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影史傳奇:被天使吻過的奧黛麗赫本」由南娛北史原創發布,如有抄襲,必維權!
一部《羅馬假日》,讓奧黛麗赫本開啟了他絢爛的演繹生涯,從普普通通的都市灰姑娘變成奧斯卡影后。巨大的跨越和成功,讓奧黛麗赫本的人生充滿了傳奇色彩。1953年8月27日,《羅馬假日》在美國紐約首映,奧黛麗赫本憑藉著與生俱來的靈性和精湛的表演,在全世界引起轟動。影片中女主角安妮公主的形象,在那個金髮女郎的時代,顯得格外與眾不同,一時間,「赫本體」成為風靡時尚界的焦點。憑藉著《羅馬假日》出色的表演,奧黛麗赫本在同年,獲得26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成為世界最炙手可熱的巨星,要知道,當時的她也僅僅只有24歲。
視線拉回到1953年,在當時《羅馬假日》沒有上映之前,美國電影界根本沒有人知道奧黛麗赫本這個人。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奧黛麗赫本當時根本就沒有想去參加《羅馬假日》的試鏡,那麼又有什麼樣的機緣巧合,讓她得到這個角色,一舉成為電影界,甚至整個影史上的傳奇人物呢?下面就跟隨著小編的視角,一起來看看,這位電影界的偉大女星的逆襲之路。
成長之路
奧黛麗赫本1928年出生在比利時布魯塞爾,母親是荷蘭的一位女男爵,所以奧黛麗赫本的身上有著荷蘭王室血統。我們都知道,王室對待行為禮儀非常的講究,所以赫本的母親打小,對她就非常的嚴格,所以赫本反而比較喜歡和隨性的父親待在一起。
奧黛麗赫本的童年其實過得並不幸福,他的父母長期處於爭吵的狀態。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家庭的不和諧,影響著小孩子的成長。所以,赫本也越來越內向和孤僻。而她的母親發現以後,覺得不能放任下去,就將奧黛麗赫本送到了一所寄宿式學校去讀書!也正是這寄宿式學校,成就了赫本的演繹之路。
來到學校之後的赫本,迷戀上了芭蕾,她夢想著自己有一天能成為一名首席芭蕾舞女演員。所以,一開始,她便刻苦的訓練自己。
然而,好景不常,二戰爆發以後,英國寄宿學校停止了學業,赫本和她的母親回到了荷蘭。但是,這沒有扼殺她的芭蕾舞夢想,她依然在訓練著自己,哪怕是在矮小潮溼的地下室,她依然不放棄自己的夢想。
但是,隨著二戰波及全世界,荷蘭被德國納粹佔領,當時的人們陷入了恐慌,赫本也不例外。
為了能夠幫助當時的荷蘭遊擊隊擊敗納粹,年僅十六歲的赫本,通過秘密演出,籌集善款的方式,來幫助家長軍隊。要知道,當時的這種行為,被德軍知道,是有被槍決的。
戰爭結束以後,赫本和媽媽利用僅有的100英鎊,回到了英國繼續學習芭蕾舞。在獎學金的資助下,赫本進入了當時英國最著名的瑪莉·藍伯特芭蕾舞學校學習。而當時最著名的芭蕾舞老師,瑪莉正是赫本的授課老師。可以說,赫本距離自己的夢想只有一步之遙。
都說傳奇的人都伴隨著挫折而成長,赫本也不列外。
因為身高和體重的原因,她不得不放棄自己的芭蕾舞夢想。當時的赫本有170的身高,這在芭蕾舞蹈演員中,十分不適合進行託舉。另外一點,赫本在二戰中,因為長期飽受飢餓,所以換上了營養不良的症狀,這對於高強度訓練的首席芭蕾舞演員來說,身體是吃不消的。
赫本不得不放棄了自己的夢想。但是,不管怎麼說,生活還要繼續,赫本必須要找到一份工作養活自己,那她該做什麼呢?
