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溪山醫院成功為91歲高齡患者實施子宮脫垂手術
近日,自治區南溪山醫院婦科成功為一名91歲高齡的患者實施子宮脫垂手術,這位耄耋老人和家人對該院醫護人員的精湛技術和熱情周到的服務感激不盡。據悉,這位91歲老人姓陳,來自平樂縣大發瑤族鄉的大山裡,屬於扶貧人員。大約在三月前,身體還算硬朗的陳奶奶出現子宮脫垂Ⅲ度,整個子宮體脫出陰道口外,隨著日常活動,脫出的宮頸發生水腫並形成潰瘍,嚴重影響陳奶奶的日常生活。家人帶她四處求醫未果。
-
大手術快康復,94歲老人術後第三天康復出院
術後老人恢復良好。紅網時刻6月5日訊(通訊員 吳櫻)上周,長沙市第三醫院婦科團隊為94歲的老人實施了腹腔鏡下盆腔巨大包塊切除術。這是目前該院完成的患者年齡最大的盆腔手術病例。老人在術後第一天即可下床活動,並於術後第三天順利出院。
-
已過三十,且患有多囊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症已成功好孕
輾轉治療,機緣巧合下來到了深圳遠東婦產醫院,不曾想僅3次"見面",就改變了她的一生-- 第一次"見面" 一直沒有懷孕,陽女士拗不過家人的堅持,2018年7月,在老公的陪同下,陽女士前往了附近的醫院進行就診,經過檢查被確診為子宮內膜息肉,後進行了宮腔鏡下子宮內膜息肉手術,康復出院。
-
區婦幼保健院婦成功完成一例腹腔鏡下子宮內膜癌分期手術
近日,區婦幼保健院婦科主任醫師黃俊花主刀,在齊魯醫院張輝教授、劉培淑教授指導下順利完成一例腹腔鏡下子宮內膜癌分期手術,這標誌著該院婦科腹腔鏡技術實現新突破,必將大大造福更多的女性患者。記者了解到,在2020年初春伊始,患者王女士因絕經後出血,慕名來到區婦幼保健院,經一系列細緻且具有針對性的檢查被確診為子宮內膜癌,入住區婦幼保健院婦科病區。
-
泰安市中醫醫院婦科成功完成一例罕見的巨大盆腹腔包塊的手術治療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張澤文 通訊員 王帥8月21日,泰安市中醫醫院婦科成功為一位罕見的盆腹腔巨大包塊患者實施了手術治療。44歲的毛某(化名)在3個月前出現腹部撐脹感,同時伴有尿頻,偶有大便秘結。遂來泰安市中醫醫院婦科就診,施麗潔主任查體後發現患者盆腹腔可觸及巨大包塊,包塊上至劍突下,下至盆腔的直腸子宮陷窩,兩側至腋前線,行盆腔MR示:子宮後壁佔位性病變。憑藉著幾十年的臨床經驗及其他檢驗報告施主任初步判斷是子宮平滑肌瘤,決定行手術治療。患者盆腹腔包塊巨大,在臨床工作中極為罕見,手術難度也非常大。
-
中國醫大一院婦科成功完成2例子宮脫垂患者腹腔鏡下子宮前腹壁網片...
近日,我院婦科沈文靜教授團隊成功為2例子宮脫垂患者實施腹腔鏡下子宮前腹壁網片懸吊術,標誌著我院婦科盆底重建微創技術又一新的突破。第1例患者64歲,陰道脫出腫物半年並逐漸加重,嚴重影響生活質量。術前診斷為POP-Q III度(陰道前壁膨出III度、子宮脫垂II度輕、陰道後壁膨出I度)、高血壓病、陳舊腦梗。
-
美國首例「無子宮女性」成功誕下嬰兒:子宮移植手術更為成熟,不孕女性有望完成生命傳遞
Gunby Jr 抱著嬰兒)去年,美國貝勒大學開展了該項臨床試驗,在完成子宮移植手術後,該團隊領導者 Giuliano Testa 在接受採訪時說道,除非移植的子宮可以孕育健康的嬰兒,否則都不能稱作是該項手術的成功。儘管曾經經歷過大大小小的各種器官移植手術,但這一次子宮移植手術後,患者孕期的等待讓 Testa 感到激動又折磨。
-
剖腹產3天就出院?會不會留下身體隱患
手術後第一天插尿管、掛水、壓肚子;第二天拔尿管、下床、接著掛水;第三天剛掛完水,護士跟莉莉老公說,可以去辦理出院手續了,下午可以出院了。@水仙已乘鯉魚去我也是剖的,24小時就下地了,不到36小時出院回家了。也就是第一次下地時疼些,因為有止痛泵 也不覺得宮縮有多疼,一個星期時已經健步如飛了。現在的最外層傷口用的是手術貼了,薄薄的刀口 穿比基尼也看不出來的,沒有後遺症什麼的。
-
上饒春華醫院成功實施兩例宮腔鏡下子宮內膜電切術
宮腔鏡手術以它不開腹、創傷下、出血少、痛苦輕、術後恢復快、對希望保留子宮的婦女有良好的心理影響等優勢,被現代婦女領域稱之為「建設性手術」,受到患者的歡迎。 日前,上饒春華醫院婦產科又成功實施兩例宮腔鏡下子宮內膜電切術。患者恢復良好,已經出院。 患者王媚穎女士,今年49歲,上饒縣皂頭鎮人,5月12日患者因月經來潮出血量多,並伴有大凝血塊,同時下腹隱痛且頭暈乏力。
-
上午手術,下午出院!高效又省心桂醫附院日間手術刷新就診體驗
早上入院,下午出院 日間手術讓患者省錢省心01.85歲王爺爺誇日間手術「快又好」王爺爺平時身體健康,今年春節期間發現左側腹股溝包塊,因腫物無痛不癢,加上疫情影響,他便沒有及時就診,後來腫物逐漸增大,影響正常活動,王爺爺及家屬決定手術。
