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巧路過那個年代》: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

2020-12-11 騰訊網

[摘要]徐彥純的《碰巧路過那個年代》果真讓人「碰巧遇見了那個年代」——「這本書源自88級同學畢業15周年聚會上……一群奔四的酒後男女,不可以避免地追憶往事。

《碰巧路過那個年代》圖書封面

在「有錢就是任性」、「蠻拼的」、「挖掘機技術哪家強」、「萌萌噠」等網絡流行語日新月異地更新我們視屏的時候,一道清晰的分野早已深刻地隔在90後與60後之間了……鴿子飛旋,羽翼拍動,羽翅下快速掠過的城市,舊房子被推倒翻新,孩子長大成人……時間可過得真快!如今時間也像金錢一樣的不經花,一不留神就流失一大把。新一代的年輕人,粉的粉,藍的藍,雙眼望著高於水平的前方,他們正活在人生的興頭上。而曾經年輕的中年人,則像華麗宮殿一隅的金屬器皿,以往固然是璀璨的,緊實的,光豔的,但終究隨著歲月漸漸暗沉下去。

然而,他們青春的碎片,終會在某一個冬日的某一個下午,在頭腦的角角落落裡,忽然浮現又忽然消失。在這個布滿陽光的時候,徐彥純的《碰巧路過那個年代》果真讓人「碰巧遇見了那個年代」——「這本書源自88級同學畢業15周年聚會上……一群奔四的酒後男女,不可以避免地追憶往事。其實我最不願意的事情就是回憶往事。我會還原他們的每一件臭事,包括他們的窘態,場景,衣著,甚至說話的語調。每當這時,我的耳邊都會響起一片痛罵聲:這記性真他媽無恥啊……」笑罵聲中浮現出一群60後們初入大學時的黃金年代。那時正逢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他們的世界陽光燦爛:男生宿舍裡瀰漫了一種複雜的臭味,八個兄弟自嘲為流氓,他們寫詩、踢球、打架、捉弄食堂大師傅、讀文學史、談戀愛、關注女孩子。他們的啟蒙字典裡,滿是海子、北島、顧城、楊煉和後現代、弗洛伊德。他們的笑容裡還沒有添加藝術和技術,成天鬧哄哄的又活力四射,蒙昧粗放又天真可愛。「我們宿舍集資40元錢,從常老三的一個老鄉那買來一輛舊自行車。永久二八的,名牌。我們那時沒見過奔馳、寶馬,但騎著永久自行車的感覺不亞於開著寶馬……車子的確有點舊,但該在的主件都在,車把,車座,三角架,車圈,腳蹬子,車鏈子,一樣不少。每次出門,都是三人同行,前梁上坐一個,後軸上站一個。在校園裡飛一樣穿行,一路大呼小叫,牛得很。」

徐彥純的《碰巧路過那個年代》一書屬非虛構作品,具有極強的社會性和純粹的文學性。它包括《流氓坯子》、《別跟我裝》、《不同凡響》、《出盡風頭》、《自得逍遙》、《庸而不俗》、《情為何物》、《樂不言苦》及《誰也別哭》等9部分,9個部分各成一體又相互關聯。它回望往事,實錄現實。可以說,它以獨有的內在氣質和外在語言,帶著60後的時代基因與烙印,描畫出我國改革開放初年的社會場景——那時候,各種文化思潮風雲際會,音樂、美術、文學、電影,啟蒙年輕一代的心智。徐彥純和他的同學們的個人成長曆程,正複印著我國改革開放初年的發展歷程,他們個體的人生軌跡反映出彼時社會巨變的宏闊脈絡。或許《碰巧路過那個年代》的初衷只是出於樸素的個人情感驅動以及「碰巧的記憶」,但是一系列具有標誌意義的故事、情節、語言,卻形成了一串文化符號,生動地將碎片化的個人記憶,整合成一代人的時代記憶,勾勒出一幅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60後們的生活圖景。

