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這樣一句官方話「區塊鏈是分布式數據存儲、多中心點對點傳輸、加密算法等計算機技術在網際網路時代的創新應用模式。」這些專業術語有沒有把你「砸暈」?欸,先別暈,來跟著小編一起解剖「多中心點對點傳輸」,這裡的「點」呢指的就是節點。
那麼什麼是節點?
老規矩,先來康康(kankan)官方是怎樣說的:
節點是區塊鏈分布式系統中的網絡節點,是通過網絡連接的伺服器、計算機、電話等,針對不同性質的區塊鏈,成為節點的方式也會有所不同。
例如,比特幣是參與交易或挖礦成為節點,有10000+節點;EOS是參與競選成為節點,有21個超級節點;數金鍊中的TIN個人節點是通過挖礦成為節點的,TCN商業節點是通過競選來成為超級節點的。
節點有什麼用?
為了確認交易有效性,比特幣必須通過節點向網絡廣播,這就完成了交易的第一步——區塊鏈確認。
節點越多越安全
節點分為全節點和輕節點,全節點擁有全網所有的交易數據的節點,負責區塊鏈的交易的廣播和驗證,輕節點只擁有和自己相關的交易數據節點。可以理解為在學校,宿管阿姨擁有所有寢室的鑰匙,而你只擁有自己寢室的鑰匙。
在網際網路中,處理數據的伺服器就相當於「節點」,負責維護網絡的運行,但是網際網路中的伺服器是中心化的,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在區塊鏈中,以比特幣為例,每個節點都會各自存儲完整的一條鏈,由於分布式存儲,導致某個節點可以改本地的數據,但是改不了別人的,這就使得數據具有不可篡改性,並且節點分布越多,越去中心化,網絡運行越安全,但同時也使得性能低,速度慢。
結語
簡單來講,節點就相當於一個伺服器,記錄下整個網絡中的數據,並且將這些數據存儲下來,這樣消息才能得到確認,信息也更加安全和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