在朋友的介紹下,她開始做一些攝影師的模特,偶爾去一些舞臺劇上客串一些小角色,而她此時還不知道什麼叫做表演。
直到1951年,赫本出演了人生中第一部比較重要的電影《神秘人》。赫本在劇中飾演一個芭蕾舞者,由於她本身的經歷,讓她把這個角色,演繹的非常的傳神。
這就獲得了導演稜羅德·狄金森的肯定,也正是因為這一次經歷,讓赫本獲得一個大機會。
我們都知道,一個人想要成功,除了天分和努力之外,還需要機會,赫本也不列外。
在前幾部電影中,赫本不溫不火,看不出來有影后的氣質,但是萬萬沒想到,這個時候,她的機會來了。
在出演《蒙特卡羅寶貝》時,她遇到了法國作家克萊特。正是克萊特的指引,赫本才最終走上演繹之路。
據說,當時克萊特要把她的作品《金粉世界》音樂劇搬到百腦匯的舞臺上,一直在挑選自己音樂劇的女主角。一次偶然的機會,克萊特發現了在拍攝《蒙特卡羅寶貝》的赫本,赫本瞬間的表情,讓克萊特捕捉到了,立馬讓她覺得赫本就是自己心目中的女主角。就這樣,赫本成了音樂劇《金粉世界》的女主角。
與此同時,赫本的演技得到了《神秘人》梭得羅·狄金森的肯定,他把赫本推薦給《羅馬假日》的導演威廉·惠勒,贏得了試鏡的機會。
赫本的四段感情
但是,當時的赫本並沒有把這當成一回事,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原來,當時赫本正在和自己的初戀詹姆斯·漢森,談戀愛。
赫本因為童年的經歷,從小十分缺少關愛。在她的心中,家的位置超越了一切。所以,事業在她的眼中,並沒有自己的感情重要。
無論是她母親的勸告,還是大導演的建議,在當時陷入愛河的赫本眼裡,都是浮雲。
既然赫本這麼不想演,為什麼最後還是去試鏡了呢?
實際上,赫本的母親最後強迫她去的,才促成了日後的經典。
本想著,拍完《羅馬假日》就和漢森結婚的赫本,卻因為《金粉世界》和電影的成功,變得十分忙碌起來,她甚至都沒有時間,和自己的男朋友見面。
異地的結果就是分手,赫本沒想到收穫掌聲和鮮花的同時,也迎來內心的煎熬。
在她的心中,還是十分渴望,有一個家。很快,赫本遇見了她的第一任丈夫。
在一次酒會上,赫本遇見了作家梅爾·菲瑞,兩人一見鍾情,迅速掉入愛河。很快,便結婚了。
婚後的生活是平靜和幸福的。從現在的角度來看,赫本只想做一個小女人,有一個疼愛自己的丈夫,有自己的孩子就行了。
但是,赫本出色的個人魅力,哪怕婚後拍戲非常的少,依然在世界有著不俗的影響。
在此期間奧黛麗赫本出演了舉世聞名的《梅爾·菲瑞》、《黃昏之戀》、《恩怨情天》等等一些膾炙人口的電影。
雖然數量不多,但是評價非常的好,而赫本的口碑和人氣,一直扶搖直上。
在前面提到,赫本只想做一個小女人,渴望一個家,所以在和梅爾結婚以後,她一直想要一個孩子,然而,赫本卻因為兩次流產,痛不欲生。
直到1959年,赫本終於再次懷孕,而她這一次,推掉了包括《西城故事》的所有片約,安心待產。在第二年,她的第一個孩子肖恩出世了。
孩子出世以後,對於赫本來說,什麼都不重要了,在家帶孩子才是她的全部。
在赫本和梅爾的十年婚姻中,赫本演電影的數量算不上多,但是這並不妨礙她事業的進步。
1964年,赫本拿到了著名電影《窈窕淑女》的主角,憑藉著赫本在《窈窕淑女》的出色發揮,當年橫掃奧斯卡十二項提名。但是遺憾的是,在個人榮譽方面,赫本一無所獲。
對於赫本來說,獲獎不獲獎已經不重要了,他心中想要的家庭,已經非常完美了,有愛她的丈夫,有自己的孩子……
中國有一句話叫做「七年之癢」,實際上,赫本和梅爾之間,也出現了問題。
在1968年,赫本和梅爾結束了十四年的婚姻。這對於想要白頭偕老的赫本打擊十分的巨大,甚至當時拍攝《2001太空漫遊》的大導演庫布裡克,邀請赫本工作,她都沒有心情。
離婚以後,赫本去了希臘散心,沒想到,在這裡她遇見了自己的第二任丈夫——安德烈·多蒂。
很快,赫本就做出一件讓人意料之外的事情,她居然閃婚。
從離婚到結婚,也只不過六個星期,這對於當時來說,甚至現在來說,都非常少見。
但是這段婚姻,沒過多久也以離婚散場。經歷了這麼多的赫本,就再也不想演戲了。
息影以後,赫本選擇出任聯合國清善大使,憑藉著自己的影響力,為非洲貧困地區,儘自己的一份力。
很快,赫本就在這些貧困地區,看到了讓人裂心的景象,她決定要為這些貧困地區,獲取更多的幫助。
當然,作為一名世界傳奇影星,再加上聯合國親善大使的慈善活動,讓赫本的名氣上升到一個高度。
也在此時,赫本遇見了他人生中第四個男人,也就是介紹赫本參加聯合國工作的羅伯特,因為兩個人的經歷,所以彼此格外珍惜,形影不離。
在1993年,奧黛麗赫本因為患上結腸癌,在瑞士洛桑去世,而最後陪在他身邊的就是羅伯特。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