徐彥純在該書後記中稱,寫該書是出於同學的催逼。實際上,作者的靈性使他對記憶有著表達的衝動。在他那裡,生動的過往並未隨著歲月的磨礪洗禮而失真,相反,因了20多年的社會閱歷,對人生深刻的體察乃至對生活有了痛感之後,沉澱了理性,更具備了以「非虛構」描述生活的極強的文學能力。當下,有的寫作者的筆力慣於朝向內部世界,以想像為主;有的寫作者的筆力慣於朝向外部世界,以實錄為主。徐彥純的寫作在這個意義上說,其實錄本身超越了虛構的價值。因為,任何的現實都比想像力更具有想像力,實錄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尤是。

對於當下的60後們來說,它的故事如此之生動有趣,機智幽默,親切可感,常有令人會心之語。如,書中這樣記述:「他的眼光很賊,讓你覺得要是不一拳封住它,就太對不起這雙賊眼了。但我和人動手一般不封人家眼睛,左手虛引他一下,右拳擊他耳後,再順勁兒在他腰間來一肘,也就差不多了……這是我和老二上大學第一天的見面儀式,但並不妨礙我們倆日後結為生死之交」。「老三常玉偉比我大四個月,一臉思考,滿腹心事,跟個正經人似的。輕易不說話,說話就要整出個一二三來。平時總愛看尼採、薩特、海德格爾什麼的,高深莫測,讓我等敬而遠之……當我們對愛情還充滿了朦朧而美好的渴望時,三哥已在性問題上進行理論探索了。最終得出的結論是:什麼愛情,狗屁!都是荷爾蒙在作怪」。「老六羅海濤是個詩人。長髮披肩,基本不洗。身體裡永遠有一種狂熱在躁動……把我們搞得也很朦朧,真不知道他到底要幹什麼,為什麼這麼幹……海子自殺後,這兄弟哭得差點背過氣去,我們宿舍的弟兄們輪流看了他半個多月,見著凡是帶輪的東西都拉著他離得遠遠的……」看這本書,就仿佛在看20多年前的一場黑白電影。那裡既有他們也有我們,既有笑也有淚,既有明朗也有沉鬱。酸甜苦辣,五味雜陳。最重要的是,這書裡有一種本真的光。

或者,人們的回憶都是在時光的流水裡「刻舟求劍」,然而誰又能忘記回憶呢!尤其是現在。時間那麼快,人們這麼忙亂,技術和藝術每天都在變化。新的記憶很快將置換舊的記憶,新的一茬人也很快將更新舊的一茬人。時間要快,而我們卻要慢下來,慢下來,在慢中感知生命與青春,這是何等感傷而又深刻的事情!在這一點上,人們都是一樣的。正如在時間面前,男人和女人一樣的同命相憐。在《碰巧路過那個年代》裡,我看見了徐彥純挽住時間之輪的智性和靈性。

