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確實父母對孩子的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從懵懂小孩到成人,為孩子傳輸著為人處世的道理,教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金錢觀。
在孩子上學後,老師便會承擔起一部分教育孩子的責任,不僅僅傳授給孩子課本上的知識,隨時隨地幫助孩子解答各種疑惑,也會在生活中給予孩子開導,所以從古至今讚美老師的詩詞歌賦不盡其數,比較有名的便是「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也有「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的說法,可見老師一直都是高尚的,受人尊敬的。
現在很多學生在自己畢業後,因為時間距離問題,或是覺得和老師很少聯繫,感情也慢慢變淡,就很少回校看望老師了。但也有一部分學生,每次只要自己有時間都會去學校探望自己的恩師,有些人肯定會覺得,這部分學生一定是優生,因為上學時老師對他們期待最多,關注也最多。但實際卻恰恰相反,畢業後回校探望老師最多的,偏偏是「差生」。
1、 差生更懂得感恩
差生在上學時候有些調皮搗蛋不好好學習,正因如此,老師才會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差生身上,經常會找差生談話,給差生輔導作業,老師們即使嘴上經常訓斥這些學生,但實際上卻從沒有放棄過他們。而正是老師的教導,可能就會改變一個學生的今後的人生道路,避免他們走上歧途,可能在當時會比較記恨老師,但這些在他們長大後便會漸漸明白,也會感恩老師。
而優生因為學習成績很優秀,便會自帶些許的優越感,把這些當作自己的資本,認為全是自己努力的成果,從而忽略老師對自己的幫助,這也成為畢業後他們很少回校探望老師的原因。
2、 優生發展不好,壓力太大
在學校成績很好的優生,總會受盡大家的矚目,老師家長也都會把期望寄托在他們身上。但如果自己的畢業後,沒有找到好的工作,在社會上發展平平,可能就會覺得辜負了老師們的期望,也不想再回學校面對老師同學們了,害怕自己會受到嘲笑。
而差生在老師眼中就是差的,所以如果混得不好,大家也都覺得正常;如果過得還不錯,再回學校就會感覺倍有面兒。
3、 差生更懂得人際關係
那些平時在班上調皮搗蛋的學生,往往更懂得人際關係,知道人際關係的重要性,今後到了社會上,也會很吃得開。所以在畢業後,他們會積極維護各種人際關係,對自己可能會有所幫助。
那麼,畢業後有必要回校看望老師嗎?下面幾位網友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那片海:我覺得有必要,畢竟老師教導過我們,為我們傳道授業解惑,如果畢業之後就沒有聯繫了,老師心裡肯定也會有很大的落差,覺得自己用心對待的學生,沒有人記得自己。
@雙魚座:我覺得還是看情況吧,如果畢業很久都沒有和老師聯繫過了,突然再回校看望老師,可能老師也認不出你是誰了,難免會有些尷尬。
@木槿花開:可以找適當的時候看望。因為老師都會帶好幾個班級,平時也都是比較忙的,周六周日可能也會有自己的事情,要是看望老師的話,可以提前電話詢問下時間,或是選擇暑假寒假的時候去探望。
其實對於畢業後要不要回校看望老師也不用太過於糾結,如果自己平時工作比較忙,沒有時間去探望,也可以逢年過節給老師發條祝福簡訊,打個電話問候一下,就算不去當面探望,老師感到你的心意也會十分開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