺階上。
——寫在前面的話
近幾日,忙裡偷閒把《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時光》看完了,有些唏噓,有些感動。桐華不愧為言情天后,把一個少女的心路歷程描寫得如此細緻,讓我讀得酣暢淋漓。合上書的剎那,羅琦琦的青春結束,我的青春卻在瞬間活了過來,零碎的片段,斑駁的光影,我仿佛又看見了幼時的自己,懵懵懂懂地背著書包走進校園。羅琦琦肆意張狂的青春時光,也是我的青春時光,只是羅琦琦變得愈發璀璨,而我逐漸歸於平淡,或許,這便是我喜歡羅琦琦的理由。
羅琦琦,小說中的主人公,在小說中,她完成了學困生到優等生的逆襲。
羅琦琦的青蔥歲月,可以用四個字來概括——跌宕起伏。幼時逃課遇小波,結識烏賊、李哥等人,在小波的影響下蛻變成長。五年級上學期與陳勁成為同桌,在與陳勁的較量中激發了她的好勝心,敲開了學習的大門。五年級下學期遇高老師張駿,在高老師賞識式教育下,羅琦琦愛上了數學,成為數學尖子生,而張駿,成為了羅琦琦心底的柔軟。六年級遇關荷,落落大方、謙虛有禮的關荷成為了羅琦琦青春時期難以超越的障礙。高中時遇曾紅老師,在曾紅老師的打磨下,羅琦琦參加了演講比賽、辯論比賽,一躍成為名人,開始變得自信起來。
……
與普通少女一樣,羅琦琦出生在一個普通家庭,會因父母偏疼妹妹與父母產生隔閡,也會因父母對她的不信任與父母越走越遠。在所有人眼中,放養式長大下的羅琦琦是一個獨立堅強的女孩,可是,羅琦琦也有過害怕,也差點誤入歧途,也曾想過用成績討得父母歡心。幸好,有小波,有張駿,有陳勁,有一個個願意幫她,推她一把的朋友。
遇到小波時,羅琦琦才十歲,處於兒童發展的關鍵時期。這時的羅琦琦自卑敏感,是小波接納了她,帶著她玩耍,並教會了她許許多多東西。羅琦琦第一次打架是小波等人救了她;羅琦琦第一次被迫喝酒是小波替她擋下,也是小波告訴羅琦琦酒與毒品沾不得;羅琦琦第一次闖出禍事是小波替她擺平,小波不願羅琦琦毀了自己小波明白羅琦琦與他們不是一路人,所以他提出絕交,幫助她騰飛。小波守護著羅琦琦,如同守財奴守著金錢,不願她受到任何傷害。羅琦琦是小波精心雕琢培養起來的女孩,長成了小波最希望她成為的樣子。如果沒有小波,羅琦琦可能真的已經墮落了。
遇見張駿時,羅琦琦還處在懵懂的狀態,對張駿有著一種朦朧的感情。那時的羅琦琦,會因為張駿的出手幫助而感到開心,會因為張駿有了新女友而感到傷心。因為張駿,羅琦琦期待著第二天的數學輔導,因為張駿,羅琦琦會在小河邊流連忘返,因為張駿,羅琦琦會自慚形穢,有了第一個想要超越的目標。羅琦琦喜歡張駿,刻骨銘心的喜歡,她願意為張駿做出妥協,也願意為張駿做出改變。張駿有一雙慧眼,能識得羅琦琦的好,只是他們當初都太年輕,都不明白對方做出的讓步。但至少,要感謝張駿在羅琦琦最美的年華出現,不早不晚剛剛好,許她一句美麗的誓言,也要感謝張駿願意放手讓羅琦琦去飛翔。
遇見關荷,羅琦琦品味到了成長過程中的酸。小關荷成績優異,又擅長樂器,是全班關注的焦點,也是羅琦琦在小學、初中乃至高中都想超越的目標。如果說與小波斷絕關係是羅琦琦第二次騰飛的起點,那麼超越關荷便是羅琦琦最大的動力。初三時,關荷帶著不可告人的目的與羅琦琦成為好友,與她交往,羅琦琦亦是。關荷把羅琦琦看作對手與敵人,同樣的羅琦琦也把關荷看作對手與敵人,在瘋狂的嫉妒。我們在羨慕嫉妒別人的同時,別人也在羨慕嫉妒我們。
遇見陳勁,就如同兩條不會相交的平行線在某一點相交了。陳勁是羅琦琦的精神領袖,他引領著羅琦琦一次又一次的進步。他教會了羅琦琦堅持,讓羅琦琦有了從量變到質變的飛躍。「我在清華等你」是陳勁給予羅琦琦的約定,也是對羅琦琦最好的激勵。陳勁,是羅琦琦世界中最好的良師益友,最好同行者。
羅琦琦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不只有這些人,還有楊軍、林依然、沈哲遠,他們都曾在羅琦琦最困難、最關鍵的時候伸手,使勁推了羅琦琦一把。
也許,我們可以說自己不是羅琦琦,沒有她那般幸運,所以遇不到這些人,但其實,每個成長中的少女都是羅琦琦。我們,因為同學的陪伴、微笑,我們的花季才沒有成為一個人的寂寞哼唱,我們的花季才能奏出最絢爛的樂章。當我們驀然回首的剎那,他們就在那裡,依舊年輕的眉眼,鐫刻著我們的青春。感謝你,路過我的青春,感謝你,與我傾心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