相關焦點

  • 火熱青春一曲頌歌小說《碰巧路過那個年代》出版(圖)
    小說《碰巧路過那個年代》出版發行  反映20世紀80年代末大學校園激揚生活的長篇小說《碰巧路過那個年代》,近日由內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
  • 用這6部青春校園電影,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
    用這8部青春校園電影,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今天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國產的8部青春校園電影,用來祭奠我們已經逝去的青春或者終將逝去的青春!整理時才發現,原來有的電影幾經看過那麼久了。青春年代或許有遺憾有不足,誰的青春不迷茫。但是青春時代,我們,忘不掉!
  •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綠皮火車引發觀眾懷舊熱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中綠皮火車引發觀眾懷舊熱潮  近期熱映電影《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中出現的綠皮火車,引發觀眾懷舊熱潮。而從白色小板票發展到今天的藍色磁卡票,火車票的變遷也見證了一代人的成長。
  •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林靜和陳孝正誰更愛鄭微呢?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這部電影非常好看,這是趙薇導演的處女作,取得了不錯的票房,從而證明了趙薇作為導演的實力。該電影主要是由趙又廷、楊子姍和韓庚聯袂主演的,他們幾個人都是挑戰學生時代的角色,還是挺有魄力的。今天小編就來說一說《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這部電影。
  • 這首詞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光陰留香,珍惜美好,否則後悔莫及
    青春是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因為我們憧憬著春天的精彩美麗,生機勃勃,奼紫嫣紅和春意盎然,這宛如我們的青春,漫步其中,靈動著萌動、嫵媚,到處是青春的陽光、酥雨、燦爛。對每個人生的旅途來說,都是那樣新鮮和深刻。旅行精彩不斷,青春終究會漸行漸遠,我們還是會踏上人生春天的末端。這時發現青春似流水,一去不復返。
  • 再聽《好久不見》——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
    如果當初能勇敢一點點我們都不是勇敢的人,但是他依舊比我勇敢。後來他們兩個發,又和好了。這裡的一切都與你無關在初中畢業的那個暑假,他在我的日誌下面評論:我喜歡你我當時多麼的欣喜,但又害怕,又懷疑。於是我們從那個暑假開始再也沒有見過面,在不同的城市,連偶遇的機會都沒有......我時常在傍晚,帶著耳機,裡面放著唐嫣的《好久不見》仿佛訴說自己的心聲,「我多麼想和你見一面......你會不會忽然的出現,在街角的咖啡店。」
  • 回龍小學|我們終將逝去的童年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童年——回龍小學你是否還記得那些年走廊迴響的朗朗書聲那些年清脆悅耳的下課鈴聲那是許多人難以忘懷的時光曾經一起並肩的人,如今在何方那個珍藏著你寶貴回憶的母校,如今還好嗎大概只有這些老樹,看完了這個學校的過往,也是它們,見證了一屆又一屆從回龍小學畢業的孩子們啊!
  • 致我們逝去的那些青春,致我最愛的大學生活
    即使我將它翻回,他自己也終將悲傷,雖地球只公轉一圈,這事物卻以和自己無關。我極力的將對著飛馳的時光的埋怨硬塞給我的日曆,即使我也知道它是怎樣的無辜。可我至愛的大學生活,可那些陪在我身邊的親愛的夥伴,可那些我們共同走過的暖春寒冬,可還迴蕩在禮堂的歌聲笑聲……就這樣悄無聲息的永遠的離開我了,我像個孩子一樣,手足無措。
  •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不再年輕的80後
    80後,性福的一代,他們可以未婚同居、未婚先孕、試婚、閃婚、裸婚,諸如此類的事情如果發生在70年代,那是不可想像的,那他(她)的前途就完了!>我們已然青春不再,我們心裡卻住著個小孩;我們上有老下有小,我們病不敢病死不敢死;我們笑著說「沒關係」,我們哭著「說對不起」……80後的我們,面對壓力山大、皮裡江湖、人生冷暖依然對自己說:「生命不是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
  • 英文版《梔子花開》,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
    最可愛的老師,謝謝你和徐清風:我沒有進過大學校園,甚至高中校園也沒有踏進過一步,但我也有青春,我的青春流逝在城市裡,當你們還在英語課堂上睡覺時,我已經在高樓大廈間穿梭。當你們還在校園的林蔭小路上與他(她)肩並肩經過一片片落葉時,我已經在考慮明天的溫飽,這就是我的青春,充滿了現實、殘酷、窒息,但也有著不屈和勇敢Paradise_M:第一次知道這首歌是小學六年級老師教我們唱的,當時老師告訴我們這是大學生畢業的時候唱的。
  • 致我們終將值得的青春!