-
女子先天性無子宮 移植51歲母親子宮圓了當媽夢
繼2015年成功實施全國首例人子宮移植術後,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近日又順利完成全國第二例人子宮移植,成功將廣東一位母親的子宮移入其女兒體內。 今年29歲的梁娟(化名)先天性無子宮。51歲的母親帶著她輾轉多地求醫,希望進行子宮移植,最終母女倆來到西京醫院。西京醫院成立了由多學科知名專家組成的專家組,在充分總結第一例子宮移植經驗的基礎上,制定出更為嚴密的手術方案和應急預案。2017年12月23日,婦產科等10個學科、20位專家協作,同時為這對母女手術。整個手術歷時15個小時,獲得成功。術後第2天,母親即可下地活動,第5天順利出院。
-
滕州市中心人民醫院完成首例「無損傷處女膜宮腔鏡手術」
通訊員 崔秀娟 王穩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冬梅近日,在手術室、超聲科等科室的積極協助下,滕州市中心人民醫院婦一科崔秀娟主任醫師團隊順利完成該院首例「無損傷處女膜宮腔鏡手術」治療「陰道斜隔症候群「。
-
洪江區中醫醫院成功開展巨大子宮肌瘤剔除手術
懷化新聞網訊(通訊員 邱瑾)近日,洪江區中醫醫院婦產科來了一名患者,患者自訴發現子宮肌瘤11年,伴月經量增多5餘年,頭暈1年。經診斷,患者呈現貧血貌,CT檢查提示腹腔內巨大佔位性病變,大小約164*161*135㎜,考慮子宮多發性肌瘤。
-
湖南首例漏鬥胸日間手術完成,當天住院手術次日即出院
「早上八點半來住院,九點鐘進手術室,第二天就出院,真是太方便了。」說到兒子小銘這次做手術的方便快捷,劉先生連連稱讚。 三年前,他通過網絡搜索,慕名找到湖南省人民醫院心胸外科張志功副主任醫師做漏鬥胸微創手術,手術十分成功。三年後,按照原計劃,他再次找到張醫生準備手術取出體內的矯形鋼板。
-
切除19cm×6cm大腫瘤,泰安岱嶽區婦保院婦科成功完成手術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倪方圓 通訊員 張曉 近日,岱嶽區婦幼保健院婦科成功實施腹腔鏡下全子宮切除術+雙側附件切除+闌尾切除+大網膜切除術+盆腔粘連松解術,為卵巢癌患者切除19cm×6cm大腫瘤。在手術過程中,患者腫瘤較大佔據整個盆腔,手術操作空間小,要保證腫瘤不破,手術難度很大,醫院婦科主任孫繼民和婦科醫師團隊克服了困難障礙,通過他們精湛的醫術,最終將患者體內腫瘤完整切除,手術順利完成。該手術的成功實施標誌著岱嶽區婦幼保健院婦科在婦科腫瘤診療水平上再上新臺階。
-
今天手術,明天出院!這是真的嗎?
該病區主任丁浩和副主任醫師戴向華仔細評估了陳小姐的病情,在完成術前檢查後為她施行了「乳房腫塊切除術」,術後第二天陳小姐就出院了。無獨有偶,同樣患有乳房腫塊的53歲的張女士,在院甲狀腺乳腺外科主任醫師盛寶軍醫療團隊的精準施治下,從手術到出院用了不到24小時,且恢復得很順利。陳女士直呼:真是想不到!
-
濱醫煙臺附院成功完成巨大腦幹腫瘤手術
大眾網煙臺2月7日訊 (通訊員 劉英 張雪峰 記者 曹平) 近日,濱州醫學院煙臺附屬醫院神經外科一病區團隊在郎立峰教授帶領下,運用國際先進的導航技術及術中電生理監測,成功完成巨大腦幹腫瘤及巨大運動區腫瘤手術
-
哈醫大二院婦產科成功完成兩孔腹腔鏡下巨大子宮肌瘤切除手術
人民網哈爾濱2月2日電 近日,哈醫大二院婦產科四病房孔憲超教授帶領的團隊,採用兩孔腹腔鏡冷刀螺旋去核術幫助一位年輕女患成功切除了「養」在腹中四年有餘的巨大子宮肌瘤。孔憲超主任介紹,切除的子宮肌瘤16*10*10釐米,近足球大小,巨大的子宮肌瘤已經填充了整個盆腔,導致膀胱被壓迫引起尿頻。
-
法國首例子宮移植手術成功實施
新華社巴黎4月12日電(記者陳晨)法國上塞納省一家醫院12日宣布,一名法國女性3月31日成功接受子宮移植手術。這是法國境內實施的首例人體子宮移植手術。這名法國女性34歲,先天無子宮。當地時間3月31日,她在上塞納省福煦醫院接受了人體子宮移植手術。用於移植的子宮來源於她的母親。這一手術由法國衛生監管部門批准和授權。手術首席負責人讓-馬克·阿尤比表示,目前患者及其母親的身體狀況良好。接下來,「術後10個月以後,待患者的身體允許,再考慮將冷凍的胚胎復甦後植入子宮中」。
-
揭秘移植子宮生娃 男子做完變性手術也可移植子宮
一問:女兒借用媽媽的子宮生完孩子,還能將子宮通過再移植手術還給媽媽嗎?如果有配型相符的婦女需要子宮移植,已經移植過的子宮能否二次再移植使用? 魏莉博士:從技術層面講,女兒借用媽媽的子宮生完娃後,可以通過再次移植手術,將媽媽的子宮從女兒體內取出重新移植給媽媽。