    新華社記者 陳曄華 攝  每個關於未來的暢想  都從現在啟程  每個年輕人所做的努力  終將推動這個時代不斷前行!新華社記者 劉金海 攝  新青春舞曲《青春恰時來》  築夢路上,永不言敗  新華社小姐姐  一段活力全開的RAP很「上頭」  神採飛揚的青春感  聽完恨不得「在星空中翻跟鬥」  單曲循環請適當開  否則明天起不來  你最關心什麼?
  • 辛夷塢小說:致青春,我們最終都會遇見那個「合適」的人
    辛夷塢的小說,基本上每一本都細細地看過,每每看完,總有淡淡的惆悵,每一個人的青春都有屬於自己的秘密,也都有回首時會想起的那個深埋在心底的人。不是每一個人都會陪著你一直走下去,但是總有一個人會在合適的時機出現在你的身邊。也許「合適」二字,真的是成年人才能體會到的心酸。
  • 話劇版《致青春》亮相 時空交錯惟願青春不朽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劇照《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劇照《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劇照《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簡稱《致青春》)終於揭開面紗,開啟了連續8場的首輪演出。》劇照《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劇照《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劇照《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劇照《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劇照搜狐娛樂訊  ");}
  • 《大野狼》VS《致青春》"小時代"的愛情成長記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海報四月,是一個萬物復甦、百花爭豔的季節。四月,亦是一個充滿情調,戀愛高發的季節。而四月的銀幕,也開始受到明媚春光的薰染,即將上演那些跟青春有關的愛情故事。4月19日上映的《大野狼和小綿羊的愛情》(以下簡稱《大野狼》)與4月26日上映的《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以下簡稱《致青春》)就準備帶著各自「小時代」裡的愛情向觀眾講述屬於他們的「青春」。小清新VS重口味一樣的青春 不一樣的年代每個人都有青春,有人的青春還未萌芽,有人的青春早已遠逝,有人的青春正在進行。青春在每個人的心裡都有自己的定義,或純潔或瘋狂。
  • 李小萌戴墨領軍青春新勢力《致青春》登首都劇場
    從國家大劇院到保利劇院,從上海文化廣場到上海大劇院,從深圳大劇院到廣州大劇院,還有北京人藝首都劇場和上海東方藝術中心的邀約,話劇版《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已經徵服了南北許多觀眾。  大劇場青春新勢力  北京人藝首都劇場,是中國話劇藝術的頂級聖殿。擁有三四代死忠話劇粉的北京人藝,毫無疑問擁有最內行、最挑剔的觀眾群。演員坦言,此次在人藝的演出讓他們興奮,更讓他們緊張。
  • 《致青春》主題曲是誰唱的?
    原標題:趙薇曝光《致青春》主題曲 調侃王菲"放蕩不羈"  日前電影《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片方公布該片主題曲《致青春》,由音樂人竇鵬作曲,編劇李檣作詞,並且天后王菲獻唱。今天趙薇在新浪微博中公布了《致青春》的歌詞,並配上了王菲酷酷的封面照。
  • 佛系詩人寫了一首小詩,致那些寂寞的、終將逝去的青春
    讀這首詩,我們仿佛在品鑑一幅動人的風景畫,只覺得其中那恬淡寂靜而又略帶落寞感傷的意境美極了,也約摸感悟到詩裡面似乎還有某種高遠的旨趣在,但究竟是什麼,卻又一時間說不上來,只那麼痴痴地沉浸到詩畫一般的意境中……用明代批評家胡應麟的話來讚嘆,「讀之身世兩忘,萬念皆寂,不謂聲律之中,有此妙詮。」
  • 《致青春》讀後感:青春是最美的詩行
    一、青春是最美的詩行 青春是最美的詩行,由我們大聲的誦讀 青春是五彩的夢想,靠我們努力去編織 青春是幸福的感受,想要珍惜它已離去 致青春,逝去的流光,留下了回憶。 有人將辛夷塢《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等在內的作品定義為「新都市言情小說」。對此,辛夷塢說: 「我個人的理解,這樣定義可能主要是因為小說講述的多是80後年輕都市男女的故事。80後是新成長起來的一代,他(她)們的思維方式跟生活方式有這個年代生人的特別之處,我作品裡的人物設定和情節都是他們所熟悉的,也比較普遍典型,因此稱之為『新』都市小說吧。
  • 六年級作文:致我們終將逝去的童年
    這時梧桐葉會飄飄揚揚地落在我們的肩上、手上、頭上,我們笑著、跳著、鬧著,好不快活!等我們上了幼兒園,我們又來到梧桐海。我會用梧桐葉編成花環,戴在手腕上、脖子上、頭上,把自己變成了一個梧桐仙子。哥哥則騎在梧桐樹上,搖身一變,變成了那個準備擊敗惡龍、拯救公主的圓桌騎士。雖然身上的稚氣少去了許多,但我們依然在梧桐樹的懷抱裡徜徉。
  • 致生活,致多肉!致我們逝去的青春!
    (秀妍)青春,總需要一些傷疤證明我們曾經年少過。就如養肉誰不是養死無數肉才能養好!(紅爪)我們都以為長大以後就能真正的永遠相伴,於是不惜一切代價地拼命成長,但是當真的長到足以告別青春時,才突然發現,原來長大只會讓我們分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